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人重生记-第10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洛伊苦着脸道。“爸爸,可这是老师交代的课后作业,是会要检查的,我也想要小红花啊……”

    “好了好了,睡吧。爸爸去看,明天说给你听,好不好?”

    克洛伊伸出了手。“拉钩!”

    长叹了一口气,付正义跟克洛伊拉了钩、盖了章,将房间里的灯关掉便下了楼,见老娘已经开了电视继续在看着,可就不由得又叹了口气。

    见儿子一脸的无奈,付妈乐了,挥了挥手示意他快走。“行了、行了,你忙你的去,我看完了明天说给她听也就是了!”

    “幼儿园都这样了,那上了小学、中学可怎么办?”

    付妈道。“没办法的呀,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哪里有反驳的可能?老师的一句话、比家长的一百句话都管用啊……”

    “独生子女,人为造就出来的一种特殊生物,以后有的苦头吃呢!”

    付正义是有感而发,记忆之中的教育最终变成了教育产业、变成了优质的现金奶牛,培训机构全面开花,私立学校被趋之若鹜,而高考学校大量涌现、更是导致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获得了全面的肯定,寒门难出贵子成为了普世的概念,责问也好、处罚也罢,最终还是被国人们习以为常了。

    怎么办?

    还在筹备的邗州唯知小学、唯知中学,若是依然还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去发展,付正义相信国内没有那个教育机构可以跟唯知教育比拼实力的,优秀的教师确实少,可无论是待遇、福利还是说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付正义不相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困难。

    可难道说是去模仿什么衡水、毛坦的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克洛伊参加高考吗?

    打开了唯运集团的资料,二十七个城市里的四十多个唯知公寓目前已经完成了招租,剔除无须建立幼儿园、小学的那些项目,按照小区承建时的要求,唯运集团还需要在两年内为这些小区提供配套的幼儿园和小学。

    将时间跨度向后推个几年,一旦让唯知教育集团承担起这部分的责任,那就意味着唯运集团还需要承建两千多所幼儿园和小学,让唯知教育集团为这些幼儿园和小学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

    犹豫了片刻,付正义还是拨通了章亚楠家里的电话,她先道歉这么晚打扰她,然后便直入正题,询问唯知教育集团的未来发展规划。

    “幼教这一块倒是还算比较好解决,三分之一的外籍教师、专业的营养师、国际化的教学环境,都应该能够吸引哟瓯绣教师的加盟、让生源不存在问题。可小学这一块的问题比较多,各省对唯知教育以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的方式非常反感,认为一旦这么执行了、会导致公办学校优秀教师的大批量流失,甚至会导致原本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越发的不均衡……”

    “除了行政主管部门的问题,唯知教育集团能否能组建一流的教师团队?”

    章亚楠哑然失笑。“小付啊,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了解不太多,看起来教师有寒暑假的福利,但实际上教师的工资并不高的。小学教师的压力还好,可到了初中、高中,教师们的压力可就一下子大了起来,班主任更是需要起早贪黑,毕业班的周末那是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的,批改作业、找卷子、揣摩考题,还需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水平、职称也是必须要特别努力才能评下来的……”

    对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付正义以前也曾经细致的思考过,随着章亚楠的讲述、也就逐渐回忆了起来,等她说完了付正义便道。“章校长,解决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问题并不难,工资待遇不是什么问题,解决住房也不是什么问题,我关心的是唯知教育集团能否迅速且全面的介入这个领域,让民营学校成为教育的主流方式,低廉的收费、相对优秀的师资力量……

    对了,我曾经构想过一种教学模式,那就是让优秀教师通过课堂录制的方式、开展电化教学,这样原本一个教师只能负责两三个班级教学的问题,我相信也就能够解决了……”

第1368章 模式创新() 
章亚楠愣住了。

    电化教育,那岂不就是一些大学里所正在推广的电视教育模式?

    授课教师将课程录制下来,以标准教学范例的方式、让学生们在电化教室里听课,也能够起到同行们的教学交流效果。

    可问题是这种课程一般都是某个难点、又或者是超纲的教学,目前高考的时事政治这一门课程、倒是比较适合于这样的方法,但正常的课程也用这样方式来进行,教师跟学生不再是面对面了,那授课教师也就无法掌握授课的效果、不能清楚学生们掌握的程度、也难知晓教学要点是否被学生们所理解,总的来说应该还是弊大于利的吧?

    “小付啊,电化教学的基础设施投入会比较高,而且课堂纪律也无从谈起的,针对性的施教也就不复存在了,优秀教师并非只是某一堂课讲的好,还包括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判断学生们的情况,能够给予即时的引导、给予合适的建议!”

    付正义笑了起来。“优秀教师负责解决授课问题,而随堂教师则负责解决针对性的问题,一旦这种方式可以全面推广,那么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章亚楠不解。“怎么说?”

    “小学几门课程的教学,应该说是不太会超纲的,所以一个优秀教师所录制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在一百、甚至是一千个教室里同时放映,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到听课无死角、更不会在产生前后排同学听课效率的差异!

    想要教学质量得到保证,那就需要招聘责任心强、观察力细致的随堂教师,课后随堂教师所需要解决的就只是针对性的问题,如果说摆脱了教学这一部分、随堂教师还没办法解决学生们的学习进度问题,那作为校方而言、又何必寄希望于这样的教师呢?”

    章亚楠惊呆了。

    他所说的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她对教育工作的认知。

    教师不再负责授课、而变成了一个观察者、一个学生问题的发现者,可这么一来、随堂教师还能被称之为是教师吗?

    “小付啊,这样可能不行的啊!优秀教师是需要通过授课来提升教学水平的,公开课存在的意义、除了是教学水平的检验之外,还有着教学经验交流的作用,你、你的这种方式基本上将这些全都给取消了,那随堂教师的教学水平该怎么去提高?这岂不是阻断了随堂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常规途径?”

    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了毛坦高考学校里的情景,付正义舒了口气便道。“高考工厂据说正在蓬勃的发展,普通班有九十个学生,而复读班则是一百五十名学生,您觉得一个授课教师能解决一百五十个学生的问题吗?更何况授课教师可能带的会是两三个班级、数百个学生的,课堂上教师估计也是只负责讲解、并不进行答疑的。

    目前我们讨论的只是小学的教育,初中、高中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这种模式经过检验、确认有效,那么再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实施,您觉得如何?”

    认真琢磨了一下,章亚楠觉得这样的方式可以进行尝试,效果若是好、倒是真的值得推广。

    一名优秀的教师、是需要时间累积的,不排除有些优秀的教师在从业数年后教学水平便能够跟优秀老教师一样,只不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委是否能批准,家长们是否能够接受,学生们是否能够适应,都是需要面对的难题啊。

    “章校长,许多事情都是需要尝试的,阻力大、那就将最初的规模搞的小一些,有了成熟的经验、有了令人信服的成绩,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获得老师长期关注的,教委那边我觉得一开始在小范围执行这样的教学、应该是不会有过大阻力的,而家长那边的工作、倒是比较麻烦,这可能需要您多辛苦、多做一些工作的。”

    “只要是为了孩子们好,受点委屈、吃点辛苦算的了什么”

    全新的模式算是就这么被制定了出来。

    邗州唯知小学的进度被提前了。

    得益于唯知系在邗州本地的实体企业众多,外地公务者们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其实并不敏感,因此在进行了试探性的调查之后,付正义这才惊讶的发现,如果在唯知小学里进行电化教学的推广,基本不会遭遇学生家长方面的任何阻力。

    邗州教育局正愁没办法解决那么多外地务工者子女普及教育的问题呢,得知唯知教育集团准备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最终可以让一名优秀教师承担原本五倍、十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教学任务,当即就准备将这事儿作为教学创新进行上报,还承诺唯知小学可以在全邗州范围内随便挑选优秀教师过去任教,教育局还会负责做教师的工作、解决教师编制等诸多的实际问题。

    外地务工者们则对唯知小学的教育模式根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孩子是否有学上、是否能够得到教育,不到一周的时间、申请表就超过了五千份,甚至还有原本将孩子留在老家上学的也来打听是否能让子女来邗州上小学,之前困扰章亚楠的生源问题、作家长工作的问题竟然根本就不是问题,章亚楠头疼的反倒成了该如何解决这么多申请来邗州上学的孩子编制问题!

    得知进展、付正义也算是松了口气,听章亚楠说完了问题可就有些奇怪了。“怎么会不好解决编制的问题?义务制教育已经是立法了呀?”

    章亚楠苦笑。“不好解决的啊!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在邗州就读小学,就全都属于借读生啊。借读费是要部分上缴财政的,而且关键的是学籍问题!在邗州上完了小学就要上初中,初中之后还要考高中,目前的教材全国并不一致,在邗州上学的孩子们、根本就没办法回原籍参加统考了啊!”

    付正义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了。“得,您这边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明说吧”

第1369章 生存的问题() 
教师节是周末,不过周一将克洛伊送过去的付正义发现,唯知幼儿园里挂起了彩旗、拉起了横幅。

    教学模式创新所引发的讨论,已经在互联网上开始了发酵,他将克洛伊送进了教室、便去了幼儿园的园长办公室,见章亚楠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便拽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见是他来了、章亚楠将手里的报纸翻转过来便指着大标题感慨了起来。“呐,这是一份关于留守儿童调查的社会报导,真没想到这些外来务工者们的子女沦为留守儿童之后,会是这么的可怜……”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能回去一次就算是不错的,而有些过于偏僻的地区,留守儿童们甚至两三年才能见一次父母,疏离感、孤独感,折磨着孩子、也折磨着父母,可这些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啊……”

    “生存的问题……是啊,一直生活在城市里,连我都没有这方面的概念,邗州地区也有贫困地区的,可跟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们相比,邗州的贫困地区简直算得上是富得流油!”

    有些问题真的很难摆到台面儿上去说的。

    有些贫困地区为了面子上好看,千方百计的希望媒体不要曝光,一旦有提及当地经济状况的、主政的领导们甚至会勃然大怒,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