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你怎么不早说!”夏主任一惊,也顾不上尊重不尊重了,一把拉过首长的手。

    时间越长,夏主任神色越凝重,一边摇头,一边嘟囔着不对。首长虽然气色略显不足,但脉象上显示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接着又摇头,不对,医者不能轻易下任何结论。

    两位中年人神色也好轻松不到哪里去,刚要收拾起来的简易器械又拿了出来。

    倒是老者,见众人因为自己的小小不适而都大惊小怪的,不由失笑道,“小夏,放松,不要那么紧张!我身体并没什么大碍,那些小症状估计是上了年纪的人难免的!”

    说到后来,并不讳疾忌医的老者感受到一道亮晶晶的视线,突然心虚了,冲旁边背景板当的相当称职的小丫头笑笑,不能否认小丫头的专业判断。

    老者的声音不缓不急,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夏主任闭眼凝神,休息室里鸦雀无声。

    十几分钟后,才隐约听见夏主任嘴里念叨着,“脉细数无力!难道是颤症?肝风之生,起于五脏……”

    颤症在古医书上早有记载,夏主任能在保健局脱颖而出成为老者的保健医生,当然也有两把刷子。

    “夏主任,颤症可就是”其中那位脸上时刻都能让人如沐春风的那位也一脸凝重惊问道。

    跟打哑谜似的,夏主任的回答很简洁,简洁到有些凝重,“对!”

    夏主任心中虽然隐约有了结论,但颤症起病缓慢,病状细微,老首长脉相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并不敢轻易下结论。中医的博大精深就在于,有时候脉相上只是大同小异,可病理却有可能千差万别。

    “首长,我学艺不精,不敢妄下结论!小程他们现在手边也没有精密一些的医疗器械,我建议还是另组织一次专家会审!”事关重大,在老者面前夏主任倒是能拿得起放得下。

    而老者心态很好,冲夏主任安抚的笑了笑,指着当背景板上瘾的芽儿调侃道,“颤症?丫头,上次你拿D爷爷练手的时候,是不是就念叨什么动风而震颤,什么本虚标实之症!过来,D爷爷让你丫头再拿我练练手!”

    这小丫头未免小心谨慎太过,小夏他们虽然有时难免持才自傲,但都是有雅量之人。

    芽儿扯了扯嘴角,尴尬的从背景板上走下来,“D爷爷!”

    夏主任他们几乎都忘了这里还有这一号人在,而更令夏主任震惊的是,眼前这小姑娘是何许人物,竟然能得老首长如此另眼相待。最关键的是,小姑娘似乎是个中翘楚?

    要不是沈秘书长有心提醒,他们几乎要漏诊了。现在想来,小姑娘今天来的这么凑巧,是有意为之吧!

    心里虽然不大舒坦,但夏主任一行人到底没有失态,哭笑不得,“首长,您!”

    “这小丫头初生牛犊,平时最爱拿身边的人练手,刚现学现卖从她师傅那里学了一手,就拿我练手了!”老者说的模棱两可,虽然看不惯小丫头谨小慎微,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不能把小丫头堆到火堆里烤。

    不难听的出来首长的有意偏袒,可听老首长这么一说,夏主任他们心里到底舒坦不少,要是他们连一个刚念大学的小姑娘也比不过,就太丢人了。

    一时间,芽儿成了聚焦点。

    “嗯,”夏主任刚想问眼前这女孩的师傅是谁,突然发现他们还不知道翟老的干孙女,亲孙媳妇姓什么,不由尴尬一笑,接着问道,“小同志,请问你师傅是哪一位?你小小年纪就能诊断出如此细微的脉相,肯定是名师出高徒!”

    “夏主任,您过奖了!对了,我姓杜,叫杜萱瑾,您叫我小杜就成!”芽儿落落大方,接着回答道,“我医学上的启蒙老师是B大医学院的张泽远张教授,最近两年却是跟在宋老他们身边学习,能有幸得宋老他们指点一二。”

    “杜,杜萱瑾?B大医学院?宋老?”夏主任总觉得这三个关键词隐约什么时候听说过,嘴里反复念叨了两三遍,突然,大惊失色指着芽儿追问道,“杜萱瑾?你是前两年发表那篇在中医界引起轩然大波的论文的杜萱瑾?你说的宋老,是不是早已经退隐的中医界老国手的宋清之宋老先生,张弁张老先生他们?”

    医学界的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医学界的门槛,虽然芽儿只是才迈进去半只脚丫子,但杜萱瑾这三个字在医学界,尤其是中医界有心人耳里,并不陌生,芽儿比她自己知道的要出名的多。

    虽然提起杜萱瑾这三个字的时候,通常会先在前面加一个前缀,医学泰斗的关门弟子,一个幸运儿。

    芽儿是当局者迷,并不知道这些。当然,芽儿也不在意自己出名明显更多的是狐假虎威,因为芽儿相信,总有一天,家人也好,宋老他们也好,会以自己为傲。

    “是,我就是那个杜萱瑾!只不过,那篇论文主要是宋老他们执笔润色,我整理的!”芽儿承认的光明磊落,而那两篇影响重大的论文,芽儿却不得不提几位师傅的良苦用心。

    “怪不得!怪不得!”夏主任连连感叹,虽然听到后面那半句,不过,并没放在心上,宋老他们对中医的态度何等苛刻严格。

    知道眼前这女孩是宋老他们的得意门生,关门弟子之后,夏主任心里舒坦多了。关于这个关门小弟子的江湖传说听多了,倒也不算太例外,只不过,年纪真的有点小。

    “小杜,你也认为首长是阴虚动风引起的颤症?能再请宋老他们出山吗?”宋老他们在中医界的能量,夏主任比芽儿这个关门弟子更清楚,说话间不由跟芽儿拉近关系。

    “当然可以啊!不过,宋老他们也认为D爷爷有颤症之兆!脉相偶有细数无力之状,而且,五心烦热,夜热盗汗……肝失其阴柔,刚燥之性易萌……”

    “对,应该养阴熄风!主方当为天麻钩藤饮,筋脉挛急,应该加地龙,僵蚕……”

    “五心燥热,加黄柏,生地,麦冬……内平五脏,外泄风势!外还可以辅以针灸疗法,太冲,合谷,风池,外关,……”

    夏主任和芽儿辩证起病理来,就好比棋逢对手,两人侃侃而谈,越说越激动,竟然忘了周围众人对中医一知半解,听的一头雾水。

    两人说的口干舌燥,医理和药方也越臻完善,最后,两人很有默契的相视一笑,竟然有一种高手见高手的惺惺相惜。

    不过,为保险起见,夏主任虽然没放弃专家会诊的提议,但刚才那一番辩证和演绎却令他心中轻松不少。

    可是,目前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中医最难学的就是针灸之术,自己虽然也算精通内科,但在针灸之术却没有那个天分。

    而且,近代史上的动荡和战乱,使得中医传承出现了断层,精通针灸之术的中医界国手大都早过花甲之年,封针多年了!

    众人就见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夏主任突然间一脸沉思,芽儿却注意到夏主任奇怪的手势,不由毛遂自荐道,“夏伯伯,等D爷爷确诊了,如果确认要采用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的话,没有合适的针灸人选,我可以勉力一试!”

457<;() 
名师出高徒;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事实上;别人之所以称一声高徒;有时候更多的还是因为看在名师的面子上。正应了,不看僧面看佛面!

    那天;芽儿虽然侃侃而谈又毛遂自荐;夏主任却不敢随声应下来。尽管那番医理上的辩证让夏主任眼前一亮;知道小姑娘肚里确实有几分存货。

    但庸医杀人,纸上谈兵的事多的是。而且老首长的身体健康事关重大;针灸之术又是中医上最考究功夫最难的,夏主任负不起这个责任!

    对此;芽儿并不是太在意。毕竟,芽儿费劲兜这么一个大圈子,并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是单纯的为了老者的身体。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芽儿觉得自己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那天,给老首长检查完身体,夏主任一行人很快就行色匆匆的离开。倒是祖孙俩又在老首长那里蹭了一顿四菜一汤的国宴标准餐。

    从老者那里回来后,芽儿并没有太关注后续如何,老者身份太过敏感,要避嫌的道理芽儿懂。

    不过,没过两天消息还是传到芽儿耳朵里,而且,最后担子还是落到她自己头上了。

    闹中取静的小四合院里,石榴树下,四位银发白须气质超脱出尘老爷子正两两对弈,石桌上除了棋盘上泾渭分明的黑白棋子外,还有几盏清香幽幽的清茶。小院里,清风徐徐,药香清幽,好不逍遥自在。

    而旁边,衣着简洁,利落的马尾辫高高束起,容貌精致的女孩子却抱着一方药碾子在炮制药材,时不时翻身边用小石子压着的几张草纸,嘴里还喃喃有语的,汗水打湿了发梢,略显狼狈,但更给女孩添了一份香火气。

    “丫头,医术精湛只能称为医者,想要医术大成还必须要有灵性有天分。记住一点,学海无涯!不过,你也别泄气,咱们这里别的不多,就是药材多,够你练手的。 ”

    张老爷子一张嘴,就破坏了他刚才那一副道骨仙风的气度,后半句简直是堂而皇之的调侃起小徒弟来了。

    宋老爷子看不过老张调侃小徒弟,“萱瑾,前些天你跟我们辩证颤症,是有备而来的吧!我们已经诊断过了,跟你前几天的诊断如出一辙。不过,我们眼老昏花的,就推荐由你施针!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在金针之术上的天赋惊人,我们在鼎盛时期也只能望其顶背。”

    啊?正琢磨药方的芽儿本来还没太入心,得如此盛赞才猛地抬头,差点甩出几滴汗珠,难道说夏主任真的请几位老爷子出马了?

    至于金针之术,芽儿只好认下了天赋过人这一盛赞,别的却不好多讲。毕竟针灸基础是干爹给打下来的,而真的能称得上起死回生之能的金针之术却来自空间,而且无究可据。最近这几年,每天一个时辰,是芽儿雷打不动的练手时间。

    趁老伙计分神的功夫,又将了一军的王老,看看棋盘山占据大半江山的白子,笑的跟老狐狸似的,看看急的抓耳挠腮的老伙计,再看看没吭声的小徒弟,突然好心情的调侃起来,“丫头,你该不会胆怯了吧?听夏主任说,那天可是有人毛遂自荐了呢!”

    人以类聚,算得上是半个师兄弟的王老爷子和张老爷子兴趣相投,在外人的面前都是仙风道骨似的出世老神仙,可到了小徒弟面前,却跟老顽童有一拼。

    不过,几位老爷子说的在外人听来前言不搭后语,却是同一件事。几位中医界老泰斗退隐中医界但并不是与世隔绝,更没有淡泊出世到忘记入门时师傅讲的医者仁心这四个字。前两天,几位饕餮之年的老泰斗就出诊了一趟,会诊了一位特殊病人,才发现小乖徒弟不知不觉又成长了不少。

    芽儿跟在几位老泰斗身边有几年了,几句话就听明白了经过原委。不过,心里倒没有什么惊喜或惊吓。当然,芽儿也不吃王老激将法那一套。

    “二师傅,还是您老跟我讲的,医者仁心,千万不能生争强好胜之心!”芽儿把碾好的药材包好,以备一会炮制成药。

    王老爷子噎了一下,其他几位老泰斗相视一笑,得,这人又白用激将法了,小丫头都敢毛遂自荐了,当然不会胆怯。好,好,对医者来说,谨小慎微固然不错,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