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杜姨,王姨,这些小被子都是你们什么时候做的啊?这些要给清溪邮寄过去吗?”翟妈看了看炕角的行李箱,还有炕头一堆精巧的手工缝制的小衣服,不由猜测道。

    最主要的是,早就做好当奶奶心理准备的翟妈以为自己这小两个月织了七八件小毛衣已经算是快的了,没想到老太太们手更快。

    老太太们听翟妈这么问,手上一顿,语气里说不出来的自豪,“其实也没费多少功夫!闲着没事就缝几针,反正以后怎么都能用得着!这不,正好清溪就怀孕了,就先紧着她用!今天收拾出来,明天让他们给清溪寄过去!”

    翟妈和杜妈都忍不住抿嘴笑了笑,也没笑话老太太们的谦虚。铺了一炕头的小衣服,还叫没费多少功夫!说到底,还不是老太太们前些日子在给小两口准备喜被时,心血来潮,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缝衣服上瘾了。

    “不过,杜姨,朝国外寄东西太慢!清河不是要回国参加婚礼吗,到时候让他捎回去!再说了,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清溪,谁说她没有娘家人在国外啊?学英不算啊?”

    翟妈无意间一句话说的仨老太太一愣,眉间一舒,满脸哭笑不得,还真是!要不人都说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了,怎么忘了这一茬呢!

    杜妈手里的毛线签子一顿,看看丝毫没耽误飞针走线老太太们,把手里的毛衣往针线框子里一放,给仨老太太冲了一壶热茶,“娘,王姨,翟婶子,来,先喝杯茶,歇歇眼睛!这又不是行军打仗,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不用这么赶!再说了,孙媳妇都还没有娶到家呢,想抱重孙子还早呢!”

    “哎呀,你们不懂,这叫有备无患!咱们心诚,只要缘分到了,送子观音说送就送!”杜奶奶虽然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但显然不赞同杜妈最后那句话。

    杜妈和翟妈都好脾气的笑笑,要说婆媳之间任何矛盾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过,她们都记得芽儿传授的独家秘笈,老人上了年纪,就得把老人当孩子哄。

    倒是翟奶奶突然加了一句,“哎,要说耀扬和王英他们的缘分在哪儿呢?俩人是和建设同一年结的婚,小文栋早都会叫爷爷奶奶了,晚两年都能打酱油了,可是王英的肚子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翟妈也脸色一凝,显然也想起了这桩心事。前两天刚给耀扬打过电话,王英肚子依旧没有动静。

    俩人刚结婚的时候,王英隐晦的提过,说要先忙两年事业,翟妈自认不是难缠的婆婆,也没多少什么!可是,都结婚三年了,肚子依旧没动静!

    翟妈想到这里,眉间不由紧锁了三分,对王英多了一分不满!相比芽儿的惊才绝艳,王英确实显得平庸多了。最关键的是,嫁为人妻不懂得平衡婆家和娘家的关系。

    其实,真正让翟妈蹙眉的是,老早就跟王英提过,让芽儿给她瞧瞧身体,就是没病也为怀孕调养调养身体。当时,王英答应自己倒也很干脆。结果,这几年迟迟不见王英怀孕,自己前些日子才从芽儿那里知道,王英压根没让芽儿给她诊过脉。

    翟妈最生气的不是儿媳妇“阳奉阴违”,毕竟,妯娌间难免有攀比,尤其是芽儿太优秀,不仅自己和丈夫有些偏心,就连老爷子老太太也都向着芽儿。

    可翟妈生气,生气王英好好的医生不去看,鬼迷心窍似的非听她妈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独家秘方。她妈的话比太后老佛爷的懿旨都管用,耀扬说了几次,收效甚微。

    翟妈都替自己儿子心疼,王英人也不算差,但是摊上了一位浑身长满心眼子的娘家妈!还全都是小心眼!

    翟妈都后悔了,那亲家当初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

    翟妈脸上虽然没表现出来,心里边却是愁肠百结,这些糟心事又不愿意让公婆知道,省得老两口也跟着操心。

    见翟奶奶神情恍然,杜奶奶赶紧拍拍她的手,安慰道:“老姐姐,咱刚才不是说了吗?生孩子得看缘分,你啊,别催孩子那么急!耀扬他一人在外面打拼,累心劳力,晚点生孩子就晚点生!别给他们那么大的压力!”

    “是啊!这个孙媳妇不给你生重孙子,不是还有一个吗?”王奶奶笑着指了指窗棂上的大红剪纸,调侃道。炕上这些小衣服,当初可都是为了芽儿的肚皮准备的!连最费时费力的百家衣都做了两件!

    翟奶奶脸上多了一抹笑模样,故意嗔怪道:“啥话都让你们俩说了!不过,现在年轻人都讲打拼事业,芽儿的事业刚刚起步,还这么年轻,还不知道愿不愿意生呢!”

    啥?先不说炕头上的娘子军团都愣了,就连守在电视机跟前假装不经意但一直都竖着耳朵听的老爷子们,也都重重吸了一口气!从给小两口操办婚礼,他们就想着要抱重孙子,芽儿听话孝顺,一直顺从他们。可是,还真没有人问过芽儿到底愿不愿意生!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家芽儿才华横溢,才刚崭露头角,这个时候结婚生子确实会拖芽儿事业的后腿!

    杜奶奶失神的把手里拿着的针线又放了回去,想想芽儿才刚二十岁,生孩子确实早点!白忙活一场了!

    翟耀辉从老金匠师傅那里取回来精致小巧的龙凤钗回来的时候,一屋子的老头老太太正大眼瞪小眼,没精打采的,神情失落的很。

    龙凤钗是融化王奶奶给的两颗金裸子找老字号的金匠师傅重新打得。老太太们很清楚自家芽儿不缺各种首饰,这对龙凤钗是为了配大红的喜服专门打得。

    不过,这会没人看翟耀辉手里的红绸锦盒,一个个都盯着翟耀辉看。

    这时候就看出来谁是娘家人谁是婆家人了!杜爷爷他们心里的那杆天平,来回摇摆,一头是自家芽儿,一头是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翟爷爷和翟奶奶,还有翟妈都就比较贪心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翟耀辉正在揣测老爷子们的心思,翟爷爷却忍不住了,招招手,“你过来!”

    “人们常说结婚生子,结婚生子,你小子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要孩子啊?”翟耀辉还没站定,翟爷爷就迫不及待的问出来了。

    翟耀辉嘴角一挑,这些剃头挑子一头热的老爷子和老太太们终于清醒了,终于记起来要询问自己和芽儿的答案了。

    “如果是我的答案的话,最好是晚几年再说!”翟耀辉知道芽儿凡事都顺着几位老爷子和老太太,很干脆利落的给出自己的答案。翟耀辉还想多过几年二人生活,不舍得自家媳妇早早的就被孩子被家庭圈在家里。

    哎!意料之红的答案,老爷子老太太们蔫头耷脑的,就跟被抽走了精气神似的!

    还想着小芽儿能给他们生一、二、三四好多个重孙子重孙女呢!哎,竟然忘了问芽儿愿不愿意这么早生了!

    远在m国的芽儿,整理完今天的会诊记录,刚要起身冲澡,突然一个激灵,喷嚏连连,揉了揉酸涩的鼻尖,拿起了床头上的电话!

    〖

第580章() 
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还有一个词叫穷山恶水。

    南方j省h市;地处丘陵地带;周围多的是山;除了漫山遍野的野山茶;还有前些年老百姓盲目跟风种植的茶树外;顶多算是山包的荒山。h市因是江南气候,常年不缺雨水,可前些年植被破坏的厉害;每年夏秋两季;不是洪灾,就是泥石流。

    要不是当地的民风还算淳朴,差点就要应了那句“穷山恶水出刁民”!

    唯一的地方特色就是;当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典型的丘陵地带很适合茶的生长环境。在古时候,石茶镇的茶还被选作贡品进贡。

    当然,若非如此,前几年当地政府也不会大力鼓励提倡老百姓重拾老祖宗饭碗,种茶。不过,现在的情况是漫山遍野的山茶树,可老百姓的日子依旧穷的叮当响。这年头,老百姓刚填饱肚皮,随便在田间地头采一把野菊花,回家晒干了泡泡就能当茶喝,谁家也不会真把茶当饭吃,种了这么多茶卖不出去啊!

    在h市前任老市长在退休之前,终于调升到省委担任副书记的时候,原本主抓文化和教育工作的翟耀扬就荣升为主抓地方经济的年轻市长。

    在大力提倡发展地方经济的八十年代,在地方,主抓经济的市长也算是除了市委书记之外的二把手了。翟耀扬今年才刚三十出头,身为一市之长,也算是年轻有为了。

    不过,这个主抓经济的市长有时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能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成绩来当然好。可折腾几年,地方依旧是一穷二白,苦的还是当地老百姓。

    翟耀扬的前任说是调升,在明眼人眼里,实则是明升暗降。从手握实权的一市之长到省委闲职的副书记,其中弯曲是官场上众人心知肚明的事儿。

    无它,前几年大力鼓励提倡老百姓大力种茶的干部就是那位老市长。兢兢业业在基层干了一辈子,跟不上时代变化了。当时一脑热,盲目跟风,结果,却坑苦了当地的老百姓。调升到省委之前,老市长跟翟耀扬促膝长谈了大半夜,最后是红着眼眶悄声离开h市的,实在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而翟耀扬接手的就是这一烂摊子。

    这几年,一直不显山不漏水的翟耀扬,在众多资历老资格深的竞选者中,脱颖而出,从清闲的副市长一下子升为除了市委书记之外的二把手,多少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强龙不压地头蛇,哪怕这位年轻的市长出自京城翟家,主抓地方工作,资历浅了点!哪怕不能否认这位年轻市长的人格魅力,但官场如战场,竞争惨烈。

    尤其是,这位年轻市长背后站着京城翟家。虽然这几年翟耀扬一人在基层也没见翟家干预过什么,但谁不知道那些位从京城调下来的公子哥们都是来镀金的。一把手的位子还没坐热的市委书记,是最忌惮翟耀扬的那位。

    在年轻市长刚上任的时候,众人都以为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年轻气盛的市长肯定会大刀阔斧的大干一番。谁知道,这位年轻市长竟然用了一招温水煮青蛙,他这几年在闲职的冷板凳不是白做的,对h市下属的五县一市,三十七个乡镇的情况了若指掌。

    犹若春风化雨,仅仅一年的时间,在众人还没摸清三天两头下基层的年轻市长用的是哪一招,前几天刚结束的年终工作总结,三十七个乡镇的经济竟然比往年增加了七个点。

    那天晚上,何朝东回到市委大院的家里后,晚上都没睡踏实,总觉得屁股底下的位子越来越不稳当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翟耀扬的人缘在市委不算太好,除了他为数不多的铁杆支持外,大多数同志还是更愿意支持自己的工作。嘴上没毛,到底办事不牢。

    尤其是,两个月前,翟市长竟然力排众议,直接拒绝了刘主任和田副市长辛苦拉回来的两项巨额投资项目,竟然以化工投资项目长远看来对当地经济弊大于利否决掉了。

    当时,在讨论会上,刘主任和田副市长俩人差点气出一腔老血,那可是他们求爷爷告奶奶拉回来的项目,准备给自己的政绩浓色重彩的添上一笔。他翟耀扬说说否决就否决了,要不是忌惮京城翟家,说不定在会议室直接就大打出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