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是武林高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与码头上送行的诸人回礼。

    王禅瞥了一眼,发现送行的人大都是武林中人,个个腰挺背直,精神奕奕,而老者身后则是站着两名朝廷的武官。八成是准备去京城参加掌门人大会的。

    只见那老人两鬓苍苍,颔下老大一部花白胡子,但看起来满面红光,衣饰华贵,左手手指上戴着一只碧玉扳指,远远望去,在阳光下发出晶莹之色,这时只听他大声说道:“各位贤弟请回吧!”说着这老人抱拳一拱,身形端凝,当真是稳若泰山。

    岸上诸人齐声说道:“恭祝老师一路顺风,为我九龙派扬威京师。”那老者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扬威京师是当不起的,只盼九龙派的名头不在我手里砸了,也就是啦。”

    王禅听这老人声音洪亮,中气充沛,隔了如此远还清晰可闻,足以见其手头确实有着那么几分本事。难怪言语如此自负。这种看似谦逊的话语,才见其自负。

    飞狐中的武林,门派之多足以用雨后春笋来形容。可以想见含金量之地,那些个门派掌门的令牌也就比破铜烂铁好上那么几分。而那些掌门的武功同样稀松平常,因此当王禅看到船头的那个老者时,才会稍稍露出感兴趣的神情。

    “这世上可没有舍近求远的道理。”王禅嘴角微微上扬,放下手中酒杯,起身往店外走去。

    就在这时只听得劈里啪啦一声乱响,震耳欲聋,只见湘江上红色纸屑迎风飞舞,原来是岸上那几人为那名老师父一齐放鞭炮以示祝贺。

    王禅知道鞭炮一完,大船就要起航,以他如今的轻功自然是做不到踏波而行的。没法子,只好是蹲下身来,捡起地上的两块石子,眼睛微微眯起,手腕一抖,两块石子破空而去。

    那两串鞭炮都是长逾两丈,此时炸得正欢,劈里啪啦的,可忽然只听到“咻咻”两声破空声响起,两串鞭炮登时从中断绝,嗤嗤响着,燃着的鞭炮堕入湘江,立时熄灭了。

    送信鞭炮断灭,可是说是大大的不祥。无论是岸上还是船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不大好看。众人齐齐往石子飞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男子正气定神闲地朝他们走来。

    根本不等那名青衫男子解释,六七名高壮大汉立即跑了过去,将他团团围住,大声喝道:“你是谁?”

    “谁派你来捣乱胡闹?”

    “打断鞭炮,是什么意思?”

    “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惹九龙派的易老师。”

    一个个凶神恶煞,要将那青衫男子生吞活剥了一般。只见那名男子笑了笑,对此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是抬眼望向了船头的那名老者,开口道:“我有一句话送给老先生。”

    “哈哈哈,小子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来,老夫绝不会怪罪。”那老人大笑一声,开口道。

    “如此便恕我直言了。”王禅看着那老人做派,嘴角微扯。“我观老先生面相雍容宽宏,气度非凡,可以称得上富贵之相,本该衣食无忧,富贵一身。可不止为何,此时你面相之中有隐隐有一股煞气显现,直入中宫,怕是会有血光之灾等候,一步行差踏错,怕是会连理满门。是以小子我方才才会出手阻拦。”

    “砰!”那须白老者猛的一拍船头栏杆,面色阴沉。“江湖术士之言,老夫向来是不信的。老夫今日高兴,也不与你计较,你自行离去吧。”

    “信则有,不信亦无妨,我不过是给老先生看个面相而已。”这老者养气功夫倒是不错,王禅也就没了出手的打算,笑了笑,开口接着说道。“不介意的话,就让小子我搭一趟顺风船,刚好顺路。”

    话音刚落,也不见王禅有什么动作。直接是飘身上船。

    看到王禅这一手轻功身法,那老者脸色变了数遍,原以为只是一个平常的江湖术士,可没想竟然看走了眼,握起的拳头悄然松开,反复三次,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是大声喊道:“开船!”

第33章 扬帆() 
王禅一路北上,已经不知道挑战了多少武馆门派。一身所学之杂,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是时候好好沉淀梳理一下了。因此上船之后的头几天,王禅一直安静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推演各种功法的优劣,将其融会贯通,反哺自身。而那名老者对王禅也很是客气,每到三餐时,就有仆人将准备好的饭菜送到王禅房间,除此之外,便再没人打扰。

    王禅也知道了船上这名老者姓易名吉,是湘江大派九龙门的掌门,擅使一条九节鞭,在江湖上有着九龙断湘江的美誉。对这名头有些吓人的称号,王禅也就笑笑,一路上再夸张的绰号也听过,也就无所谓。心中想着的是自己日后混江湖时,一定也要给取个嚣张拉轰的名号不可,最起码说出去能唬人不是。

    而对于易吉来说,这几日就过的格外煎熬了。他本就是练武之人,而真正的习武之人碰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总是有着一颗好战之心,那日看到王禅登船时展现的那身飘逸身法便已经生出与王禅一战的念头。可当时岸上全部都是他门下弟子以及湘江的江湖同道,要是当着大伙的面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那他日后还有何脸面在江湖上厮混。像他这般年纪的老头尤其爱惜自己的羽毛,无论什么都没有脸面重要,再加上易吉那凡事“为虑胜先虑败”的保守性格,这才作罢。

    可现在易吉那颗火热向武的心,又是蠢蠢欲动起来。

    只是头几日,王禅一直呆在自己的房间,他也不好意思打扰。而这一日到了金陵渡口,王禅终于是走出房间来到了甲板之上。离了自家地界之后,易吉也不再那么顾忌,终于是忍不住了。

    只见他右手伸到腰间,轻轻一抖,手中已多了一条晶光闪亮的九节鞭。

    这一抖寂然无声,钢鞭的九节互相竟无半点碰撞。王禅轻描淡写地瞄了一眼,对这个易吉已经高看了一眼。就单从这一手来看,易吉使鞭的功夫就不会比袁紫衣弱,甚至还要强上许多。

    只见易吉手中的这条鞭子每一节均有鸡蛋粗细,他身材又极魁梧,便如船头上立着的一座铁塔,当真是威风凛凛。

    此时本是再次发船的时刻,船家都已收起了铁锚,船身在江中摇晃不定。易吉手臂一抖,九节鞭飞出去卷住了船头铁锚,跟着一挥,只听得“噗通”一声清响,水花四溅,铁锚又是再次落回江中,船身登时稳住。

    易吉这一手臂上少说也有六七百斤力气,从他挥洒自如的神态来看,显然仍留有余力,这就比只知一味讨巧的袁紫衣要强了。易吉这条九节鞭可以收并有软鞭和钢鞭之长,内外兼修,非同小可。

    “对于阁下那日展现的轻功身法,老夫十分钦佩,实在是手痒难耐,还望赐教。”易吉看着王禅,朗声道。

    摆了那么一通pose就是为了说这句话,王禅看着对方,嘴角扯了扯,这厮脸皮还挺薄的嘛。

    “既然易师父开口了,在下自然奉陪到底。”

    原本王禅以为这易吉武功平平,最多是凤天南这种角色,因此也就失了挑战的兴致。可从对方方才的表现来看,明显有着意外之喜。在到达京城参加掌门人大会之前,恰好是可以拿来练练手、解解乏。

    得到王禅同意之后,易吉也不废话,右手一挥,手中九节鞭仿佛活了一般,直接朝王禅席卷而去。

    在阳光照耀下,江面上仿佛泛出万道金波,那条鞭子犹如灵蛇盘旋不断攻击王禅身上的要害部位。

    而王禅也不用刀,将单刀插在甲板上面。整个人朝易吉冲了过去,竟是用起了拳脚功夫。

    两人都是愈战愈勇,十几个回合仍是不分胜负。

    不同的是王禅的招数愈出愈奇,而易吉来来去去却只有那么七八招,密密护住了全身。原来易吉的用心,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谓的“先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无论王禅如何变招进攻,易吉的这七八招守护全身,可以说是严密异常,无隙可乘。而王禅自是早就看穿了对方心中所想,而且也有办法轻松破解,只是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他此战的目的。

    王禅这一战,本就是为了验证这一路而来的武学见解。因此即使是久攻不下,他仍是不骄不躁,手上动作没有丝毫的怀疑与犹豫。

    “这小子所学甚杂,可大多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三流功夫。唯一拿得出手的不过是那一身鬼魅的身法而已。”易吉看着王禅,心中大定。

    易吉此时想法要是给王禅知道的话,非得笑死不可。因为王禅一身功夫之中,此时最拿不出手的就是那学了皮毛的螺旋九影和蛇行狸翻之术了。

    王禅打完一套洪拳,又是使出了一招佛山无影腿,自然是被易吉轻松拦下。可王禅却是越打越起劲,眼神变得炽热无比。而就在这时他忽然从九节鞭运行的轨迹找出了易吉招式的破绽,只见他右手一翻,将插在甲板的钢刀拔了出来,反手就是一刀劈了过去。

    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刀,却是直接穿过了重重鞭影,停在了易吉面前,离刀三寸。

    俗话说蛇打七寸,而王禅这一刀可以说正好是砍在了易吉鞭法的破绽之处。易吉的这身九龙鞭法虽说并非是什么高深武功,可再怎么说也是经历过三代人不断打磨补充的武学,现在却是被王禅如此轻易便看出了破绽。这一切都归功于王禅这一路北上踢馆行为。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真是这个道理。可以说王禅此次飞狐之行能够有这等收获,比获得其他什么武功秘籍,神兵利器更让他高兴。武功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这份难得的武学直觉放在任何世界都是通用的。

    “承让。”

    王禅收起手中钢刀,凉风习习,小船再次扬帆起航。

第34章 掌门人大会() 
轻舟破千浪、过万山,终于是抵达京城,时候不早不晚。

    王禅跟在易吉身旁径直去了福康安府中,赴那天下武林掌门人大会。

    到了福康安府大门口,只见卫士尽撤,只有八名知客站在门边迎宾。易吉老实递上文书,王禅安静跟在后头。那知客恭敬的迎了上去,请他二人在东首的一席上坐了下来。

    同席的还有四人,互相寒暄了一句,王禅知道对面那伙人是山西猴拳大圣门的。

    王禅抬头扫了一眼,只见那掌门人高顶尖嘴,红腮长臂,倒还真是带了三分猴相,担不担得起大圣二字王禅不知,可最起码没辱没了猴子二字。

    这时厅中宾客已经到了一大半,门外还有人陆续进来。厅中迎宾的知客都是福康安手下武官,有的竟是三四品的大员,若是出了福府,哪一个不是声威煊赫的高官大将,但在大帅府中,却不过是请客随员一般,比之童仆小厮也高不了多少。

    可在福康安眼中这些人是奴才,不代表这些赴宴的江湖中人也可如此看待。来到大帅府后这些江湖人士大多收了以往的性子,即使是碰到相熟的人也只是低声寒暄几句。

    数十席已渐渐坐满。王禅扫了一眼,一共是六十二桌,每桌八人,分为两派,也就是说与会的一共是一百二十四家掌门人。

    这还是过来赴会的门派,没来的恐怕还要更多。足以可见天下武功门派之多,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当然在这泥沙俱下的时代,多是些名不副实的家伙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