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在开启这种罐子的时候;绝对不能随便摇晃;否则里面的饮料就会“噗”地一下喷出来;浇得人满头满脸都是…身上被弄脏了只是小事;但这么多稀罕的饮料被浪费掉;就真是太可惜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不过是消遣的奢侈品;但在商人的眼中;却是一转手就能卖出暴利的上等货

    在哈山这个专业商人的眼中;除了这些能够让每个小孩都感到兴奋的美味糖块和甜味饮料之外;在这里摆出来的盐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级货;乍一眼看去;当真是洁白如雪;细如海沙;几乎没有一点杂质。饶是以哈山的见多识广;也忍不住发出了惊呼:“……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纯净的盐

    ——虽然现代人对着细白的精盐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这古代的盐可就没有这么细白的

    在技术条件落后的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绝大多数国家制取海盐的办法;都是很简单地把海水放在大锅里熬煮;煮到最后把剩下那些结晶从锅底刮出来;就是可以上市出售的海盐了。

    然而;在海水中溶解显然不可能只有氯化钠;因此这种粗糙的海盐里面难免会掺杂一些别的杂质;比如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等等;味道也是苦涩得很;再加上一些在熬煮或者运输过程进去的尘土木屑之类;混杂在盐粒里的杂质就更多了——更别提还有不少奸商喜欢往盐里掺沙子骗钱。

    即使是那些天然盐池或盐矿里面出产的;号称纯净的矿物盐;内含的杂质数量虽然比海盐要少得多。但也不可能跟现代的精盐似的;看起来就好像白雪一般;连一丝黑斑都找不出来……而是多少有些泛黄和发黑;让现代人一看就倒胃口。至于穷人吃的粗盐;更是直接被称为“黑盐”;据说苦味比咸味更重

    根据哈山的经验推测;如果能够把这些雪花一般的精盐;转运贩卖到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那么就绝对能够卖出与黄金等重的高价。即使是在沿海港口;这样的盐至少也能与白银等价。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火柴的玩意儿;同样让哈山先生感到啧啧惊叹——就那么一根短短的小木棍;只要往盒子上一擦;居然就能燃起一团橘黄色的火苗;当真是方便无比;堪称是旅行者的最佳伙伴。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生火都是一件麻烦之极的事情;那些武侠之中;武林高手们随身带着火折子;随便一甩就能燃起一堆篝火的场景;显然都是家们过于艺术化的杜撰;至少也是年代很靠后的事情。事实上;公元前的古人在真正需要点火的时候;一般只能用特制的小刀反复敲击火石——就是质地比较坚硬;并在剧烈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让它迸出火星;燃着于燥的火绒;进而引燃枯叶和干草;最终点燃木柴;才能燃起一堆篝火来……不用动手去试;光是听一听;就知道这事情有多么麻烦了。若是碰到一个手脚笨拙的家伙;或是遇到阴雨潮湿的天气;折腾上半个小时依然点不着火也是常事。

    在古代那些人口稠密的村庄或城镇里;经常会有偷懒的家庭主妇到邻居家去“借个火”。但问题是;在人烟稀少的古代世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可以“借个火”的人家——与之相比;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携带容易的现代火柴;对于经常需要游走四方的旅人来说;在野外就显得极为实用了。

    所以;几乎是一看到这种神奇的“火柴”;哈山就打定了大量收购的主意……不过;在此之前;他先得应付纳菲尔小姐的软语央求——这位傍大款的拜金族埃及姑娘;很准确地摸着哈山的身家和底线;从摊位上抓起了一卷日本丝绸、一匹染色棉布和一件蝴蝶形状的铝合金小首饰;朝着男友兼移动钱包不停地招手。

    总之;在女伴儿的娇嗔之下;刚刚得了埃及王一大笔赏赐的哈山先生;很豪爽地拿出一把碎散银块拍在摊位上。而看着哈山从行囊里掏出来的小银块;坐在摊位后面的南里香也是如释重负地叹了一口气:

    “……总算又有一个肯拿金银来付账的家伙了马彤桑马彤桑快点来这边收钱啊”

    “……让他等会儿;我这边正忙着呢”站在大殿另一侧的马彤学姐;连头也不回地随口答道;完全没有半点“顾客是上帝”的意识;“……你们几个笨蛋给我抬得小心一点;千万别弄断了绳子;让这畜生给逃出来;冲撞到这里的诸位贵客否则的话;就算我能饶得了你;曼菲士王也会剥了你们的皮”

    ——此时;她正指挥着一群膀大腰圆的**黑奴;合力把一条五花大绑的活鳄鱼抬起来;往自动典当机里塞。而在这条被用来抵账的尼罗河鳄鱼后面;还跟着一头河马、一只狮子、一群山羊和两头大象……

    嗯;如果是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国的某家当铺;在哪一天不幸收到了这样一大批活生生且富有攻击性的“典当物”的话;那么只怕是上到店长下到临时工;立即就要统统歇斯底里、精神崩溃了吧

    然而;这就是古埃及新王国时代初期;埃及人乃至于整个中东文明圈“以物易物”的可悲商业现状……

第十一章、赚钱好辛苦(下)() 
第十一章、赚钱好辛苦(下)

    按照大多数现代人的习惯性思路;商业和货币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凡是文明国度就应该有钱币。

    ——君不见那些奇幻背景的里;哪一位仗剑闯天下的勇者;怀里不是揣着一个装满金币、银币和铜币的钱袋?有谁会赶着一群山羊或小猪离开新手村上路;到一个酒店就放下一只羊来换酒喝和买情报?

    但现实是很残酷的;货币这种东西;在人类历史上其实出现得相当晚。在此之前;商人们要么就真的只能赶着一大群牛羊代替钱币来做买卖;要么用贝壳、香料、珠宝、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像是古埃及人始终没有发明出自己的金属铸币;直到古埃及文明结束的前夕;才有希腊商人把钱币带到了埃及。

    至于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属铸币;则诞生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时间大约是公元前七世纪;也就相当于中国的春秋初期(稍迟一点之后;东方的齐国也发明了刀币;所以东西方世界进入货币时代的时间是差不多的);然后;这些最古老的金币和银币;很快被商人带到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使之广泛流通起来。

    而在此之前的中东地区;从苏美尔文明到亚述帝国;都没有货币的概念——记得《圣经》里曾经有一段文字;专门夸耀犹太国王所罗门的奢侈和豪富;却只说他的国库里有多少金子;多少银子;多少香料和牛羊;却就是没提起他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钱;让后人看到很是困惑……但这并不是因为《圣经》的作者有意卖弄文笔、故弄玄虚;而是因为在所罗门国王的时代;人类根本就还没发明出“钱”这种东西

    所以;在《尼罗河女儿》的世界里;古埃及虽然已经有了相当繁荣的国内和国际贸易;每年都对外出口大量的谷物、啤酒、亚麻、雪花石膏;还有埃及特产的纸草;同时大批进口本国缺乏的木材和金属。并且在埃及的首都和边境城市;尤其是尼罗河的上游和出海口;都形成了一系列很兴盛的贸易市场。

    但是;因为货币还没有发明的缘故;在古埃及想要上街买东西;只能以货易货——当时唯有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所以埃及人规定了一个名叫“萨提”的单位;指代一定数额的谷物;然后把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都用“萨提”来换算。比如说;根据一张保存下来的账单;当时的一张床大约价值4个“萨提”

    但问题是;作为一种分量沉重的物资;农民们在赶集时用小车推着粮食;在家门口进行交易或许还能凑合;但在古代世界悲催的运输条件下;对于需要长途贩货的商人来说;笨重的粮食谷物真的没法代替钱币的用途。于是;某些商人开始用贝壳、金银块当做一般等价物。但贝壳的“面值”太小;在海边更是普遍被拒收;原始的金银实物又不是真的货币;没法直接换东西;每一次交易都要对金块、银块或者金环、银环进行仔细称重;还要有一双能够分辨出金银成色的火眼金睛——用金箔包裹着铅块做出来的假金子;在那时候就已经有了……所以;金子和银子在这年头的商业贸易之中;其实也用得并不是特别广泛。

    此外;古埃及人还曾用过其它许多形形色色的流通中介物;例如兽皮、羽毛和各种珍稀的石头;但换算方面的麻烦却是一直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什么规定的官方兑换率。这样一来;在古埃及做生意就会让人很头疼——某人做完生意回来一看;发现收到一堆石头、羽毛和贝壳;更要命的是;每一块石头、每一个贝壳由于形状和花色的不同;“面值”都不一样;所以算账也不知道该怎么算;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因为各种物资之间的兑换比率一直在不停地波动;可是却没有一种明确的货币来衡量。

    虽然古埃及有一个粗糙的“粮本位”制度;但粮食价格在古代世界也是波动幅度非常大的;荒年和丰年的粮食价格甚至可以相差几十倍。即使是同一年的不同季节里;粮价往往也能波动上几倍。而商船和骆驼商队在路上往往要走几个月到一两年……于是;当古代的埃及商人做完生意回到家里之后;仍然算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所以;当时专门靠贸易吃饭的职业商人并不多;除了少数商业民族之外;一般的农业民族都是在有了余粮的时候;才会临时组织一个商队;到远方去换一些自己不出产的稀奇东西;根本不考虑利润的问题。如果收成不好没有余粮;大家就安心继续在家种田;等到啥时候有了余粮再说。

    上述的这些烦恼;还是对于本时空的商人们而言的。对于诸位一心求财的穿越者来说;就更是令人精神崩溃了——上帝啊你们随手丢下几个贝壳;几块彩色的石头;几根脏兮兮的鸟毛;就想要用这些一钱不值的东西;换走我们的刀剑、酒水、瓷器、糖果和丝绸?这是在开玩笑吗?当咱们是来做慈善的啊

    于是;在诸位穿越者的强烈抗议之下;诸位埃及买主只得收起了贝壳、石头和鸟毛(某些玉石和宝石除外);改用牛羊、金银、粮食和各种珍禽异兽来付账——亏得有哆啦e梦提供的自动典当机;可以随时把货物变现;否则这样的生意还真不知该怎么做。但最终达成的交易量之少;还是让穿越者们深感不满:

    “…这就是目前整个埃及最有购买力的一群人?一整天闹闹哄哄地折腾到最后;居然连三十亿中的交易量都没有凑足咱们要怎样才能还清哆啦e梦的一百八十亿中债务啊?”马彤学姐有些不满地嘀咕说。

    “……耐心一点啦马彤学姐在埃及这个除了砂子还是砂子的地方;能做成这点生意已经很不错了。”

    看着账本上最后算出的那个可怜巴巴的数字;王秋也是忍不住摇头叹息;“……唉;古代西方那些史书上;总是把埃及说成是多么多么的富庶;但现在看来;分明也就是一个缺乏购买力的穷地方嘛……”

    ※※※※※※※※※※※※※※※※※※※

    古代的埃及这块地方;应该算是富庶的呢?还是贫穷的呢?

    嗯;严格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知道;关于“富庶”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标准。正如同十九世纪的英国殖民者;把日后贫穷不堪的印度视为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