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桓侯再生-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脏物拿来做甚,莫要扫了我与列公的雅兴!还不速将反贼首级拿去掩埋了!”主位上的陆逊面色不豫挥了挥手,呵斥说道。

“是,大人!”那兵卒恭敬地向陆逊行了一礼,起身离去。

“兵卒无知,扫了诸位的兴致,逊实在有愧于心,现自罚一杯以为谢罪!”陆逊语气歉然地说道,随即举起身前桌案上的酒爵一饮而尽。

“陆大人客气了!”众大户忙不叠地举起酒爵,学着陆逊将爵中酒水饮尽。

“多谢诸位!”陆逊放下酒爵,忽然轻叹了一口气说道,“陈伯扬(陈达)本也是余杭望族名士,奈何辩事不明、妄举反旗,如今亡身丧名,着实可惜……”

顿了一顿,陆逊继续说道,“我主刘皇叔乃帝室之胄,世之英杰,比之逆贼孙权何止贤明百倍。今我主派遣大军征伐孙逆,所至郡县望风归降,庐江、丹阳、吴三郡已尽归我主麾下。以现今之势,孙逆日薄西山,败亡已是指日可待,诸位以为然否?”

“是,是……”诸大户慌忙地点头称是。至此刻,已无人敢对这个到任不过六、七日的年轻县令存半点轻忽之心——陆逊年纪虽轻,但谈吐行事却极其老练,而且有一种神秘莫测的高深,甚至会让人感觉不寒而溧。

“诸公皆是本县、乃至吴郡的名望之士,见识高远,定然能够明辩大势,断不会与那陈达同流合污。”陆逊面带淡淡微笑,和声询问道,“如今吴郡几经反乱,百废待兴,全太守正有意广募名望之士至郡中任职,不知诸公可否有意出仕,效力于我主刘皇叔?”

“这……”众大户面面相觑,却无人敢第一个表态。但就在这时,突然有一名军司马模样的人疾步走进堂中,先行了一礼后,便直接走到陆逊身旁低声耳语起来。

知道必有要紧事发生,众大户立时将目光移向陆逊,想从陆逊表情上看出什么来。但是,直至那名军司马汇报完毕,陆逊面上的表情都没有出现一丝波澜,依然是那副温和无害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一点喜怒哀乐的迹象。

挥手示意那名军司马离开之后,陆逊立起身形,笑着对堂中的一众宗族大户说道,“诸公,适才乃是丹阳的捷报——我家张飞将军再获大胜,孙逆进犯丹阳的兵马几被全歼。”

“孙家居然……又败了!!”震惊之余,这些原本尚有些左右摇摆的宗族大户心中都不禁暗暗地做出一个决定。

“出仕之事确是不能草率决定,逊今日也不敢强求。列公可先行回府考虑几日再作答复,如何?”陆逊和声说道。

“多谢大人体谅!”

“好!”陆逊笑着点头说道,“逊已有些不胜酒量,恐难以久持,就先行告退了。列公请便!”

“我等已搅扰大人多时,也该告辞了!”众宗族大户连忙起身行礼,向陆逊告辞说道。

“既如此,就让逊送列公出府!”

“不敢有劳大人!”

……

不多时,“受邀”的宗族大户尽皆离开县衙,回往各自府邸。

而此时,陆逊却疾步来到县衙的一处偏厅,适才的那名军司马正候在厅中。

“富春令的文书何在?”陆逊一改温和的表情,沉声向那名军司马询问道。

“大人,文书在此!”那军司马从怀中掏出一封绢书,双手呈递过去。

接过绢书,陆逊迅速阅览了起来。

“以印信看来,此封文书并非伪造。”看完绢书之后,陆逊略一思索,沉声说道,“如此看来,富春令的确已然发动反叛,更是意欲煽动其他城、县随其反叛。我余杭恐怕就是其第一个煽动的对象!林司马,你可曾命人对传递文书之人进行审讯?”

“正在审讯之中,再过不久当会有结果!”林司马点头说道,“大人,是否派信使前往吴城通报此事,请全太守和魏将军出兵平叛?”

“消息自然要通报,但平叛之事却是刻不容缓。若不出我所料,富春令所以胆敢反叛,必是得会稽吕岱的支持,说不定此刻吕岱已然出兵富春。若是待全太守和魏将军出兵,恐怕敌势已大!”

“大人意思是……”

“由我余杭驻军出兵平叛!”陆逊眼中射出决然的目光,沉声说道。

“但余杭只有兵马不到800人,而且还需震慑城中不轨之徒,恐怕抽调不出人来!”林司马忧心忡忡地说道。

“800人又如何?”陆逊笑了笑,自信地说道,“只要有500人,我便可平定富春之叛。”

“大人,难道您……要亲自出征平叛?”林司马不敢置信地望着文质彬彬的陆逊,惊异地说道。

“正是如此!”

第八十四章

“大人,但是您……”林司马面现难色,踌躇着想要说些什么——仅以职位论,陆逊虽然更高,但其从未有过的统军作战的经验,而且还是一个文职官员,林司马怎么不敢相信陆逊能够统率区区的500人平定叛乱,更何况极可能还要面对由会稽进犯的敌军。

非常清楚林司马心中所想,陆逊淡然一笑说道:“林司马,当日魏将军派你领军随我来余杭之时,曾交待过什么?”

“魏将军有命——余杭驻军可听凭陆大人调用!”林司马急忙恭敬地回道。

“很好!”陆逊面上恢复了一贯的温和无害的表情,和声说道,“此番平定富春之叛就由我亲自领军出战。林司马,留守余杭的重任就交于你了!”

“是,大人!”陆逊已将魏延的军令搬了出来,林司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好!林司马,有三件事请你尽快操办!”陆逊点头说道,“其一,速去军中挑选最精锐士卒500人,并准备3日干粮和100套孙军士卒的衣甲,1个时辰后务必筹备妥当;其二,我将即刻书信一封向全太守和魏将军告急请援,你速去寻一骑快马在后院待命;其三,命人将那名传信使者押至此处,我要向他问些富春的情况!”

顿了一顿,陆逊特别提醒说道,“这几件事皆必须秘密进行,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林司马将三件事默记了一遍后,立即答道,“请大人放心,末将这就去操办!”

……

酉戌之交,夜空中的圆月时隐时现。夜间显得颇为宁静的余杭县城,一支500余人的兵马悄然地自南门出城。

“林司马,接下来这几日,守卫余杭的重任就完全交托于你了,县中那几个与反贼陈达关系密切的宗族大户务必要盯紧。”一身戎装的陆逊和声向送行的林司马说道,“此外,这几日若有人想要见我,你便用‘酒醉着凉、卧病在床’为理由加以推托,不要让任何人进到后堂。我率军出征平叛之事必要严守机密,否则恐生变乱!”

“大人放心!”

“恩~!”陆逊点了点头,招呼那500兵卒动身南行,很快便消失在了那夜幕之中……

……

同样的夜空下,庐江城外,孙翊军大营。

军营中,一撮一撮的士卒聚拢成堆,借着同伴的体温和一旁的篝火取暖。士兵们的衣甲大多已不完整,而且沾满了血污,腥臭的气息不断地弥漫出来,但几乎所有人对此都浑然不觉,或者说已经感到麻木。

整个军营都被一股异样沉闷气氛所笼罩,如今的孙翊军,起初围攻庐江的风光早已不复存在。短短几日,这支江东百战精锐的军心斗志已几乎消磨殆尽:如狐般狡猾、如狼般凶狠的敌军骑兵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战,不是对手;撤,对方根本就不留哪怕是一点机会。韩当曾连续三次组织突围,有在夜间,也有在白天的,但没有哪一次能够成功摆脱敌军骑兵围追堵截。敌军的骑兵总是最关键的时刻,从最要命的地方出现,以其强大的机动力和冲击力、还有那可怕的骑射本领,予突围的江东军以沉重打击。“幸运”的是,似乎每一次敌军骑兵都不往“死”里冲杀,往往只是将突围的士卒驱赶回营后,就放弃了追击。然而,三次突围下来,折损的江东士卒已不下2500人。如今的营中,尚有战力的士卒已然不足5000人……

中军帅帐外

太史慈将三袋羽箭悬挂在自己战马的左侧,随即仔细地检查起身上的衣甲来……

“子义,这5000兵卒能否脱敌围困、安然返回江东,就全拜托你了……”一旁的韩当顾望着营中士气低落的兵士,神情凝重地对太史慈说道。

“韩郎将放心,纵粉身碎骨,慈也会将求援使命完成!”已将行囊衣甲整理完毕,太史慈慨然回身对韩当说道。

“恩~!”韩当的伤势稍有好转,面上已不像前几日那般苍白,“子义,你自己一切小心!”

太史慈翻身上马,从亲兵手中接过长枪,神情郑重地抱拳向为自己送行的孙翊、韩当、徐盛等人各行一礼后,策马提枪单骑出营,往南面驰去……

尚未驰出有6、7里远,太史慈便发现敌军骑兵已如嗅到血腥的恶狼一般追踪了过来——大约有5、60骑,分左右两队,以钳形夹击之势紧紧地迫在身后。而且其中的为首者还不断发出一种奇怪却响亮的哨声,似乎在招呼着什么。

不片刻,太史慈又听到从东南和西南两面同时响起那种奇怪的哨声,似乎在与后方的追兵相互呼应。情知这必是敌骑军的一种联络暗号,太史慈剑眉微微一挑,随即猛夹马腹加速奔驰起来。

一支雕翎长箭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划破夜空,自东南方向径直袭向太史慈的肋部。

“铛!”当长箭离身不到5步时,太史慈才感觉到危险的临近。由于天色昏暗视线受阻,太史慈完全凭借自己的直觉,挥枪将来箭击飞。

“何人居然有如此夜射本领???”久经战阵的太史慈也不禁惊出一身冷汗。随即,太史慈也迅速完成了挂枪取弓的动作,三支狼牙箭同时脱弦而出。太史慈虽然没有练就“夜射”的本领,但以他的神射之术,自然可以根据敌箭的来势轨迹判断出射箭人的大致位置,三支狼牙箭几乎已将对方的进退方向完全封死。

“厉害!”风骑第一曲军司马张益纯以双腿控马,身体极速后仰,异常惊险地将太史慈回射的狼牙箭避了开去,但箭头上劲风还是轻易地将其胸口的护甲切破。张益本是胡汗混血儿,自幼便在北疆草原长大,曾向胡族鲜卑人习得一手精妙骑射加夜射的绝技。当赵云从投降的曹军骑兵中发现这么一个人才之后,立即将其编入风骑第一曲,委以军司马之职。

“呜~~!”张益立起身形之后,顾不得察看自己胸口被切破的护甲,迅速开弓又是一箭直奔太史慈的颈脖处而去,与此同时其口中竟发出如狼一般嚎叫。非常奇怪的是,跟随在其身后的数十风骑兵竟也动作异常整齐地迅速开弓发箭,并且箭支所去方位几乎便与张益击出的箭支一般无二。

好不容易避开另一支悄无声息的敌箭,太史慈正待回射,却愕然发现另外几十支长箭已成笼罩之势朝自己袭来。无奈之下,太史慈猛夹马腹,策马疾向前冲,手中强弓飞快地挥动起来。但尽管如此,太史慈还是未能把所有来袭的敌箭躲避开——一支长箭深深地插入跨下战驹的马股处,另一支竟万分凑巧地击在了太史慈强弓的弓弦之上,立时将弦线射断。

战马受痛之下,竟然在一时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脚力,载着太史慈在东南、西南两部风骑军合围完成之前冲了出去……

不多时,闻讯赶来的赵云向张益问明了情况,立时猜出逃逸之敌必是太史慈,随即便按照张益指示的方向急追下去。在小白龙驹惊人的脚程之下,未到10里路赵云便寻迹追上了前方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