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嫩嫩的大腿裸露在外;虽是天足;但却一下就把方以智心中的火苗给勾起来了。

    看到方以智直勾勾地盯着那侍女看;张岱立即会意地附到他耳边;轻声说道:“……这女仆穿的是蓝色女仆装;是只管服务;不管侍奉的。若是密之真有兴趣;为兄晚上就叫他们安排几个兔女郎;与贤弟共赏。”

    “……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方以智笑着露出一个男人都懂的表情来。

    只是此时毕竟才是上午;莫说眠花宿柳尚嫌太早;就连各处浴池也尚未开张——锅炉刚刚例行检修完毕;一时还没烧出热水来。所以方以智在转悠了一圈之后;也只是用了一回澳洲人的新式厕所而已。但即使只是那白瓷烧制的抽水马桶;熏了香料的柔软厕纸;也让他对澳洲人的豪奢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正当他重新穿好衣裤;又把厕所中的抽水马桶仔细摩挲了一遍;还掀开顶盖;看了里面的构造;终于意犹未尽地走出来之时;突然听到隔壁某处传来一句唱腔:“猛听得金鼓响号角声震……”;听来似昆曲而又有不同;便向张岱问道:“宗子张岱的表字)兄;这是何人在唱?又是何曲目?”

    “……哦;这是澳洲评剧名家梅兰芳先生的亲传徒弟;在紫明楼大戏院登台献艺呢;梅兰芳先生可是澳洲那边的大家;今秋来杭城献艺之时;那可当真是名动江南;便是达官贵人亦难得听上一曲;可惜那位先生昨日也跟裴莉秀小姐一起回岭南去了;只留下他的几个徒弟在紫明楼撑着场面;不过好歹也得了梅兰芳大家的六七分真传……就为兄所知;今日上演的剧目;应是穆桂英挂帅。”

    张岱淡淡地笑道;“眼下距离午饭还有大半个时辰;为兄此次为二位接风;特地邀请了不少宾客;眼下尚未来齐;故而暂时还不便开席。左右有些闲暇;密之贤弟可要先过去听一曲;用些茶果再说?”

    这一下顿时挠到了方以智的痒处;虽然他出身的桐城方家也算钟鸣鼎食;但安徽桐城毕竟僻处乡下;各种娱乐活动比不得大城市那么精彩;这评剧听来唱腔悠扬委婉;配乐亦很丰富;确实有意思得紧。

    于是;他就跟着张岱进入了又一个大厅;厅内前半是一个半人高的大戏台;下面是一张张八仙桌;装潢得古色古香;已经有不少人在厅内落座;听得津津有味。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方以智也开始聚精会神地欣赏起了这评剧。只见台上一个身材高大挺拔的男子;肤色白皙;面若桃花;凤眼含春;穿着一身大红洒金甲;身背四面穆字令旗;虚持一把亮银枪;正在台上唱着……这评剧不论是文戏武戏、唱腔配乐;均十分合方以智的胃口;让他越听越起劲;乃至于听得如痴如醉;看着台上那位穆桂英的眼神都迷醉了。

    ※※※※※※※※※※※※※※※※※※※※※※※

    而与此同时;同来的俞国振却是对戏曲毫不上心;只是冷眼旁观身边的众生百态;看着这些衣食无忧的富贵闲人们;正在尽情地享受着他们的欢乐;宛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他们的眼中只有深深的庭院;繁华的街景;紫檀架上的古物;眼神波俏的丫环和娈童;华丽的衣裳和车轿;婉转的梨园歌舞;热闹的锣鼓吹打;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放……却不知道北方的蛮族正撞击帝国的长城;不知道一个下岗驿丁的身后正聚集着一支沉默、饥饿、仇恨的大军。不知道这古老文明的荒凉冬天已经来了。更不知道他们熟悉的世界正在瓦解;恐怖的末日审判正在降临;天柱欲折;四维将裂;很快就将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于净”……

    当然;在这个世界已经闯进了那么多的时间旅行者之后;未来的历史发展路程;或许就会不一样了吧

    他自嘲地笑了笑;从怀里摸出几样东西;逐一放在掌上端详:一包登州的“文登香”;一包琼州的“圣船烟”;一面小小的塑料外壳玻璃镜子;一盒明显是现代工艺的缝衣针一时间不禁若有所思。

    作为一名很有志气的穿越者;俞国振自从降临到这个悲催时代的安徽无为州襄安县乡下之后;就一直在拼搏和奋斗——先是编练家丁、杀伐果断;在连番厮杀之后;终于成功地把俞氏族内那些觊觎他财产的亲戚都送去见了上帝;随即凭着后世的淡水珍珠养殖技术;赚到了发家立业的第一桶金。

    然后;依靠自己训练出来的这一小股武装力量;俞国振跟各路山贼水匪屡屡交锋;积累战争经验;最终节节胜利;从而赢得了“无为幼虎”的豪勇之名。同时;他又以“格物”、“西学”方面的新奇知识为诱饵;跟桐城名士方以智攀上了关系;进而打入了“复社”这个在明末江南影响力极大的团体。

    然而;正当俞国振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着自己的基业;扩充着自己的实力;摩拳擦掌;准备重新振作华夏的命运之时;通过复社渠道获得的各种社会讯息;却狠狠给了他当头一棒;满腔的雄心壮志几乎瞬间就化为乌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穿越者显然不止他一个;而且明显都比他这个乡下土财主厉害得多。

    ——他知晓了昔年黄石率领长生军横扫辽东、格杀奴酋的豪勇传奇;也听说了如今陈新的登州军在北方屡战屡胜的捷报;还风闻了“澳洲髡人”在海南岛上的种种奇闻……无论是黄石还是陈新;都拥有一支在这个时代堪称所向披靡的精锐强军;以及常胜不败的骁勇之名。海南岛的“澳洲人”更是带着塞满整整一艘大型货轮的工业设备来到这个世界;而他俞国振带来的只却有一个脑袋和一双手……

    一瞬间;俞国振不由得心灰意懒;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很显然;无论接下来的时运如何发展;这个时代的大明帝国;都已经不需要他这样的小人物来拯救了。不管是哪一路穿越者最终得势;采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治国;最起码都远比满清入关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光明未来似乎已经被确定;不再需要俞国振拼上性命去拯救了……可是既然如此;我又该做些什么?命运让我穿越到这个时空;又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一念及此;俞国振就忍不住满腹惆怅;但又不敢跟任何一路穿越者相认;唯恐对方是那种狭隘的龙傲天性格;坚信“一伙穿越者的最大敌人是另一伙穿越者”……这种担心让俞国振越发惊惧和惶恐;偏偏却又无可奈何……难道真的要像张岱一样;把人生看做一场大热闹;尽情享受繁华到最后一刻就好?

    如此没心没肺的人生态度;俞国振显然是不认可的;但若要积极进取;却又不知该如何着手……

    以自己在安徽无为的这点微薄基业;怎么能够跟那些或成名已久;或势力雄厚的穿越者相争呢?

    难道自己就只能在这个动荡乱世之中随波逐流;坐看其它穿越者的风生水起、挥斥方遒?

    ——发现自己并不是时代舞台上那个主角的俞国振;从此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和茫然之中。

    不过;虽然俞国振自诩为清醒的旁观者;但他真正看到的;其实也只是这个浩瀚世界的渺小一隅

    而且;穿越者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不仅有着光明与进步的一面;同样也有血腥与黑暗的一幕……

第十二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二)() 
第十二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二)

    第十二个瞬间:台湾岛上的启明星旗

    崇祯四年秋;台湾南部;高雄

    崇祯四年的秋分刚过;在高雄港清晨时分的空气之中;就已经隐约带上了几丝寒意。

    ——尽管高雄港地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上;但依然受到了明末小冰河期太阳异常活动的巨大影响。若是在二十一世纪;即使是冬天的高雄;平均温度也在15摄氏度以上;而去年冬日的台湾岛上;有许多海拔较高的地方;居然飘起了皑皑白雪明末小冰河期遍及整个中华疆域的气候紊乱;由此可见一斑。

    时值清晨时分;在熹微晨光的照射之下;笼罩着高雄港的晨雾很快就将要消散完毕;整个港口被柔和的晨曦给镀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港口停靠的渔船纷纷扬帆起航;鸣叫的海鸥在海港上空穿梭飞行;袅袅的炊烟不断升起;兵营和要塞中也响起了悠扬的军号……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座新兴的城市正在苏醒。

    在高雄港的炮台上;一面蓝底十字星的启明星旗正在高高飘扬——临高穿越众直接“借用”了后世北约的旗帜……突然;炮台冒出一股白烟;轰鸣声震荡着海面。这是在为欢迎一艘战舰抵达而鸣放的礼炮。

    “……前面就是高雄吗?又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地方……这世界可真大啊”

    阵焕少尉站在“高雄号”巡洋舰的船头;眺望着眼前这片广袤的岛屿;以及这座充满活力的新城;海边醒目的红砖海关大楼;尚未完工的高耸钟楼;还有四周仿佛无限广阔的浩瀚大海……

    回想起就在短短的两年之前;自己还只待在那个小小的黎寨里面;成天纠结于几百号人之中那点儿无聊的权力纠纷;曾经的海南岛黎寨少主;如今的“澳宋伏波军少尉”阵焕;不由得一时间在心中感慨万千。

    临高穿越者元老院下辖的正规陆军;主要分为常驻福建披着大明官皮的福宁军;以及驻守海南岛的伏波军两大体系;此外还有拔刀队、民兵队、国民警察等诸多零星的独立部队作为补充。在去年的时候;台湾还是福宁军的地盘;但到了今年;随着驻台的福宁军主力陆续被征调去出征琉球和日本;之后又在台湾北部与西班牙人开战;使得高雄港的常备兵力变得相当空虚;防务压力一下子增大了许多。

    因此;鉴于高雄市长魏八尺的一再求援和伏波军的多次请战;元老院就从伏波军山地步兵营里抽调了两个黎族步兵连;由刚下水不久的“高雄号”蒸汽-风帆混合动力巡洋舰运往高雄进行增援。

    ——由于风俗文化上的巨大隔阂;海南岛的黎苗人口;对于立足此地的穿越者来说;长期以来始终是无法使用的人力;也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让苦于劳动力资源紧缺的执行委员会一直耿耿于怀。

    幸好;虽然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并非合格的工人和农民;却是绝佳的森林猎手和战士——所以;为了加深双方之间的联系和羁绊;伏波军开始大规模招募海南岛的黎苗人口从军;编为专职的山地步兵来使用:海南岛本地的黎人和苗人;自幼就习惯于在山岭间穿行;追踪猎物;整日风餐露宿不以为苦。等到参军之后;因为饮食营养充足;又在医生们努力下根治了疟疾;还配发了步枪、手雷、弩箭以及名声赫赫的廓尔喀狗腿弯刀之后;这些战士的素质又进一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战斗能力也变得更加强悍了。

    这些黎苗山地步兵自从在海南岛上成军以来;就一直在转战岛内各县;执行繁琐而严酷的剿匪任务——在国民军和山地步兵的配合下;几乎没有土匪能挡住付波军的进攻;茂密的山林也成为不了黎苗战士的障碍;反倒是这些脚力惊人的山地步兵;还能经常利用山林进行埋伏;偷袭那些汉人土匪。

    等到土匪崩溃逃亡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更是最残酷的追杀——面对在丛林中也能健步如飞的山地步兵;即使是最熟悉地形的土匪;往往也会因为在速度和耐力上处于劣势;而很难甩开追兵。在军犬的配合下;任何土匪企图隐蔽躲藏的妄想;也都无法在这些以狩猎为生、擅长追踪猎物的黎苗勇士们面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