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宫继承人-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平听见哭声,对着古城,念了几遍“尘归尘,土归土”,老老实实地躲进屋里去了。

    小屋长宽约三米,新墙高两米,除了门还有两个小小的窗口,都是手掌大小,可以用自己做的泥砖堵上。

    房顶搭起来比较麻烦,木材全是杨平出了城自己砍树弄的,都是手臂粗细的长树枝,去了皮,也不等阴干,就直接放上去,从旧墙斜着搭在新墙上,再盖上两层茅草,最后用泥浆糊住所有漏缝的地方。

    终于,天色放晴。

    杨平踩着柴木堆,扫完房顶的雪,吐了口气,“看来是不会被压塌了,还好砌墙砌的厚实”。

    旁边小五小九从门里伸伸头,又缩回去,“杨叔,扫完了没,你今天还去打柴么?”

    “去。”杨平弯着腰走进屋,伸手拨了拨屋中央小小的火塘,上面架着破了边的陶锅,锅里面水滋滋地响,“昨天我把钱都买了米,今天得再出去打些柴,这两天大雪下厚实,出去打柴的应该会少点,我多砍些木头回来备着。”

    揉了揉小九的头,对小五说,“我一会儿就走,你看好小五,别出门玩雪,更不准吃雪,渴了就喝烧开的热水。中午饿了就泡个炊饼。看好火塘,别让火熄了,也别烧了咱们的家”

    杨平啰哩啰嗦地说了大半天,小五乖巧地点点头到,“我记住了,杨叔,我会看好家的。”

    是的,家,这是小五小九两个人,不,还有杨叔,三个人的家!

    杨平收拾东西出门,腰上斧头,肩头绳子,脚上草鞋,身上单衣,头发也乱乱地盘起。全套装备,齐活,出发!

    出城打柴,也是杨平灵机一动想的办法,盖房子要木材,出城砍树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可以打柴啊。

    以现在的体能体质,养活三个人绰绰有余了。

    这还是杨平不敢太过显露自己的不同之处,毕竟,宗师高手级的力量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惜,也只有力气。

    也亏的是他如此小心,不然暗地里的那个人早就找上门了。

    毕竟,杨平身上的“妖魔味道”还没完全消去,若是冒失的出了城,去的地方越多,接触事物越多,气息沾染就越多。

    在空旷的地方,这种气息散发存留的时间会延长,而不像像菜市街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气息混淆磨灭很快。

    ##########

    道宫历二十五年,陪都。

    杨平安与陈小胖的奇妙相遇,注定要在未来的某一天名扬天下,成为话本里津津乐道的趣事。

    虽然两个小屁孩现在还没有一点未来名人的自觉,每天乐呵乐呵地跑去西街乱窜,或者一起捉弄同在东华区的小盆友,比如陈小胖的几个堂兄弟,再比如那个后来的科目助理周胜。

    杨平安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捣蛋样,迅速被东华区各家认识了。

    他和陈小胖组成了冒险二人组,杨平安负责出主意加执行,陈小胖负责执行和背黑锅。

    在整个东华区,杨平安和陈小胖成了上至七八岁岁,下至刚会走的孩子帮的二大王和三大王,至于大大王,那是陈静雯。

    有一次,陈小胖觉得可以挑战一下姐姐的地位,就让陈平安出了个招。于是,两人整了只老鼠,装进礼物盒送给了姐姐。

    然后,陈静雯哭了,哭了!

    再然后,陈小胖和杨平安两人都是一个星期没下床。

    杨平安对此甚为后悔,并将这件事归咎于陈小胖。冒险二人组就此分开。

    原本他对陈静雯是又爱又敬,现在是又敬又怕。因为也没见惹了哪家公子小姐就被罚的这么狠过。

    之后,杨平安再去西街,有意无意地在童子队各种抹黑陈小胖,而陈小胖被禁足出不得门,自然无法辩解。

    原本被陈小胖零嘴攻势刷拿下的队员,也很快粉转黑。

    就这样,平日里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杨平安,平平安安地走进了道宫历二十六年夏日。

    这一天,闲极无聊,就央求了杨母一起去东城区的长春观。

    长春观,与西街的真武观级别相同,属于道宫制定建造的道观,用于传教。

    南城区,和北城区也各有一座,分别为天星观和少昊观。

    四个道观,包圆了陪都的信徒。但是无论怎么看,一座陪都,好几十万人,就只有四座道观,还是有点少。

    但陪都的城守似乎没有再建新的道观寺庙的意思。

    与真武观的两仪剑法剑阵不同,长春观的是长刀,形似关二爷的冷艳锯,即青龙偃月刀。

    长刀两米二左右,柄如小儿手臂,总重量约有三十几斤。大刀在身边一立,冷光霍霍,杀气逼人,透彻心扉。

    地球上一个未经锻炼的普通人能够使用自如的兵器也就四五斤重,冷兵器战争中的重兵器八角莲花锤,或者链锤也只有十几斤。汉代宽背单刃的环首刀,就是六斤左右重量。

    古代的重量单位与现在不同,秦始皇定下一斤十六两的规格,沿用两千年,半斤八两说的就是这个。

    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约等于现在的半斤,而三国演义里,关二爷的八十二斤,折算起来也就四十到五十斤的重量。

    毕竟里多有夸张。如果冷艳锯真的存在,堪称中国冷兵器史上重量排名最靠前的兵器了。

    长春观的演武看着很吓人,远没有真武观的舞剑好看。

    长刀在道士们手上如同玩具一般被耍的风生水起,或聚或散,或进或退,绝没有双脚离地,腾身飞起的情况。

    招式也多为劈,砍,撩,刺,杀气纵横,有我无敌的气势震慑着来上香的信徒。不过大家不仅不怕,还十分欣赏,有些明显是退下来的老兵还会做做解读。

    道宫道兵部队有个刀兵营,三千人,不多不少,个个个都是修行有成的武者,穿上铁甲,长刀杀起来,神鬼辟易。

    统一战争中,不少宗师都是被刀兵营围杀。

    要知道三十多斤的长刀,再加上至少三十斤的盔甲,想打完一次冷兵器战役,没有四五百斤的臂力根本坚持不住。

    而臂力五百斤,至少也是炼体境的武者才能达到的水平。修行道门养气功夫的气力会差一点,要到满仓境后气息充盈周天才行。

    由此可见道观的可怕之处。

    长春观的刀阵有五十人,足以干涉一场小规模战役的胜利了。而城区以内,宗师之下,足以镇压一切。

    杨平跟着母亲,上香磕头,蹭点瓜果,再次骚扰一下知客道士,确定不收弟子后,才绝了心思。

    哦,好像还有南城天星观和北城少昊观没有去过呢,什么时候去看看?

    说不定他们会收弟子呢。

    杨平安打着小心思,看老法师念经,一字一句,带着别样的韵律,如同林下小溪声入耳,树梢鸟鸣直透心。

    让人不自觉的平静下来。

    听完诵经,杨母奉上十个银币的香火钱,自有人接下并登记某某善信于某某日奉香火十银币。

    道宫发行了四个币种,金银铜币和孔方兄。一个金币等于10个银币,等于100个铜币,等于1000文外圆内方的小钱。

    (货币体系换算标准大概参考宋代的经济水平并略作修改。拷贝百度:1两金=3000元人民币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当初杨平安见到的铁盒子里也就藏了十几片金叶子,一片金叶子重量接近40克,相当于常说的黄金一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折到金银店换了约120个金币。

    这笔钱成了杨父的启动资金,并迅速地发家致富。

    杨父很有生意头脑,他根据自己近二十年的打工经验,敏锐第发现,,在陪都,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挣,然后是学生。

    资金有限,考虑再三,他开了一家童装店。

    布行常有,成衣店常有,但是单单的童衣店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杨父钱不多也就不走高端路线,都是些寻常人家就能买的起的简单衣服。

    样式都是现成的,招些在家闲着的妇人,生意就做起来。

    道宫很早就提出了打造信誉商号的倡议,要的就是特色和创新。上行下效,品牌意识也开始深入人心。

    慢慢的,杨氏童装店的名头,在平民百姓中,就打出去了。

    从长春观回来后,杨母帮着丈夫忙生意,陪杨平安出门的机会就少了,更别提去南北城区的道观上香。

    杨父见儿子无聊,就从招工处招了两个人,杨烨、杨迅,一个文气,一个健壮。

    杨平安手底下有了人,就玩出了花样。

    他自任道官,底下两小兵掌文掌武,玩起了军帐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游戏。要不怎么说杨平安早熟,寻常孩童也就捉个迷藏,丢个沙包,跳个方格跳个绳玩玩泥巴石子什么的,最多再来个老鹰抓小鸡,英雄道官独斗狗熊土匪。

    谁玩个游戏还有这么多花货。

    玩了几次觉得人少不好玩,杨平安琢磨着多找几个人,然后,他就打上了西街小伙伴们的主意。

    童子队的雏形诞生了。

第13章 旧事 日常(四)() 
道宫历前98年冬,大靖洛城。

    雪后晴日,冰雪化开,城外的树林里就热闹起来了。野鸡灰兔,都从巢穴中出来,警醒地看看周围,时不时扒开雪地,找些枯草和草籽。然后抬起头四处瞅瞅,换个地方继续埋头苦干。

    树枝上的积雪偶尔落下来,发出声响,惊起一片小生命慌忙奔跑。枝上麻雀也开始叽叽喳喳地叫,趁着阳光梳理羽毛。

    笃笃笃,管道上从洛城方向过来十几个骑马的军士,后面跟着一辆马车,再后面是两队步兵。看衣服标志,应该是洛城皇宫的护卫军,不知为何在雪后来这树林。

    “停!”

    车厢窗帘微微挑开,传出声音,“骑兵下马警戒,步兵入林搜索。”

    “是!监正大人!”

    二十多人分两队散开排查,令行禁止,配合默契,显然都是精于阵仗的精兵。

    半个时辰,有三人从林里出来,领头的武官模样,穿着轻甲,面盔推上去,看着是个年轻的校尉,“监正大人,有发现。”

    “讲!”

    “树林外围有樵夫打柴,仔细询问后没有发现异样。林中深处有些痕迹,通过脚印可以确定是一人所为:数颗大树被砍倒,有拖曳拉痕,我看了树桩,以下官的力度想要拖动,也不容易。”

    “另外还有一些中间断开的树木,断茬有血迹,像是被高手用拳掌打断,但血迹不太合理,这样的高手应该不会被伤到。”

    “召集将士,回城!”

    领头校尉应了声喏,面带敬畏地向一旁退开。然后转身吩咐道,“吹角,收兵!”

    一柱香时间,所有士兵大步奔回,速度奇快,边靠近边形成阵列。这样的士兵小队放在各诸侯国也不常见,看行动速度,个个的武道修行都已初入门径。

    这队人马走后不久,杨平拎着斧头悠悠哉地进了树林深处,他脚程快,所以比寻常樵夫出城要晚些,到了没人的地方就加快速度,疾如奔马。

    跑到树林这边,也不过是稍微喘口气,一点不累。而且,杨平明显感觉到,身体越跑越是强壮,像是某些沉淀的力量正在被激发出来。

    到了老地方,并不砍树,而是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