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打怪系统-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伟相信这个名字就值得首印印这么多,就冲这个名字这本书的销量就绝对不会让他失望,五万册这个数字对于琴岛文学出版社来说已经很久没出现过了,不说首印五万册了,就是总印这么多年也没出一本五万册的书了。

    现在的廖伟很紧张,明天销量究竟会怎样他虽然有信心但也不免紧张,不怕别的就怕万一啊,万一销量很惨淡怎么办?五万册啊,对于琴岛文学出版社来说这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这时候的余言还在和粉丝们互动,对于明天作品的销量一点也不担心,反正卖得不好赔钱的也不是自己啊,而且余言真不信自己现在作品集还能卖得差了,以自己现在的热度简直就没这种可能。

    “今儿老百姓啊,真呀嘛真高兴啊”嘴上边哼着歌边刷新着评论,在和粉丝们互动的过程里余言也发现了一些自己之前没注意过的不和谐现象,自己微博的评论里偶尔会有一些说自己有辱文人的留言。

    没错,余言作品集还没出版就有一些人在说自己有辱文人,因为在这些人眼里余言是在以一个歌手的身份出书,以一个不世出的天才的身份出怎么样,这首先就惹得许多不得志的作者们不满了。

    这种不满其实大多是源于嫉妒,这些不得志的作者们基本都和当初那个齐省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差不多,他们自认怀才不遇也天然地就比较讨厌天才,而余言以一个歌手的身份出书更是让他们感觉文学受到了侮辱,什么时候歌手也有资格出书了?

    在这些作者的眼里,歌手、演员等职业都是下等,音乐、电影等也都是下等艺术,就算再赚钱也是下等,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赚钱所以被他们认为是下等。

    话剧演员通常看不起电影演员,而这些作家们的心理比较类似,所以余言就更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对于这种人余言一个都没回复默默地把这些人评论全都删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就准备涉及一下这种方面,下一本自己要抄的可是能在我国史课本上留下重要一笔的作家。s

    第一本书迷思除了孔乙己之外余言挑的那些都完全没资格出现在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只不过更适合大众话题性略强一些而已,同时对于高中生来说,这几篇文章也称得上天才之名。

    看着这些评论余言就觉得搞笑,一个个大义凛然好像代表着文学大道似的,留言的这些人自己一个都没听说过,看起来都是些比较落魄的。

    这里面居然还有人义正言辞地要求自己赶紧停止这种出版行为,停止对文学的侮辱,余言记下这人名字心里默默念了句傻逼。

    余言不知道,他删掉的这些评论里就有一条来自那个曾经到过他学校找过他的齐省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这位怀才不遇的编辑自被保安架出学校之后就一直对余言耿耿于怀。

    他也知道绝对不会只有自己一家出版社找余言,所以他一直在等余言作品出版的那天,他得看到余言出丑,他得看到余言作品销量惨淡遭到一致的批评才能舒心。

    带着这种心情,当时好声音节目余言那期播出后他差点气得背过气去,四转啊这可是,妈的,这个小子怎么能获得四转啊!这位编辑当时有点怒火攻心,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自己瞧不起的小子能获得四转还得到了导师们如此盛赞。

    在节目上听说余言的作品集在七月底到八月底之间要出版之后他就一直在等着这一天了,作为一个自认怀才不遇的文人,他内心理所当然地认为音乐不过是下等艺术,文学才是上乘。

    于是这位编辑一直在等待着余言发书的那天,音乐这种下等艺术方面你获得一定的成绩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这不过是下乘艺术而已,取得一点成绩实在不值一提,换了我我也行,只不过我根本不屑于参与这方面的东西罢了!

    这位编辑就这么安慰着自己,不停地告诉自己文学才是上乘,而这种上乘的艺术不是余言这种人能随随便便触及的!就余言那点文学造诣一定会出丑的!到时候绝对会引起文学界广泛批评!不,不对,文学界内根本不屑于批评!

    实际上不管是这个编辑还是那些作者,这些人都很清楚在大众眼里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只不过这些人内心不想承认也不能承认罢了。

    这一整天余言刷着微博,期间和赵馁、林熙妍等联系了下说了说情况,两人自然都为余言高兴,林熙妍更是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整个交流过程都语无伦次的。

    从林熙妍的口中余言得知林父林母现在对于自己的态度有了较大转变,甚至似乎有点自己和林熙妍两人可以开始考虑未来了的意思,简直和之前相比态度上天翻地覆。

    其实好声音的四转并不足以让林父林母转变如此巨大,但余言这个四转可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得到的导师们的评价太高,林父这种人精自然看得出不同,而且本来林熙妍就对余言有意,支持女儿何乐不为呢。

    听着林熙妍略显无逻辑的害羞的话语,余言心想我可算是大约得到她父母的认可了,只不过未来的事情还得等自己能活下去再说了。

    下午时候有报社打来了电话想约个时间采访余言,余言自然应承下来,之前在录节目一直没有时间。

    而余言悠哉悠哉的时候廖伟忙得团团转,联系这个联系那个,忙得他高兴地想大笑,好久没这么忙过廖伟很怀念这种感觉。

    当天的零点,忙了一整天的廖伟看着墙上的挂表,声音里满是感慨:“终于出版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卖() 
谢谢加百利同学的打赏。

    廖伟这句话说的颇有感慨,自己忙活了这么久的寄予了那么大期望的作品终于出版了,当初想要联系余言的时候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高中生有一天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

    当初想的自己可能发掘了一个未来名宿的想法似乎成真了,看着眼前的办公桌他只觉得有些不真实,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自家出版社以后大半就靠着余言了。

    一个名人对于出版社来说可是相当重要的,第一是赚钱,第二是能吸引更多的其他作者,廖伟边想着看了看手里的另外一份稿子,那是余言之前给他的第二本书的稿子,这些天他越看越觉得这个高中生简直天才到难以想象。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几篇文章他产生了一种这个青年能在未来的文学史课本上留上一笔的念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至少现在的齐省省作协主席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如今在世的有资格在未来的文学史上留一笔的能有几个人?大诗人南岛?还有呢?再怎么数也数不出五个来啊,余言未来能达到这种程度?可这只是个高中生!

    看着手里这份稿子廖伟心想它能引起的话题估计更大,被不被主流认可不太好说,其实廖伟心理认为它要被接受估计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当天晚上廖伟整晚未睡,紧张、激动、兴奋包围着他,对一个编辑来说没有什么比发掘一个未来的名家更让人兴奋的了,对于一个混得很惨的编辑来说,没有什么比出版社在自己手上因为自己的远见卓识而振兴更让人兴奋的了。

    ……

    第二天余言睡到很晚才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看看自己微博下的评论,昨晚零点他特意发了一条专门征集评价和意见什么的。

    刚一打开电脑还没登上微博电话铃就响了起来,余言不用想也知道是廖伟打来的,怎么想也不可能是别人了。

    “你终于醒了啊!我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没人接!”一接起来廖伟的声音差点没震聋了余言耳朵。

    “怎么了?”余言心想这次不可能又是出了什么事了吧,我也不至于总这么倒霉吧?不过这到底什么事这么着急还要打好几次电话?

    “大卖啊!大卖!五万册,直接售空!”那边的廖伟声音简直响彻天地,他实在太激动了,昨天一整天的紧张在那一刻全部得到释放,一个新人新书首印五万册瞬间售罄简直闻所未闻!

    廖伟只感觉自己这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了,这本书的最终销量会是多少?会加印多少版?廖伟几乎有些不敢想,至少自己出版社这两年不用干别的了,就靠这本书养活着毫无问题!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当初并不怎么乐意的主动去联系的这个高中生居然会成为自家出版社的支柱型人物,当初的自己不过是看重潜力而已,没想到这个高中生的潜力兑现地如此之快!

    “我正在加印!五万册的首印量太少了!”

    电话这边的余言笑了笑,大卖就好啊,自己这人气果然不是虚的,边想着假装不满:“我这么大的腕儿,老廖你首印就五万啊?”

    “哈哈哈!”廖伟现在是听到什么都高兴,“第二本书咱们是不是合计合计了?我觉得可以马上就出了。”

    “嗯……”余言想了一会,“我先看看关于这本书的评论什么的吧,看看需不需要做个调整。”

    “嗯,不过我建议最好还是能快一点。”廖伟说道,其实他是有些担心在里面的,对于一个作者来说,第一本书的质量非常影响后一本书的销量,余言的第一本书说实话质量确实很高,但到底合不合大众心意却很难说,廖伟很怕这一本书的风评定型为差劲。

    所以他不想冒险,他想在这本书风评还没定型之前借着余言的热度马上发行第二本书,他对余言的第二本的信心更足一些。

    “老廖你是怕这本风评不好?”分析能力提升之后余言自然想到了这种可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关于亲情的消解() 
(上一张是不是有问题,在我这边看到“可”字那没了,有问题的话刷?13??几遍应该可以,虽然我自己这怎么都刷新不出来……)

    自己的作品集起名叫做《迷思》就是因为那篇文章,之前廖伟曾说过的是不是有些太阴暗了的也是这篇,前世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因为这篇文章专门写信骂过文章作者。

    对于这个人的疑问余言一点也不奇怪,那篇文章的水平很高,真实性看起来很强,要不然前世也不会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专门写信骂作者是人渣了,而自己评论区很少有人提疑问是因为粉丝们大多都知道自己的情况。

    这是一篇主题较为模糊的文章,大多数评论一般认为它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或者什么的,但余言不这么认为,只是这点的话这篇文章的水平其实也算不得太高,在余言看来,这篇文章有一丝《局外人》的气息。

    《局外人》,诺奖得主天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开篇是惊世骇俗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这是可以在文学史上留上浓墨重彩一笔的开篇,甚至不逊色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开篇。

    而那篇《迷思》虽然只是稍微带了一丁点《局外人》的气息,但这已经足够让高中生成为天才了,余言并不知道这个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有意还是无意受到了这方面的略微影响,但他在那文章里看出了那么一点意思,尽管和《局外人》相比它有些狭隘有些窄小。

    余言可以预料自己如果直接拿出《局外人》来肯定会得到最广泛的批评,就冲那个开头就能知道,而这篇文章也算是给《局外人》试水一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