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多年来一直尘封在小空间里的那盏灯,唐朝又一次叹了口气。这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不能诉之于口的事情。估计是到死也要惦记了。

    她是真的,真的知道错了。这些年,她有心行善,心中却一直惦记着她可能因为此事,而造成的杀孽。

    。。。。。。但求佛祖慈悲,不要祸及子孙。

    她已经在赎罪了。

    不想了,说来她也有一阵子没有去荣国府了。正好明天过去看一看。也可以向她闺女院里的那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再侧面的打探一下三十年前宫里的旧事了。

    这一边唐朝正在家里无病呻。吟。而一边的荣国府也正在说着唐朝。

    “凝姐她娘,可是有一阵子没来了。也不知道她在家里忙些什么。”史氏在歇了晌后,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大儿媳妇聊着天。

    张氏这两年的身体一直有些个不好,上了年纪了,这不是这疼,就是那难受的。史氏看着面前的大儿媳妇,不禁感慨岁月不饶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都老了。最近一些日子,她总是会梦见国公爷。

    梦里的他,总是站在院前的那棵大树下,看着她,对她笑。

    “老太太不说,媳妇还没觉得。可不是有阵子没进府了嘛。估计是又得了好东西,在家吃独食呢。”

    张氏毫不客气的打趣话,张嘴就来,史氏笑着摇头骂她狭促。

    “今年林丫头也十四了,老大家的,回头挑个好日子,给他们小俩口圆房吧。”史氏活到八十来岁,儿女双全,现在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对小儿女了。

    张氏点头,看着老太太这几个月来,都有了下世的光景了。倒是没有直接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这事媳妇想着了。前儿凝姐她娘过来,还说四丫头下半年出嫁,想着年前便把四丫头的婚事办了。说是什么‘娶个媳妇回家过大年’。媳妇还想着四丫头还小,再留她一两年,也使得呢。”

    “今年吗?是不是太仓促了些。”史氏不知又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今年便今年吧。早晚都是要嫁过去的。早点嫁过去,我也能早一点放下心来。”

    人生七十古来稀,她都八十多岁了。有今天没明天的。可不能因着一时不舍,再耽误了四丫头的年华。

    四丫头自小养在她身边,跟亲孙女也不差什么了。她那个哥哥嫂嫂也不曾真的把她放在心上。现在趁着自己还在,好好的打发她出门子,总比哪一日,自己突然闭上了眼,让这孩子跟着受罪。

    老太太话里的不祥之音,甚重。张氏听了出来,只是却不好接个茬。“说来也是凝姐娘会算计。刚赔了一个闺女到咱们家,这不,又要了一个回去。真真是一点亏都不吃呢。这一回,四丫头成亲,咱们这聘礼可是要要的足足的。差一星半点,这闺女,咱还就不嫁了。”

    “呸,还是当人家太太的呢。聘礼的事,我且不管。我只问你四丫头的嫁妆可都收拾出来了?”

    “瞧老太太说的,媳妇是那么懒怠的人吗?四丫头自从接过来教养,她的嫁妆媳妇就开始张落了。除了她先太太留给她的,媳妇也出了一份。再加上珍哥两俩口那年拜托府里张落四丫头的婚事时,也送来了一些他们哥嫂准备的嫁妆。这些林林总总的加起来,不比我们二丫头少。自打那年定下了亲事没多久,媳妇给四丫头准备的好木头,便都凑齐了。家俱也挑了四丫头喜欢的式样打了出来,那漆都和清油已经上了两遍了。”

    接下来,张氏一样一样将给四姑娘惜春准备的嫁妆说了一遍。史氏听了认真。然后笑着点头道,“我那里还有给四丫头准备的一些个物件,回头你让人过来取了放到四丫头的嫁妆里。”

    张氏一笑,“我就知道老太太少不得要添一份呢。嫁妆单子的第一页,就给您老留差点呢。”

    “就你巧。”史氏笑着拿手指着张氏笑骂了一句。

    “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您去呀。趁着这会她们都没在,媳妇让人娶了黄历来,您给宝玉小俩口挑个好日子如何呢。”

    人老了,觉就少了。不管张氏还是史氏,歇晌的时间都比前几年醒的早,所以这会家里的一帮大小媳妇们,都还在自己的院子里睡的正香呢。

    当下就有丫头去后面取了黄历过来,张氏捧着,凑到史氏的面前,而史氏带上老花镜,就和张氏一起商量了一番。

    上半年没有,下半年倒是有一个。十二月十六,就是个黄道吉日。不过那是几年之内最好的一个成亲的日子。倒是不适合宝玉和黛玉。

    婆媳俩个有些个失望,又继续往下翻看。一直到明年的正月十六,才算是个比较好的日子。

    “就这天吧。”史氏迫不及待的指着那页对张氏道。

    张氏将那页黄历纸折了折,“媳妇记下,过完了年,就让人给他们操办。”这日子也好,过完年,林丫头十五,宝玉十六,都不算太小。

    史氏点头,老大媳妇办事,她放心。

    “芝儿也到了岁数了,他的亲事,可有什么眉目了?”

    “芝儿是长房嫡长孙,他媳妇将来虽不是宗妇,却也是要有见识的。媳妇和瑚哥家的,也相看了几家,竟是都没有太理想的。”张氏也对长孙的婚事发愁,可是看来看去,就是没有什么太让人满意的。

    “。。。若是京里的不行,看看京外的。我前儿恍惚听说太原李家,琅琊王氏这一代都有不少嫡出的姑娘。回头着人去细细打听打听。大家族的教养还是信得过的。”

    张氏也是这么想的,早些日子就让儿媳妇水氏自己派人去相看了。

    她之所以不自己派人,而是让儿媳妇去做。不过是不想让未来的孙媳妇难做罢了。要知道,当初她刚嫁进来的时候,不得婆婆喜欢,就是因为她是太婆婆相中,并做主娶进来的。若不是她机灵,肚子也争气,谁知道会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光景呢。

    所以,便是为了这个家里,也不能干涉太多。

    她老了,也到了要享一享子孙福的年纪了。

    又说了两句话,黛玉,李凝,惜春和凤姐几个日常没有什么事的媳妇就都午睡起了,有孩子的抱着孩子,没孩子的,带上自己又都跑到了史氏的上房,陪说笑,陪打牌,蹭点果子,蹭点点心去了。

    刚刚还有些个冷清的大屋,立时又被这些花一样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弄得热热闹闹。

    。。。。。。

    第二天,吃过早饭,唐朝便坐着马车去了荣国府。到了荣国府,还没等下轿,便听到迎过来的下人说,太太奶奶们都在老太太房里呢。知道唐朝来了,让直接过去呢。

    唐朝听了一笑,也没客气。当真是直接穿堂过巷到了史氏的荣庆堂。

    众人见面说笑了一顿,史氏和张氏就怪唐朝许久不过来。

    唐朝嘿嘿一笑,好不得意。“这不是在家里收拾聘礼呢嘛。老太太也知道,我惦记我那小儿媳妇好几年了。年底的好日子,可不能错过了呢。”

    “你们瞧瞧,刚来就惦记我们家的姑娘了。还不快打出去。”史氏一听便笑了。真真禁不起念叨的,昨儿才说完,今天就上门来了。

    唐朝听了这话,一脸惊奇。“咦,老太太连聘礼单子都没看,怎么就不满意了呢?”

    唐朝这话,说得众人一笑。就没见过这么打蛇随棒上的人呢。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众人说笑时,惜春便借故悄悄地退了出去。毕竟这种事情,就算是惜春并不觉得羞涩和难为情,也是要避一避的。

    虽然谁也不知道惜春的内心是多么地盼望着这一场婚事。

    成了亲,她就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再也不是寄住的可怜虫了。

    成了亲,她就是家里名正言顺的主人,再也不会像是三姐姐背地里骂的那样是个死赖在这里不走的外人了。

    回到房间的路上,正好看到了跟着唐朝一起进府的小丫头,那小丫头偷偷地看了她一眼,便把头低了下去。

    惜春心里一动,给身边的入画使了一个眼色,入画微微点头,慢慢地脱离了惜春小队。

    少时入画便回来了,打发走了屋里的下人。惜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入画。入画笑眯眯地自衣袖中拿出一封信,在惜春面前晃了晃。惜春满面笑容的接了过来。

    信封是空白的,里面的信,却是很像嬷嬷曾经写过的行书。不过更加刚硬了些。信里是描述自然山水风光,以及教导村童启蒙时的趣事。

    看完信,惜春又在信封最里面,找到了一根竹片做成的花签子。

    惜春拿起来,对着太阳的光亮照了照。笑眯了眼。

    “姑娘,夫人说了,让您回信呢。”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入画都习惯了。再加上又是姑娘未来的婆婆帮着稍信往来的,就更没有什么了。

    只是府里人多口杂,这才想着小心行事的。

    惜春道了一句知道了,便去了一旁的书案处。准备写点什么。想了半天,惜春也没有想到要写什么,最后翻看一本书,将里面的东西抄了一段。又在信纸的最后一页用工本画了一个小画,就收了笔。

    入画倒茶回来,一看姑娘桌上的书,无语了半晌。

    姑娘真是的,好像怕别人不知道她馋肉似的。

    惜春将信装在信封里,也没有封口。抿着嘴,笑眯眯地将信封交给了入画。

    入画伸手接过,放在袖袋中。

    很想问一问自家姑娘,您的矜持和羞涩呢。

    可惜了,那东西,她家姑娘自来就是短缺的。

    而随着夏风吹过,桌案上的那本书便被静悄悄地合上了,书皮上赫然写了四个大字——《易牙遗意》。

    这一天,唐朝的收获是非常丰厚的。

    她先是在史氏那里确认了唐净和惜春的婚期。然后又在李凝院里的嬷嬷那里知道了宫里的甄氏,当年走的是小白花路线。也就是说天真,善良,软棉的角色。

    她宫里的人,都被她的美好所感动了。一直到新皇登基前,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伤亡。一是自已得宠,二一个便是现在的太上皇当宝似的护着。

    唐朝虽然听了这嬷嬷的话,还有些个不相信。但是这些年她也使劲打听了,现在能做的也不过是听之信之。

    在荣国府闹了大半天,在晚膳前回到了家里。到了家,正好唐婆子也带着傅秋芳生的闺女过来了。

    傅秋芳经过多年的抗战终于把唐朝的那套老坑玉的首饰弄到手了。不过唐朝倒是没有觉得心疼,毕竟全家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那真真是娇娇女一般的宝贝。

    李家两房上一代就李凝一个姑娘。这一代呢,二房的都还小,大房李决成亲几年,三个儿子,这第四胎才生了个闺女。唐净年底才成亲,等到了唐朝可以接受的圆房年纪时,估计也要好几年。

    所以,几年内,这都是李家唯一的姑娘了。不说唐朝如何喜欢,就是唐婆子也是走到哪抱到哪的。

    “可是回来了,每次去那府里,你就屁股沉的跟什么似的。怎么样,净哥的婚事没问题吧?”

    唐朝刚换了衣服,她老娘就进来了。“就是咱们说的那个日子。回头让人把他们婚后的要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就行了。等过几年,再搬到之前买给净哥的宅子里去。”

    “幸好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