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宅斗之家和万事兴-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考课的结果出来得很晚,可赴任的限期却同往年一样。

    林大老爷毫不惊讶的发现,今年那些同他一般千里迢迢来到京都赴任的官员,憔悴之态实在不相上下。

    京都的直北街上,林家还有一座祖上置办下来的不大庭院,尚能容林家几房勉强住下。不过多年来林家久居外乡,祖宅那处只留了几个原先跟在老太爷身边忠心耿耿的老仆看着,乍看一眼都觉得颓唐。

    林大老爷牵马叩门,开门的是个一身灰布衣衫的驼背老翁。老翁几天前才刚收到林家主母顾氏的吩咐,命其好生将祖宅收拾一番。可奈何留在宅子的人就只那么几个,左右收拾着,进展却是不快。

    没想到林大老爷风尘仆仆而来,老翁一愣,一时感怀,顿时泪眼汪汪。

    抢着将卧房狠一顿收拾,林大老爷也没多说些什么,便凑合了一晚。

    这祖宅从外头看起来,虽因多年无人居住而有些散了人气的衰败样,可林大老爷还是看得出来,宅子里头因是经常被他们认真打扫,所以才能保持着同从前不多改变的模样。

    林大老爷连日奔波,这夜头一沾枕便睡了。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就急急忙忙的去了工部赴任。

    来京都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如今京都各级官员人人自危,太子和三皇子的争斗从几年前的暗潮汹涌,发展到了如今的明面上。正是因为太子党和三皇子党两个势力已近白烈化的斗争,中央官员走马灯似的换,这才使得林大老爷有了这个千年难得一遇的机会,从个知州一跃而成为了官至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

    约是过了半个月左右,林家那一大家子人才终到得京都。

    老太太瞧着祖宅,想起林老太爷在世的时儿女绕膝的过往,再又想起那林家再无的林四小姐,不由潸然。

    陪了老太太一路的林书茹和陈妈妈一道扶了老太太下车,先于其他人进了这所老宅。

    虽是没有荆州城内的林宅那般大,但胜在各处景致布置设计得雅致精巧。林老太太颤巍巍的走,行得很慢,口齿模糊同林书茹道:“这些,这些,都是你老太爷重又布置了的。”

    开春的月份,京都的气温仍是微凉,就连日头都没什么暖意。陈妈妈劝了好几句,老太太终不再坚持着要整整逛一圈这老宅邸。

    各房忙着各房的事情,家中上下忙做一团,等林大老爷归来时,宅子里总算是收拾得妥当了些。

    林二爷虽平日里多也不怎么顾忌过沈氏的脸面,可那是在荆州的时候。如今到了京城,碌碌了一辈子的他总还是活泛了些,晚间的时候派了个人来捎话,说是明日里同沈氏一道去她娘家走一趟。

    对此,沈氏很高兴,若是返京后第一次回娘家是她独自一个人去的,该是有多失面子。她的喜出望外令她辗转反侧了一夜,好不容易睡着却过不多久就天亮了。

    翌日,沈氏挂着一对深重的黑眼圈,在林二爷的陪同下带着林书茹一道去了沈家。

    几年不见,沈老太太鬓边新生了几簇白发,可精神气仍是很好,拉着林书茹左问一句右问一句,这才将眼光转向了林二爷和沈氏的身上。

    沈老太太一点也不意外的林二爷的眼角眉梢处瞧见了那对沈氏的疏离厌倦,却奇怪的从沈氏的面上瞧出了点异于从前的模样。

    沈氏生来一副欲哭未哭含泪目,不用多做神采,便已是满面愁容。可如今瞧去,那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楚楚可怜模样,如今居然只剩了些许痕迹。沈氏那双含泪杏眼微微上挑,隐隐有种烟雨过后春光旖旎的妩媚之态。

    林书茹笑眯眯的瞧着沈老太太呆了一秒,踮脚附耳在老太太耳边说了几句。

    也不知是说了些什么,老太太竟笑出声来,拍着她的头道:“你呀,鬼精灵。”

    沈绍延的母亲苏氏在一旁扯了扯嘴角,附和着笑了笑,陪着坐了好半晌也没说个话。

    沈氏左右瞧了瞧,随口问了她句:“怎么延哥儿今日不在?”

    苏氏眼神闪烁,挪了挪身子道:“哦,这孩子如今越来越皮,家里是管都管不住了。昨个儿回来得晚,我没来得及说今日你们来。今个儿一早准备说的,可他一大早便又没了影儿。”

    沈氏只随口一问,倒没什么在意。她早没了当年不识情势时,想将林书茹同沈家定亲的热情。

    苏氏那边却微微瘪了瘪嘴,心道这小姑子好是烦人。自家宝贝儿子当要结个有前途的婚事,这林家二房就不能为自家姑娘寻个别的出路?

    苏氏上上下下将林书茹打量了一番,瞧她眉目清秀、端雅温文,心中就老大的不高兴。

    自沈绍延三年前同沈老太太去了荆州林家一趟,苏氏便知道沈绍延同林家三姑娘林书茹的关系颇好。每次老太太书信一封,沈绍延必嚷嚷着夹带一页,一道寄了去给林家二房。

    苏氏完全不明白,自家儿子为何会同林家三姑娘交好。那样一个梨花带雨整日垂泪,需要人将其捧在心尖上的姑娘家,完全不像是沈绍延这种毛毛躁躁性子的人会顺眼的。

    因为这与常态有悖的情况,苏氏惴惴不安了好些时日,心道自家宝贝儿子莫不是真对上了眼,才会如此异常?

    也是后来,苏氏察觉出来沈绍延不过当林家三姑娘是个玩伴,也没别的心思,这才放心下来。

    可沈氏今日登门,方一出口就问及沈绍延的去处,似乎还有让林三姑娘同自家宝贝儿子结亲的心思。苏氏抬头瞧了瞧屋檐顶上,心道幸好特意没同沈绍延提及今日家中会来客人。按着沈绍延的习惯,大约等沈氏他们走了之后才会回来吧。

    其实林家已正式迁到京都,两家定也免不得以后常常来往。苏氏不过是想着能不让沈绍延见就不见,能拖一天是一天。总之,她对林家二房的成见颇有些深就对了。

    苏氏心里头正计较着,却在此时听见些细碎的说笑声传来。

    苏氏皱了皱眉头,扯着帕巾恨恨不已。沈老太太向钱妈妈瞧了一眼,钱妈妈立即会意,出了门去请沈绍延过来。

    顺着说笑声,钱妈妈寻了过去,却不止见得沈绍延一人。原来,沈绍延还带了个人过来。

    钱妈妈请也不是,不请也不是。站在那头踌躇片刻,却被沈绍延给瞧见了。

    沈绍延同袁亦儒说:“看来是祖母要找我呢,不若你同我一齐去跟祖母请个安?”

    袁亦儒笑笑,跟着他一道往钱妈妈那处去了。

    这些年袁亦儒同沈绍延的关系越发的好,加上因为他祖父和父亲的关系,沈家上下待他极为亲近,来往间更是少了寻常的许多拘束。因此,袁亦儒若是没什么事情,也极爱到沈家来坐坐,他倒觉得比在自己家里头还轻松许多。

    沈绍延大步朝钱妈妈走去,高声问:“可是祖母寻我?”

    钱妈妈拘礼道:“是林家二爷他们来了。”

    苏氏昨个儿没有特别同沈绍延说,他自然是没有心理准备。前些天日日打听林家有未来到京城,总是没个消息。这几日的兴致才刚消了些,居然到了?

    袁亦儒有些尴尬,却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沈绍延歪了嘴,同他说:“你来我家那么多次,平日里也没这么多个规矩,担心个什么劲儿。”不由分说,拽着袁亦儒便走。

    沈老太太正问着林老太太的近况,沈绍延走了进来,后头还领着个袁亦儒。

    林二爷眼中亮了亮,还认得这是三年前那曾到得林家一趟的袁家孩子。沈氏却是个糊涂人,瞧瞧有些面熟,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便问沈老太太:“这是……”她记得沈家二房的沈玥早些年有过几个孩子,可都夭折了,也没听说过后来有哪个是养活的,怎么竟有个如此英姿不凡的?

    瞧着沈氏那模样,八成是误会了。沈老太太忙道:“这是袁家孩子。”

    沈老太太一番介绍,沈氏也没想起是谁,笑了笑就过了。既然不是沈家孩子,她也没多关心的道理。

    作者有话要说:前天睡觉落了枕,昨天直着脖子上了一天班,晚上写的一直不在状态,直到今天才好不容易写完这一章,真是泪目。

第69章 多舛() 
虽然这袁家孩子长得仪表堂堂;可沈氏却并未起什么心思。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她觉着年轻时吃了眼盲的亏。当年一心只想着嫁给儒雅翩翩的林二爷;却如今将日子过成了这样。

    如今到得为林书茹挑门亲事;她吃一堑长一智,第一个否掉的,便是以貌取人。

    沈氏也未像林二爷那般;想着将自家女儿嫁了多高的门户。高门里头总有高门生活的不易,林家二房并无林家大房那般有个老爷混得风生水起。沈氏害怕;若是勉强将林书茹嫁高了去,待得一日在婆家受了什么委屈,林家二房连吭一声都要瞧瞧别人的鼻息。

    她想不得女儿受这样的气;倒是觉着帮林书茹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就好,没得那么多的贪心不足。

    也是因为沈氏这辈子得的总也不多;所以才没了那么多的心思在那里。

    虽然想是这么想,顾氏那头寻来些人说与她听,她总也是觉着别人不是这里差了些,就是那里差了些,总有许多挑剔的道理。

    袁亦儒的眸子黑且深,这么几年过去,越发像是一汪不见底的深潭。林书茹还真是不懂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同那个活泼到过了劲的表哥沈绍延相交甚好的。

    因为袁亦儒是沈绍延玩得最好的朋友,这么几年来同林书茹的书信中,总会偶尔提起他的名字,林书茹也多少了解了些他的事情。

    要说袁亦儒这人,虽是生在盛名的袁家,却并不是家中最为疼爱的孩子。

    他是袁家二少,上有被祖父自小带大的嫡长孙大哥,下有母亲心尖尖上的三弟。

    早年他去荆州林家拜访的时候,曾在林二爷饶有兴趣的问话中,透露出家中已为他定了门亲事。那时的沈绍延曾偷偷在林书茹面前替袁亦儒叹息,他那门亲事定的是威武候王老将军的嫡长孙女,京都出了名的病秧子,在药罐子里泡大,走一步摇三摇,走三步就能倒地不起。

    林书茹咂咂嘴,这世上竟有人比林妹妹还林妹妹的人。

    袁、王两家世代交好,沈绍延说,王老将军还是苦苦相求,袁家才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

    那王老将军的孙女听说可以一偿心愿嫁了袁亦儒,也着实精神奕奕了大半年。可到底是个虚到极致的身子,前年开春的时候,过身在了倒春寒的日子里。

    那姑娘本就是个出了名的药罐子,这猛地过了身倒也没有什么人意外。可一年半后袁亦儒再次定亲,对方是左都御史的小女儿,自定了亲之后就病倒在床上,如今据说已经是奄奄一息。

    自此,京中就有传闻,袁亦儒的八字克妻。

    沈绍延为袁亦儒忿忿不平,说是早年同袁亦儒玩儿时拜过山庙,人只说袁亦儒命里富贵,从未提过什么八字克妻。

    面对涛涛而来的谣言,袁亦儒只是笑笑并不搭理。但据说那左御史家已经坐不住了。

    上次收到沈绍延的信,已在半个多月前。

    沈绍延在信中洋洋洒洒的写了些事情,还夹带着替袁亦儒打抱不平了几句,好似那时候左御史家已经有了同袁家退亲的意思。

    也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