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对杨月说。

    最后,一群小姑娘找到5,6处,最后一数一共42个青皮大鸭蛋。五个小姑娘围坐在鸭蛋周围,等着分鸭蛋了。现在的她们可不会什么除法,最后还是杨月,你一个我一个她一个,发完一圈再重新发一遍又一圈。等到最后还剩下两个,而她们有五个人。几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起把剩下的两个推到芽儿旁边,齐声说“芽儿最小,剩下的这两个都给芽儿。再说还是芽儿先发现的。”。

    看着剩下的两个鸭蛋,再看看眼前四双纯朴稚嫩的小脸,芽儿不在以成年人的心态看待她们,而是真真正正的把自己当作孩子,当作她们的同龄人,也真正认可了她们的友情,虽童稚但纯真的友情。这份纯真的友情也一直持续到她们都白发苍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更加的醇厚。

    大家看着分给的鸭蛋,两只手拿不了这么多啊,但谁也不愿意回村子叫人,都舍不得离开这些鸭蛋。最后还是最爱吃的胖丫干脆利落脱下身上的外套,用衣服一包再一系。其他人也如法炮从,个个挺着小胸脯兴高彩烈的带着鸭蛋回家去咯。

    回去的路上,胖丫还跟小秀讨论着鸭蛋如何做好吃。“嗳,馋丫头,口水都快流出来啦”。路上胖丫还提议明天还去芦苇荡找鸭蛋,还是小秀说今天都找光了,明天去的时候还没有下新的蛋,应该晚上几天再去。芽儿发现自己的这几个小朋友都各有特点啊,荷花爱玩,善交际;杨月稳重,善领导;胖丫爱吃,脑子活;小秀腼腆,心细;几个人刚好互补,自己就做群众好啦!

    芽儿回到家,“奶奶,奶奶,看我找到什么宝贝啦”,边喊边颠颠的小跑的奶奶跟前。“嗳吆,奶奶的小宝贝回来啦,快让奶奶看看是什么宝贝啊,”,杜奶奶边说边扶住芽儿往前倾的小身子。

    芽儿神神秘秘的拉着杜奶奶的手走进厨房,打开衣服,露出里面包裹着的10个青皮大鸭蛋,“嗳吆嗳,奶奶的小宝贝真能干啦,从哪里得来的?中午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听芽儿说完捡鸭蛋的经过,杜奶奶又是高兴又是吃惊,抱着芽儿一阵猛亲。中午奶奶特意用其中的5个鸭蛋做了满满一小盆的大葱炒鸭蛋,中午回来吃饭的家人吃的那个香啊。家人听说是芽儿捡来的,对芽儿又是一阵夸,杜妈忍不住,把闺女抱到怀里一阵揉搓。两个哥哥听说了,连连说过两天他们也要去芦苇荡捡鸭蛋。

    荷花胖丫她们几个家里具体情况怎么样,芽儿不清楚,但她们家人肯定也很高兴。这不,刚吃完午饭,荷花就跑到家里来,比手划脚的跟芽儿描述曹婶婶中午做的那道韭菜炒鸭蛋如何如何的香,如何如何的好吃,自己哥哥们吃的如何多,现在都弯不下腰。芽儿觉得用这种方法稍微改善改善生活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决定以后要多往芦苇荡跑几趟,多放一些鸭蛋,好让小伙伴们都能捡到一些。

    几个小丫头捡到好多野鸭蛋的这件事情,很快的引发了捡野鸭蛋热潮。从第二天到芦苇荡玩耍的孩子一下子多了起来,玩耍的同时还不忘往脚底下看着。芽儿也经常趁着假装找鸭蛋的功夫,不断地从空间往外拿鸭蛋,反正空间里的鸭蛋多的是。到芦苇荡捡野鸭蛋的孩子们,虽然没有第一天几个小姑娘捡到的那么多,但或多或少都有收获,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能捡到两三个。听着两三个不算多,在这个普遍的缺吃少穿的年代,可算是一笔意外之财。

    芽儿每次去放鸭蛋的时候,也都或多或少的当做捡来的带回家一些鸭蛋,少的时候4,5个,多的时候7,8个,是村子里公认最会捡鸭蛋的孩子。多了这么多鸭蛋,杜奶奶就变着法子做给大家吃。吃完还有多余的话,杜奶奶就腌了起来,到了夏天的时候正好可以吃咸鸭蛋。

    村民们最近都很高兴,能不高兴吗,平均下来每天都能白得两三个鸭蛋。现在红色革命形势原来越严峻,多养一只鸡都可能会被□□成“拔社会主义羊毛,挖社会主义墙角”。现在白白得来的,怎么也能让老人孩子吃点好的,改善一下生活不是。

    最近外面的轰轰烈烈的批/斗大会搞的越来越激烈,各家房后的土墙上也都用白石灰新刷上去很多革命标语,“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到资本主义走资派”,“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右/资/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每一条都旗帜鲜明,铿锵有力,铭刻着时代的烙印。

    芽儿再一次清楚的意识到这个小山村也不是世外桃源,也正在经历着红色动荡的彻底洗礼。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小山村的村民大多都是老一辈逃荒到这里的,都是根正苗红的农民,出息的人不多,这年头,越不出息越安全!再加上交通不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本村的村民挨□□。当然这也跟村子里的村民都是质朴善良的有关,没有那些爱惹事告密的。

    但是说啥来啥,来啥怕啥。就是因为这捡野鸭蛋热潮差点引发全村乡亲们的□□大会,也再次给村民敲响时代的警钟。而经过这次事件,芽儿再一次亲身体会到这个时代的残酷,自己差点好心办成了坏事,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绝不能行错一步。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那些野鸭蛋说起。因为每家的小娃子们最近每天平均下来都能白白捡到2;3个野鸭蛋,这可是一笔意外收入。像芽儿家舍得都吃掉的很少,大多数人家都是不舍得吃掉的,就都攒了起来,到时候跟自家的鸡蛋一起卖掉。可时间一长,这明显比以前多出来的鸭蛋就引起好事人的注意。

    这年头养什么都是有定数的,慢慢观察下来,发现不少清河村的村民隔三差五的就来收购站卖鸭蛋,而且明显的数量不对比以往多了不少。然后就有那缺德的人就把这件事情告到了公社的革命委员会,从而差点引起清河村集体被批/斗事件。

    这一天上午,这个宁静的小山村,还是跟往常一样,鸡鸣狗叫,袅袅炊烟,安静又祥和。

    放羊的娃子们把羊群撵到山脚下就忙着打猪草,一会还要去捡鸭蛋呢。大人们也都早早吃过早饭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切跟以前一样秩序井然。

    村口的大柳树拴着两头大队共有的老黄牛,嘴里慢条斯理地倒嚼,看见有村民路过,还时不时的哞哞叫上两声。

    芽儿吃过早饭正想着叫上几个小伙伴去趟芦苇荡,有几天没有去放鸭蛋了,据说这两天小娃子们捡到的鸭蛋明显见少,就准备今天去放一些。芽儿和荷花、杨月、小秀、胖丫她们几个经过第一次的捡鸭蛋事件,几人的感情明显突飞猛进,每次出入都在一起,跟连体婴儿似的,被村民们戏称是清河湾的“五朵小金花”。

    芽儿跟荷花正蹦蹦跳跳的去叫家住在村子入口处的杨月,突然发现村子外面杀气腾腾的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领头的那个,身穿黄绿色正装,尖嘴猴腮,典型的小人得志,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后面跟着十几位带着红袖章的扛着红缨小将们也跟着一溜小跑,明显的来者不善啊。领头的人,见路上只有两个黄毛丫头,很是气愤,他是二把手,整个公社谁看见他不毕恭毕敬的。可是这村子里的村长也太没有眼色了,竟然没有赶紧过来迎接他。

    “你们两个小丫头,赶紧去叫你们村长过来,接受检查。我可是接到举报,有人说你们村子里偷偷的卖鸭蛋。要是真的话,一会全村都要挨□□”,看见路上只有两个黄毛丫头,领头的人一脸嚣张不耐。吓得荷花小脸煞白,差点哭了出来。

    “荷花姐姐,你赶紧的去地里叫村长爷爷过来。”,芽儿一看荷花的小样,赶紧把她支开。接着又抬起笑嘻嘻的小脸跟领头的人说话,怎么也要给村长争取一点时间,缓和缓和气氛啊。

    “叔叔,我领你们去大队部吧,那里有凳子可以休息休息,还有开水喝。叔叔们肯定都累坏了吧,看你们都流汗了。”,说话有条有理的,一点都不害怕。领头的人难得见到这么一个漂亮又不怕他们的小姑娘,也没有多说就跟着芽儿去了大队部。

    等村长着三火四的赶到大队部,一看领头的人,心里道,“坏了,咋把这个煞星给招来啦,这下子该怎么办呢?”。虽然心里害怕,面上一点也不显,赶紧上前招呼,“首长告诉我们,一切服从指挥。欢迎吴主任来我们村指导工作!”,边说边给吴主任递烟。

    领头的人叫吴有德,家无薄田半亩,本来是公社上的无业游民,整天的游手好闲。自从这场轰轰烈烈的动荡开始,这家伙咸鱼翻身,如鱼得水。先是靠打小报告告密混出名气来,后来就开始疯狂的□□人。

    这家伙以□□人为光荣,整天的乱□□人。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文不成武不就的他竟然靠着这个,很快就成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二把手。在老百姓眼里,他就是个煞星,是全公社普通老百姓最为讨厌和害怕见到的人,一见到他就知道有人要挨□□了。

    “李村长,有人向公社革委会报告你们村有人挖社会主义墙角,偷偷的卖集体的鸭蛋。现在你赶紧的去把人押过来,叫上全体村民,让他们写检讨,我们要当着全村人民的面开□□大会,我们要打到这些社会主义蛀虫。”,吴主任恶狠狠的说。后面十几个小将们也连声高喊“打倒社会主义蛀虫”,气焰好不嚣张。

    这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悲哀!

    村长一看事情不能善了,只好赶紧派人去召集全体村民集合,一边想对策。不大一会,全体村民上到快80岁的五爷爷,下到还在吃奶的奶娃子们都集合到村支部门前的广场,就等着领导发话了。芽儿知道是自己拿出来的那些鸭蛋惹得祸,就想提醒一下村长那些是野鸭蛋,是野生的,不属于集体财产。

    就慢慢的凑到村长跟前小声的嘟囔了一句“那些鸭蛋都是我们小娃子们捡到的,又不是自己家里养的,干嘛不让我们捡啊。”。

    一句话提醒了村长,对啊,那些是小娃子们从野外捡来的野鸭蛋,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个人啊。既然都是从野地里捡来的,就不算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看着下面不安的乡亲们,村长也急中生智,

    “……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报告领导,这纯属诬陷。我们村的村民都是脚踏实地的好人民。”,村长越说越激动,“我们村的村民绝对经得起风雪雨霜,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其实吴主任自己也不是很相信清河湾的人敢如此大张旗鼓的挖社会主义墙角,但是告密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再加上这一段时间没有新的□□对象,闲的他心里就跟长了毛似的,这才大张旗鼓的来到清河湾这个在他眼里看来鸟不拉屎的小村庄准备大干一场。

    看村长说的理直气壮,就不由得心虚起来,难道不是真的。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干,就这么回去啊。这太下不来台啦,以后的工作怎么干啊。

    村长也看出来吴主任有点心虚也有点下不来台,就赶紧的送台阶,“报告领导,我们清河湾的全体村民愿意接受党的考验。吴主任,我们村绝对没有挖社会主义墙角的蛀虫,要不您去乡亲们家里检查一下,乡亲们家里绝对没有多养一只鸡鸭,绝对经得住党的考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