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色大唐-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摇手表示谦虚。程飞亮这主儿也跳出来道:“那是,我子延兄乃大将之才,要不是阴关之役锦囊相授,我大唐不知还要损失多少将士,就那投石大炮,就足已让子延名垂清史了!”

“还有这沙盘,这是个好东西,今后行军打仗有了这玩意儿,布兵行阵就方面多了!”路天成道。

尤万里接过话来:“不过,子延兄,那个,人真能飞上天吗?”

“还有那个大……大炮,真有那么大威力吗?”许成都接过话问。

刘良:“那个什么楼船,能造那么大吗?……又如何开动……?”

众人七嘴八舌乱成一团。

我倒……现在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了!55555555555555

这回我死定了,这些话,早晚会传到皇帝那儿。

最后,众将军决定先造一艘小船试试看,置巨帆,置橹、舵,在船上架上投石机,那么今后攻打高丽就可以从海上直达其后方,扰乱其布署,配合陆上大军,两面夹击,那时……众人一脸淫笑……我无语,赶明儿你们打高丽就是为了新罗俾女啊!这帮无耻的孙子……

逼我画出船用龙骨框架草图,几人又凑了十万两银子,其中逼我出了九万九仟两,如获至宝的找工匠去试验去了,还美其名曰:钱财越多,出力越大,功劳平分,奖励独占的话来……

我的银子……这帮混蛋……

然而,数天后,众将军又集中一道,通过工匠算料这才知,十万两要造小船足够了,但要造出能在海上航行的大楼船还不够啊!我夺路而逃,众将后面追赶,高呼:莫走了孙小宝,莫走了孙小宝,全营一片大乱,看见三百多军士拿枪刀将我团团围住……我泪如寸下,什么皇帝嘛!这六品官俺不当了,满以为可以克扣军饷混点油水,没想到刚当兵几天,二十万两银子就没了,就得卖多少香水、纸张啊!

心疼、心寒、心痛啊!

第三十九章  军旅生涯(3)

一个月的超强度训练极大的锻炼了队伍,良好的伙食及不欠军饷令程飞亮这支骑步兵部队充满了战斗的激情。按照我现代的方法训练了一个月的马步协同战术,其战斗力已大大提高。当然,这些都是在军营里完成的,外面的大佬们并不知情。

又过了一个月,部队正常移防至阴关以西八百里处的碎叶城,碎叶城为大唐草原上除阴关、东固关外,第三座草原城堡,基本上是纯军事用途,起到威慑草原各部及突厥的作用。与另二关呈三角状,南距大唐长城550里,中间为一块三角飞地,目前已是大唐长城外最富饶的草场,也是军马牛羊的塞外养殖厂。碎叶城这座占地约有一平方公里的城市,城中的居民人口还没有军队多,这是让程飞亮最担忧的问题。如果突厥西绕阴山山脉来攻,此城为第一要塞。只要能拖住敌军,就如同在敌后安插了一颗钉子,问题是如何防守?就凭着这座用夯土筑就、只有八米高五米宽的城墙,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突厥人的。以前的将领也意识到,有意识的加固加宽城墙,这才达到今天这个规模,听前人说,这里原来的城墙只有五米高二米宽,也真难为历年守城的将领了。

一到了碎叶城,程飞亮也不管要在这里仅呆一年,立即命所部8000人全部参与到城墙加固加高的工程当中,再加上另一处换防来的部队3500人,一起投入到这项加固工程当中。

就这样边练兵边修城,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城墙在原来宽的基础上又从阴山上采石用石条在外加宽了一米,加高二米,使整个城墙达到了十米高,六米宽。同时阴云山伐木,造了三十部五百步巨型投石机,二百部三百步小型投石机置于城上,不知道的以为要打仗,待城中居民后来得知是为了保护百姓防范突厥时,城中为数不多的九千多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参与到护城沟挖掘和投石机石料储备开采的行列当中。

做为随军参赞,俺也非常担忧,要是突厥人哪天前来报复的话,肯定会派出比上一次多得多的军队,就凭着这种超级烂的城墙,能守得住吗?这么长的城墙,足有4公里长,就凭他一万一仟伍佰人,怎么守?守得过来吗? 那天,我和程飞亮秦伟几人站在刚建好的城墙上,看着军民来回搬运石料,身旁的秦伟张了张嘴,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只好缄默不语。 他的这个表情,程飞亮当然没有漏掉,道:“子修,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嘛,别有什么顾虑。” “德云兄,我原来是有个想法,但是现在我又觉得根本没有把握,所以就不想说了。” “没关系,有什么想法可尽管说出来,错了也没有什么嘛。” 秦伟还是摆了摆手,到底没有说。 程飞亮虽然很想听听秦伟的想法,但他不说自己也不能硬逼人家,只得做罢。 “要我说嘛,突劂人来攻打城池,没别的办法,只能是硬拼!老大,你放心,咱们大唐军还没有怕过谁呐,打这些突厥人,咱们一个人能对付他们二个!”尤万里大大咧咧地道。 “老尤,别动不动就硬拼,咱们再能打,还是要死人的。”我提醒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尤万里尴尬地嘟囔地道。 “是啊,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可是现在咱们就偏偏死不起人。”秦伟一语点破我方兵力不足的道理。 “那……那我就没有办法了。”刘良和路天成泄气地道。 其实,要是二管家能尽快把硫磺弄回来,制造出改良火药,再把简易的手榴弹制造出来,这才是少死人的最佳办法。当我想到和二管家约定的时间快到时,心中也是一番高兴。但这高兴可没表露出来,这可是我的拿手家伙,不到关键时候不准备动用。这玩意儿要是出来,整个大唐军方不喜翻天才怪。 可是二管家能否在突厥人再次开战之前弄到硫磺,造手榴弹的时间够不够用,这也是最关键的。 我想了好一会儿,才对着程飞亮道:“我看只有用弩箭御敌了。” “弩箭好是好,就是上弦太慢,还没有射出第二支箭,人家骑兵就冲上来了。”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我也问过秦伟,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弩箭上弦慢的问题,自来如此,谁也没有办法。 当然我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回营后给诸将画了好几张图纸,告诉他们我已在改良努箭,也不知道现在做得怎么样了。 但是还有顾虑,因为没有上好的钢,现在有钢了,也教给几名带来工匠热处理的方法了,弹簧和弹簧钢片应该能造出来吧?只要能造出这两件东西,自己画在图纸上的东西也应该能造出来吧? 一晚,在城中府邸。 诸将正围着沙盘看地形,我正在讲解若突厥来攻的的几套守城预案时,“砰!”大门被猛然撞开,刘良从外面闯进来。

“老大,快去看看吧,你手下的工匠把你说的那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弩箭造出来了……”

“是吗?太好了!快坐下说说!”我闻听此言,立刻兴奋异常。

“嗨,别坐了,咱们快去靶场吧,大家都在那等着你呢。”程飞亮比我还急。

 晚上,点起上千支火把,在操场东侧,有一片三百多米长,二百多米宽的空地上,临时建成了一个弩箭发射场地。

附近的唐军士兵看到了新东西,都好奇地围了上来。 大家见最高长官程飞亮及第二长官孙子延来了,自然地让开了一条道。

第四十章  军事革新(1)

刘良拿起一支和唐军中的弩箭一般大小的新式弩箭,对着前面足有二百步远的靶板上扣动扳机。

“嗖嗖嗖——”一次五支弩箭,由弩弓箭匣里射出,砰砰砰地射中靶板。然后摇动弩箭上的一个手柄,很轻易地拉开弓弦,这次拉弦可是和以往大不一样,根本不用别人帮着用脚蹬手拉的笨方法,只用自己一个人摇动手柄,间隔不到五秒钟,又是五支弩箭射出。

 六次发射完毕,箭匣里的三十支弩箭全部射光,刘良用手一扳弩箭后的一个机关,便将弩弓里发射完了的空弩箭筒拿出来,又从堆在身旁的十几个弩箭筒里拿出一个弩箭筒换上,这中间最多只用了两秒钟的时间,这在大唐的军士中,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快上弦、上弩箭的机关,都不禁惊讶万分,既而是兴奋的欢呼声。

别小看这几秒钟,在和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面对敌人的骑兵冲锋,这几秒的时间里,就足以让对手永远地止步于自己的面前。

这几秒钟的时间,也永远是游牧民族骑兵的梦魇。 所以唐军将士们的兴奋欢呼就可以理解了。

我也被大家的情绪所感染,忽然,他又想到了伏远弩,同时也想起了比伏远弩威力更大的床弩。在原来那个时空的宋朝,床弩虽然威力极大,但是移动却很不方便,而且转动也很困难。

 既然齿轮和弹簧也都造出来了,床弩是不是也可以用更大弹力的弹簧来制造呢,同时要是再做一个可以转动的底座,不就可以随意转动了吗?而且,还可以缩小床弩的体积,更便于移动。

 想到这里,我马上把刘良和秦伟拉回自己的住处,在纸上画起来。而且边画边为刘、秦二人讲解着。 随行的还有我手下的几名工匠,心思灵巧的一名工匠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他深知如果真能造出这样大威力的弩箭,那可真是突厥的噩梦了。同时,他心里也暗暗惊叹:“爵爷的智慧的确高啊,无论多难做的东西,一到他的手里就变得非常容易,还能跟着想出好多更厉害的武器。”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一架威力极大、移动方便,转动灵活的床弩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经过试射,床弩的射程竟然达到了一千大步。

程飞亮等人惊得目瞪口呆,同时也感叹我的心思灵巧,均心悦诚服的恭称我为老大,而称程飞亮为二哥。

我心郁闷,论字排辈,应称德云为老二啊,为什么叫二哥呢?

对我的崇拜那可真是可以提前用后世用臭了的赞美之词,什么:“我对你的崇拜有如长江之水,奔流千里,滔滔不绝”什么。

我此时的心情比程飞亮还要激动,因为我很清楚,这架床弩的射程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目前大唐所有重弩的射程,可是说是划时代的,若将手榴弹造出来后置于弩前,不亚于一门60小迫击炮啊!床弩而且还能移动、转动得如此灵活。这要是用在守城上,肯定会让突厥人噩梦不断。 刘锒看了看这架床弩,又看了看秦伟和老尤,见他们三个人都瞪着通红的双眼,显然是熬了一夜。 我感激地冲我府上带来的几名工匠道:“孙师傅、张师傅,你们两位辛苦了。”

 两个人忙回礼,谦逊的道:“谢谢老爷的关心,我们不辛苦。”

随后,我把军中从大唐召集来的五百多工匠集中起来开始了新式武器的制造。由于我和程飞亮对这些工匠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吃穿用度总是给最好的,而且总是尽可能地让他们多休息。

这些过去整日里拼命干活的工匠们,干待了这么长时间,什么事也没有,把他们闲得都快发疯了。人就是这么奇怪,长年劳作惯了,一旦让他们闲下来没事可做的时候,又受不了了,过去,“休息”这两个字是工匠们最奢望的,可是现在却是他们最痛苦、最不愿意要的。

 当我把新造出来的各种弩箭样品发下来,让他们依样制造时,他们的工作热情可想而知的高。其结果就是每一种弩弓、弩箭都很快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在我的提议下,程飞亮召开一次全军大会,特意选出十副质量最好的弩弓和弩箭,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