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给敏儿的信中,也是这么说的?”

    “哪能呀,这么实在的话,奴婢哪好意思让人带到南边去呀?”

    “那你就好意思告诉我?”史氏听着唐朝说不好意思,她才不相信呢。

    “太太慧眼识人,奴婢又天天在太太面前,哪好意思像给姑奶奶写信时,将自己吹成花呀。所以只好实话实说了。”

    “呵呵,你呀。就你那手字写出来的信,也好意思。”

    唐朝一听史氏这话,连忙拿起帕子,学着猪八戒不好意思的样子,逗着史氏。史氏一看,又是哄堂大笑。指着唐朝笑得说不出话来。

    “夫人莫怪,贫生这厢有礼了。”说着放下帕子,行了一个憨憨的佛礼,这一下,别说史氏和一旁的丫鬟了。就是过来回事的张氏,也乐得不行。

    这丫头就会作怪。一天天地就知道傻乐呵。

    一时间,众人乐后,张氏才将来意说了。

    “二弟妹又有了身子,媳妇算了一下,估计生产的时候都要在正月前后了,这事咱家得提前定下产婆。还有就是给林家的年礼,已经有了大概了,媳妇把单子拟好了,请太太您过目。我想着妹妹和姑爷都是爱书之人。今年官造局子新出的那几套新书,媳妇已经打发人去买了。等得了,再添进单子里,您看这样可好?”

第19章() 
第十九章

    张氏说的时候,已经将年礼单子递了过去。史氏低头细看了一番。点了点头,“已经很妥帖了。敏儿嫁过去几年,都没个消息。咱们娘家的年礼,是必要重上一分的。”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虽然此事与咱们家的姑娘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世人却常不这么想。”林家单传也不是一代两代的了,子嗣本就艰难。可这世上的人,常常会把这样的事情当成女人的过错。

    也不是张氏不心疼银子,花出去的每一文都是自家儿子的财产。但先不说亲情上的牵绊,便是林家林姑爷也值得他们来投资。

    林姑爷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当今御封的探花郎。虽然这探花郎三年一个,但含金量确是实打实的。将来出阁拜相,也比别人几率更大一些。

    贾家以武传家,现在天下太平,难启战事,武将的作用一小再小。而贾赦,这个荣国府的继承人,就五日一朝这样的事情,都是可去可不去的。

    可想而知,他们贾家是多需要一个文官在朝堂了。至于二房的贾政,张氏在嫁过来没多久,就对此人不报任何希望了。说好听了,是方正。难听点,迂腐至极。这样的人,却是不会在仕途上有什么作为的,就算是张氏有人脉,可以将贾政送到四品去,张氏也不敢。

    谁知道这二货啥时候犯驴呢。

    所以和史氏的想法一样,张氏也是这么个意思,因此今年的年礼比往年都要重一些。不过看到自家婆婆神色伤感的那个样子,张氏又赶忙将话题差了过去。

    “说来时间也真是快。那年唐朝这丫头还天天被瑚哥儿逼着读书写字,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今年差不多有十五了吧。”

    “回奶奶的话,过了年就十五了。奶奶是想着给婢子多少压岁钱吗?多了不嫌多,若是少了,奴婢好意思收,好奶奶,您好意思给吗?”唐朝也看到了史氏有些神伤的样子,连忙跟着张氏一起哄着。

    “嗯,过年就十五了,这还有好几个月呢。不知道你家奶奶最是个小气的吗。赶明儿个,给你找个小女婿,婚事就办在年前,奶奶我呀,还能舍下一笔压岁钱呢。”

    唐朝眼睛一转,毫不害羞地说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呀,那可不行。回头我求了太太,就算是奶奶给找了女婿,也要领了压岁钱在出去。太太,您说好不好?”

    史氏看着这两人一喝一唱的逗自己,也好心情的应着。“好丫头不急,这事太太给你作主。你奶奶要是不给你压岁钱,咱们丫头的嫁妆要是置办薄了,太太可依呢。”

    “啊?…太太说的是。”唐朝有些木,您老还可以这么说呀。这让人家怎么回呢。

    倒是张氏,笑呵呵地连忙说道,“就是这样呢。太太说的是。你奶奶我呀,就是再小气,也不会扣了你的嫁妆钱的。把心放到肚子,有时间就乖乖的绣嫁妆去。”

    唐朝看着史氏和张氏都笑呵呵地看着自己,满屋的丫头婆子也是如此,立时憋了口气,让那堪比城墙厚的脸,也红了起来。

    “哎呀,再不说这个了。多让人不好意思呀。”跺了跺脚,唐朝这回是真的跑了出去。

    唐朝也不是真的不好意思,但话题到了这里,也由不得唐朝好意思。就是装也要装出一副羞涩的样子来。不然,那才会真的变成笑话。

    打趣了一番小丫头,史氏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心中倒是真的对这件事情有了想法。

    “老大家的,唐朝这丫头是个好的。这事你就经心些。”15岁了,也不算小了。

    张氏连忙站起来听了,“太太放心吧,媳妇亏不了她。再说了,太太不知道,别说是唐朝这个得了您青眼的小丫头了,就是您身边的小丫头,都是府里府外求亲的热门人选呢。模样好,规矩好,人还有本事。谁不想娶回去呢。唉!您老嫁个丫头是高兴了,到时就要轮到媳妇心疼新换的门坎又让那帮求亲的给踩掉肉了。”

    史氏被张氏这么一捧,一高兴,又赏了件首饰给她。

    屋外的唐朝听到后,羡慕坏了。

    就算是张氏吃干的,也应该想着她一点,让她喝点稀的吧。

    姐舍出来了脸皮,逗你们一笑。你们分好处时,咋就不想着姐呢。

    作为荣国府少有的识文断字的丫头,在婚嫁方面是非常有行情的。她读书习字,是经过主子们认可的。开蒙都是跟着主子一起。身份上自是与别人不同。

    张氏将唐朝当成长子的玩伴和伴读,对唐朝认字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而王氏对于这个陪着主子读书,耽误了正经的女红功课的丫头也是充满怜惜的。也幸好哥儿渐大,她也捡起了女红。

    而史氏,那就更是觉得唐朝能书能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她的宝贝女儿亲自教导过的丫头,要是写不好,对得起她闺女的用心吗?

    于是这么一个丫头的婚姻,竟是成了让人瞩目的事情。再加上唐朝得主子喜欢,又是当初‘拼命’救过主的。所以,在放了风声后,倒是有很多人向唐婆子打听唐朝。当然,也有求到主子们面前的。

    虽然贾府的丫头都是上了二十才会发嫁。而唐朝过完年才15岁,但这也是主子们给的恩典。

    更何况,这个年代,十一二嫁人的有,十五六嫁人的也有,就是二十好几的,也是上有人在。所以,在这样的婚姻政策下,唐朝十四五成亲即不算早,也不算晚。

    丫头们自是希望少一个竞争对手,主人们也不怕少这一个人的侍候。而且还可以用早一点唐朝出去,彰显仁厚,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有别于其他丫头,唐朝的婚期骤然提前了五年。

    这对于唐朝来说,时间上便有些紧张了,她的夫婿调。教计划还没有正式的定稿呢。

    第二日,大奶奶张氏,在问了史氏和王氏的意见后,便将此事揽到了自己的手上。

    唐朝对择偶的要求,非常的简单。家里不要有小姑的,如果没有婆婆就更好了。说到这句的时候,张氏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张氏一直知道唐朝这丫头是个有主见的,到不想这主见却是太有了。

    唐朝讨好地笑了笑,“奶奶,奴婢知道您是真心疼奴婢的。不然也不会叫奴婢过来问。屋里没别人,奴婢也不扭扭捏捏一副小家子气了。不然还耽误了奶奶的宝贵时间呢。”

    “好个不害臊的小妮子。”张氏空中虚点了她一下,让她接着往下说。

    这几年的相信,张氏算是知道唐朝的脸皮有多厚了。往常一句赏了当嫁妆什么的,别的丫头都会不好意思的羞红了脸。也就只有她还笑呵呵地谢恩。

    唐朝一笑,“奶奶是知道我们家的,我就只有我妈一个亲人。所以出门子的时候,我是一定要将我老娘当嫁妆带走的。我妈脾气有些急,那人和那家人最好性子好一些的。如果是那种打骂没脾气的,就更好了。”

    张氏:“。。。。。。”这要求还真的不低。

    唐婆子青年守寡,为了生活或护着闺女长大,那脾气哪是一个急字可代表的,绣活是好,但嘴也利,那是一丁点亏都不带吃的。惹急了,可是敢拿着菜刀跟人拼命的。

    听人说唐朝七岁时,被人骂了句‘跟她娘一样的寡妇相’,立即唐婆子便火了,拿着火把,拎着菜刀将人家屋子砸了个稀巴烂,之后若不是拦了下来,这唐婆子还要一把火烧了人家。那股子拼命的劲,估计连个大老爷们都不敢上前。

    就这样,唐朝这丫头还好意思说她娘只是脾气急?

    真是女不嫌母丑呀!

    放弃了纠正唐朝的用词,张氏张口便问她,“你妈是怎么打算的?”话出口,才发现,她也是傻了,这种事情怎么还问唐朝,应该直接问她娘的。也许唐婆子比唐朝能够靠谱些。

    唐朝笑了笑,眼中一片暖意。“她说只要我好,其他的,她都不介意。只是那是我娘呀,这世上唯一毫无原则,毫无理由对我好的人。我也想对她好。”

    张氏听了,心里一片柔软。看着唐朝的眼光又柔了三分。这话让当娘的人听了,特别有感触。

    关于嫁人的事情,唐朝也想着,如果可以就此嫁出府去,也是好事。但想了想,又觉得府外的那些良民,也不是安全的。比如说小有资产的,说打死便打死的冯薛就渊的小同学。与其嫁给这样的良民,还不如留在府里呢。

    再一个,普通的良民为什么要娶自己这个大家婢呢。

    一是大家婢的教养,二便是大家婢的人脉了。可那样的人家就真的好吗?一方面用着自己,一方面又瞧不起自己曾经是个侍候人的。

    再一个,她还有一个老娘呢。真的嫁出府去,老娘怎么办?人家会接受吗?不见得吧。所以想来想去,在府里找个适合的人,带着老娘慢慢地调。教一番,还怕不能出徒吗?

    最后,在带着家当赎身出府去,也不是照样是平民吗,梅香拜把子,都是一样的家生子出身,谁还嫌弃得了谁。

    最重要的是张氏能够让她生的崽子,一出生便是良民,可以考科举的那种良民。这一点,唐朝相信张氏是可以办到的。

第20章() 
第二十章

    唐朝离开后,张氏又把唐婆子叫了来。两人就唐朝的择偶标准达成了一至。具体唐朝有啥要求呢,

    没有小姑子,也没有婆婆。家里亲戚不能太多的。人要长的壮实,没有不良嗜好。还要人老实,孝顺等等,等等。

    就这样,在腊月里,通过张氏和唐婆子双方的努力,终于在贾家的家生子里找到了附和唐朝要求的人选。

    这个人选,还是张氏想到的呢。毕竟从提起唐朝的婚事和惊马的日期相近了些。在处理完了‘非人为’的惊马事件后,张氏便想起了在这件事情中立了大功的李狗蛋。

    哥哥李狗蛋,过完年二十一。弟弟今年六岁,还没有名字。外人都叫他李二小。这是一对失孤失持的兄弟,哥哥带着弟弟苦哈哈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