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宫继承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头巷尾的熟人长辈也都是清一色的回答,“哟,平安来了,可用过饭了?进来吃些。”

    绕着走了一圈,回到街头,刚刚的孩童队伍已经扩大了不少。

    点一点,三十,嗯,够了。

    “咳咳,大家都到齐了,现在,告诉我,我们是什么?”杨平安大手一挥,面色严肃。

    “陪都西街童子队一大队!”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成立二大队!”

    嗯嗯,杨平安十分满意,装模作样地咳了两声,“那个,今天有件大喜事,我”

    “我知道我知道,”杨平安不满地看了一眼举手示意的铁锤,“你闭嘴!”

    这个小弟太没眼色了。

    “我们都知道,平安哥你进幼院了!”这是二丫。

    “对啊,对啊,我们也进了。”这是跟杨平安同岁的小伙伴,七嘴八舌地接上话头。

    “停停停,真扫兴,就不能让我感受一下宣布重大事情的兴奋么?”

    小伙伴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

    “行了,来分糖果点心了,我今天特意带来给大家庆祝的!前几天被我爹禁足了,没能来,刚好算是补偿。”

    “小队长出来!”杨平安招招手,让领头的五个孩子帮忙。

    有规有矩,一点不乱,可见是训练过不少次。

    后面的孩子也只是流着口水排队等着,没有哄抢。以前抢伙伴糖果的都被惩罚不许吃,回家还要挨打,因为在街坊邻居面前丢了脸面。

    周围坐一起唠嗑的大人们也不说话,乐呵呵地看着。

    时不时夸一声平安几天不见长的更俊俏了,或者这帮娃娃们站起队还真是有模有样的,都有点道宫道兵的风采了。

    也有念叨平安父母的,说最近没有见人过来,身体如何生意如何等等。

    三年前,杨成名带杨平安逛街。遇到一个来摆摊的乡下人,杨平安指着一个铁盒子对杨成名说人生中的第一句话,“爹,我要这个!”

    杨成名愣了一下,瞬间泪奔。这两年他带着杨平安跑遍了京都陪都的每一家医馆,问过了每一个大夫,所有人都说孩子没病,可能是天生哑巴。

    杨成名都绝望了,不曾想老天给他开了个大玩笑:儿子开口说话了!

    买!杨成名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买下这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铁盒子。

    不久后的一天,盒子被杨平安摔破了,在一旁看护孩子的杨夫人从盒底的夹层里里倒出了二十个金叶子!

    杨成名获得了做生意的启动资金,他给人做了二十年的帮工,现在终于有钱开起了自己的店铺。

    然后,一年,小有资产,把家从西街搬到了东华区。

    杨平安因为这件事,被西街人起了个寻宝童子的诨名,叫了一年有余。

    却说另一边,陈小胖在家里左等右等等不来杨平安,咂摸一下,估摸着杨平安是把自己给撂下了。一时恨的咬牙切齿。

    要说让他自己去西街,没人邀请陈父陈母肯定不放人。直接用杨平安当幌子已经不好使了,何况这会出门,赶到西街时,天都快黑了。

    明天一定跟你算账!陈小胖心中暗恼。

    晨钟暮鼓,,时间一到,整个陪都都是钟声鼓声,诵经之声。

    道宫治下,皆是道教信徒,每日晨昏,钟鼓之声不绝,诵经之声不止,早晚功课迄,街市胡同,城池村庄才会真正热闹起来。

    只是道宫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每日晨昏的弟子演武。比如陪都四个城区,东南西北就各有一个大道观,道观规制基本相同,进门是主殿,供奉昊天厚土,两边侧殿还有后殿则是供奉司命之神,东君云中君、四灵之玄武等等。

    殿前是演武场,年轻弟子们排成方阵,在道观长老的引领下习练拳脚,或者舞剑。道袍或青或灰,或玄或白,也有蓝白相间的,各个道观着装不同。

    老善信们根据道袍颜色一眼就能认出是哪个道观的道士。

    演武场的演武是孩子们最喜欢看的,比如此时,杨平安正领着他的小弟们在西街的真武观,排成三排,强势围观。

    西方玄武,分阴阳,真武观的两仪剑法是特色。

    只见弟子们整齐黑色装束,身背长剑,长老一声轻喝,“拔剑”,,齐刷刷一声铿锵脆响,长剑斜指如林,起手剑“剑生太极”。

    长剑凌然,迎着落日余晖,光芒闪烁,看的众孩童心花怒放。

    转而是“阴阳交错”、“日月同转”,两人配合,身子旋转,脚不沾地,腾飞于空,借力使力全在搭档配合,长剑相交,铛铛响声不绝。

    剑脊反射光芒,如剑气四溢,杀气纵横,看的小家伙们脸色发白,愈加兴奋。

    这些不过是虚像,真正剑气离体,或者内息气劲离体,最少也要修行到宗师境,不到宗师,难有隔空击打的本事。

    演武结束,童子队被知客们连哄带骗地赶回家去,这已经是知客们的日常了,每天演武必有熊孩子们来围观。

    这也是道观本身的意义所在,广传我法,教化众生,就要从娃娃抓起。

第5章 西街(二)() 
第四章西街(二)

    道宫历,前98年。

    三个月过去了,从夏初到夏末。白天天气还热着,早晚却有些凉了。

    旧洛城街头出现了一个奇怪男子,头发半长不长,胡子拉碴,显是很久没有打理了。也不说话,只是在街上四处乱晃,身体不是很好的样子,脸色苍白似是大病初愈。

    另外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人比较倒霉。比如酒楼上富家少爷们吃酒赌气,扔个杯子下来,别人不砸偏砸他,比如走路踩个甘蕉皮摔一跤,一次两次就罢了,偏偏次次出现次次如此。

    有好事者一待这人出现,便跟随其后,争相打赌他能被砸几次,摔几次,踩几次狗屎。

    被人如此嘲弄,这人也不生气,笑一笑不当回事。有那赌中的赢了钱,少不得分于他三文五文的,算是个独门的挣钱营生。

    这怪人不是他人,正是被小乞丐二人组救起来的那个。

    其实就他现在的样子已经是不知道好了多少了。想当初刚醒来的时候简直是喝口水都能呛死的倒霉程度,满世界的恶意压迫,真正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想想都是可怕!

    还好还好,总算活了下来,倒是多亏了小五小九的私房钱啊,唉,可惜那段时间被自己花了精光。

    男子默默地想着,看一名飞贼从某酒楼跳窗而出,落地一个翻滚,疾走两步,踩着墙就上了房顶,一步一跳,跑到几条街外去了。

    后面一声“敢吃霸王餐!来人啊,打”然后,几个人从酒楼门口追出。

    好吧,这很电视剧。

    男子眨眨眼,转身躲麻烦,啪一声倒地,呵,谁特么在人家酒楼门前扔烂菜叶,没臭着酒楼摔我啊!

    嘶!真疼!

    #######

    炊烟渐落,饭香传来。

    家家户户的大人出来把孩子领走,并向杨平安再次表示感谢。

    无论以前关系有多好,毕竟现在家世不同了。杨平安是少爷了,不说其他,单单就杨平安每隔些天就带来些零碎的吃的用的来,也不能恶了他。

    小人物的想法,总带着些朴素的善良和那么一点点不讨人厌的精明。

    平安郎倒是做足了晚辈的功夫,一个个地问号,作揖打躬,一遍遍地说有空了一定去家里坐一坐,喝口热茶。

    好半天终于没人了,才揉揉脖子扭扭腰,甩甩胳膊,回头吩咐道,“迅哥儿,走,跟我到杨克家去。这小子不好意思来,还得我给他送点才行。”完了又忍不住抱怨,“下次真不能这样了,回个礼累的我要死了一样,下次我一定提前逃了去。”

    那个叫迅哥的伴当也不答话,抬头看了一眼,笑一笑,继续和同伴一起收拾东西

    “另外,我之前给他们吩咐的事情都做好记录了么?”

    “公子,都记着呢。总共三件事:一是平时你不在时由狗蛋负责把一大队出现的问题整理汇报;二是把今年进入幼院的小伙伴人数姓名等统计清楚交给你,具体由各个小队长负责;三是努力发展队员,壮大西街童子队。”

    这是另外一个伴当杨烨,和杨迅一样,是杨家发达之后杨成名特意给杨平安找的伴当。一文一武,都是孤儿,在道宫建立的慈幼庄长大。

    慈幼庄一般会把孤儿抚养到12岁放出来,并且帮忙负责联系酒楼、饭庄、戏院、茶庄和招工处等,给他们找了一份生计,从学徒工做起,让这些孤儿不至于流落街头。

    当然,也有一些天赋优异的,会送到道门学院去进修,算是脱离了劳苦大众的底层。

    像杨烨和杨迅这样,在富贵人家做个家丁,或是公子小姐的伴当,已经算是机遇比较好的了。

    去年打慈幼院出来,两人跟着杨平安也有半年多了,十分熟悉这位小少爷的脾性,打着不走赶着倒退,标准的顺毛驴子。

    所以这会儿,两人都不接话,只是迅速地收拾东西,听吩咐就是。

    只要别犯错,甭管这位小爷怎么闹腾,也不至于找事找到他们头上。两人琢磨着,是不是过两年合约到了之后干脆签了长期雇佣合同得了。

    有道宫作保,也不怕吃亏。何况,这么好的主家寻常能见到,但这么有趣的主子,一般可见不着。

    “烨哥儿在这等着,迅哥跟我走,记得带上车厢里的食盒。”

    杨平安捏着耳垂琢磨一会儿,觉得之前确实已经把事情都给小伙伴们吩咐到位了,就一摆手头前开路,往西街深处去。

    这次却不是他之前走的大路,而是七拐八扭的往巷子小道里绕,绕来绕去的就到了一处显得有些破旧的小院来。

    墙上生着青苔,墙头也秃了不少,有些年久失修的样子。院子里一棵枇杷树,长的倒是丰茂,亭亭如盖。

    杨平安不管不顾地大大咧咧拍门,“杨克,杨克,在家么?”

    结果门吱呀一声就开了,里面门闩没有放。

    杨平安不等主人招呼,自顾自地走进去,正见者一个少年坐在堂屋门槛上吃饭,杂面馒头就咸菜,加一碗白水,还是凉的。

    “平安来了。等一下,我给您拿个凳子来。”杨克把馒头往咸菜碟子上一放,腾出手端着凉水就进了屋。

    “这个,我这也没蜡烛灯油,要不就在这院里坐会儿吧,也凉快不是?”杨克显得很是羞惭,客人来了,连正屋都不让进,却是太失礼了些。

    “行了,知道你那点小心思。左右这院子收拾的算干净,比那院墙强多了。迅哥也去拿个凳子来,顺便给我倒杯水,刚才谁那么多话,渴死了!”

    杨克懦懦地舔了下嘴皮子,喊住杨迅。

    杨平安白眼一翻,就开始嚷嚷,“好你个杨克,我特意来看你,还带了东西,你连口水都不给喝?”

    杨克一下子脸色涨得通红,下意识反驳“怎么不给喝,我这不是没烧开的水,你当我是个小气的!”

    “呃,好啊你,又喝凉水,被我逮个正着吧。小心生病了没人管你!”杨平安恍然,咬牙切齿,“你又不是不晓得,当年若不是伯父婶娘怎会一病不起。”

    “你又说!”

    杨平安到底是个孩子,白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