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桓侯再生-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⒑跗湮ⅲ貌涣思刚蹋1钡娜恕⒉啤⑽锪拇 R桓稣庋木1保词贡晃揖茫庖逡惨巡淮蟆6羰遣惕;袷ぃ岩韵胂笏诼沓锏乃僚跋拢鼓鼙4娑嗌偈盗Γ焓辈懿俚哪舷陆遣豢杀苊猓

故而,“协助”刘琦尽快平定荆北,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正好,苞儿和星彩再过几天,就该满周岁了。乘这个机会回寿春一趟,一来好好给两个孩子庆祝庆祝,二来跟大哥、二哥商量一下,该如何出兵荆北。

想到这里,我笑着对庞统和诸葛亮说道:“士元,孔明,明日可愿随我往寿春一行?”

“将军相邀,固不敢辞!”庞统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皆笑着点头应道。

第二十章

建安八年正月十二,曹操、郭嘉一行在徐晃千余轻骑的护卫下返回许昌。

当日得到刘表遇刺身亡的消息后,曹操心中既喜且忧——喜的是刘表暴毙,荆州必会生乱,一时半会将无法给曹操造成威胁。曹操目下正集结大军于北疆与鲜卑异族鏖战,鲜卑皆是骑军,而且作战凶悍,数万铁骑常是呼啸而来,呼啸而去,颇难对付。为能一举扫平北疆之患,曹操一面施计从内部对鲜卑进行分化,一面许以厚利挑唆匈奴族在背后搅扰鲜卑,同时又亲率大军与鲜卑交战,但一时之间战局还呈现胶着状况。此刻曹操最担心的不是是能否战胜鲜卑,而是刘备、刘表会否乘机北上进袭。刘表的遇刺,于曹操而言无异于天籁之音。

但欣喜过后,更大的忧虑却占据了曹操的心绪。荆州一旦内乱,以刘备的雄心,必不可能坐失夺取荆州的良机,凭关羽、张飞这等熊虎之将,辅之以徐庶这等智士,荆州治内恐怕无人能当刘备军的锋芒。而荆州最终若真为刘备所得,对曹操而言将无异于一场灾难。在大汉诸州之中,荆州向以殷富闻名,而且在诸侯十多年的混战中,其余诸州皆是生灵涂炭、十室九空,惟独荆州与益州的本土几乎未遭战乱破坏。而今的荆州,绝对是天下人口最多、最为富庶的一州。刘备若得荆州,无异于如虎添翼。

正出于这种担心,连续两次挫败鲜卑进攻、打消了鲜卑人的嚣张气焰后,曹操就将北疆战事暂交于夏侯渊和程昱负责,自己则与郭嘉动身返回许昌。

许昌,丞相府

详细地向荀彧、荀攸了解了荆州事态的最新进展后,曹操立即陷入沉思之中。由于许昌来往北疆路途遥远,消息传递非常不便,曹操只知道荀彧遣使前往襄阳吊唁刘表,并试图挑起荆州的内乱。至于其后的动态,曹操却是一无所知,此刻听闻蔡瑁已然扶持刘琮继位,并挑起内战的消息,也不禁有些吃惊。

“文若,公达,此事你们做得不错!”曹操沉吟片刻,点头赞许说道,“蔡瑁志大才疏之徒,由他掌控荆州对我极利。日后若能动些心思,或许还可挑起荆州与刘备的战事!”

“但问题在于,蔡瑁究竟能否铲除蒯氏一党?蒯氏双杰智谋深远,在荆州又深浮威望,一旦他等逃出生天,借刘琦为旗号振臂一呼,恐荆州半数以上的官吏军士会弃蔡而投蒯。”荀彧轻捋颔下长髯,沉声分析道。

“若蔡、蒯二党相争,荆州必然实力大损,这对父相岂非有利之事?”静坐聆听的曹丕接口说道。随着曹丕年岁日长,曹操也有意地培养他的参与政事的能力,允许他在议事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公子所言不差!”荀彧点点头,笑着说道,“但如若荆州内乱而至实力大损,最得益恐怕并非丞相,而是那刘备。刘备可借此机会,以扶持其中一方为名,乘机夺荆州。”

“既然刘备能够乘乱夺取荆州,那父相也完全可以占荆州为己有?”曹丕思索片刻,提出自己的异议。

曹操欣慰地看了看儿子,呵呵笑道:“子桓,近来你大有长进啊!”

“多谢父相夸奖!”曹丕深知父亲不喜张狂之徒,忙谦逊地回道。

“恩……”曹操点点头,笑着说道,“适才你说的虽然不错,但此刻仍非我南下荆州的最佳时机。一则因北疆战事未平、河北之地未定;二则因南北水土不同,我军中虎贲皆是北方豪士,一时间未必能适应荆州水土;三则因刘备觊觎在侧。若是贸然南下,非但无法夺取荆州,甚至可能兵败收场。故而,与其使之大乱,莫如扶持一亲我之荆州!”

“哦……”曹丕恍然,沉吟片刻后,起身向曹操行礼说道,“多谢父相解惑!”

曹操笑着摆手,示意曹丕坐下,随即转头向荀攸问道:“公达,你以为蔡瑁有几成把握能够铲除蒯氏?”

“当有七成把握!”荀攸略一思索回道,“荆襄九郡中,以荆北几郡军力最为雄厚(荆北与曹操接壤,驻军较多),而这几郡大都由蔡瑁亲朋故旧所掌。且荆州水军统领黄祖亦是蔡瑁一党,蔡瑁已命黄祖封锁长江,蒯氏南下之路已然断绝。加之蔡瑁又向上庸马超求援,如此情形之下,任蒯良、蒯越再如何智谋过人,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那为何只说有七成把握,另外三成呢?”听了荀攸的分析,曹仁反而不解地问道。

“而今有实力救援蒯氏兄弟的,只有刘备。若刘备能及时出兵驱逐黄祖水军,蒯氏南撤也不没有可能!”荀攸冷静地说道。

“恩……”曹操微微颔首,思索片刻说道,“文若,可曾察觉刘备方面有异动?”

“寿春方面并无异动!”荀彧摇头说道,“但刘备当真要救援蒯氏,必然是动用江东的兵马。目下江东尚无消息传回……”

“公达有些失策了!”一直没有说话的郭嘉突然开口说了一句令众人莫名其妙的话。

曹操、荀彧等人齐向目光转向郭嘉,荀攸更是不解地询问道:“奉孝道攸失策,究竟是何处?”

“咳咳咳……”郭嘉轻咳了几声,淡笑说道,“公达实在不应挑唆蔡瑁邀马超出兵……”多日在北疆的征战,对郭嘉的身体也是极大的考验。

“奉孝此言何意?”连曹操也有些疑惑不解了。

“公达本是想借此来削弱马超的军力,但却忽略了一事……”郭嘉眼中闪现出睿智的光芒,和声分析道,“马超并非那种甘为人下之徒,当日便曾因争权夺利之事而与韩遂闹翻。如今他虽蛰伏上庸,但又岂会甘心久居人下。蔡瑁之邀,正是给马超以良机。以嘉之见,马超极有可能会对蔡瑁骤然发难,借机夺取荆州大权。诚如丞相所言,蔡瑁乃是志大才疏之辈,恐怕不会对马超有所防备。万一马超当真枭取了荆州,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韩遂和……丞相!”曹仁接口说道。

“正是!”郭嘉点了点头,认可了曹仁的回答,“韩遂远在西凉,马超一时难及,故而丞相便是其第一进攻目标。以马超的武勇,加上荆州之人力、物力,若要抵挡绝非易事!”

“嗬~~!”听到这里,厅中不少人不禁轻吸一口凉气。当日马超横扫雍司两州的情形,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连曹操事后都不得不承认,与马超此战乃是平生最为艰难的战役之一。

“听奉孝一言,方自如梦初醒!”荀攸叹了口气,自责说道,“攸自以为得计,不想此策于丞相竟是颇为有害!”

“呵呵……”曹操豪迈地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公达不必自责,即便没有你的提议,蔡瑁也未必不会求助于马超。而且如奉孝如言,马超若有心夺取荆州作为复仇之机,他也必会主动寻机介入荆州战事!”

“为今之计,是寻思如何防范马超、刘备夺取荆州……”顿了顿,曹操捋须说道,“诸公可有对策?”

“嘉有四策,请丞相与诸公共同参谋……”郭嘉几乎没有思索,便从容开口说道,“其一,即刻密遣细作潜入荆州,散布谣言,道马超意欲夺荆州为父复仇,以此引起蔡瑁注意。只要有所戒备,凭借蔡瑁在荆北的实力,未必输于马超。其二,丞相可遣精兵一支作进袭上庸状。上庸乃马超目下根本所在,一旦遭遇攻袭马超必然重视。若其回撤,则荆州归属与其无缘,若其不回,则丞相可借机攻占上庸。上庸扼荆州西部咽喉,他日丞相若要进取荆州,上庸便是重要据点。”

“此两策虽妙,但皆是为防范马超夺荆州所用……”曹操点点头,追问道,“奉孝可有防范刘备之策?”

郭嘉不慌不忙继续说道:“其三,丞相可命上将率重兵弹压寿春,予刘备以重大压力。营造出一旦刘备出兵荆州,则寿春必然遭袭的架势;其四,仍是散布谣言,便道刘表所以遇刺乃是刘备意欲谋取荆州所为。”

“前番刘备使者诸葛亮出使荆州时,业已为刘备洗刷了行刺主谋的嫌疑,如今再散谣言,恐怕也未必能够见效……”荀攸接口说道。

曹操、郭嘉等人刚刚返回许昌,对有些事情所知不详,遂略显好奇地向荀攸询问了诸葛亮为刘备“辩护”的内容。

“诸葛亮此人虽名不见经传,但从这一番言论来看,也绝非寻常之辈!”郭嘉略一思索,正色对曹操说道。

“公达可曾探问此人来历情况?”曹操闭目沉思片刻后,向荀攸询问道。

“攸曾留意过此人!”荀攸当日从蔡瑁那里知晓了诸葛亮的辩护言论后,也颇在意,当下命人搜集了诸葛亮的一些情况,“诸葛亮,原徐州琅琊人士,后随兄诸葛瑾移居襄阳隆中,就学于鹿门书院,拜荆州鸿儒庞德公为师,时年二十有三,现为刘备右司马。”

“二十三岁……右司马?”听到此处曹操也不禁惊异起来。刘备素有识人之明,诸葛亮能以如此年龄就任右司马重任,绝非一般人物。

“对了,这诸葛亮与刘备军师徐庶师出同门,据闻庞德公对此人的评价还要超过徐庶!”顿了顿,荀攸说出了更令曹操等人震惊的内容。

“什么?还要超出徐庶?”曹操轻噫了一声,面色变得无比凝重。徐庶的才能在过往的两年里,曹操算是有了较为充分的领教,绝对是一可称国士之人。如今听到刘备麾下居然又多了一个比徐庶还要厉害的智者,怎能不令曹操吃惊非常。

“能够教授出这样的门生,这庞德公又是何等的高士啊!”郭嘉对诸葛亮的才能高低不显吃惊,反倒对庞德公有些心驰神往。

“提及鹿门书院,彧倒是想到一事!”荀彧捋须微一思索,接口说道,“年前曾有一汝南士子前来投效,此人似乎亦是师出鹿门!”

“哦~?”曹操立时来了兴趣,急声追问道,“文若,此人姓甚名谁?现在何处?才干如何?”

“……”荀彧思索了片刻,回道,“此人姓孟名建,表字公威,现为五官将文学,颇有才华,人便在许都,丞相可要一见?”

“好,快传!”曹操兴致十足,即刻点头说道。

……

……

约两盏的工夫后,一名年27、8,生得清奇古貌的年轻文士被人领入议事厅中,正是孟建。

议事厅中,除曹操外,也皆是重臣宿将,孟建虽然职位比之众人逊色所矣,但却面无惧色,进退有度。

曹操仔细打量了孟建片刻,出言询问其出身来历,证实其的确出自庞德公门下,与徐庶、诸葛亮等人皆为同窗后,又稍稍试探了一番他的才学。结果孟建应对如流,举一反三。

曹操为觅得一奇才而欣喜不已,当即决定擢升孟建为司空军谋祭酒,随即又向他询问了徐庶、诸葛亮等人的情况。

“……恩师门下,才最高者有两人。其一为诸葛孔明,另一则为恩师亲侄庞统庞士元,此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