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年底了,学里放了假,连着贾瑚在内,天天在史氏的屋子里,上房揭瓦,热闹异常。而自从这小哥仨聚到了一起,唐朝的眼睛就时不时的发着亮。

    要知道小男孩,都是可着劲的淘气。而史氏的上房,又正经好东西不少。就连日常饮茶的茶具都是上等货,有的竟然还是名瓷,古董呢。

    所以唐朝每天都会偷偷地盯着这哥三又弄坏什么,又砸坏了什么。每当这个时候,唐朝的眼睛都会不受控制的眯了起来。

    真好,又有进帐了。

    唐朝的那个低级的转换复制,这些年来,还真的除了那个琉璃夜光盏就再也没有复制过什么了。毕竟史氏的屋子里,那一草一纸都是有记录的。它可以坏了,破了。但就是不能无缘无故的消失了。

    这要是没有了,会坑死整个上房侍候的人。所以,天天看着那些值钱的东西,有来历的宝贝在自己面前晃,唐朝觉得自己没有发疯都是意志够坚定的了。

    但现在不同了,屋里的东西,这几个小男孩可是淘起来,就会不管不顾,损失不少呢。一但报了损,这些东西就无关紧要了。那么她复制转换的东西就可以拿出来卖钱了。

    其时,往年也有一些这样的事情。但今年却是尤其的多一些。

    而说起那个琉璃夜光盏,唐朝就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憋屈感。这东西太鸡肋了。除了自己独处的时候,唐朝都不敢显于人前。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她就是到死,估计也不能拿出来。那你说说,当初她咋就这么眼皮子浅呢。早知道还不如那盒宝石来的值钱了。

    唉,不说了。说的每一句,都像是证明自己当初有多‘二’似的。

    日子一天天的在过,转眼间便到了大年三十。

    哥仨跟着贾赦和贾政一起去了宁府拜祖宗。回来后,揣着各位长辈给的压岁钱,美滋滋地放鞭炮去了。

    史氏看着在院子里东跑一段,西跑一下的三兄弟,好像看到了多年前她的三个孩子也是这般大的情景。

    岁月如流水,抓也抓不住。

    看了一眼,身旁穿着大红狐裘的长媳,史氏眼中落下了一抹坚定。

    有些事情,却是需要尽早办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

    晚上到了吉时,史氏坐在荣庆堂的正堂正坐,面前跪着她所有的儿孙,心中满足,笑容满面的直点头。

    不过打量了一圈,到是没有看到二儿媳妇,心中也明白这二儿媳妇就是这两天的事,便也不多计较。

    撇开二儿媳妇,史氏又看了一眼大儿媳妇。这时她才发现,贾家的这一代竟然还没有一个姑娘。

    “老大家的,快起来,快起来。你也是有身子的人了。可不能仗着月份浅就胡闹。来,鸳鸯,把你大奶奶扶起来。”

    张氏顺着史氏的话,站了起来,笑容满面的接过史氏给的红包。然后又陪着贾赦坐在史氏的一端,看着三个孩子给长辈拜年。

    张氏和贾赦分别给了压岁钱,三个孩子又向贾政拜去。贾政也笑着说了几句勉励的吉祥话,然后回身向身边的人要准备的荷包时,却出了茬子。

    贾政的身后,竟然没有抱着托盘的下人!

    史氏和张氏都看见,贾政的脸在一瞬间便红了起来。

    “你这丫头,站在这里干什么,没看见你二爷叫人的呢嘛。”张氏反应快,直接让身边端托盘的大丫头过到贾政那边。

    “哎呦,奶奶。咱们家的哥儿,一个个长的,都跟观音座下的童子似的,谁看了,都不免多看两眼。”说罢,两步走到贾政身前,抱着托盘行了礼,“二爷恕罪,奴婢下次一定不因着咱们家的哥儿长的好,就走神了。”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听了丫头的话,贾政只是笑笑,并未说话,从托盘里拿出三个荷包,一一给面前的儿子和侄子发了红包。

    史氏心中运了好大一口气,恨不得生吃了王氏。大过年的,竟然忘记给爷们准备好这些东西。就算是要生了,这也不能如此忽略自家的爷们。

    看了一眼将面前的一碟小点心递给大儿子的张氏,史氏的心中对王氏的评价那是又低了一分。

    不如张氏好生养,还比不上张氏对自家爷们上心。

    而贾政的心里,也是有些不高兴的。他虽然迂腐,但是刚刚那丫头和自已嫂子那句话,他却是心中明白的。若不是大嫂,估计今天他就要丢人了。

    而坐中这些人里,除了小的不懂事的,估计也就只有贾赦啥也没看出来。还一个劲的傻乐呵。

    唐朝和珍珠今天也都在正堂侍候,看着这一家人,唐朝心里倒是有些纳闷。史氏虽然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中,是有些偏心贾政,但小儿子大孙子,史氏对在她院里长大的贾瑚和贾琏也是万分的疼惜的。

    到底是怎么变成后世那些红楼同人文里写的那样偏心到极至的地步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经过多年的接触,唐朝可不认为,史氏会如红楼同人文里写的那样,是个老不死的败家精。

    而就在贾家的主子都齐聚一堂时,留在自家院子里的王氏发动了。但因着张氏未雨绸缪,无论是产婆还是其他生产所需之人,之物,张氏早就在前两天送到了王氏所居住的院子,要知道大年下的,可不是有钱就能请到人的,张氏可是老早就跟人说过的呢。

    也因此,临近下午的时候,王氏一发动。所有的人都准备就续了。但也因着王氏管着自家院子手段了得,所有人都只注意到她,忘记了前面的贾政了。

    有时候,也只能怨天不成全。王氏想着给下人和小辈的红包,稍晚一些,再让人送过去。连着让身边的丫头也替她在给史氏磕个头,拜个年。

    可这一稍晚,大家就将这一茬给忘记了。而王氏不但忘记这一茬,还非常不幸地忘记着人向前面通报她发动了的事情。

    院里的下人,以周瑞家的为首,都是将王氏的话,放在了心里的。谁也不敢在没有主子的命令下擅动。

    这样的手段,王氏有。可成也萧和,败也萧和。也因此,就算是王氏在大年初一生了荣国府里头一个姑娘,史氏对她的感观也没有变好。

    王氏原本也不过是想找个好时机刷一下好感罢了,然后发动的时候不去禀报,也只是存了一些小心思。而作为管家奶奶的张氏,在听到消息后,也不过是顺势而为了一下。反正她确实没有接到来自二房下人的汇报。

    也因此,贾政便丢了个脸。

    等到拜年结束,宴席也散的时候,王氏都已经发动好久了。贾政看着自己的院子里,人来人往,也不想着刚才没有准备红包的事情了。长叹一口气,贾政带着满腔担忧的心,回了书房。

    “恭喜太太,贺喜太太,二。奶奶昨儿半夜发动了,赶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生了个姑娘。大年初一的生日呢。”大年初一,史氏刚起床,便接到了喜讯。

    “好,好。让老大家的放赏。”史氏披着外衣,便笑着吩咐道。

    “是,”唐朝听话地退了出去。

    快步走到门口,唐朝看着冬天带着温暖的太阳,心中满足极了。终于在嫁人前看到贤德妃出生了。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让这女儿国里添了一抹红。

    唉,还是穿早了呀!

    不等王氏除了月子,正月底唐朝便辞了各房主子回了家。就算是史氏说让她留到二月初,但唐朝也不想再多留了。

    毕竟该得的赏钱,都拿到手了。

    家下人等的婚礼,不过是聚在一起吃顿酒席也就是了。相比未来的贤德妃,唐朝值得骄傲的便是,她是穿着大红嫁衣嫁进,呃,唐家的。

    没错,众位看官并没有看错,确实是唐家两字。

    李狗蛋这对兄弟那是真的穷到份上了,原来父母尚在的时候,家里还是个独门独院。等到就剩下他们兄弟俩了。府里管下人住房的二管家直接把房子收了回来。将两兄弟弄到了马厩旁的二间屋子里去了。

    唐朝家至少还有个小院呢。别看唐朝的爹不在了,但唐朝的娘可是二。奶奶的陪嫁。又和周瑞家的交好,不看僧面看佛面。一般人也不会惦记她们家的房子。

    更不要说唐婆子还是二。奶奶院里管着针线的婆子,大小也是个管事。

    后来唐朝来了,她们家的院子就更没人敢惦记了。

    当年前,知道唐朝成亲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地方都没有。唐婆子的脸当场就掉下来了。想找人重新给李狗蛋弄套房子,但跟本就没有现房。最好只得让李狗蛋兄弟俩搬到唐家母女的院子里了。

    唐婆子的心里,是老大不高兴了。她这闺女嫁的,赶上招上门女婿了。

    但当唐朝小声地将这件事的好处说了出来时,唐婆子摸着唐朝的头,问道,“闺女,你这脑子是咋长的,你当初就打着这个主意的吧。”

    唐朝嘻嘻一笑,“咱也不是招个男人入赘,咱们只是要过继个孩子罢了。现在住在咱们家,这事就更好说了。”

    唐婆子点了点头,她还真没有想到自家姑娘会想着这一茬。“好呀,过继个孩子,将来也有人给你爹和我上柱香了。”

    “妈,您这说的是什么呢?我前两天拿回来的那些茶碗,瓶子什么的,你卖出去了吗?”前两天,唐朝便将她这两个月从贾瑚哥仨那里得来的各种茶碗,瓷器都拿了出来,交给了唐婆子,让她或当,或卖的去套现。

    “都处理好了,你这丫头,胆子可真够大的,这要是让主家知道了,打不死你。”当初闺女将东西拿回来的时候,可是吓了她一跳。

    唐朝一摆手,“怕啥,我只是收拾了一下报损的物件,这些东西都是记了报损档的。跟我可没有关系。”本来就跟她没有关系。可就是将差不多他们哥仨容易弄坏的东西,都转换复制了一番,凡是真的弄坏的,就留到一边。凡是没有弄坏的,就在时间期限到了时候,将假的暴露在空气中,那个假的就消失了。

    所以,跟她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档不是她记得,报损也不是她报的。就算是被查了出来,跟她有什么关系。

    唐婆子本来想要嘱咐唐朝下次可不能这么干的时候,又想到唐朝成了亲,就算是还回到太太的上房,那时也不过是个针线房的媳妇,这些东西她也接触不过。所以便没有再说什么。

    “妈,一共卖了多少钱?能买多少亩地呀?”

    唐婆子用指头点了点唐朝的太阳穴,道,“你这孩子,怎么就想着买地呢。买那么多的地,是你能耕着,还是我能耕?”说完又瞪了唐朝一眼,“淋淋总总卖了六百二十两,已经让你周叔帮着买了六十亩地,就在咱们家原来的地旁边,都是西山那片的。

    现在也成了规模,正好这六十亩地和原来买的竟然还是一家,男人好堵,这才陆陆续续买了,也赶巧,竟都被咱家买了去,也是天意了,这六十亩地旁,还带着一处小庄子,所以,就又多要了一亩地的钱,你当时不在家,我寻思,还算合理,便也应了。等一下,我去给你拿地契去。”

    唐婆子说完,便从炕上下来了,走到另一头的架子床那里,弯腰将床底下的一个小罐拿了出来。

    唐朝接过,打了开来。一看竟然真的是在地契上写了庄子一座,有屋十余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