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进化之眼-第8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喂……你还是先想想,钟繇会怎么对付我们吧。”乔蕊道。

第1254章 白晓文的第一班谋士() 
白晓文笑着说:“我已经能猜测出一二,不过为了集思广益,还是向荀等人问计,毕竟是我的第一班谋士。”

    当下,白晓文便派遣军校,从百官车马之内,请出荀、娄圭、董昭、司马懿这四名才士,询问道:

    “自从我军离开许都北上,已经过了一日(注)。此前还有敌军频频阻拦,过了新郑地界,行进百里却没有碰到任何敌军。四位都是胸怀韬略,腹藏甲兵之士,对此有何看法?”

    四人都是无言,似乎还没有转变过来身份。

    这也很正常,娄圭等三人,都是荀按照约定,拉过来的许都人才。其中娄圭算是隐士;司马懿尚未出仕,只有董昭有官职在身。

    他们被白晓文挑中,内心深处,估计也是懵逼的。

    白晓文其实也想挑点更好的人才,可是此时的许都,贤臣谋士基本上都被曹操带走了,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娄圭、董昭都是普通的文士型首领,属于那种能够处理政务、治理郡县,但不适合战斗的人才。

    至于司马懿,白晓文用洞察看过之后,险些不敢相信,一度以为自己看错了。

    此时的司马懿,居然只是7级首领!

    没错,不是领主,连稀有首领都不是!

    不过他并不是纯文士的辅助型首领,而是文武兼备,可以上战场的儒将。

    白晓文思前想后,只能将原因归结于,现在还没到司马懿发挥的时候。

    就跟曹彰一样,没有经历过一系列灵界事件的“历练”,尚未成长起来。

    灵界规则的这种设定,其实很科学。

    如果不管人物际遇,能力值全部固定,那就极有可能出现投机取巧的情况,毕竟这是一个历史演义类的位面,很多觉醒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先知优势。

    想想看,如果有觉醒者在三国乱世前期切入,去南阳把十几岁的诸葛亮杀了,能不能得到领主宝箱,海量灵能点,以及一系列声望的提升?显然不符合常理。

    不过,眼前这个青年司马懿,也是白晓文很看重的潜力股。虽说没有经过历练,眼界也比巅峰期差得多,但毕竟人家的底子在这里,而且已经成年,智力上是没问题的。

    白晓文对于四人沉默的情况,其实也有心理准备,他直接点名:“荀令君,你觉得如何?”

    荀躬身拜道:“在下已经把印绶留在许都,从此不再是尚书令了,公子今后不必再称呼在下令君。另外,事关曹公之事务,请恕在下不能进言,以公子之才略,应该能看出一二。”

    “令君此言差矣。令君是汉官,尚书令也是朝廷所封,不是他曹操私设官职。等迁都邺城之后,我还是会向陛下保举,仍用你为原职的。”

    停顿了一下,白晓文说道:“既然令君不愿就曹操事务建言献策,那我便不强求。”

    “多谢公子包涵。”荀脸上,也并没有什么感谢神色,只是平平淡淡的,仿佛万事都不足介怀。

    白晓文随后问娄圭:“久闻娄公乃长者,见识广博。今日之事,必有高论。”

    娄圭摇头:“老朽年迈昏聩,不知公子为何点名,让我这把老骨头离开家乡。眼前之事,老朽也不明所以。”

    司马懿一直很小心地在旁恭敬而立,见到两人都已经推辞,他便开口说道:“仲达不过一藉藉无名之人,得蒙公子垂询,铭感五内。只恨自己年少无知,不能为公子解忧。”

    白晓文最后看向董昭。

    董昭虽然面色不变,但从他的呼吸心跳之中,白晓文能感觉到一丝忐忑。

    原因很简单,董昭原本是袁绍帐下参军,而且立过一些功劳。他和荀一样,认为袁绍不是明主,所以弃之而去,后来在曹操迎奉天子的时候,归入曹操帐下。

    白晓文对这一节,也是了如指掌,笑道:“董议郎曾在父亲帐下,现在得归旧主,应当高兴才是。”

    董昭只能拜道:“待罪之身,惶恐之至。”

    白晓文笑了笑:“父亲求贤若渴,必不会拘泥于此等小事。再者,四位今后是辅佐于我,并不是辅佐父亲,大可不必担忧。荀令君如此,阁下亦是如此。”

    董昭稍稍松了口气。

    娄圭等三人,还是第一次听到白晓文有意图自立的“大志”,都露出了惊容。

    不过白晓文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三人对此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白晓文又说道:“对于司州守军的异常举动,董议郎有何看法?”

    董昭说道:“公子这是考较在下。我听说司州主政长官名为钟繇,出身颍川世家,文资武略兼备。他想必是见到公子兵锋锐利,各城守军的一一阻拦,如同蛛网尘埃,轻易便可拂去,没有任何作用,所以集中军力,在公子北返的必经之路截击而已。”

    白晓文笑着说道:“董议郎所言有理。那当下应该如何应对?”

    董昭说道:“观公子行军路线,应该是前往孟津渡河。推想过去,钟繇所集结的司州军队,也应该在孟津一带设伏,其余州郡城池,兵力空虚。公子只需反其道而行之,不急渡河,转道荥阳、成皋,威胁洛阳,则司州五郡,都如同公子的后花园一般。”

    白晓文心里倒是有些称奇,这个董昭所言,颇有敌后游击战之精髓,可见古今军事智慧,都有共通之处。

    荀皱眉说道:“如此一来,司州百姓,又将遭遇一场兵祸!而且在司州耽搁时日,于大局有害无益。”

    原本荀是不想说话的,关系到司州百姓,他还是没忍住。

    董昭说道:“天下攻曹,拖延下去其实对公子有利。等曹公退军回许都,大司马必然进兵占据官渡,打开河南门户,到时候曹公自顾不暇,又有什么精力来管公子呢。”

    荀摇头不语。

    白晓文叹了口气,董昭还是不如荀。

    曹操既然敢对豫州司州各地的守军下令,让他们封锁自己北逃的路线,就证明官渡的战局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曹操至少掌握了一定主动权!

    只不过大军行进,消息暂时还没有传来而已。

    荀一定是从曹操的这道命令中,看出了一丝端倪,所以才说“耽搁时间对大局不利”的话。

    如果按照董昭之计,在司州耽搁,用不了多久就会碰到曹军主力。

    白晓文说道:“两位的意见,我都考虑过了。钟繇在孟津设伏,所集结的司州兵马,最多数万人,且多是老弱守城之军。我又有何惧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要打破孟津,活捉钟繇!”

    

第1255章 渡河鏖兵(2合1,求保底月票~!)() 
白晓文率领幽州军,经历了整整一个白天的行军,转战数百里,九次败敌,斩杀敌将十五员。

    虽然白晓文等觉醒者仍然有余力再战,但是幽州军却大多已经疲乏,尤其是天子銮驾和随行百官,大多叫苦连天。

    按常理,入夜之后需要原地休整,等到天亮之时再度启程。

    不过,白晓文下令,全军只能休整一个时辰。

    给出这一个时辰的休整时间,白晓文也是经过考虑的。

    首先,幽州军虽然经历九场战斗,但面对的都只是一两千人的弱军,取得的都是碾压性的胜利,战斗烈度很低。

    其次,幽州军的行军,都是在孟德新书…兵贵神速计策之下,体力消耗降低50%!而且为了照顾天子銮驾和百官车马的速度,士兵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体能消耗很少。

    配合幽州军本身的体能恢复,可以说在体力方面消耗并不大。

    之所以感觉疲乏,是精神上的疲惫,需要睡眠。

    但是,幽州军连续九次胜利,本身伤亡微乎其微,士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就连行军的疲惫,也没有让士气降低多少。

    这种情况下,白晓文才敢于发出这种“只能休整一个时辰”的严令,也不用担心士兵哗变溃散。

    至于天子和百官,估计是车马坐累了,屁股坐麻了?白晓文自然不会去管。

    一个时辰之后,白晓文下令全军燃起火把,乘夜赶路。

    只睡了一个时辰的队伍,一开始还有些困倦,但走了一段路之后就重新变得精神了起来。

    至于走夜路会不会被敌军伏击,白晓文表示有他的大范围精神感应、天线式的搜索在,根本不用担心。

    就这样走了大半夜,在黎明时分,幽州军终于来到了孟津之北的渡口,看到了一片乱糟糟的司州军,正在忙碌地挖掘沟堑,连夜安营扎寨。

    在黑夜之中,只能借着对面临时营盘的火盆、火把光芒查看,一时间看不清有多少人,只觉人影幢幢。

    董昭有些佩服地说道:“公子行军奇速,导致司州军尚未来得及安营扎寨。若是等到明天中午之后,对方营寨建成,要再进攻的话,难度至少增加一倍!趁此机会进攻,司州军可一鼓而败。”

    白晓文眯起眼睛,先是叫过塞西莉亚嘱咐了几句,后者领命而去。

    白晓文随后直接下令,幽州军两万大军分成四队,向司州军临时营盘发起冲击。

    一声锣响,不成阵型的司州军四散溃逃,毫无斗志。

    幽州军乘势上前,抢夺了渡口。

    白晓文探了探黄河冰层。

    冰层并不算厚,但承载军队渡河还是没问题的。

    白晓文骑乘怒爪,走在了最前面,两万大军护送着天子銮驾和百官车马,连成一条长线,十人并排,逶迤前行。

    这个渡口,是黄河较窄、河床平缓的地方,最适合大军横渡。

    不过,白晓文带着幽州大军,即将走到对岸的时候,却听到一声梆子响,对面的河岸上,黑压压的军队一线排开,箭矢如雨!

    不时有幽州军中箭,发出惨叫之声。

    对岸火把燃起处,一员武将顶盔贯甲,耀武扬威,大声嘲笑道:“袁氏小儿,你中计了!”

    “架盾。”

    白晓文的声音沉静,在精神力的加持下扩散。他早有准备,设置的是一线长队,而最前面的,则是刀盾手,挺盾站在最前面,遮挡箭雨。

    白晓文对着那个武将丢出洞察。

    三流武将,算是基本合格的首领级,名叫宴明。

    “钟繇果然多智。他应该是在接到曹操命令之后,就开始集结司州军队,在黄河北岸设伏!他的目的不是阻止我渡过黄河,而是等候我们渡河半途,发起伏击。至于南岸建寨的兵丁,只是一个障眼法罢了。”

    幸好,这些都在白晓文的精神感应范围之内。

    白晓文骑乘怒爪,亲冒箭矢冲阵在前,第一个踏上了对岸干枯的河床。在寒冷的洞天,裸露的河床淤泥也被冻得邦邦硬。

    白晓文立刻施展大范围威慑,同时发出命令,幽州大军全军冲刺!

    命令一下,顿时幽州大军如同一条苏醒的长蛇,加快速度奔向北岸。

    然而此时,异变陡生。

    在黄河中段,结冰的河面上,忽然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这爆炸的声势,几乎比现代战争的高爆炸弹还要强,而且伴随着腾起的火焰,声势不小。

    白晓文的洞察接到信息,这是司州军临时使用的特殊道具雷火阵!

    其实就是黑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