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贴心小棉袄的乖孙媳妇去!

    翟爷爷气定神闲的表情,越发刺激杜爷爷,“怎么?老子可一点都没冤枉你!亲侄女订婚,芽儿她二叔他们肯定要过来。可是,让你这一折腾,他们刚回没俩月,就得再来!这不是折腾,这是什么?”

    “这能算什么大事?”翟爷爷知道这些天杜老头有点忙急眼了,“大不了老子就走次后门,到时候直接派军车接他们!”

    “哼!还军车呢!如果你不怕犯错误,那你就派!就你们老翟家财大气粗,连定婚都得请上半个京城的人!你就不怕有人抓你小辫子!”

    杜爷爷这些天忙的人仰马翻是有点急眼了,可是,更主要的是,杜爷爷担心翟家树大招风。翟家本来就招眼,实在没必要把俩孩子订婚的事弄得尽人皆知。

    杜爷爷虽然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但也可能是旁观者清,杜爷爷担心,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因为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都盯着呢,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恨不得先抓你的小辫子。

    “犯啥错误?老子打了一辈子仗,身上挨的枪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就是凭着这么多窟窿,老子借几辆军车接亲戚来喝喜酒又怎么了?财大气粗更谈不上,老子这叫高兴。老子没揽过权,没贪过财,行的端坐得直,老子还就真的不怕这个!谁有本事,就告老子去!”翟爷爷虽然知道杜爷爷的顾虑,可胸脯还是拍得啪啪响。自己都是老革命了,能不知道这些?

    得,杜爷爷一看,把翟老头惹急眼了。算了,不念叨就不念叨了。能活蹦乱跳的活到现在,这翟老头城府深着呢,用不着自己瞎操心。

    其实,杜爷爷是个面粗心细的,见翟爷爷把定婚给弄的这么隆重,一是顾虑翟家树大招风,二是怕王英多想。

    至于翟家其他人,爷爷是一点都不担心的。这么多年,芽儿几乎能算是翟家的半个孩子了,虽然杜爷爷很不想承认这一点。当然,这也是杜爷爷同意翟耀辉跟宝贝孙女好的主要原因。

    翟家人不会说啥,可是同样都是孙媳妇,芽儿订婚弄的比王英嫁到翟家的时候还隆重热闹,王英心里边就真的能舒坦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还真是明摆着的偏心!

    不得不说,只有杜爷爷猜中了王英的心病,对啊,同样是孙媳妇,自己还是早进门的长嫂,结果处处压人一头,心里边能舒坦的了吗?

    王英心里当然不舒坦,虽然已经回到J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每次往京城打电话的时候,每次话题最后都变成芽儿怎么怎么的!心里边一不舒服,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了!

    可惜,翟耀扬还没有杜爷爷久经历练的大智若愚,一时无从察觉妻子的心理变化。

    而翟家一家,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上多多少少的都渲染上了一些军人干脆直接的作风。即使杜爷爷私下跟翟爷爷翟奶奶他们提过一句,却并没有把它当会事。都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有必要比上下高低?

    好吧,见翟爷爷他们这个反应,杜爷爷只好承认自己想多了!

    翟杜两家都围着翟耀辉和芽儿订婚的事情,忙的团团转。芽儿成了唯一不太关心的人。

    也不能说芽儿不关心,只能说芽儿最近忙的没时间关心。

    大四下学期,医学院没安排新课,所有准毕业生全部到大大小小的医院实习。芽儿虽然没有跟同学一起去医院实习,可是,在几位老泰斗身边要比在医院辛苦的多。

    民间中医的交流大会在四月底进行,最近,几位老泰斗用了填鸭式的方式,简直把芽儿折腾的喊天不应叫地无门。

    不过,看着芽儿迅速的成长起来,医学手段越来越老道精炼,几位老泰斗又是满满的欣慰,他们都很希望小姑娘能抓住这次机会,大放异彩,最好还能顺便偷偷师。

    闲暇之余,几位老泰斗就给芽儿普及中医民间流派跟众位民间中医泰斗的专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是小姑娘能借助这次交流大会,从众位医学界同仁那里学的一星半点,并加以领悟吸收,将来小姑娘的成就已经不是他们能预测的了。

    几位老泰斗就如手艺最精湛的玉雕师,小心翼翼的在芽儿这块天然璞玉上雕琢着,既要磨平璞玉的棱角,磨掉璞玉上的瑕疵,还不能破坏璞玉天然的质朴和莹华。

    几位老泰斗不能说桃李满天下,但为了让中医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前些年每人都曾收过几位关门弟子。可惜,那些关门弟子虽然小有成就,但早早的定了型,他们现在只有这唯一一块璞玉可以雕琢。

    他们不是没见过比小姑娘更有天分的人,但是他们没见过比小姑娘更有悟性的人!有时候,悟性比天分更重要。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流过,转眼间已经到了四月中旬,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日子。

    而芽儿也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客人。不仅接到史蒂芬教授,史密斯也一起随行。

368<;() 
史蒂芬很期待这次的中国之行;不仅他期待;就连他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们也很期盼史蒂芬教授早早赶赴他的中国之行。尽管都被教授批评习惯了;可好歹也让他们的耳朵清净两天。

    史蒂芬来中国之前,心里曾做过无数猜想,能养育出像杜那样钟灵毓秀的女孩儿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到中国之后,史蒂芬突然发现,还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来形容才最恰当;百闻不如一见;杜的祖国同他猜想过的既一样又不一样。

    在史蒂芬眼里,中国或许跟许多人说过的一样,贫穷而又落后;但是却没有传闻中的麻木。相反,这里的人脸上有充满朝气的活力;积极认真的干劲,还有最打动人心的质朴和热情。

    而京城这座古都,符合传闻中的东方文明古国,厚重而又大气,无不体现历史的沧桑凝重。不一样的却是,这座四九古城却散发着勃勃生机,恍如一条即将腾空而起的东方巨龙。

    从机场到杜家的五进大院,仅仅这一路的所见就已经让史蒂芬和史密斯都惊叫连连。

    等郭小海把自己那辆小轿车停在家门口,下车后的史蒂芬和史密斯看到那厚重的大红木门,那一圈高高的青墙灰瓦,还有从墙内探出枝头的树木,心突然沉静下来!

    杜爷爷他们今天也很紧张,有老外来家里做客,而且还是教过芽儿的老外,他们这些天一定要尽地主之谊,做到宾至如归。

    史蒂芬和杜家人的初次见面很愉快,最起码比爱德华老先生来中国时轻松的多。

    史蒂芬和史密斯尽管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晦涩难懂的中医依旧一知半解,可是,很明显,两人在语言上的天赋要比他们的中医天赋好得多,俩人都能说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杜爷爷和翟爷爷拗口的还没说完“哈罗”,史蒂芬和史密斯已经地道的“您们好”了。

    杜爷爷和翟爷爷一听,立马乐了,“原来你们都会说中国话啊!太好了!”

    可不是太好了!李清源曾经留过学,杜仲义和杜季诚老哥俩也是在国外生活大半辈子的人。尽管杜仲义前些年定居在F国,但英语也难不倒他。于是,几个老爷子里边,唯二不会说洋文的就是脾性最相投的杜爷爷和翟爷爷了。

    史蒂芬和史密斯会讲中国话,杜爷爷他们不为难了。可是,史蒂芬和史密斯俩人为难了。

    虽然两人都学了一口还算地道的京片子,但是东方文化何其博大精深,最起码,家庭里面的各种称呼,就足够这俩老外头疼的。

    尤其是,杜家好歹也算是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呼呼啦一下子出来了五位老先生,据杜说几位都是她的爷爷,还有三位老太太,都是杜的奶奶。

    干的亲的,大的小的,娘家的婆家的,饶是史蒂芬和史密斯都自认为智商不低,还是被这些复杂的称呼弄的头晕脑胀。即使中午那顿丰盛地道的中国菜,虽然大大的满足了一回口腹之欲,却没让俩人真正兴奋起来。不得不再感慨一句,中国文化确实博大精深!

    几位老爷子向来是热情好客的主,吃过午饭,直接开口留人在家里住下。不说远来就是客,就说这俩老外曾经对宝贝孙女的帮助,他们当爷爷也得好好招待客人。

    而俩老外只在老爷子住的正院看了一眼,就已经喜欢上这进青砖灰瓦,宽绰疏朗的四合院。质朴的建筑色调,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安恬静谧,很容易让人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两个人虽然搞不清楚复杂的关系称呼,但俩人对中国成语和俗语还算精通,知道客随主便,也知道从善如流的意思。

    见真的如杜说过的那样,她家的院子很大,也就不再多做推辞,用稍显生硬的语调答应道,“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真的要给您们添麻烦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们一听乐了,行啊,这俩人比老爱强多了!人家连恭敬不如从命都知道!

    老爷子老太太们觉得史蒂芬和史密斯中国话地道,要比老爱强多了。可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俩老外心里边的苦闷。虽然交流基本无障碍,但只称呼的问题就足以让他们一个头两个大。

    到了傍晚,等杜皓宇兄弟几个都下班回来,在西跨院休息了一下午正觉得神清气爽的俩老外一看到八个面容相似的年轻人,恨不得立马再躲回西跨院。

    现在,不仅仅是称呼的问题,还有脸盲的问题。本来在西方人眼里,东方人长得就很相似,而杜皓宇兄弟八人骨子里都流着一部分相同的血液,所以长得很有几分相似,再加上年龄相仿,连身材和身高也都无限接近。不得不说,这对俩老外来讲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俩老外也是好奇的。因为外国人比较注重隐私,对他们来讲,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不可思议。当然,这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不过,不可否认的,享受着此刻饭桌上的平淡温馨,他们心里只有隐隐的羡慕。

    一直是单身主义的史密斯甚至都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要赶紧娶个妻子,然后再跟妻子生上一个足球队。不知道,等一个足球队生出来后,吃晚饭的时候,有没有此刻的温馨?

    向来严谨的史蒂芬嘴角也是稍有的微笑,他知道,只有此刻的温馨才能养成杜身上那种纯粹到透彻的干净。

    杜家人当然不知道俩老外的思绪偏的有点远,不过,他们虽然很想从史蒂芬教授这里多了解些芽儿在国外念书时的事儿,可看看俩明显神游天外的老外,也不好意思接着追问。

    第二天,史蒂芬和史密斯就让芽儿带着他们去拜访几位老泰斗,因为这才是他们此次中国行的主要目的。名师出高徒,他们想知道是谁雕刻出杜这块璞玉的!

    不过,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他们这么迫不及待的出门,很是有点落荒而逃的味道。跟杜家人一起吃过三顿饭,他们却只分清楚了那个最小的小娃娃,还有杜的父母。

    芽儿带着史蒂芬教授和史密斯到几位老泰斗那里时,几位老泰斗都是一袭唐装正端坐客厅,好一副道风仙骨的淡然。

    如果说,史蒂芬和史密斯昨天看到显得不比他们年长几岁的杜爷爷他们,心里是惊讶的话,这会,看到几位老泰斗心里就是震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