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东游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对赵东来的了解,绝对不是你们这些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我才不信呢!”

    白乐仙不以为然的将头扭过去,不再听信李林朴说的话。

    “咳咳!”

    此时赵东来已经走到了二楼书院的讲桌前,站在台前做作的轻咳一声之后,眼角余光忽然打量到了书院东北角最后排的位置上,居然安静的坐着一个相貌英俊不凡的陌生年轻人。

    此人看上去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比赵东来本人小不了多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一闭之间,似乎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轮廓分明的脸蛋上,更是写满了淡定从容的表情。

    虽然只是一袭普通的素色长衫在身,但却完全遮不住他呼之欲出的良好气质。

    尽管衣着一般,打扮也相对简单,与现场那些动辄丝绸加身玉冠及顶的官二代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但他哪怕仅仅只是安静的独处一角,却也丝毫不减风采。

    “这位同学是新来的吗?”赵东来半眯着眼睛盯着素衫青年好奇询顺。

    “回夫子。”

    素衫青年礼貌的从坐椅上站了起来,拱手道:“我叫韩湘子,是前天刚到国子监报道的插班生。”

    “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您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来夫子吧?”

    “你就是韩湘子?”

    盯着眼前这个与自己年龄相当的英俊青年,向来镇定自若的赵东来几乎下巴都要掉下去了。

    想不到前几天刚听韩愈提到韩湘子的大名,今天就见到了他本人!

    不过令赵东来有些哭笑不得的是,眼前这位英俊的素衫青年,显然要比曾经在新加坡版东游记里看到的湘子要英俊三分不止啊,而且人似乎也要年轻许多。

第二十一章 国子监百家争鸣() 
“是的夫子,我就是韩湘子。”

    “想必叔父已经向您提及过了。”韩湘子不无礼貌的回应。

    “嗯。”

    赵东来轻轻的点了点头,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悸动,然后朝韩湘子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经过这一个小插曲之后,赵东来没有再多说其它废话,一心一意的给大家讲起课来。

    大概是因为有好几天没有到书院来的原故,加上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又是东来最喜欢的文人,所以这一节课他讲得格外的认真而激动,当说到“归去来兮”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更是忍不住有种要引吭高歌的冲动。

    夫子表现的如此投入,学生们自然也是听得格外认真而享受。

    其实在大唐长安城中,许多官员的子女在学习方面都是相当刻苦而努力的,并不像现代社会中那些“二世祖”一样骄奢淫逸。

    当然个别人可能要除外,比如说李林朴这类人,就像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在这个快要临近秋试会考的紧要关头,这些官员的子弟更是卯足了劲要考一个好名次,如此一来既能为家族的荣誉添砖添瓦,又能在日后的仕途中与同样在朝为官的父辈相辅相成,可谓是两全其美。

    一课生动形象的课程进入到结尾的阶段,赵东来忽然心血来潮的出了一个题目,让大家以古都长安为名,当场作一首诗!

    诗的体裁不限,五言,七绝,词牌名,长短句皆可。

    吟诗作赋,对于书院中这些接受了整个大唐最高级教育资源的学生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当赵东来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院中的学霸级人物——白乐仙,立即就当场作起诗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河楼中吹玉笛,古都三月落梅花。”

    一首作罢,场上众人包括赵东来在内,所有人几乎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李林朴,这一刻居然也安静得出乎意料之外。

    半晌之后,忽然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波接一波的掌声几乎持续了近半刻钟的时间,这才渐渐的平息下来。

    再一看书院中的那些学生,早就已经一个个朝着白乐仙投去了万分羡韵的目光。

    赵东来同样感觉很震惊,但他的震惊与这些学生的震惊又有所不同。

    如果说学生是惊叹于白乐仙过人的才思,那么,赵东来所惊叹的,则是关于历史为什么会被篡改成这样!

    在赵东来模糊的记忆中,方才那一篇有关长安的诗,应该是唐代诗仙李白曾经的作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可是现在却从一个叫做白乐仙的年轻人嘴里念了出来,而且在场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是第一次听到这首诗,很显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盛唐诗人李白所著。

    难道是历史出现了扭曲?

    赵东来有些迷茫的摸了摸后脑勺,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接着他又转念一想,这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试想一下,八仙中的东华上仙以及韩湘子都出现了,那么他所认知中的历史出现了一丝丝的“错乱”,又有什么大不了呢?

    念罢,赵东来暗自深呼吸一口气,理了理有些纷乱的思绪,然后朗声道:“这首诗确实写得非常不错,虽然仅仅只是一首简短的七言律诗,但却囊括了数个地名,竟境方面也相当之高。”

    “若是白乐仙同学能在数月后的秋试考场上,也有如此这般的发挥,那么今年的状元,可就非他莫属了!”

    “嘿嘿,谢谢夫子夸奖,相比学富五车的东来夫子,我还有很长的路……”

    “这并不算什么吧?”

    不等白乐仙把话说完,之前一直安静自若的韩湘子却忽然开口了。

    这句听起来好像带有一点点冷傲,还有一丝丝挑衅意味的话,瞬间令白乐仙的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太愉悦的神情,不过碍于有夫子在场,所以也不便发作罢。

    赵东来闻言则嘴角微微一扬,好奇询问:“湘子同学,莫不是你有更好的作品呈上吗?”

    “不敢说更好,但应该也能登堂入室!”

    韩湘子不卑不亢的回应一句,随即大声朗诵起来,神情间倒是颇为自信。

    “访贤揽胜观名山,西北风光自不凡,”

    “五千历史数陕晋,八万里路到长安。”。。

    与上一次白乐仙作诗之后那种震惊的场面不同,韩湘子作完诗之后,场上却陷入到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仿佛所有人在这一刻都被定格了,除了赵东来脸上那有些玩味的笑意之外,书院中的其余学子,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死死盯在了韩湘子那英俊的脸庞上。

    当然,这些所有目光之中,最多的还是钦佩和神往。

    毕竟,这些常年在国子监内享受大唐最高教育资源的官二代们,怎么可能相信一个从乡下来的土小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全新的诗词。

    而且无论是对仗之工整,还是平仄及押韵,又或者诗中所表露的境界,竟然都不在李杜两位诗仙诗圣之下,这无疑让人有些跌破眼镜。

    “好诗,好诗。”

    赵东来满意的拍了拍手掌,朗声夸奖:“看来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主簿大人的侄子,确实颇有乃叔当年之风范。”

    “东来夫子过奖了。”

    韩湘子平静的咧嘴笑了笑,径直坐回了椅子上。

    “很好,这堂课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

    “如果能把这种高度的热情保持到秋试会考的那天,我相信以在坐各位的知识储备,一定可以考取一个好名次的。”

    说到这里赵东来又顿了顿,扫视面容清秀的白乐仙一眼之后,忽然打趣道:“乐仙,看来湘子同学的到来,可能会撼动你学霸的地位哦,若是想要在秋试会考上力压群雄,那你可得加把劲才行了!”

第二十二章 与八仙为友() 
“放心吧,乐仙一定不会辜负夫子的厚望!”白乐仙自信满满的应承下来。

    课堂结束之后,赵东来因为还有一些有关八仙的事情想向韩湘子证实,所以课毕之后,他专门将韩湘子带到了自己备课的那间小院中。

    二人刚进入小院的刹那,立即看到满脸倦意的韩愈从院落内走了出来。

    当看到迎面而来的韩湘子与赵东来二人如此相敬如宾,他那困顿的脸上不由得化开了一丝难得的笑意。

    “东来,忙完了吗?”

    “忙完了。”赵东来礼节性的回应一句。

    身后的韩湘子则毕恭毕敬的唤了声叔父。

    韩愈满意的扫视他一眼,但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将目光落到了赵东来的那一袭身袍身上。

    “东来,你怎么今天还敢身着白袍啊?”

    “难道真的不怕死吗?”

    “死?”

    听到这个词的刹那,东来不免内心一惊,随即皱眉道:“主簿,为何无端端的提到“死”字,难道穿件白衣服也有罪吗?”

    “当然有罪!”

    韩愈四下打量一眼,见周围并没有什么可疑人物,这才一脸神秘的提醒:“东来,你难道还没有听说吗?”。。

    “昨天夜里在雁塔附近,又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件。”

    “这已经是长安城中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五起命案了!”

    “那又如何?”

    尽管此时东来的内心已经有些翻江倒海,但他还是强行按捺住了心中的那份恐惧和震惊,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雁塔命案呢?

    作为第一个接触到死者的人,甚至还有可能是唯一的目击证人,东来几乎可以断定,昨晚行凶者就是南山上的那头东海恶蛟。

    不过这些事情,他显然不能对韩愈提起。

    一来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二来也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尤其听到韩愈说这是近来第五起命案的时候,心中更是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似乎他已经猜测到,这几起命案的背后,也许与那本捡到的玄天九变有关。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就更加不敢多说什么了。

    “东来,你可知最近五起命案都有一个共通点?”韩愈一脸睿智的反问。

    “什么共通点?”

    赵东来迷茫的耸了耸肩,脑海中则闪过昨天夜里看到那具无头尸体,当回想起对方那白袍加身的装扮时,顿时灵光一闪,当场惊呼起来。

    “主簿,您所谓的共通点,难道是指白衣儒生?”

    “没错!”

    韩愈疑惑的扫视眼前这个一惊一乍的年轻人一眼,点头道:“据我从巡城卫那边听来的消息得知,所有遇害之人,都是白衣儒生形象的打扮。”

    “所以经过巡城卫裴统领的推测,他怀疑这是一起专门针对白衣书生进行的,并且有预谋的刺杀案件。”

    “而这些案件的背后,极有可能会牵扯到宫廷甚至官场的势力争斗,与数月之后的秋试会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扯淡……”

    赵东来忍不住冷笑一声,随即这两个超前卫的词语脱口而出。

    “什么扯淡?”

    韩愈有些不解的扫视赵东来一眼,反问道:“莫非你觉得这个分析思路是错误的?”

    “我……不太清楚。”

    赵东来在内心略一挣扎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退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