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说说那边的事,到了很危急的关头吗?”

    “危若累卵。”刘禹既然决定了同她分享,自然不会再有所隐瞒,不过他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背景,并没有说太多的细节,而苏微在意的只是他会不会有危险,两人慢慢地过了桥,走向岳麓山的方向。

    对于刘禹嘴里说的鞑子,没有任何体会的苏微只会记得电视上那些和谐很团结的画面,根本无法想像会是何等的残暴,只不过她同样明白,今天的倭国人,看上去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而就在七十多年前,他们比刘禹所描述那些场景还要凶残,禽兽不会是一天就能炼成的,更不意味着今天的温顺就能抵消了昨日的残暴。

    正如他所说,仇恨是别人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没有任何道理让受害者放下,而去主动原谅对方,那样违背的是自然规律,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说的“科学”,凡是宣扬这类理论的人,无一例外都怀有不可告人的目地,岂此而已。

    “我们现在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这些百姓从鞑子的铁蹄下解救出来,教会他们技能,授予他们武器,激发他们的信念,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夺回失去的一切,这些很有可能是我们祖先的百姓,只要不像历史上一样沦落为奴隶,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民族站在世界的颠峰。”

    “真伟大。”苏微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拯救人类或是民族这样的壮举联系到一起,每个少女都会有英雄情节,也许这才是她当初会对刘禹动心的主要原因。

    “帝都那边的事情差不多理顺了,保安的那摊子事交给了胖子,我去看过了,他干得挺上心。公司现在上了轨道,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来掌控方向,当然人选方面还要进一步考察,我找了几家咨询公司,看看他们有没有合适的推荐,一旦腾出手,我还是想来帮你。”

    “没问题,你做主好了,不过你首先要帮我们设计一个婚礼,我不太可能有太多时间,一切就要劳你费心了,无论你曾经有过怎样的梦想,都可以去实现它。”

    他的话让苏微一愣,脚步也慢了几分,她已经记不得自己有没有过对于婚礼的憧憬了,就是在最可能做梦的大学时代,她都是以日复一日地打工来渡过的,现在突然就面临结婚,居然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应变() 
谭州城筑于湘水与浏阳河交汇处,与岳州只隔了一个湘阴县,荆江口发生的那场战事,在第二天就送到了位于城中的制司,比他们更早得到消息的,则是李十一和带来的那批人马。

    城中的一处酒楼里,李十一和他的人占据了整个二层楼间,从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制司的大门,不过此时与他站在一起的,并不是他的手下,而是更早到达这里的施忠。

    施忠比他们距离要远,更却到得要早一些,因此对于城中发生的事情,了解得就会更多一些,这个表面上看起来还算平静的城池,实则已经暗流涌动了,百姓们得到消息并不比官府要晚多少,因为他们也许就有亲人在岳州那边讨生活。

    “鞑子南下的消息一传来,就有士绅和富商开始逃离,更有甚者,听说新任的制帅每日惶惶不安,在自己的后衙求神拜佛,却既不出榜安民,也不整军备战,我看这里搞不好会很快陷落。”

    李十一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东家才会让我等先行到此,你带来了多少人?”

    在建康之时,李十一不过还是个队正,而他早就已经是都头了,等到建康战事结束,李十一升到了都头,他还是个都头,好不容易跟着姜才跑到了琼州,成为招抚使司下的第二人,琼州都统,结果人家已经是刘禹手下最为信任的探子头儿,连级别不需要了。

    “一百人,都在城外,随某进来的只有七八个,你打算做什么?”施忠没有瞒他,两人本就是同行,对方的心思多少也能猜出一二,可是毕竟是正统的军人,一时间还想不到那上面去。

    “某有二百多手下,加起来的话,控制全城尚有不足,拿下制司应该够了,有了印信就能调动兵马,这里是荆湖南路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为要紧的一处,一旦不战而降,荆湖门户就会洞开,一定会危及东家在广西的谋划,老施,一句话,干不干?”

    饶是施忠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依然为他的大胆所震撼,荆湖南路安抚制使黄万石是老资格的官僚,品级不在刘禹之下,这样的大员,居然被对方视若无物,这是一件要命的勾当,他当然不会就这么答应下来。

    “攻入制司也许不难,可是你想过没有,谭州都统密佑是此人的心腹,手下足有五千人马,全是来自江西的兵,他绝不会坐视制司陷落而不救,就凭我们这三百人,能守多久?”

    “你说得有道理,不过姜招抚的骑军已经在路上了,依路程来算,明日晚间或是后日一早必会到,要不咱们先商量个法子出来,等到他们一到,就动手?”

    对于他的坚持,施忠有些无语,姜才既然到了,那就说明刘禹也快了,既然有官面上的手段,又何必一定要行险呢?如果守军不加理会,甚至是以此为由叛出城去,不就是适得其反了么?他有心想说服对方,而显然对方并不会买他的帐,就在两人僵持的时候,一份来自岳州的消息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消息所记载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荆江口之战,宋军总数为一千六百只战船和二万水军将士,被焚毁、击沉的就达八百多只,最后逃出来的不过三百只,都散落在了洞庭湖各个沿岸,位于君山的水军大寨当天就失陷了,元人缴获了大量军资,并于第二日兵逼岳州城。

    今天传来的消息就是,鞑子大军陈于岳州城下,他们将俘获的高世杰以下宋军将士绑于阵前,当着岳州城守军的面全部斩首,随后,负责守城的岳州兵马钤辖孟之绍便开城出降了。

    接到这个消息,两个探子头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凝重,事情正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岳州城不战而下,鞑子既可以沿湖而下直掠荆南,也可以溯江而上进逼江陵府,谭州离着战事已经一步之遥了。

    施忠有些动摇了,以现在的态势,无法将希望寄托在鞑子的身上,必须要做好明日就会兵临谭州境内的打算,现在这样的城防,只怕他们也将步岳州的后尘,那样的话,自己前来这里又有什么意义?

    没等他下定决心,突然李十一系在腰间的传音筒有了动静,上面的绿灯一闪一闪地,正是有人请求通话的信号。

    “岳麓书院!”

    李十一听到刘禹所说的地点,一脸地茫然,他知道那个地方,可是却在谭州城外的岳麓山上,这个时候出城可没有那么容易。

    施忠同样吃惊不已,想了想他接过李十一手中的传音筒:“抚帅,你就在那里不要动,属下马上命人赶过去,等他们到了,再听你示下。”

    “姜才到哪里了?”刘禹并不怎么关心自己的安全,他所处的是一个文人汇集的地方,书院里的执事虽然有些奇怪他的突然出现,可是同样身为文人,一个游山不慎迷路的借口,还是能混个地方睡觉的。

    “今天刚到湘潭县,明日一早出发的话,最迟午时就可抵达谭州。”

    “太迟了,你即刻告诉他,事情有变,让他连夜出发,务必要在明日凌晨到达城下。”没想到刘禹听到了岳州失陷的消息,表现得比他们二人还要紧张,施忠应下之后将传音筒交还给李十一,自己跑去一边执行刘禹的指令。

    “你要一刻不停地盯着制司,如果本官没有料错,今晚就会有动静发生。”

    收起传单筒,李十一也没明白刘禹所说的动静是什么,鞑子还没有进入谭州境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劝降信之类的送进城来,不过既然出自东家之口,他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于是整整一夜都没有合眼,包括身边的施忠二人在内,死死地盯着制司的方向,一直到天将蒙蒙亮的时候。

    就在他们的视线中,制司大门被人打开了,不是普通的那种,而是所有的门都开了,一辆接一辆的牛车让人牵了出来,上面既有坐着人的厢轿,也有堆满了箱笼的行李,护卫在周围的则是盔甲鲜明的禁军军士,等到一个身穿紫服的文官骑着马儿出现在大门外,李十一等人才明白,昨天晚上东家所说的动静倒底是什么。

    “他们要逃!”两人同时反应过来。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临敌() 
和别处一样,谭州大营位于湘水一侧,这是为了便于取水和汲食,而在每日里,军士们都会迎着朝阳和江风开始晨练,那些整齐划一的军阵,经过日复一日的强化,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记忆中,变得机械和准确。

    这是一支多达五千人的禁军,全部来自一路之隔的江西路,枢府之所以将准许他们全军调离,为的就是加强荆湖一线的防备,因为李芾的离开,本路的守备已经极致空虚,这是违反常规的做法,却也是不得已。

    离着营门不远处的江岸边,一匹战马低着头在江边汲水,而一旁的大石上倚着一个男子,身着甲胄,头盔放在脚下的卵石滩上,他拿着一把长刃,在江水里浸了一下,然后就着石边开始了磨砺,铁石相交擦出了“哧哧”的火花,同样的刀,在石头上还放着一把,刀身离鞘一半,似乎在等待着主人的召唤。

    磨了好一会儿,男子将刀拿在手中,对着天空观察了一下锋口处,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神色,旋即又想到了什么,眼神变得严峻起来,似乎还带着几分迷茫。

    “钢刀虽利,难斩无义之人。”

    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男子转过头,一个身着长衫的年青人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身后没有人跟着,也没有骑马,难怪自己一点都听不到动静,他的面上一凛,将手中的长刃插回鞘中,俯下身去双手在江水中洗了洗,才站起身走向了对方。

    “不知先生是。。。。。。”因不知对方来历,他的话虽然客气,却没有行礼。

    “在回答都统的话之前,可否请问一事?”

    “你识得密某?”男子的面色不变,但是眼神显然多了几分戒备:“说吧,找某何事?”

    刘禹背着手,丝毫不以为忤,打量了男子一番才开口说道:“某与都统是初识,不过闻名已久,特来想问都统一句,为何你不随黄某人弃城而逃?据某所知你与你的这些部下都不是本地人。”

    “你说得不错,制帅昨日邀某一同出城,被某拒绝了。”男子的面上一片黯然:“逃?逃到哪里去,今日可以弃了谭州,明日便是荆湖、江西、两浙,京师么?你说得不错,某与这些人都不是本地人,可如今奉调到此,便没有打算离开,至于死于何处,都是大宋之土,又有什么分别。”

    说完,他的神色变得冷洌起来,目光直刺对方:“尊驾若是自北边来,便无须再废话了,告诉遣你前来的那些人,佑,与诸军静候尔等,就在此城。”

    男子便是随着制帅黄万石一同赴任的谭州都统密佑,刘禹看着对方变得有些不善的眼光,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从袖笼中拿出一个事物,隔着几步远就这么扔了过去。

    密佑下意识地用手一接,入手处竟然有些沉,事物不大,方方正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