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必然幸福-第6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还着急该怎么提醒林微,让她看懂他的手势。

    结果却进行的很顺利,林微看懂了他的手势,顺利留下了岳孟。

    甚至还能得到岳孟的青眼,称他一声叔叔。

    旁人可能不知道,他却是清楚的。

    三教九流的人,岳孟几乎没有不认识的。这个却不是泛泛指的认识,而是有一定的威严。

    一旦他认可你,后面即便是他不陪着林微到处挑选古物,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即便是出了,也能顺利摆平个大半。

    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怪!

    林老看着林微,忍不住摇了摇头,大概是这孩子太得长辈的眼缘了。

    岳孟的住处是个四合院儿,里面收拾的干净整洁,几乎没有什么赘物。

    院子里的绿植看似稀疏,却错落有致。

    林微不着痕迹地用余光看着,耳朵却在听着岳孟的声音。

    “到客厅来吧。”

    岳孟说着,便有一个看起来颇为灵秀的年轻人给几个人上了茶。

    之后,岳孟招呼他们三个喝茶,便见年轻人用托盘拖着圆柱形的东西上来。

    上面盖着布,可林微也依稀能辨认出来是什么东西。

    那应该是几卷竹简。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抱条腿儿() 
    “历史上真正出现书籍的年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竹简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岳孟一边说,一边接过年轻人手里的托盘,“这几卷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金文到大篆转变的时间节点。”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狭长形状的竹片,多用毛笔墨书。

    册的长度不同,背后所代表的东西也不同。

    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而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

    而他所得的这几卷竹简,长度约有二尺四寸,但里面的东西又不太像是经书。

    文字这东西,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演变,很多都简而化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到后来的大篆,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些的,大多也就只能分辨出来是个什么字体,具体意思却无法知晓。

    他们家原本有几册文字对照本,只是经过那动荡的十年,早就因为来不及藏匿起来而被损毁了。

    “竹简有十二卷,只是年久日长,串联竹简的绳子早就腐朽……”

    岳孟把托盘上的布给掀开,惋惜道,“你看,这些竹简有些颜色不同,可却在一册上,想来也是后来随便绑在一起的。我拿到手之后,曾拆开了一册,因为对古文字不太了解,其他的也就没拆开。”

    当时为了顾全朋友的面子,他并不曾出声询问。只是按照小时候的记忆对拆开的一册看了一段时间,因为文字问题,仍旧是没任何头绪。

    这些竹简他们之所以存放至今,不过是因为古人的墓葬习惯,才重视了一些。

    他试图找书籍进行对照编整,结果别说是书籍了,就是这么多根竹简的再次排列,那也是个浩大的工程。

    至于找什么教授,他有心,人家却无力。

    那十年动荡,终究是给不少人造成了终身伤害,以前喜欢的东西到了现在,别说再碰了,就是说都不愿意提及……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他决定把这些散乱无序的竹简给出手了。

    “你是小辈,我也不糊弄你。”岳孟把托盘放下,“这些竹简你若是买了,也是棘手。不说别的,光是排序也足够耗上多年。不过,这些竹简也有好的地方,最起码我拆开的那卷上面字体就非常清晰,真要是懂行的人,排列起来虽然也要长时间的耗费,但也不算毫无头绪……”

    岳孟说着都觉得头疼,排列起来不难,但是每卷书册的第一根竹简的断定估计都得挠破头。

    林微点点头,“竹简最下面没有序号吗?”

    上次她买了一本伟人语录,大概有三四指厚,巴掌大小,要价两块五,纸质不错,页码清晰。

    “哈哈!”岳孟被她逗笑,“古代人的书籍跟我们现在的不一样,他们没有页码。”

    闻言,林微头皮顿时一麻,看着那么一大托盘的竹简,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这玩意儿买来她能干什么?

    自留?

    似乎没啥意义!

    送人?

    那送谁?难不成要送给李启李先生,或是老爷子?

    再不然林老他们?

    可这竹简要两千块,他们要是能收下才怪!

    而找他们帮忙看这不知道内容有没有意义的玩意儿,她估计也是吃饱了撑的!

    “如果是自传,名人还好说,毕竟值些钱。如果是史实,对国家历史的修正意义更大。再者是医学书籍,那也能造福人类。”岳孟见她有些呆楞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但如果是自我调侃,还不是什么名人,说实话,价值并不大。”

    “所以,你还要买吗?”

    他话音刚落,就见林微重重点了点头,斩钉截铁道,“买!”

    岳孟刚刚说什么医学书籍的时候,她心里就是一跳,这会儿听他问,自然是点头了。

    外公冯老爷子一屋子的书籍,古本也不少。闲暇之余,他除了医术,就喜欢钻研这些。

    说不定他们认为价值不大的东西,外公冯老爷子反而能找出来点儿什么呢?

    刚才没想起来外公,这会儿越想,越是觉得他和李启李先生或许是最适合这些书籍的人。

    甚至真正对比起来,外公反而是最合适的。他经年给人看病,积累的人脉不是李启李先生能比拟的。

    说不定他一声招呼,一个加强连的精兵能将都凑过来帮忙了……

    等她买了,就送给外公冯老爷子好了。

    “除了竹简,岳叔叔你还有其他东西要出手吗?”

    林微笑眯眯地看着岳孟,一双好看的眸子微微弯起,嘴角也上扬起一个让人看起来很舒服的角度,“您不要的东西,我都愿意接收的!”

    最后一个“的”字儿,音调上扬,满含期待。

    林老给她的暗示虽然不是那么明白,但结合岳孟说的话,她也知道,眼前这一位必定是个大佬级别的人。

    人家都伸出了大腿给她抱,她肯定愿意抱上的。

    不仅抱上,她还会得寸进尺!

    岳孟愣了一下,笑得不行,“倒是有几个。你愿意要,我就给你看看。”

    “愿意!”

    林微答的毫不客气。

    岳孟想了想,跟之前那个年轻人说道,“除了楠木博古架第三层第四格的那些,再把我书案上紫薇星斗图案的砚台拿来。”

    年轻人一愣,有点不敢置信。

    楠木博古架第三层第四格的东西虽然贵重,但却有同类中品质更好的,出手也并没有什么。

    而紫薇星斗的砚台,那是端砚中的上品,可遇不可求!

    端砚素来有“群砚之首“的称誉,为砚中之上品。即便是这样,端砚也可以再分等级,采集端石的地方,通常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岩、中岩、上岩、龙岩、蚌坑等采石之地。

    下岩洞在山底,终年浸水,砚石贵润,所以下岩之质量最佳。

    师父书房里的端砚恰好是下岩之地采集出来的,正如《端溪砚史》中说的,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

    这样难得的东西,师父就这样出手了?

    要不是有外人在,得顾全师父的面子,他真想说师父你别卖给别人了,我千般愿意给买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找点事儿做() 
    等从岳孟这里出去,林微花了一万块,最后还白得了一块上品端砚。

    按照岳孟的说法,那就是她快生了,这方雕有紫薇星斗的砚台正好给孩子当见面礼,取个好兆头。

    林微百般推辞无效,只得收下来,就当是有多了疼爱小辈儿的长辈。

    林老面上带笑,看着林微道,“岳孟这个人做事儿除了有规矩,其余就全凭心情了,且眼光奇毒,他看上的人一般都是大有出息的。你今儿入他眼,定然是他看好你!”

    钱在岳孟心里就是属于那种忽高忽低的存在,今儿看他的意思,倒像是因为林微的表现才愿意结交的。

    但不管怎么说,能被他认可,圈在自己的羽翼下,确实是很不错的。

    “多亏林老您的提点,不然我还拿不定主意呢。”

    林微笑的开心,“今儿耽误了点时间,咱们到外面再找找别的,然后五点结束,您觉得怎么样?”

    “可以。你怀着孕,适量走走没问题,太多容易累。”

    见林老同意,林微才说出自己明天的打算,“林老,明天我有急事儿,暂时不能跟着您去淘宝贝了。咱们暂时搁置,或者您带着小李买了东西,让他送到我舅舅家也可以,单看您哪一个方便就按照哪一个来。”

    周三是沈立借钱的时间,上周她又去银行预约了一下其他要取的钱,大概周二开始她就得银行往返了。

    陈烬也是这周要走,在此之前,她肯定得把钱弄齐整喽。

    好在现在用钱的地方不多。

    崔爱国和吴学文他们暂时还没出师,根本用不到钱。

    彭兵也已经不要她的资助,甚至还开始给她寄钱。

    至于她哥,那是学校一切全包,根本轮不到她伸手。

    王志才留学没多长时间,且她是要资助到底的,所以算来算去,也就这么一个花钱的地方了。

    一千一百多万,减去出借的一百万,再减去拿给陈烬用来炒股的钱,她手里还有二三十万。

    这二三十万块钱,足够她平时日常开销和其他花费了。

    “我无所谓,怎么样都可以。”

    林老说完,沉吟了片刻,还是道,“你舅舅对这些了解吗?”

    林微摇摇头。

    舅舅只对现金和房产感兴趣,像这些他还真就不愿意花钱买来等个二三十年升值。

    “如果他对这些不了解,咱们还是再等等吧。反正也不着急,等你什么时候有空,再一起去吧。”

    林微点头,“也可以。只是最快的话,也要等到下周了。”

    而且,下周几还不确定。

    “没关系,别说是下周了,就是等你生了之后一两年,也没什么问题。”

    林老说着,又问,“对了,生产时候需要的东西,还有孩子的衣服奶瓶这些之类的,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应该都准备好了,只是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可能还需要再想一下。”林微笑道,“能想到的,我们都准备好了。就连生产要去的医院也都联系妥当了。”

    婆婆冯念早就跟她说过,医院已经给她单独准备了一间房,到时候生了住院也不怕别的孩子吵起来睡不好。

    小孩儿所需的东西也都列了一长串,挨个对照着检查了一遍,应该是没有什么却漏了。

    而她的个人用品也都列了出来,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应当是不短缺了。

    “那就好。”林老笑道,“你是十月份生产吧?”

    “嗯。”

    林微点点头,“应该是十月下旬吧。大家都说孩子不一定要满十个月才出生,可能会提前一两周,也可能滞后,具体如何,还真就拿不准。”

    婆婆冯念跟她说过,三十九周到四十一周出生的孩子,算是足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