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王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就算是这样,能说出这种话来的女人,也应该不是普通的姑娘。

    “府上的大太太对你们好吗?”

    李狗蛋点头,“好,我们大太太人可好了。不但给我们家脱籍,还不要银子。我弟弟就跟在琏二爷身边,现在都考上秀才了。我儿子就在府中的小书房跟着读书。我们老爷还说,要是读的好,也送他去考场。”

    “你弟弟是秀才?那你怎么还在马房里干活?”让一个秀才的兄长,在马房干活。是故意如此安排的?

    “我喜欢马房。我媳妇也说这活适合我。”媳妇说了,马不会说话,就不会嫌弃这,嫌弃那的。

    越王看了一眼一副‘我捡到大便宜’样的李狗蛋,想到这人的呆劲,却实是适合他的。

    似是想到了什么,越王脸上带着一丝好笑地问他“你弟弟叫什么?”不会是李狗什么吧。那可是好笑了。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小人的弟弟叫李漱。”

    “李漱?何人所起?”为什么弟弟叫李漱,哥哥竟然叫李狗蛋。

    “呵呵,我媳妇娶的。”然后李狗蛋便将自己的一切全说了。

    “小的名子是我们先国公爷起的。后来小的弟弟出生时,爹娘和国公爷都不在了,小的本来是想按着小的名字起,就叫‘狗剩’。可等到大管家那里去登记时,才发现‘李狗剩’这个名字早就让人占了,不但这个,像是‘二狗’,‘二蛋’什么的都有人叫了。没办法,弟弟便随口叫了‘二小’,还是成亲后,我,不是,是小的媳妇看不过去,这才给起个名字。”

    都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贾家上下一众豪奴,看到他们威武雄壮的国公爷竟然给人起了这么一个名字,都以好是国公爷喜欢这种乡土气息,于是没有脸面求着自家主子爷们赐名的,便玩起了盗版。

    这一行为,就好比后世的那种‘娃哈哈’和‘娃娃哈’一样。

    越王听了,心中也是直摇头。

    “你刚刚说你弟弟是秀才?”

    “是呢,我弟弟学问做的可好了,府里的先生都说了,下一科一定能考上举人。我媳妇也可高兴了。我媳妇还特意找了人,叫我弟弟番话呢。说是有利于就业分配啥的。我弟弟学的可好了。”李狗蛋是真的为自家弟弟开心。在他的眼里,媳妇是最好的媳妇,弟弟也是最上进的弟弟,儿女也比别人家的乖巧懂事。

    还有就是李狗蛋这人吧,在有意识的时候,总会记得面对越王时,要自称‘小的’,但一高兴,或是提起李漱和唐朝时,便会不自觉的称‘我’。

    这一点人尖子似的越王早就发现了,不过倒是一点也不计较。自打出生,他还没有见过像李狗蛋这样的真憨货呢。

    稀奇,新鲜。

    而且随着话越说越多,越王的注意力都在‘狗蛋’和‘狗剩’之间徘徊了。连想到李狗蛋刚刚说的他弟弟学问好,来科必中举人的话。越王就有些不太好。

    若当初真的取名‘李狗剩’,那将来就会出现‘新科举人李狗剩’这类的话,被写在圣旨或是张在皇榜上。若是这人真的是有真才实学的,番话又好,被分到理番院也不是不可能。

    到那时,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呀!

    这一刻,越王心里对于李狗蛋的媳妇是真心觉得不错了。就冲她起的这个名,就让人有好感。

    “你可有字没有?”

    “没有,要那玩意干啥?”虽然读书了,也识字了,但本质上李狗蛋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养马汉子。

    “。。。你的名字是先荣国公起的,不如,我赏你个字如何?嗯,‘修齐’两字,我看就不错。你可满意?”越王对于今天越看越顺眼的李狗蛋也有了些耐心。所以想着给他一个字,也省得以后一喊他的名字,众人都当成笑话一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越王看来,一个人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先把自己管好了,再管好自己的家。若是这些都做不好,那还谈什么以后。

    “噢。谢谢王爷。”那个字到底是干啥用的,李狗蛋就是觉得不太像是官职,可能不太涨月钱。其他的,还真的不知道。

    越王一看李狗蛋那个迷糊的傻样,便有些无语。“以后,你便是李狗蛋,字修齐。人家喊你李狗蛋,你要应,喊你李修齐,你也要知道喊的是你。”

    “是,小的知道。王爷,那我能写信告诉我媳妇吗?”自从知道他们写的信都没有出军营,李狗蛋便一直惦记着这事呢。

    “嗯,只要不把军营里的事情写出来,便无大碍。”

    “王爷,您怎么在这?圣旨到了,请您快去接旨吧。”越王身边的随从找了整个军营,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越王,连忙急吼吼地奔了过来。

    “圣旨?”自从他领兵出来,就没有接到过圣旨了。这次又是为了什么呢。

    说完也不等随从回话,劲直离开马房去了前面的大帐。

    到是李狗蛋歪头看了一下两人的身影,然后继续蹲在地上检查马掌。纳闷之际,也会想着这王爷跑到马房是来干什么的。难道就是为了给他起个字。

    贵人的世界,他总是闹不明白。就好比他媳妇总弄一些便宜货去府里送,然后那些太太奶奶们就好几十倍的赏赐他媳妇一样。

    对了,他要写信告诉媳妇和弟弟,他多了一个名字。以后往来通信,别以为是别人就坏了。嗯,他还发军饷了。虽然不多,但回头他再多攒攒,就能给媳妇买条大毛的围领了。

    那东西,他以前见人待过,可好看了。他媳妇脸白,他给买条大红色的。一定更好看。

    李狗蛋是不知道,这种大毛的衣服类的东西,唐朝自来是不缺的。只是平时李狗蛋没看见过唐朝穿戴罢了。

    以前在府里,李狗蛋走的早,回的晚。就长是唐朝穿戴了出来,李狗蛋一般也是看不着的。往往李狗蛋回家的时候,唐朝都是一身家常衣服。

    不过红色的东西,唐朝是不能再穿了。不说王氏的孝期在里面呢。就算是不为王氏,众人都以为李狗蛋没有生还之望了,而唐朝也算是铁板定钉的寡妇身份了,如何还能大红大绿的穿着。

    唐朝一家穿不得红,王房也是不能穿红的。就连那个前几天穿着一身艳色的赵姨娘,也被瑚大奶奶敲打过了。

    别看你怀着身子,有些投鼠忌器,但收拾人的办法千种万种,就算你能不能想到了。于是继瑚大奶奶让人送了两匹素色料子后,元春便将针线房那几个渐渐倾向赵氏的下人,都拉到一旁打了板子,然后撵出府去。

    分不清主次的下人,留着也是白占地方。

    就元春这一下子,倒是狠狠地震慑了不少二房心思浮动的人。不过那个赵氏,竟然以此说是受惊过度,惊了胎气。

    又要请医问药,又要请二老爷贾政做主的。那贾政也是个混在一起的蛋。竟然真的让人去叫元春,训斥一番。

    张氏看不过去,直接让人传了话。若是再闹,送到家庙中去。既给先太太祈福,又能吃素茹素,为肚子里的孩子安胎。

    就这么一句话,赵氏是再也不给闹了。

    转眼间便到了来年的二月,宝玉也十个月了。小肉团长的很快,有一种见风就长的速度。嘴里也长了几颗乳牙,小短腿也能踩着学步车倒处的跑了。

    带着小他几个月的大侄子打滚,那磕磕绊绊的小样子,让人的心都化了。史氏和张氏看了,都说水氏把小哥养的好,别看叔侄俩差了几个月,个头力气却是没差多少的。

    宝玉天生便有些弱,唐朝就算是非常的尽心,宝玉看起来仍是没有贾瑚和水氏的孩子健壮。这一点史氏和张氏倒是都没有怪唐朝的意思。

    史氏的正院一直很热闹,梨香院的赵姨娘也是不甘寂寞。

    三月初三,赵氏满心希望下生了一个女婴,府中的三姑娘。可能也是姑娘少的原故吧。张氏直接让人喊这位姑娘‘三姑娘’。毕竟不喊三姑娘,也没别的可喊了。

    只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并不太受欢迎,主母丧期坐下的胎,就是出生的日子,离出主母孝也还有个把月。所以谁又能喜欢的来呢。

    于是四月的满月宴也没有办。只是低调的吃了一顿饭。

    不过因为三姑娘的出生,赵姨娘并不因此而她满足。毕竟再怎么样,这也是个姑娘。哪有儿子金贵。想到此,一边努力的恢复身材,一边想着再把贾政睡上一回。争取在新太太过府前再怀上一胎儿子。

    四月末,一周岁前后,小肉团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大名字,‘贾珏’,乳名便还是唤宝玉了。

    在恢复身材的时候,心肠大大坏掉的赵姨娘,不甘寂寞的使手段在了贾宝玉的抓周上。

    已经没了娘,可不能再摊上那么要命的亲爹了。周岁的时候,因为唐朝的严密把关,所以并未出现抓胭脂的事情。当然并不是胭脂盒没有出现,而是被唐朝提前丢了出去罢了。

    虽然赵姨娘没有成功,但却也阁应到了唐朝。唐朝也没多做什么,直接将此事告诉了元春。让她来定夺。

    至此,元春对于赵姨娘和她所出的子女,更加的厌恶了。本来便是在主母孝期中生下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元春的眼中盯,此时,又将手伸向了宝玉,元春又如何能不怒呢。

    愤怒中的元春,没办法向赵姨娘出手,直接吩咐庄子上的人,找了个名目,将赵姨娘的兄弟侄子摁着暴打了一顿。

    接到消息的赵家父母,就对于赵姨娘不顾亲娘兄弟死活而去招惹先太太的嫡出子女而生了火气。

    一边托人找关系的向元春陪不是,一边又急着约束自家那不着调的傻姑娘。你跟几个孩子有什么好计较的。最要紧的是将爷们拢在手心,在新太太进门前先下儿子呀。

    在整个事件中,估计二房除了年幼的宝玉不知情,就剩下贾政贾珠父子了。这一点不但唐朝觉得无语,便是贾家一众看热闹,锻炼元春处事能力的一干女眷都上火了。就这父子俩这样的,一出门还不得让人生吃了去。

    又过了数日,刚过完端午。林家的下人和贾家的下人才到了京城。

    自打过了正月,唐朝便想着二月份出生的林妹妹的事情了。这个时代来往非常的不方便。官邮信函走官道从扬州到京城一路快马加鞭,就要15天。那还是八百里加急的急事。若是普通人家行走,还很容易遇上土匪山贼。

    所以,别管是官宦人家,还是普通小老百姓。若是带着节礼等物便要坐船而来,那就要整整个两个月的时间,方能到达。

    为了安全起见,往常的贾家和林家的来往,也都是走这两个月的水路的。

    正在说话间,外面的小丫头回报说去扬州的人进府来了。

    史氏与张氏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连忙叫人进来。

    来人请安礼尚未行完。史氏便问道,“敏儿如何,可是生了?身体如何?生的是男孩与女孩?”这就是亲妈,先关心自家的闺女,再关心其他。

    “回老太太的话,四姑奶奶于二月十二君子坦荡荡日诞下了位姑娘。母女均安。”

    一听是姑娘,无论是史氏还是张氏都有些失望。这可是自林家哥儿去后,难得求来的一胎。怎么还是个姑娘呢。

    “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