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锐强兵。但就算是再怎么彪悍善战的军队;最起码也要丰衣足食才能打仗……可是;他的舜乡军不是辽西的关宁军;不仅甭想拿到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反而要自备粮秣军械来打仗;偶尔才能得到上面的一些接济。

    所以;王斗的舜乡军不仅必须自力更生;甚至还得倒过来向上面缴纳各种苛捐杂税;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即使处境如此困窘;王斗暂时也还没想要造反——虽然大明朝已经显出种种病入膏肓的摸样;但是到底还是一个庞然大物;造反只有三分把握;却要九死一生……当流寇的生存率显然不如官军高。

    ※※※※※※※※※※※※※※※※※※※※※※※

    然而;供养王斗手底下这支精兵所需要的开销;光靠地里这点儿枯黄于瘪的庄稼;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上面也不可能拨下来多少款子。边镇一片战火连绵;王斗想要做生意也几乎做不成;哪怕是“通鞑”的叛国生意;也都被几家晋商瓜分垄断;外人根本插不进手。而宣府又不靠运河与大海;发展商业格外艰难。

    目前能够让王斗和舜乡堡摆脱财政危机的唯一指望;就是埋藏在地下的银矿——就在宣府的保安州境内;后世的涿鹿县地方上;有着辉耀的相广银矿和栾庄的上井沟银矿;储量总和据说接近三百吨。

    之前王斗已经派人看过;眼下这些地方都还是荒无人烟;银矿自然仍是无人知晓;所以在圈占那两个地方开银矿的过程之中;暂时还没遇到什么障碍。可问题是;且不说等到开出银矿之后;以王斗的这点儿身份背景;在各路权贵官宦的巧夺豪取之下;恐怕未必能够保得住这个财源。就连此次开矿本身;也是成败难料——那几个银矿都不是什么露天富矿;开采成本极高;不仅需要挖掘至少十几丈的深井;即使是出矿之后;还需要先把矿石用碓坊舂得极细;然后放入大桶中用水搅伴数百次;选取精华矿肉;最后才能投入银炉烧炼;使用“灰吹法”提纯出净银……期间消耗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且开矿还需要消耗很多壮劳力;对于本来就因为兵祸连结而损失了大批壮丁的舜乡堡来说;几乎无异于雪上加霜。

    幸好;最近有几批流民涌入保安州;大多衣食无着;侥幸能找个于苦力的活己经非常不错;大多都已经开始卖儿卖女;甚至抢掠偷盗为生;最后恐怕会演变成暴民流寇——上述这样的道理;明末的地方官基本都是明白的;所以急得跳脚;王斗趁机站出来;包揽下了安置管理这些流民的工作;并且以此为理由敲了官府和缙绅一笔款子;这才获得了开采银矿的劳动力和启动资金:这些流民只要有一口饭吃;让他们于什么活都愿意。而他们中的青壮男子被招募后;流民演变成暴民的机会就立时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眼下;王斗派人秘密开采各处矿坑;都已经开始陆续出银子了;第一批自己铸造的饷银也发到了士兵手里——当然;像开矿熔炼这样的大动静;是不可能瞒过那些地头蛇的。虽然在发了这一笔横财之后;不知道接下来会惹出什么麻烦;但在引来那些贪婪缙绅的垂涎之前;好歹也能让王斗和他的部下过个肥年。

    唉;自己广开财源是为补朝廷供应之不足;以及各级经手官员的所谓“漂没”;却未闻有军队靠经商开矿能维持战斗力之先例。后世那位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要军队设法忍耐时;固然是允许军队经商;但也只是压缩开支;可没敢断了军队的供给啊这不是逼着我自谋财源当军阀吗?王斗满腔愤懑地想着。

    带着这样纷乱的思绪;王斗带兵策马进入了舜乡堡;满目尽是破烂的街道和房屋;以及面有菜色的行人。全堡的砖木结构房子也没有几间;其余的屋子都是些夯土墙壁、草棚房顶;有几间草房外面是用白垩土刷的;那就是店铺了——宣府边镇这样的穷乡僻壤;能有这等商业水平;就已经算是繁华了。

    其中有一家销售南北杂货的铺子;似乎是刚到了一批比较罕见的新鲜货色;引来许多爱看热闹的七大姑八大姨过来围观;叽叽喳喳地评头论足;家长里短;唠叨个没完没了……王斗原本只是好奇地过去好了几眼;但却偶然注意到了货架上的一样东西;霎时间脑海中便如五雷轰顶;轰轰做响

    片刻后;王斗揣着一盒从山东贩来的卷烟;带着满心的困惑离开杂货铺子;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

    “……文登香?这是什么牌子?等等;这卷烟牌子是什么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明朝的崇祯年间;这么早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卷烟了么?我还以为最起码得到晚清甚至民国呢”

    把玩着手里的香烟盒子;王斗愈发困惑地如此想着;隐约感觉这个世界或许跟他的认知不太一样。

    而王斗还不知道的是;他的老婆谢秀娘此时正如获至宝地端详着新买的一面小镜子;喜得眉目带俏……

    ——在消息闭塞、交通困难的宣府乡下;眼下为生存而挣扎的王斗屯长;迄今还对其他穿越者势力的讯息懵懵懂懂、满心茫然。而在消息灵通、贸易繁荣的南方商埠;另一些同样是初出茅庐的穿越者却早已发现了各路先行者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并且感到了深深的惊惧与戒备……

第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一)() 
第十一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十一)

    第十一个瞬间:初生幼虎的惊惧

    崇祯四年十一月;杭州;大运河畔;拱宸桥码头

    “……两位少爷;咱们的船已经到杭州啦”

    伴随着船家的一声吆喝;年少名高的复社士子;来自安徽桐城的方以智呼出一口冷气;跳下客船;然后跟此行同来的好友俞国振并肩站在拱宸桥码头的栈桥上;默默地打量着这个闻名遐迩的陌生城市:

    从拱宸桥码头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川流不息的车马行人;街道上的繁华让人很难相信这是大明即将覆灭的末世。眼下虽然是冬日;但天气却十分晴朗;温暖的阳光从蓝澄澄的天空中斜照下来;把左边一排房屋的阴影;投在宽敞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投在乘轿子的、骑驴的和步行的行人身上。街道两侧的铺面一家挨着一家——由于没发明汽车;所以古代城市的街道普遍狭窄;按照现代标准;那些最宽的“大街”也不过是条宽一点的“巷子”而已;宽度不过五六米而已。勉强可以跑两辆汽车的水平。不过地面有石板铺砌;还算整齐。除了店铺之外;沿街又有许多摊贩将街面占去大半;两边的店铺得招牌还在向街道中央延伸;看上去密密麻麻;尤其拥挤。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在叫卖着货物;和顾客们讨价还价。来自各地的士绅大户;儒生士子;在门前挂着精巧灯笼、养着各种竹木花卉的茶社里高谈阔论。茶座里座无虚席;生意兴隆;酒楼上人声鼎沸;笙歌盈耳;随风飘散着各种捏着嗓子的娇媚艳笑;与精美酒肴的诱人浓香……

    ——还未走到那传说中诗情画意、浪漫无限的西子湖畔;杭州的繁华街景就已经让人流连忘返。

    尽管“建虏”、“流寇”之类的消息;已经愈来愈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耳中;很多人都知道如今的天下各省连年遭灾;“哀鸿遍野”、“饿殍载道”一类的消息俯拾皆是。就连过去不常听说的“易子而食”之类的可怕讯息;也时有耳闻……到处是灾荒、败仗、加派、民变的噩耗;国家的局面仿佛一天乱似一天;就连在一向堪称富庶的江南;米价也一度上涨到了每石三两银子--大明开国以来;江南的米价还从来没有涨到这么高过。但是;这一切不祥的预兆;似乎都未曾给锦绣江南莺歌燕舞的花花世界投下多少阴影。那些来自远方的恐怖噩耗;对于诸位诗书酒棋无一不通的“江南风流才子”来说;仿佛只是嘴边的谈资罢了。

    然而;一些令人不安的影子;也逐渐出现在了这里——街上的流民乞丐明显增多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在这几年的冬天;城内陆续收拾起来的“路倒”尸体也比往年多得多。从各地逃荒来的难民是如此之多;大量卖身为奴的落魄难民;挤满了城外的人市。以至于人口的价格直线下跌。青楼酒肆里则出现了许多外地口音的缙绅大户——明末北方的灾荒、动荡和战乱;辽东前线的空前败局;席卷西南的奢安之乱;层出不穷、多如牛毛的各种民变和叛乱;使得战乱地区的缙绅们纷纷背井离乡;成群结队地迁移到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的江南;在这温柔乡和销金窟中来“避嚣”。他们大多携带着一大家子的家眷奴仆和许许多多的金银财宝;在江南各城市买房置地;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糜烂生活;从而营造出一种畸形的繁华……

    正当两人站在拱宸桥码头左顾右盼;不时交谈几句的时候;方以智带来的长随家丁方四;也终于找到了一个前来迎接自家主人的中年人。此人笑容可掬地自称是张岱府上的管事;奉命特来迎接二位贵客。

    ——在晚明的杭州;张岱这位人物可谓鼎鼎大名。他原籍绍兴;但长期寄寓杭州;算是个半个杭州人。他家世代为官;高祖官至云南按察副使;曾祖官至翰林院侍读。祖父官至广西参议。父亲当过鲁王府的右长史;是绍兴有名的缙绅望族。晚明年间的绍兴张家;不但是声望卓著的官宦世家;而且还是文化素养极高的书香门第;祖孙几代都工诗擅文;咸有著述;对戏曲、古董、金石、书画也有很深的造诣。

    而且;张岱此人并非那种冷艳高傲的学究文士;而是行事待人颇为洒脱;自云“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可谓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和晚明名士文人纵欲玩世的颓放作风兼而有之。平日里好交纳朋友;在江南交游广阔;同时也算是东林复社一脉;跟桐城名士方以智自然也多少有点交情。方以智此次来杭州游玩;就是因为上次复社士子们在南京聚会之时;得到了张岱的热情邀请。方以智在带着新结识的朋友俞国振来杭州之前;还预先派人向张岱通报了船期;所以从三天前开始;这位管事就每天在码头上候着了。

    言归正传;按照这位张府管事的说法;他家主人已经在杭州紫明楼设宴为二位贵客接风。这位管事本来是打算用府上的轿子来迎接贵客。但张岱却表示;凭着密之(方以智的表字)的性子;恐怕更喜欢一些新鲜玩意儿;所以吩咐他去新开的车行叫了两辆“澳洲车”过来;不知是否合二位贵客的心意……

    方以智好奇地顺着那位管事的手望去;两个穿短褂的汉子各自拉着一辆奇怪的乌蓬车;正对他谄媚地笑着。领头那个貌似比较机灵的汉子;更是低眉顺眼地说道:“……两位少爷是第一次来杭州吧?小的陈二;他叫张八;咱申通号的车又快又稳;通晓杭州各大去处;不管是行商办事还是找乐子;包您满意”

    这乌篷车全然不似方以智以前见过的马车或小推车;而更像是一把圈椅外面蒙了布幔再装上轮子;前面有两根长长的把手让车夫拉着;靠背处还有几根竹骨;似乎还能撑起个车蓬来。

    “……啧啧;真是开了眼界了;这便是‘澳洲短毛;鼓捣出来的人力车?”方以智一边暗自猜度;一边照车夫的指点坐上车去;随即便惬意地眯起了眼睛;“……嗯;果然比轿子坐起来舒服”

    看着同来的俞国振跟着也坐上了另一辆“乌蓬车”;那位张府管事才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