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管家媳妇-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要想个办法将自己给捞出去,拯救贾府是很美妙梦幻,但生命更可贵呀!

第21章 一举四得() 
书兰才想着这主意了,就听见张夫人说道:“老太太既然担忧姑太太还不防派一个可靠的人跟着姑太太南下金陵,若万一有事也好早点派人来告知我们。”聪明人可不止书兰一个。

    贾母叹了一口气“你说的我又何尝没有想过,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在表明我们不信任林家能将自家的当家太太照顾好?要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难保姑爷那个会对我们生出不悦之心来,到时候影响了敏儿在林家的地位就不好了。”贾母担忧的可不是没有道理的,奶娘什么的,在林如海死了母亲后,杀伤力不要太强。

    贾母此话一出,整个屋子都静了下来,这种事情的确若是贾府出面了,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有人说女人心海底针深不可测,可事实上玩政治的男人,他们的心比海底还深,谁知道林如海会不会被某些有心人的挑窜下不满了。

    见众人没有话说,贾母怒了,平时这些人上蹿下跳的厉害,可关键时候没一个顶用的,正是气死她了,就在贾母要爆发怒气的时候,书兰走了出来。

    “老太太若是担心姑太太,我倒有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办法,可以为老太太排忧解难。”

    关键时候还是自家人靠的住呀,贾母闻言不由地在心里想到。对于书兰屡次逾越的动作贾母都当做没有看见,那除了因为书兰的确言之有理外,还因为贾母一直将书兰当做自己人“你且说来听听。”

    书兰瞧了一眼张夫人后才微笑的说道:“大太太前不久才为府上添了一位哥儿,也该回金陵告诉老祖宗一声,毕竟这可是长房的嫡子。再则,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们当年扶国公爷的灵回金陵的时候,在金陵买了不少的祭田也该派人去瞧瞧,免得有些人作怪。”

    书兰并没有将话说透,但在场的人没一个是蠢货,因此她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里都明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打着这两个旗号跟着林如海和贾敏去金陵,哪怕就是会让人觉得有些巧合,但完全合情合理找不到任何借口。

    张夫人前不久生下了贾琏是事实,贾母当年回金陵买下了不少的祭田也是事实。

    “可这样也在金陵呆不了多久呀!”王夫人皱眉说道,无论是祭祖还是勘察祭田的事情最多一个月就能搞定,到时候哪有什么借口呆在金陵呀!至于留着金陵旧宅的那些下人不说也罢,都被发配要旧宅了,还能指望他们做什么。

    书兰微微一笑说道:“我说句逾越的话,老太太和太太可别怪罪。”

    见贾母点头后,书兰才继续说道:“像府上这种人家自然是不能经商的,因此每年府上的进项也就是靠庄子支撑起来,这庄子自然是越多越好,只是在京城文武百官云集哪怕算上郊外,庄子也是有限的。

    在其他地方买又怕天高皇帝远的有人作怪,依着我的小心思金陵是府上的祖籍,府上虽不在金陵,但在金陵的亲友重多,谅旁人也不敢在金陵找府上的茬,还不如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

    然后府上定了则例,让留着金陵的贾家族人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不但给宗族人善意,还免了他们时不时来府上打饥荒。这祭田之事一时半会儿的可办不好,正好姑老爷是应天府的知府万一有什么事还能让姑老爷照应一下。”

    其实这主意不是书兰想出来的,她是小女人一个,只会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去拯救别人,这番话其实原著中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就说过,她不过是抄袭而已,算不上什么大智慧。

    书兰此话一出,贾母和张夫人都沉默了下来思索起来,倒是王夫人因为现在不管家,日后祭田也不会分给她,没有她什么事到有些没心没肺毫不在意。

    书兰说的话,贾母懂张夫人也懂,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可谓是一举三得。

    一来照顾了贾敏,二来给府上多添点进项,即便是没有进项少了来打秋风的族人也是好的。三来这祭田可是好东西,那是抄家都不会被收回去的。

    贾母现在不是原著中那个万事不管只管和孙子孙女乐呵的老太太,张夫人出自书香之家对于有些事情比王夫人看的远,再加上外面还有活生生被抄家的例子在了,如何不让这两人动心。

    秦可卿都知道的事情,这两人又如何不知道。便是日后有了罪,其他的东西可能被抄了,但这祭祀产业是抄不去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要说贾家也不是没有祭田,只是以前觉得在金陵有些远,要是被人整出来什么幺蛾子鞭长莫及。二来荣国府和宁国府这两支富贵了其他还在贫困线挣扎的贾家族人难免有嫉妒的,荣宁两府的人也不是什么大度之人,不想便宜了他们,于是这祭田才不怎么多。

    如今有了别人被抄家,一朝回到解放前的例子在,书兰这个时候又出了这么一个主意,贾母不动心是肯定不可能的,罢了,反正也不是用的自己的私房,只要老大老二不反对,同意了也没什么坏处。

    “我的儿,你竟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为了我娘儿的声名体面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真真我竟不知道该这么对你好。”贾母拉着书兰的手一脸感动的说道。

    书兰底下了头“老太太这话严重了我可受用不起,当年若不是府上买下了我,恐怕我早就没了,我这一身一心都是府上的,自然要事事为府上着想。”

    如果她的记忆没有错的话,无论别人怎么看贾府,但对于原主来说,当年大旱闹饥荒,若不是贾府买了原主,如今原主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或许是在别的府上当丫头,或许早就没了,也或许在那些肮脏不堪的地方苟延残喘。

    也许自己每每要拯救贾府的下意识,是来着于这具身子的本能感恩吧!

    不然为什么,自己的好处没捞到多少,反而是贾府被她整的往一条光明的道路上去了!

第22章 南下金陵() 
和书兰预料的一样,贾母是一个小心谨慎喜欢沉浸在以前的荣光里的人,这才夺嫡给了她很大的触动,除了羡慕牛家外,还对抄家什么的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自然是同意了书兰的主意。

    和书兰想象的一样,这才陪着贾敏南下金陵,就是自己家。荣国府有四个大管家,一个总管家,一个负责库房银库,一个负责田房事务,一个负责粮仓与买办房。如今林之孝的父亲是总管家,虽然有专门负责田房事务的管家在,但自己却是第一个发现贾敏有孕的,又是贾母的心腹,就凭这一点就能加分不少。

    投怀报李,书兰又给贾母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请两个宫里出身的嬷嬷送到贾敏身边去,理由就是林家没个现成的女性长辈又要去金陵,她不放心。谁让这年头不兴陪嫁嬷嬷了,即便是林如海再怎么样不高兴,面对贾母的一片爱女心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而且对于林如海来说,他也期待嫡子的降生,也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那么不满。

    书兰这么做,自然是想要保住贾敏肚子里的孩子了,就凭林家奶娘会使那点阴谋诡计,在宫里出身的嬷嬷眼里简直就是小儿科,正好一路上她也能省事一些。

    抱着不偏不倚的态度,书兰也给大房二房各出了一个主意。

    大房的主意是林之孝去转述的,让贾赦去请一个以前张家的幕僚来给他当军师,没办法,书兰对贾赦实在是没有信心,如今自己家又要离开京城了,书兰还真怕贾赦成不了什么气就完蛋了。

    二房的主意是书兰自己对王夫人说的,让王夫人敌不动我不动,千万要沉的住气,另外在贾母面前要伏小做低,争取贾母的同情心,好在日后分家的时候狠狠的捞上一把。

    然后……然后自然是收拾好东西跟着林如海和贾敏去金陵了。

    原本要是书兰自己一家下金陵那肯定只有自己租船做的份,但因为跟着林如海,因此挤上了官船,因为这次贾母和林大总管商量的就是要打金陵的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并没有带几个人,和林家的下人挤在一起完全没问题。

    书兰一家是先上船的,住的是林如海家管家的住处,等着贾敏上船安顿好后,书兰才带着东西去拜见贾敏。

    “给姑太太请安,恭喜姑太太了,上次来的急也忘了给姑太太贺礼。”说着就将准备好的东西递了过去。

    贾敏打开一看,是一个色彩时候鲜明的子孙结,这子孙结非常的精致,又正好应了贾敏现在的情况,让贾敏不由地双眼一亮,拿在手里把玩了好一会才放下让人收了起来“你有心了。”思及自己怀孕和贾母送来的两个嬷嬷都有书兰的功劳,便让人包了一对红玛瑙耳坠和一个镶玉的金戒指给书兰。

    书兰连连推辞,不敢要,不过之后还是被贾敏让人硬塞给了她,书兰瞧着挂着自己腰上的荷包,不由自主的在心里摇摇头,土豪的世界她这个平民老百姓不懂呀!

    给贾敏请了安,书兰和贾敏又说了几句后就回到了自己房里,看着滚滚向东流的江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李白的将进酒——好吧,这诗和如今的环境完全不对景,但书兰就是莫名其妙的想了起来,思维太活跃也不是什么好事。

    听到身后有声音,书兰转过头去一看,是林之孝,连忙上前服侍他宽衣“怎么这么早就回来来,父亲了?”

    “姑老爷那里要和幕僚商量政务了,能分出点时间来见我们已经是大幸了,哪里能那么没有眼色。父亲已经回房休息去了,我已经吩咐张二好好伺候父亲了。”林之孝一边在书兰的帮助下换衣服,一边回答道。

    书兰将林之孝换下来的衣服折叠好放在一旁“那就好,你饿不饿,饿了我让人送些吃的来。”他们虽然是下人,但却是荣国府的管家,即便是在林如海家也能有几分薄面,这点小事给点铜板就能轻易解决。

    “不用!”林之孝摇了摇头,将头上的玉冠取了,头发散了下来,一脸轻松的歪在了塌上。

    书兰给他端来茶水点心和果子放在塌上的小桌上,问道:“你可给姑老爷说了我们的打算?”

    “说了!”林之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姑老爷也应了,对他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偏你还这么慎重其事。”

    书兰推了一下林之孝,嗔怪的说道:“你知道什么,姑老爷可不比的大老爷和二老爷,人家那可是有真本事的,于其日后舔着脸上门,还不如现在就将事情说明了,好歹也在姑老爷那里留下一个坦坦荡荡的印象。你也是下人,又如何不清楚这里面的猫腻,若真有胆大妄为的打着那府的旗号干出些违法乱纪的事情的,少不了去衙门走一趟。”

    贾府的这些下人在京城的都敢贪污,更不要说天高皇帝远在金陵的了,同为下人只是贪污一点银子林大总管和林之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太过分了那就不要怪他们了。

    “对了,临走前二太太叫你去吩咐了什么事呀?”林之孝不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