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穿越时代-第1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准备踏上工业化之路的非洲人,首先就会绝望地发现,他们拥有全世界最低的智商。因为他们与澳洲、巴布亚和亚马逊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经历文明最少的人类社会,故也是世界上智商最低的一群人。哪怕是太平洋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岛民,也因为航海远征的经验积累,而比他们更加聪明。

    其次,他们还有着世界上最懒惰的性格。在原始社会,通常是男性负责狩猎和战斗、女性负责持家和生育。一旦进入现代社会,非洲男性的狩猎、战斗分工职业自动消失,但却又不愿意进行劳动生产,于是就变得游手好闲,只有皮鞭和饥饿才能迫使他们勤快,这是深入基因的习性,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

    相比而言,在东亚的传统社会,就算是再怎么大男子主义,也普遍认为男人养女人天经地义、女人养男人堪称耻辱,从来没有倒过来的道理。西方传统上也是差不多,男尊女卑的前提条件就是女性免于参加生产劳动,一旦劳动力不足、职业女性大量出现,就必须要搞性别平等了。然而,到了非洲那些最原始的民族,女人养男人却简直已是理直气壮,女人累死,男人闲死,双方却都绝无半点不正常的感觉。但即使是非洲女人的勤劳程度,也仅仅停留在勉强可以维持其家庭生计的水平,而绝不会超出太多。这是因为原始时代不事积蓄的残留陋习:对于居无定所的游荡部落来说,太多的财富只是浪费精力而已。所以在现代人看来,原始人几乎个个都是懒汉。只有在进入文明社会,开始定居之后,人类才有了大量积蓄的习惯,

    第三。他们还拥有世界上最松散的纪律。传统的小农阶层就已经散漫的了,但部落时代的人类则更是不知纪律为何物。由于在原始时代,一个部落的人数最多也就是在几百人左右,所以他们也一直仅能够维持最多几百人规模的简单协作。由于在原始时代的部落里,不可能会有文明国家阶级社会那么繁琐严酷的法律和规矩,所以绝大部分野蛮人也生来就是放荡无羁的,不具备文明人对纪律和法令的那种天然敬畏。

    在现代各个文明社会的形成过程之中,统治阶层是依靠监狱、酷刑和军队,不断淘汰这种僭越性格的躁动分子,只留下敬小慎微的良民,才逐渐形成了严密稳固的社会秩序——不论这个社会秩序是先进还是落后。但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秩序都没有,只有一片纷乱的混沌,那么任何改良和进步也就都无从谈起了。

    第四,在非洲的落后地区,还有着全世界最碎片化的民族。因为他们与澳洲、巴布亚和亚马逊等地的土著,都是世界上经历文明最少的人类社会,甚至压根儿没有民族的概念,完全停留在最原始的部落时代。按照专家统计,总人数最多不过七十五万人的澳洲土著,就拥有五百种彼此无法沟通的语言。而热带非洲的情况也差不多。在连语言都无法沟通的情况下,一旦把社会规模放大到国家的尺度,就变成了迷你版的奥匈帝国,根本不可能具备什么整体观念和民族凝聚力,也缺乏彼此内部相互妥协、和平共融的精神。

    这样草草拼凑起来的国家,从一开始就不具备任何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向心力,注定只能是一盘散沙、动乱不休,没有整天打内战就已经是万幸了。至于社会改革和教育普及之类,更是没有推广的可能。

    第五,大多数相对落后地区的黑人,还拥有世界上最淡漠的责任感。不仅缺乏对国家和故乡的责任感,也缺乏对家庭和雇主的责任感。比如在现代的美国,黑人就是各个种族之中离婚率最高、单亲家庭最多、跟雇主矛盾最多的。而非洲国家的知识分子,其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普遍也要比东亚和欧美差上一个档次。

    第六,他们还有最滥用的暴力,因为原始社会就是个暴力解决一切矛盾的社会,所以现代黑人也是世界上使用暴力最随意频繁的一群人,但纪律性的欠缺,又让他们难以成为优秀的军人,也就是所谓的“怯于公战、勇于私斗”。结果就是那些好勇斗狠的黑人,普遍都喜欢去混****,成了文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第七,非洲人普遍有着极为糟糕的信用记录,各种说话不算话的事情早已广为人知。然而现代文明社会日益爆炸的信息流动,还有越来越复杂化的技术分工协作需要,却让信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贸易、交流、对话,都必须以信用为基石。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完蛋了,那么社会的进步也就成了笑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非洲大多数国家想要搞工业化,就得进行极大幅度的补课——不仅仅是引进技术,还有语言、文字、社会观念等等都得补课。大概相当于是把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社会到工业革命前夕这几千年里,西方世界所经历的各种苦难、死亡和社会动荡、矛盾对立,在很短的时间内再统统都重新品尝一遍,如果这样作死都还没翘辫子的话,那么才算是拿到了工业化之路的入场卷。

    然而,社会的升级从来都是非常痛苦的。欧洲人为了走上工业革命的道路,在近代的几百年里当真是打得血流成河,杀得人头滚滚。而东亚各民族的近代化道路,也是充满了无限的艰难困苦。

    如果说,中国和日本这样成熟的传统农业社会,想要升级成现代工业化社会,就象是电脑的操作系统从xp升级成vista,死机、崩溃、信息丢失等等各种不兼容的问题都会纷至沓来,实在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的话。那么,想要让原始部落社会跳过一大堆中间阶段,直接升级为现代工业化社会,恐怕就相当于是往图灵机(机械计算机)上加载安卓系统与其去琢磨究竟该怎么往成千上万的打孔纸带上写程序,还不如把图灵机丢进高温坩埚里还原成金属,然后用它当原料来生产智能手机的外壳和电路吧!

    举例而言,中国曾经在非洲开设过很多工厂,但到头来还是往往得要从国内雇人过去干活。因为非洲国家没有经历过工业文明的过程,当地工人们也就缺乏工业文明的社会理念,在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和责任心等方面都差得堪称离谱。如果发给他们日薪,那么干一天玩一天就已经算是勤快了。就算是给月薪,也会有至少一半的工人在领完薪水后的第二天就没了人影,等到半个月之后工资花得差不多了,才会再回到工厂继续上班。而在中国社会,这样程度的惫懒,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哪怕是在晚清和民国这段华夏民风最颓废的岁月里,那些洋人在中国开办的工厂里,中国工人也从来不曾惫懒和溜号到如此地步只听说过旧社会工业资本家克扣薪水的,没听说过旧社会中国工人干一天玩一天不务正业的

    所以,现代的非洲和中东想要实现工业化,其难度恐怕真的比中国穿越者到古代升级文明更夸张。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非洲国家都注定会被人口爆炸的危机所压垮,但同样也注定不可能每个国家都得救。

    在这种情况下,一场从非洲和中东起源,向整个世界蔓延扩散的动荡危机,已经是势不可免了

    当然,不管未来的地球上将要面临着怎样的危机阴霾和动乱前兆,说到底都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所以,在夹杂着啪啪啪和闲聊的愉悦午休过后,这座别墅的居住者们,又继续开始了这一天的日常消遣。

    ——在一番剧烈的室内运动之后,看上去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的南里香,拉着明显有些乏力的鞠川静香,一起套上进入故事书的鞋进入了食灵之戟的书中世界,打算让这阵子总是鼓捣出各种黑暗料理的鞠川静香老师,好好地学习一下真正的美食到底应该如何制作但在王秋看来,无论是疑似带有辐射的“发光料理”,还是让女人吃一口就浑身激动、打湿内裤的“春药料理”,也都跟黑暗料理相差无几了。

    至于韩赛尔和葛丽特则选择进入了刺客信条的书中世界,打算近距离观摩和学习刺客们的“信仰之跃”,以及各种飞檐走壁的盗贼跑酷技巧,顺便欣赏一番佛罗伦萨城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人文风光。

    而王秋本人,在洗碗、擦桌子收拾完毕之后,看着这屋里似乎已经没有别的事情了,便换了身衣服,转身踏着楼梯走到了楼上,准备打理一番自家屋顶玻璃温室内的家庭水培农场

    ps:之前还嘲笑英国,如今看来国内的风气也不怎样——近日,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病房一名十五岁女孩因急性妇科炎症入院,经诊断并无大碍,但问及病史却把医生惊得目瞪口呆:十三岁开始跟男人上床,如今同时跟三个男朋友在啪啪啪,且从未使用****或其它安全措施!最终被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

    :。:

第一百二十章、王秋的选择 上() 
第一百二十章、王秋的选择(上)

    泰莉莉亚平原上这座小别墅的屋顶天台,被王秋使用钢骨架结构和聚合透明塑料板,建造成了一片一百五十多个平方米的固定式阳光板温室。目的自然是在这片荒芜干旱、植被稀少的泰莉莉亚平原上,给自己营造出一片稍微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环境,形成某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健康和谐。

    ——这世上似乎有种客观规律,那就是在生活环境中越是缺少什么东西,就越是要强调这种玩意儿。

    比如说,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明明是这个世界上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内6民族之一,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游牧民的铁木真。只勃儿斤,却偏偏要自称成吉思汗,即“像海洋一般辽阔宽广的大汗”;而生活在沙漠戈壁之中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分明是生活中最缺少绿色的,然而在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之中,却是如此地热爱绿色,把它视为生命的色彩,并且格外乐衷于建造各种绿意盎然的精美花园。

    相反,生活环境之中不乏绿色的古代中国人,反倒是把绿色看成是卑贱的象征,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绿色的衣服就已经被认为是奴仆之流才肯穿的。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根据“五德轮回”的学说,有尚黑、尚红、尚白、尚黄的,却从来没有尚绿的。至于绿帽、绿营、绿袍等等,也都不是什么好词儿。

    同理,虽然中国人一向以玉石文化而著称,但在古代能够被推崇为珍宝的玉石,从来都是以“羊脂白玉”为尊,接下来是黄玉和红玉。而在现代广受推崇的绿色翡翠,却一直被古人视为下品和“假玉”,反倒是卖不上价钱。直到近代,随着风俗习气的变革,绿色的翡翠才在中国的珠宝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虽说对绿色不太待见,但另一方面,中国人偏偏又有着整个地球都屈一指的种植天赋,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条件允许的话,往往都习惯于搞个菜圃或花圃,想办法种上点儿什么。即使是待在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大都市里,也往往会嫌室内环境太单调,喜欢种些花花草草放在桌边墙角——而王秋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对于困居荒野无所事事的王秋来说,侍弄这些植物也是一种调节身心的重要消遣。

    此时此刻,推开玻璃钢材质的走道门,踏进屋顶的温室,一股扑面而来的草木清香,立即让王秋感到浑身舒畅,再抬眼看看这生机盎然的葱绿植物,顿时就生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