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10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妇、壮男加上为数不过数千人的守军,便构成了这次突围战的主力,为他们进行训练的,是一群有了一定掷弹经验的老卒,包括最早接触的那数百名工匠。

    执弹、拧盖、扣环、瞄准、投掷,这些分解动作,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男男女女来说,就像平时干的活一样,做不到位,棒子就抽上来了,被打得疼了,哭了,也没有人同情安慰,因为谁都知道,这一回是拼命,能不能活,要靠城里所有的人一条心,软弱者只会拖大家的后腿,害死更多的人。

    残酷么,看似不然,城中被围八个多月近九个月,孩子都能生出来了,从一开始的十多二十几万人,到现在只剰下五万多,这里的每个人,哪一家不是亲手烧过几具尸体,要说还剰下什么,只有仇恨,活到现在,要么城破被杀,要么与鞑子拼命,这样的道理,就连孩子都知道。

    力气不够的老弱,也在力所能及地帮忙,当然,他们投不远还可能伤着自己人,不会安排这样的训练,每个人分到一套软甲,拿上一把利刃,稍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发一把轻巧的弩机,手摇式上弦,弩箭也只有寻常的三分之一重,复合材料制成的箭杆,轻合金箭头,在五十米的距离上,洞穿元人步卒的皮甲,毫无问题,这种弩机,在后世是由玩具厂生产出来的,刘禹只是为它们定制了专用的弩箭。

    常州城,已经变成了一座众志成城的坚强堡垒,无论男妇老幼还是僧侣俗人。

    州衙内,姚訔拿着一件工程塑料背心左看右看,又放到鼻子下闻了闻,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劳什子,真能挡住元人的箭矢”不能怪他不信,这委实了太轻了些,而且对着光,似乎还能透出一个影子。

    “王都统着人试过了,百步之内,只有神臂弓才能穿透,鞑子的步弓和骑弓连个印痕都留不下,强弩最多能射进去,多深不好说。”

    陈炤自己在长衫外面也套了一件背心,然后将下摆拉起,别进腰带中,以免行动不便,又拿起一个黑乎乎的圆形头盔,放在脑袋上试了试,头上的发髻被里面的网兜顶住了,他试着调节了一下,刚好能卡进去,就是戴着有些气闷,突然想到了什么,双手在面上一抬,将透明面罩掀了起来,这才好受了些。

    “哈哈。”

    他的样子很是古怪,引得衙中众人纷纷讪笑不止,就连姚訔看了,也不禁宛尔,此时的陈炤,有点像是年画上的大头娃娃,他不仅不以为忤,反而十分配合地左右扭了扭了,更是引得众人笑声大作,对于此刻的常州来说,城中实在太需要乐子了。

    毕竟外头有着二十万鞑子大军,全数都是精锐之师,而他们满打满算不过五万人,还要刨去一半以上的老弱,没有人不知道,这一趟的险峻之处,可哪怕只有一分的希望,也会多出一分的生还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亲人尽皆战死在这里,就算最后不能活下来,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鞑子围城的时候,这个结果就是注定的。

    既然九死一生,什么样的乐子都足以让人留恋,因为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笑容。

    刘禹走进州衙时,听到的就是这种笑声,看到的就是这种笑容,这些天,他在几个地方之间奔波来往,平时还要被美女教官虐待,去学习开那种造型怪异的挖掘机,不对是装甲车,每天基本上睡不到几个小时,身体其实挺累的,可此刻,听到这种声音,内心感觉到无比充实。

    快乐真得能传染。

    “别动,好,笑一个。”

    刘禹先是给陈炤单独拍了一张照片,接着又让所有人站在一块儿,用手机为他们留下影像,因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人过留影,这影子像倒是比画像要真切许多。”

    宋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的确远远超过后世的辫子,没有人认为被这么一照,就会失了魂魄,姚訔饶有兴致地看着小框里的新造型,还出口品评了一番。

    “等到了对面,每人都送一张。”

    “也好,摆到祠堂里,让后人们看看,咱们究竟是什么模样。”

    姚訔的话,说得好像家常便饭一般,周围的那些人,也是一付理所当然的表情,刘禹的表情一滞,下面的玩笑话便再也没有说出口。

    他手中提着一个方方正正的事物,放到桌子上打开,将长长的碟形天线扯出来,钮动上面的按钮,小心将频率调到设定好的位置,取下连在上面的对讲机,200单兵无线步话机马上开始了工作,从对讲机里传来了一阵沙沙声。

    “孤山,孤山,我是常州,我是常州,听到请回话,听到请回话。”

    姚訔等人全都放轻了动作,生怕打扰到他,这些天,他们已经见识过了无数的黑科技,神经器官早已麻木,前者一挥手,那些属吏全都退了下去,只留下廖廖无几的数人,好奇地坐在一旁,想要知道这一回又打算做什么。

    三天,三天的时间,足够刘师勇的步卒赶到泰兴县城,再同许文德一块抵达孤山附近了。

    每隔五分钟一次,刘禹连续呼叫了十多次,对讲机的话筒里中,终于传来了一个不甚清晰的人声。

    “属下许文德,敢问可是刘帅”

    “某家正是,你部现在何处,你部现在何处。”

    刘禹松了一口气,他不是担心对方不能及时到位,而是担心他们不会使这玩艺。

    姚訔与陈炤、胡应炎等交换了一个眼神,无不是惊诧莫名,旁人不知,在李庭芝幕下呆了许久的陈炤如何不知,这位许指挥是何许人也

    他竟然当真说动了李部大军来援,此刻或许就在大江对面众人的心一下子兴奋起来,盖过了对于千里传音这等黑科技的好奇。

    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行动不再是孤注一掷。

    就在这时,许文德粗旷的嗓门又响了起来。

    “回抚帅的话,属下先行一步,已经抵达孤山岛一侧,余部相差不过半日的路程,最迟将于今天夜里抵达。”

    “好,水军呢”

    “水军洪指挥刚刚与属下通过话,他们的船队要后日才会到,只是在经过镇江府水面时,恐为鞑子水军探得,望抚帅早作打算。”

    “明白了,你部先行警戒四下,让各处探子掌握鞑子动向,就在你处汇总。”

    “属下听命。”

    通话结束后,刘禹马上向姚訔他们介绍了这种电台的使用方法,在锁死频率的情况下,只需要学会开关机就可以了,姚訔当即叫来几个属吏,就由他们轮番操作,毕竟刘禹不可能时时守着。

    简单地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与他们,又实际操作了一把之后,刘禹便不再多管,走到堂中的那张大桌前,指着上面的地图说道。

    “诸位请看,李相援军已经到达对岸,这一段江面,中心有一小岛,咱们只要能退到江边,水军便能将人渡过小岛,元人虽然众多,面对滔滔江水也徒呼奈何,还有何疑问,不妨一并说出来,咱们一一解决。”

    “既有援军,还有什么可说的,五十里,拼一拼,怎么也要冲过去。”

    陈炤狠狠地一拳砸到桌子上,姚訔也是郑重地一点头。

    “那好,就定在后日夜里,船到人到,一齐渡江。”刘禹一锤定音,

    “好,下官这就去安排,让百姓这两天吃顿饱的。”

    陈炤急匆匆得就要走,被姚訔一把拉住。

    “将酒肉全都分了,左右也带不走,某家中还有一酝陈酿,就埋在院中花树下,一并取来吧,今日与诸君痛饮,不醉不归。”

    当日夜里,完成了一天苦练的常州军民,全都分到了三倍于往常的饭食,其中还有一些仅供战士才能享用的肉类,再加上不多的酒酿,使得整个城池犹如过年一般地热闹。

    刘禹只喝了几杯,便退出了酒宴,他想将这份热闹留到过江以后,为此,哪怕回去接受虐待,也算不得什么了。

    于是这一天,钟茗发现,对方的学习态度,前所未有地认真,看着那张棱角分明的侧面,仿佛又让她记起了过去的某个情景。

    是那样的相像。

第十三章 常州(十三)() 
    张弘范所部水军,被调到江南是半年前的事,当时原本是打算用于江北攻略的,因为淮东被一条大运河贯通全境,忽必烈需要他来打击宋人的水军余部,准确地说就是洪福所部的雄江军。

    到达建康城下时,宋人龟缩扬州城,就连水军也避而不战,分散躲藏到了那些广布于各地的湖杈中,让他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他便率所部参加了镇江府的围攻,这一战,他的兄弟,族中排行老十的张弘正奋勇先登,一举擒获城中主官文天祥,立下头功,战后得到了大汗的夸赞,并亲手为他佩上金虎符,张氏一门三金虎,银虎人人皆有的奇迹,顿时成为汉人世家的榜样和骄傲,人人称羡的同时,张部也被继续委以重任,那就是参与接下来的扬州之战。

    这么做,颇有些平衡的意思,因为紧邻的常州破城在即,却没有了他们的份,显然,大汗也好,主帅阿刺罕也好,都不想让张氏过于出风头,对此,兄弟俩都是心知肚明,并没有在人前表露出什么,而是一心一意带着水军执行对大江的封锁。

    镇江府水面很宽,在冬日里大雾弥漫时,是很难看清对岸的动静的,可谁能想到,这一天是个少见的大晴天,冬日的暖阳驱散了江面的雾汽,让例常巡逻的水军快船一眼就看到了对面江上,那一串首尾相接连绵不绝的宋人船队,等到张弘范得报,老十已经带着前锋船队追了上去,他没有迟疑,赶紧下令余下的战船升帆,顺着江流紧紧跟上。

    风帆时代,如果双方的舵手水平相差不大的话,船只的速度基本上取决于老天,大江不比大海,风力没有那么猛,因此,一时间他们的速度也上不去,只能大致上落不下太多,张弘范也不着急,因为江面上就这么宽,回旋的余地还不如洞庭湖大,宋人既然有这么一只庞大的船队,必然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只要不被落下太多,追上就是迟早的事,当然了,如果他们想要逃到海上,也不是没可能的,毕竟出海口就在崇明附近。

    “指挥,鞑子追得很紧啊,要不要开车?”

    宋人的中军船队,洪福的座船行驶在中间偏后的位置上,做为全军火力最强的一只战船,它担负着最主要的突击任务,同时也负责后路。

    哪怕不是老司机,洪福也听得懂部下的建议,因为它的座船是一条双车明轮,所谓双车,就是在船舷的两侧各有一部高大的水轮,由轴杆与桨室相连,桨室在船身的倒数第二层,里面除了三百多名桨手,还有二百多力士,他们负责用脚踏,踩动水轮转动,从而获得格外的动力,这种车船,是宋人水军的利器,特别是在无风的天气下,收起主帆,纯粹由人力驱动,要比单纯的划桨强上数倍。

    “不到时候。”

    洪福站在舵台相反的方向,持着一具双筒千里镜,观察后方的情形,他的船队除去雄江军所属各式大小战船五百只以外,还有从扬州各地征调来的五百多只民船,战船的速度本就有快有慢,民船更是全靠风帆和人力,一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