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凰来仪-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银针初入脑中,并不会让中针人发生太大变化,时间久了才能露出破绽。

    也就是骊清熟悉骊也,不然谁也想不到骊也的发疯不是为了母亲报仇,而是被人利用。这下,众人看骊清的表情缓和了些,或许丞相这次真是被人冤枉的。

    说完,大夫还想再给骊也看看,骊也就醒了,眼神有一瞬的茫然,似乎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在这里。现在的他比刚才的他要多了几分脆弱,也多了几分真实性,想来是银针被取出来的缘故。没等皇太孙开口问话,回过神来的骊也愤恨的瞪了丞相一眼,就艰难地爬了起来,拖着身体半跪在地,条理清晰的诉说了自己的冤屈,求皇太孙给他做主。见着这样的骊也,众人更是相信了银针有毒的说法。

    “纵然你说得有理有据字字清晰,但也只是片面之词,你可有什么证据?”皇太孙听完骊也的话,看了一眼骊清,微微一笑,略带安抚的道。骊也点点头,道:“自然是有的,这是我从那贼人的身上拽下来的,上面刻着‘骊府’二字。我虽是旁支子嗣,不熟悉丞相大人,但也知道骊府的令牌是什么模样,小时候还曾把玩过。就是凭着这个,我才敢来状告一朝丞相,为我的母亲陈述冤情!”

    皇太孙点点头,身边立刻有人去拿令牌上来,仔细看了一眼,皇太孙有些信了骊也的话,却没有表露出来,只问骊清有什么说法。骊清却道有几个问题要问骊也,问完之后,再继续下去。皇太孙允了,只是不许骊清靠近骊也,隔着距离。

    “你说是我派人去杀你的?那是那些贼人主动说出来的,还是你夺得令牌后自己发现的?”骊清神色平静的看着骊也,并不在意他满是仇恨的目光,扬声道。

    “他们说的,拦住我和娘亲的马车后,就说了出来。”骊也愣了下,轻声道。

    “哦?这若是我派去的人,又为何蠢到不打自招,自动报上名号?你说我是为了杀母留子,既如此,那定是要你活着,又怎会主动告诉你这事是我做的?”骊清一笑,摸摸胡子,扫了一眼四周,道:“我还打算让你继承丞相府的一切,告诉你你母亲是我杀的,不是给自己招祸吗?且你知道了这个事,便是再蠢的人也不会考虑过继你了,因为心怀仇恨的人,哪怕是个孩子,也是家中灾祸的开端。”

    骊也张嘴就要反驳,却沉默了下来,似在思考骊清话语的真实性,在场的人也思考了起来。对呀,这说不通,真要杀母留子,完全可以伪造成劫杀,又为何一开始就自报名号,还让骊也听见了,这是只有把李氏母子当死人才会做的事啊。

第二百八十六章 少年进府() 
但只有李氏死了,骊也却逃了出来,他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如何能在贼人的包围中逃生,又是怎么到了京城的?看他的伤势,没人照顾的话,怕是早死了,哪里能爬到皇城衙门递上状纸?想到这里,再记起骊也后脑扎的针,在场的人,只要不蠢都猜到了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丞相骊清的局,丧母的骊也是被人利用了。至于那枚令牌,真伪还不知道,但就算是真的,也有可能是人偷来栽赃嫁祸。

    这么重要的东西,贼人发现不见了,那还不得翻个底朝天,如何能让骊也拿着这能要人命的东西逃出?别说什么骊也受神佛保护,他一个小少年身无四两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非是神佛亲临,否则是绝无可能逃出重重包围的。

    便真是骊清做的,他得有多蠢才能把一只狼带回家啊,难道以为杀母之仇就跟喝水一样简单?众人议论纷纷,骊也的脸色也是青了白白了青,似有尴尬羞恼。

    想了想,骊也老实说了他醒来的时候就到了皇城,躺在一个角落里,怎么到的,为什么到的,他不知道。身上除了令牌就只有两封信,一封是写好的状纸,一封是自称是好心人写的信,说见他一身是血的倒在河边,于心不忍,救下了他。

    但老听见他嚷嚷着什么“骊清我和你不共戴天”,心内害怕就悄悄把他运进城里丢到一个角落里自生自灭了,至于状纸,也是他在意识模糊的时候死抓着对方的手缠着对方写下的。骊也刚刚醒来,意识不清醒,又念着母亲的冤屈,加上手里有骊府的令牌,这才没有细想的到了皇城衙门,状告骊清,诉说自己的冤情。

    听完,众人皆是嘴角一抽,这么漏洞百出的说辞也就糊弄一下这少年了。

    真要害怕,怎么不把少年扔到野外去,这么死了,也一了百了,还得大费周章的将人运到皇城,难不成这胆小怕事的人还知道讲究风水运道认为死在皇城才好?再说那状纸,便是骊也意识不清,死活要人写下,这人就不会弄张白纸糊弄?

    再有这银针的事,大夫可说了,银针入体的时间尚短,应是前不久才扎进来的。而骊也到皇城衙门的时候,情绪很不稳定,大夫忙着安抚他的情绪,给他治伤就没想那么多。要不是骊也急着为母报仇,死活都要提前升堂,这银针取出来,怕也是为时已晚。事情发展到这里,骊也再也撑不下去了,整个人像是失去了全部力气一般,软软的倒在一边,那个模样,看着就可怜,哎,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至于这令牌……”骊清说着,停顿了片刻后,说是要拿令牌过来看一看。

    皇太孙允了,却让人盯着骊清的举动,免得他使诈,来一招偷龙转凤的把戏。

    骊清仔细看了一眼令牌,略显无奈的笑道:“这令牌是真,却不完全真!”

    从怀里掏出一枚令牌,骊清请人将两枚令牌拿上去给皇太孙看,左边的是他新交出来的令牌,右边的是骊也从贼人手里抢到的令牌。两枚令牌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一看,就露出破绽了,骊清的令牌上雕着一朵梅花,梅花花瓣为五朵,据说这是骊清发妻最喜欢的“五朵梅”。发妻死后,骊清就在印章或是令牌上刻上了“五朵梅”的图案,以此纪念他的发妻,更让全府的人记住女主人。

    而骊也从贼人手里抢来的令牌,也曾是骊府的令牌,却没有这“五朵梅”的图案,应是以前使用过后来废弃了的。废弃了的令牌,想要弄到手并不是什么难事,骊也年纪小,说是把玩过骊府令牌,但也未必能记住每一个细节,心绪混乱下让人钻了空子,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仔仔细细对比了两枚令牌的不同后,骊也彻底的醒悟了,他竟然险些中了杀母仇人的计,害了他的族伯,当朝丞相大人。

    众人看骊也失魂落魄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还是个孩子,不懂事叫人利用了,这打击已经够大了,还是别再说什么了,给孩子留一条活路吧!到这个时候,骊清的嫌疑差不多能洗清了,不是他多厉害,而是对手太蠢,这么错漏百出的计策也好意思使出来,都没费骊清多少力气。至于流言纷扰之际,骊府的名誉损失,也不是什么问题,很快就能恢复过来,尤其在抓住设计了这一切的真凶后。

    此事疑点重重,骊清的嫌疑不说全部洗清,但也差不多了,皇太孙就请人将骊清送回府,再派人去调查骊也被劫的真相。就在众人准备散开的时候,骊清却提出了一个请求,说是骊也年幼,一时被人蒙蔽才会做出这样鲁莽的事,还请皇太孙高抬贵手,许他将骊也接回府中照顾,怎么说他都是这孩子最后的依靠了。

    “族伯……”听得骊清这么说,骊也面露愧色,一副恨不得把自己塞到地下去的样子。皇太孙微微一笑,允了骊清的请求,到丞相府也好,不管是为了什么,骊清都不会让骊也出事。就这样,骊也跟着骊清进了丞相府,被安排住到了骊唯出嫁前住的院落,一应份例待遇比照嫡子规制。府中上下都知道骊也会是未来的家主,虽不满他不明真相的攀咬丞相,险些害了一府的人,但也不敢说什么。

    骊也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但在骊清的安抚下,也渐渐地把骊府当成了家。

    骊也在骊府安心养伤的时候,皇太孙也查出了真相,跟众人猜的不一样,这事却是曾伺候过骊清的一个老奴做下的。他早年因儿子好赌败坏了丞相府风气一事,一家老小都被赶出了府,叫人牙子卖到了矿山,过着不见天日的日子。儿子死在了路上,老妻也在前年病死,儿媳妇也疯了,唯一的孙子更是活活饿死。

    老奴心存怨恨,认为是骊清害得他一家如此,便想了办法装死逃出矿山。

    逃出来后,老奴想办法联系上了曾欠他一命的骊府的三管事,从他那里得了银钱。本是想请人刺杀骊清,但就手头上的那点银子,哪里够买丞相的命?便不得不改变计划,正好骊清要过继子嗣,李氏不想失去儿子,带着儿子出逃,老奴就将全部的银子压上,请了一伙匪盗去劫杀李氏母子。又设了这个局来陷害骊清,意图搞坏丞相府的名声,最好把骊清扳倒,落得和他一样一无所有的下场才好。

    令牌自然是他的,却因困在矿山久了,不知道骊府令牌变化的事,而露出了破绽。也是他和那伙贼人太蠢的缘故,错漏百出,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局。

    许是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在皇太孙的人去捉拿他的时候,他就服毒自尽了。

    而那些贼人死了几个,剩下的都被抓起来了,只等着签字画押后,量刑定罪。

    至于那个出于好意给了老奴安身银子却无意间助纣为虐的三管事,骊清大度的放他们一家出府,没有追究责任,只是这一家老小是不能在皇城呆了。到了乡下,没了丞相府的庇佑,这一家老小的日子能过成什么样,也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事情告一段落,骊清却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一个奴才哪来那么大的胆子算计他?这背后没有旁人的指使,他是不信的,而他也怀疑到了双莲头上。但他没有证据,老奴一死,死无对证,活着的那些贼人又是直接和老奴接触的,不知老奴背后是否还有人。不管怎么样,这事只能到此为止,再纠缠下去,肃元帝就要出手了。横竖这事他都获利了,该痛恨懊恼的人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人,不是他。

    许是因为误会了骊清的缘故,骊也从一开始的抗拒变成了带着赎罪心理的讨好,倒是不再排斥过继一事了。而这孩子的确是品性绝佳,知错就改,绝不推脱,也不拖延到明天。伤一好,这孩子就当众向他道了歉,没有为着所谓的面子而含糊此事。之后,更是晨昏定省,日日问安,该有的礼数是一点都不缺,倒是让人佩服李氏教子有方了。他也给了骊也一点甜头,派人把李氏的尸骨弄出来安葬了。

    李氏入葬的时候,骊也哭得稀里哗啦的,族人见了都不忍,却不怎么同情他。一切都是他们母子自己作出来的,乖乖的答应了过继一事不就完了,死活不愿不说,还私自离开,遇到了歹人丢了性命,也是怪他们自己不识好歹。但骊也的运气还真是好,闹了这么大的事,还是没能得到骊清的厌弃,反而更入了骊清的眼。

    看这样子,骊也很快就能改口叫骊清爹了,这小子福气这么高,当心哪天就用光了,从天上掉到地下。回到丞相府,骊清正觉得有些疲乏,预备休息一下,就见骊也端了一盆热水进来,说是要给他洗脚,走了一天了,该泡泡解乏才是。

    看着正低头给自己洗脚的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