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绝尘-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杨大爹才会对自己的这个老朋友给予高度评价:〃这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还必须具有看透世事人生实质的阅历。而真正能做到处变不惊的人总是极少数。有的人能很快达到那种境界,有的人直到快走完人的一生后才会有如此的胆识,而多数人哪怕活了一辈子也不会有处变不惊的领悟。〃

    因为当过所长,所以guān g上的那些潜规则都知道,吃饭、送礼、应酬什么都会;因为住在南正街上,也就懂得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很乐意有机会为人民**,肖德培就肯定是二十四号楼管理员最好的人选。出门办事,在需要的时候,绝没有那些穷知识分子的吝啬和猥琐,吃饭喝酒自然定点在耀东酒楼,因为在那里他不用付钱;休闲娱乐也都能相陪,就是有人喝得有了七八分醉意要***也行,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在那些野鸡店,得在那些知名的高档会所,肖外长说的也很有理由:〃我可以签单。〃这句话说的很实在,南正街长大的那些有钱人和成功人士谁会不买他的账?就连那个喜欢吹胡子瞪眼的*老爷子面对肖外长的那种签单也会大笔一挥,签下〃同意报销〃四个字的,这也就等于承认肖外长的那些行为属于合理消费、正常开支。

    肖德培同样对小时候的那个虎头虎脑、碰见了南正街的长辈总会甜甜一笑、恭恭敬敬叫一声才会离开的罗汉留有极好的印象,所以对王茂林极为罕见的向他们提出照应王家老五的请求欣然应允。那个曾经是地质勘探专家的他就花了些时间很好的给那个已经长大**的罗汉普及了一下峡州的概况,就这座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实际情况给他上了生动的一堂课,因为他认为在这个南正街人的宝贝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应该对这座城市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清新的认识。

    〃峡州的劣势很多,地处内地深处、七分全是大山;历来就是个承上启下的水陆码头,国家投入不多;真正的人才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虽然峡州人有豪爽、争强好斗的一面,可也有得过且过、有些惰性的毛病。〃肖工说得一针见血:〃峡州的优势资源有两个,一个是水资源,因为国家发现了那里面投资回报惊人,也具有**的利润空间,于是就全变成了国有企业的垄断,所以在这一块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第二个就是矿产资源,其中蕴藏量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就是磷矿和煤矿,当然还有硫铁矿。这就是你的强项。〃

    王大年在点头称是。

    〃我同意有些人的分析,绝大多数人都想去当公务员的潮流其实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是一种悲哀,年青一代少了**和自我奋斗,中华民族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所以,你回来创业就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我们南正街的**,所有的人自然会义不容辞的支持你。〃肖德培开门见山说得很直截了当:〃创业的关键就是要选好项目和行业,光伏产业好不好?好!可是一拥而上,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绿色农业好不好?好!可是不具备立竿见影的效果;机械工业好不好?好!可是利润已经变得稀薄;而罗汉想自己创业就必须尽快的找到切实可行的切入点,不管用何种方式都得尽快得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站稳自己的脚跟才行!〃

    〃肖叔,您分析的好。〃恭恭敬敬的倾听着这位弥勒佛的教诲,那个游子归来想自己创业的王大年心里就充满感激:〃下决心回来之前,我也想到过自己的优劣之处。可是只要想想南正街有您这样一些喜欢我、爱护我、关怀我、哺育我的父老乡亲、街坊邻居就什么都不在话下了。如果不想回来,我可以在京城混得不错,也可以在羊城过得很好,可是我还是会经常不由自主的想回来,创业也好、报恩也罢,反正都得让大家知道,罗汉是值得他们当年那样做的!〃

    王大年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的时候就成立了南正公司,因为那个刻骨铭心的名字,杨大爹欣然成了名誉董事长,*庆丰糊里糊涂的成了监事会**,而肖德培顺利成章的成了那家公司的总工程师,杨大妈和田大妈就心甘情愿的成了那家公司最早的保洁员,一些大姑娘小媳妇也自保奋勇的成了不要报酬的接待员。所以有人很感慨的说:〃谁也不会有这么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帮他一个人!〃

    等到那个名声变得越来越大、忙得越来越不可开交、因为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肖德培想起了自己还有肖外长的那个头衔的时候,就开始叫苦不迭:〃罗汉,你还以为我年轻吗?我都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了,怎么还能适应你们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人贵有自知之明,大不了给你当个顾问,或者幕僚,我还是回去做我的楼栋管理员去吧?〃

    〃肖叔,南正公司可是因为您的提议才建立起来的,没有您这个总工程师,南正资源还有资源吗?所以您想走也走不了!要么像春蚕或者蜡烛,要么像开国**!〃王大年就会当着田大妈的面胡说八道:〃看看石头哥的妈妈显得越来越年轻,就知道多半是您的功劳!既然有精力收拾大妈,顺便帮我收拾收拾公司还不是小菜一碟?〃

    田大妈就会红着脸去打罗汉,罗汉就会一如既往的抱头鼠窜,不过到了吃饭的时候照样若无其事的坐在肖德培家的餐桌上喝酒吃菜,叫人又气又恨,可就是把他无可奈何;二十四号楼的那些哥哥姐姐对王大年这个宝贝**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张广福在阅报栏贴了一张通知,楼栋管理员的工作就换到了郑太平那个一把手的身上,连杨大爹都说换得好、恰如其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肖德培就只好到南正资源上班去了,称呼也从肖外长变成肖总了。

    肖总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负责公司的技术方面的指导,用王大年的话说:〃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想干什么、爱干什么完全随您的便!〃可是王大年经常不是满世界的出差就是到基层去检查指导工作,南正资源却从京剧《沙家浜》胡传奎唱的〃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变成了拥有一栋大厦、总部几百人、各分公司近万人、资产数百亿的大公司。那些副总除了听王大年的,也就只服肖德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肖总就自然而然成了王董不在的时候的第一把手,罗汉答应他的那种悠闲自在的工作根本就是一个圈套,这是他对田大妈苦笑着说的。

    不过,到了王大年回到峡州的第五个年头,在一次喝酒的时候,田大妈在给罗汉回忆当年是如何从那些工作笔记的笔迹上发现肖德培就是她找了很久的那个好心人的时候,肖总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又一次把放在*下的那些灰尘扑扑的木箱拖了出来,翻出了一些图纸和报告,给罗汉讲了一个很久以前发生的故事。王大年就对田大妈当年决定留下这些东西的决定佩服得五体投地:〃您的决定就是井冈山的炮声、遵义会议的决议、延安窑洞的灯光、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千帆竞渡,对于南正公司那就是一个具有里程碑似的历史性的转折,您要我怎么感谢您才好呢?〃

    的确如此,因为在那些貌不惊人的木箱里尘封了许多年的书籍、图纸、资料、和工作笔记中蕴藏有一个早就被人遗忘的秘密,而那个秘密背后有着一笔惊人的**财富,一个其实早就被探明、却因为被遗忘所以不为人知的巨无霸的杨柳磷矿,在不久的将来会以某种形式横空出世、出现在世én miàn前,而且还会因此而掀起轩然**。

    本书首发来自,!

1317。除了没有爱情() 
1317。除了没有爱情

    从峡州出发,绕道当阳,自驾开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那座原来号称绿化第一县、现在化工发展迅速的远安县城,不过如果要到那个县的号称嫘祖故里的荷花镇,则可以选择走另一条道路:出了中心城区就上沪蓉高速,然后转到223省道在崇山峻岭中一路前行,加大油门冲上一个长长的上坡就到了距中心城区73公里、距县城42公里的那座古镇;如果驱车继续向前,16公里以后就会到望家村,换到乡村公路上一路颠簸前行不到5公里,就会到达一条长长的山沟,那里的地名叫杨柳沟,有几口上下都已经打点好、擅自私采的小的可伶的村级磷矿。【。m】

    望家村是鄂西大山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山高坡陡、地少人多,连绵不断的山峦一眼望不到边;地理位置偏僻,也没有什么像样的集镇和像样的企业,山上除了能长些稀疏的洋芋和包谷,就是嶙峋的岩石了;前三十年提倡植树造林,满山满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后三十年开始的时候推行分田到户,所有的松树**之间都被砍得精光,成了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

    后来说要退耕还林,就七零八落的种了些小树苗,不过就是弄虚作假去骗中央的相关扶贫开发资金;再后来,上面明白了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杜绝弄虚作假,可大家也知道种田越来越不值钱,加上杨柳沟那三口小矿产量不大、挖出来的磷矿的品味都在10%左右,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类,有关方面又开始号召种柑橘、种核桃,搞多种养殖。可惜已经晚了,年轻人都**了,孩子们也都跟着他们的父母离开了,有人说,城镇化的全面推开其实是农民工所促进的,这话说的很对,就是上面不承认。

    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上山下山,拐个弯就会看见那条叫杨柳的山沟。站在高高的山*往下望,那条山沟很长,有些青砖红瓦的农家小楼,也有些很多年前修建的干打垒的土坯房,一条不宽的小河从沟里穿过,两边有些绿油油的庄稼,山坡上到处都是一片片包谷地,如果矿上停产检修,空气压缩机和卷扬机就会不再轰鸣、那些运矿石的货车就不会到这里来,矿工们就会三五成群的到不远处的荷花镇去,除了喝酒吃肉买东西,当然还会***,那个时候,山沟就会显得分外宁静,就像时间停止了似的。

    如果站在沟底四下打量,就会看见半山的那三个黑**、灰扑扑的矿井口,看得见那几个不大的装卸平台;如果遇上风声紧,检查得很严,矿长就会叫人把进口给临时用水泥封住,矿管员开着执法车过来,装模作样的看一下,用shou ji拍几张zhào piàn,就扬长而去,不抽烟、不吃饭、也不喝酒,廉政奉公,其他的事谁都明白可以换个时候再说。当那辆越野车蹦蹦跳跳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工头就会敲着一根破钢轨大声叫着:〃复工了!〃

    于是就会有些或者筋疲力尽、或者萎靡不振的矿工慢慢地从那沿着山沟一字排开的吊脚楼、土坯房里走出来,空气压缩机开始发出轰鸣,一些正在享受难得的寂静的麻雀就会被惊飞;因为听见了机械的轰鸣,就会有更多的矿工从那些写有餐馆、美发、网吧和小卖部等字样的房间里出来,肯定会叼一支烟、脸上和头发肯定都是脏兮兮的,安全帽不是戴着就是拎着,有的矿工安全帽上的矿灯依然还明亮着,他们得赶着去上班。

    这就是个奇怪的现象,不想做却不得不去做,磷矿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这三个矿虽然很小,还是没有在国土局登记注册备案的黑矿,在关停并转的名单上也找不到杨柳磷矿的名字,不过就是几个村干部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办点私事、发点小财而已,税务部门知道,因为他们照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