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黛的悲剧,还不是林如海死后,没人给黛玉做主吗?虽然现在成亲早了些,但成了亲,名份就定了下来,以后也就不会有什么变动了。

    “胡说,我贾家的外孙女,住在自己的外祖家,怎么不名正言顺了。谁敢说闲话,看我饶的了哪个。”史氏一听这话,当下便怒火中烧。

    “老太太别先忙着生气,先让她把话说完。若是说错了,您在骂她也不迟。”顿了顿,张氏又笑着说道,“宝玉是她自小奶大的,林丫头也是在她眼前长了二三年了。对于他们,想来是真有用心考虑的。”

    “好吧,你来说。说不好了,我再治你。”

    唐朝组织了一下语言,将自己的顾虑一一说出来。“宝玉和林姑娘的婚事,是早就有意的。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二太太那里,若是有个别的想头,二老爷总会有些考虑。二一个,林姑娘姐弟再进府,在咱们看来,现在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但是在那些下人和眼皮子浅的人眼里,毕竟是失怙失持了。这府中的表姑娘,哪里有正经的府里的宝二奶奶强呢。

    一年大两年小,咱们家的哥儿个个都是有出息的。府里府外,多少人在嫉妒羡慕。又有那些心思肮脏的小人,再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来。下人的嘴里从来就没有个把门儿的,风言风语多了,林姑娘和省哥儿,也不好长住在府里。

    而且,若是林姑爷答应了这门亲事,在那之前,便将事情尘埃落定,让他。。。,也能安心养病不是。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宝玉和林姑娘年纪都小。趁着现在成了亲,三年后,等到林姑娘再大一些,便可以圆房了。岂不是轻省。。。。。。。宝玉能够安心读书,林姑娘也能安心的住在府里,便是对省哥儿也是好的。”

    就算是林妹妹有了弟弟,但其实还是弱势的。就算是张氏不反对玉黛二人在一起,但是其他人呢。

    在林如海活着时,将这件事情确定下来,造成事实,那么便是谁也别想撼动林妹妹宝二奶奶的地位了。

    唐朝没有说的是,她不但害怕邢氏和赵姨娘在中间捣鬼,还害怕元春封妃后会对宝玉的婚事指手画脚。所以想要来个先下手为强。

    一条条的顾虑,一桩桩的心事。唐朝毫无保留的都说了出来。史氏和张氏听了,还是有些个不以为然。不过最后一条,倒是说到了她们的心槛上。

    让一个父亲走的安心些,对于她们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只是这样,是不是委屈了林丫头?”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哪个女儿不希望在父母的面前出嫁呢。虽然有些急匆匆,但却可以弥补一份遗憾。只要林姑老爷不在意,咱们家再把婚事办得隆重些。想来也可以减免几分婚礼的仓促。”

    “要不,先把婚事定下来。等到年纪到了再成亲。”史氏还是觉得这么做有些个委屈了林丫头。所以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老太太,媳妇想了想,觉得李凝她娘的说的有道理。若是先定了婚,林丫头就不好再住在咱们府里了。她们姐弟还要守孝,年纪又小。若是住在林府,媳妇也不能放心。左不过都是一家子,早娶晚娶,还不都是一样的。

    再一个,林丫头心思细。再进府来,可能会有几分不自在。还有省哥儿,流言蜚语,再加上心里落差,他这个年纪最是不能出什么岔子的。”此时的张氏,其实心中早就已经不期待林如海的身体还能康复了。

    张氏想了想家里下人的德行,确实有几分势力眼,虽然她一直很注意,但是很显然,成效并不大。尤其是梨香院和东小院那边的气氛尤其严重。

    宝玉不是他们大房的孩子,将来还是要跟着二老爷和二太太过日子。此时将宝玉和林丫头的婚事定下来,也避免了以后可能会发生的节外生枝。

    林丫头的性子,张氏已经摸的很清楚了。那最是个目下无尘的性子。虽然她也有要求林丫头的教养嬷嬷进行教导。可三岁看到老,林丫头的性子怕是难改了。

    同样的宝玉也是一样。若是为了她们两人好,其实是并不适合凑到一起的。可两个孩子,却势必要走到一起去。

    时也,命也。

    对于宝玉和林丫头的婚事,若是林姑爷还活着,张氏觉得可能还要为难上几分。但现在林姑爷病势沉重,很有可能就此驾鹤西去。那个时候,林丫头的身份势必要受到影响,嫁给别人,还不如嫁给宝玉呢。

    无论宝玉怎么样,贾家也会护着未来的宝二奶奶的。

    而且至少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也能护她半生平安喜乐。这样也算对得起她和贾敏的姑嫂情谊,以及还了贾敏当初维护张氏女的恩义。

    至于二老爷和邢氏。那倒是不足为虑。老太太在一日,她们就番不起什么浪来。若是老太太去了,在那之前,她也会让老太太把宝玉小俩口从二老爷那对不着调的夫妻手中捞出来。谁让宝玉只是个嫡次子,早晚都是需要分家的呢。

    “唉,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只是若是真要在那边把婚事办了,只琏小子和琮儿,却是不能够的。”

    张氏一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此事本来应该二弟妹前去张落的。但二弟平日里要上朝,总不能没个当家的侍候。瑚儿和珠儿都要上朝,水氏和凤哥儿也不能离了京城。要不,就我和我们老爷去吧。我们老爷现在也不必日日上朝,回头去吏部请个假,便成了。老太太,您说呢?”

    史氏想了想,还真的只能如此安排。别的且不说,这门婚事,确实是不能让老二俩口子操持的。那就两人,很可能会办砸了这件喜事。看来这件事情,还真得需要老大俩口子出马。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唯有这样,史氏才能放下心来。

    只是她的两个玉儿,真真是苦了他们了。

    唐朝坐在一旁,看到两人同意这门亲事。心下松了一大口气。只要林如海不提前挂了,只要林如海脑子不犯抽,千古良缘便能成,千百年的遗憾就能了结。

    按理说,唐朝也是要跟着一起回南的。只是儿媳妇傅秋芳身子越加的笨重,眼看着就要生了。再一个最近唐婆子又因着天气转凉而染上了风寒。二房那边,张云姬还在坐月子。这一胎,张云姬又生了个儿子,虽然是喜事,却也让家里没了可以做主的人。至于李凝,则让唐朝塞进了回南的大名单里。

    难得的公费出行,不出去走走看看,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在迎春和惜春都不去的情况下,让李凝没事陪陪黛玉说说话,也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唐朝也想让李凝和贾琮这对未婚夫妻多些相处的机会。要知道自从定下了婚事,李凝和贾琮几乎就没怎么见过面了。

    家里家外一摊子的事,唐朝只得咬牙推掉了去南边的邀请。

    唉,宝黛不能在一起,是一种遗憾。

    宝黛在一起了,却不能看到这一场世纪婚礼,唐朝发现,她更加的感受到遗憾。

    说来,也许林如海对于唐朝来说,真的只是一个书中的人物吧。除了当初贾敏成亲前后嫁过的那两三回面,唐朝就再也没有见过林如海了。

    对于林如海的死,岂感觉到可惜,又感觉到命运的强硬。除此之外,就再出其他的了。

    也许别人知道了,会觉得自己冷血。可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不是圣母的人,心态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的。

    跟她有交情的是贾敏,又不是林如海。若是一个二三十年不见面的朋友死了,因着当初的情谊,伤心难过,理所当然。可是同样是二三十年没见面的朋友的老公死了,她再表现得伤心难过,时时悲泣。

    那像话吗?

    事情定下来后,水氏更加的忙绿。就连凤姐也忙了起来。水氏要准备自家公公婆婆也跟着出席的事情,而凤姐却是要在二房那仅有的三层财产中,收拾出一份相当贵重的聘礼给宝玉带走。

    收拾聘礼的时候,凤姐是一点都不心疼的。反正这些财产到最后也不会给她一分。还不如现在卖个人情给宝黛,然后狠狠地在邢氏和赵姨娘心里扎上一刀来的痛快呢。

    老太太所居住的荣庆堂和前面四个套院中间,还隔着一个大院子。那个院子最开始是给哥儿当书房的,叫绮霞斋。但后来除了府里的哥儿,族里的和亲戚家的孩子都来附学。张氏就做主将这里关了,把书房移到更前面去了。

    现在既然是打算是在南边将亲事结了,那么回来的时候,就需要有一处宝玉成亲后所住的院子。这一处,老太太和张氏了,都觉得合适。便知会了水氏和凤姐,让她们仔细收拾出来。

    老太太史氏那里还有一部分二房的产业以及一些贵重器皿。现在贾环都这么大了,或者说贾政都这么个年纪了,将来再有孩子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于是老太太便将这些财产,都让鸳鸯列出个单子,分成五份,以二,一,一,一的分法列个明细。

    鸳鸯知机,听话听音。知道老太太是想要把那五份中的两份给宝黛两人。接合了一下自家干娘的心思,鸳鸯将物品中最好的东西都放在了那两份里。剩下的三份,一份看起来很实用,一份看来很实在,还有一份看起来就像是嫁妆的。

    史氏接过来一看,自然而然的将那两份指了出来。告诉鸳鸯等到宝玉两人回来的时候,便按着这个单子把东西送过去。

    就这样,在邢氏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二房剩下的三层家产,属于宝玉的那一份,也既将送到了宝玉的手里。

    初九,易出行。贾赦拜别了史氏,带着老婆儿子,以及侄子外甥登上了南下的船只。

    唐净在知道宝玉去南边的时候,也磨了唐朝几天,唐朝是个惯孩子的,也是愿意让儿子出去走走,逛逛的。见见世面,总比养成薛蟠那种,天老大,他老二的性子。

    几人出行后,荣国府里也彻底的安静下来了。

    在史氏喜欢的儿孙里,留在京城的都是要上衙门当和尚撞钟的。而贾芝也死皮赖脸的跟了去,其他人史氏还真的没有特别喜欢的。

    孙女倒还好说,迎春和惜春都留了下来,探春也会时不时的往到史氏面前凑趣。虽然冷清了些,但还算过得去。

    只是到了年底,虽然史氏也明白,他们这一行此去,是一定敢不回来过年的,可真到了过年的时候,史氏还是被这缺了一半的饭桌子郁闷到了。

    早知道她也跟着去了。反正是做船,也颠簸不到哪去。

    过完年,凤姐怕老太太闷出病来,便提议接了湘云和宝钗过府坐客。

    湘云近两年来的少了,在袭人突然暴毙在荣国府后,湘云对荣国府也淡了下来。她不是无如稚子,是非曲直也都明白。以前只是不愿意认命,可袭人的死,却是让她明白了很多事情。

    如果她在这么放纵自己的脾气作下去,虽然不至于像袭人那般下场,将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袭人的死,其实完全是个意外,本来史氏和张氏只是想要毒哑了她远远的发卖了事。可没有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袭人和另一个小丫头竟然点着碳盆,忘记通风的事情了。窗缝子也没个支撑,夜风一吹,窗户就关上了。

    其实也只能怨天意了。袭人她们住的那屋子,上半夜碳火烧的过于足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