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抽奖大亨-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漂浮城市建设中。

    000亿美元,苹果承担500亿美元,微软承担500亿美元。

    对于这种协议,三方都称不上多满意。

    李晴瑜压根就不希望有这次谈判,苹果则对25。5%的股份很不满足,这太少了!

    微软却认为苹果拿到了25。5%的股份太多了!

    五年后,一旦深思科技无法还款,深思科技的股份占比就将变成江远和李晴瑜合占49%,微软25。5%,苹果25。5%。

    到时一旦出现三方大战的情况,任意两方联合都足以对深思科技形成控股,深思科技的未来再次扑朔迷离起来。

    不管未来怎样,三方签字之后,协议正式达成。

    只是谈判结束后,纳德拉悄悄拜访了江远,在江远家中谈了两个小时之后才离开。

    。。。。。。

    猫鱼直播的‘深思科技官方’直播室很快迎来了第二次直播,这次由李晴瑜代表深思科技宣布了三方合作:

    “经过七天的友好协商,深思科技、苹果、微软三方就‘海上漂浮城市’专项贷款达成协议,深思科技将获得苹果和微软提供的000亿美元无息贷款。借此机会我宣布,深思海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将专门负责深思科技’海上漂浮城市’的一切筹备、建设、监督工作。。。。。。”

    媒体再次爆炸了,众人等着看笑话的‘海上漂浮城市’居然获得了足够的贷款,还特么的是无息的!

    “苹果和微软共同承担000亿美元无息贷款,深思科技海上漂浮城市已成定局!”——《网易新闻》

    “苹果宣布无限期搁置iity,深思科技费尽心力建设海上漂浮城市究竟为哪般?”——《每日头条》

    “最大超级建筑提上日程,全球建筑行业的盛宴!”——《hsd邮报》

    “海上漂浮城市是超级航母的雏形吗?江远疑似白手套!”——《纽约时报》

    00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如同一个巨大的炸弹,全球舆论沸腾了起来。

    “苹果和微软这是疯了吗?为什么要给深思科技无息贷款?”普通网民自然难以理解巨头背后的意思,只能归结为阴谋。

    一时之间,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甚至连华国首长也听闻了深思科技的事情。。。

    长者看着秘书整理好的资料,饶有兴趣地问道:

    “这个叫江远的小朋友,真的决定要建设海上漂浮城市了?”

    秘书看了一下手中的文件,回答道:

    “他与微软和苹果签订了贷款合同,不过贷款没到位,此事九成成为现实。”

    长者又问道:

    “嗯,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吗?”

    “江远从没公布过他的目的,要我去问下吗?”秘书苦笑道:

    “另外,这种海上漂浮城市,我国并无前例,是否不太合适?国际舆论恐怕。。。。。。”

    “海上漂浮城市。。。。。。”长者想了想,就摆摆手霸气地笑道:

    “十万人在我国还算得上城市?而且是漂浮的,不就是个大点的船嘛!外面有什么好说的,造船而已,关他们什么事?”

    大。。。。。。船?

    秘书只能苦笑道:

    “我明白了,那深思科技。。。。。。”

    长者继续道:

    “前两天,393的马老也提到了这个小伙子,对他发明的82赞不绝口,还想派人接触一下,我同意了。现在世界形式非常恶劣,国外势力用心险恶,江远既然留学后还愿意回国创业,就是值得鼓励的有为青年。不要打扰他,让年轻人自己去闯吧!”

    说完,长者开始处理其他工作,他的时间非常紧张,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

    秘书一惊,想不到江远居然获得长者如此高的评价,他虽然没有明确吩咐如何对待深思科技,但是‘有为青年’和‘不要打扰他,让年轻人自己去闯’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

    秘书牢牢记了下来,准备回去就提醒相关部门,不要对深思科技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嗯,如果方便的话,甚至可以给予适当的协助。

    。。。。。。

    。。。。。。

    华国西北荒漠。

    沙漠下面有一个巨大的地下研究基地,393基地。

    这里守卫极为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从入口到达基地的研发场所至少要经过5道防线。

    393基地拥有华国最顶级的研发能力,专门负责高精尖武器的研制,肩负着追赶和超越外国超一流军用科技的重任。

    393的科研工作者们都知道,从他们进入这个基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再出去的可能。他们和他们的全家老小都将永远居住在这个基地里,直到生命的终点。

    正是像他们这种科研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无私奉献,才让东方巨龙再一次挺直了脊梁,拥有了屹立于世界列强之林的能力。

    但是,这还不够!

    393基地所有人都不满足,华国也不满足。

    华国一天没有成为世界的中心,393基地的使命一天就不会结束!

    不同于这颗星球上大部分国家人民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所有华国子民们,所有炎黄子孙们,都在内心中深深地认定,不是第一就不算成功!

    说是不切实际也好,说是心高气傲也罢,华国人民在任何事上,从来不屑跟第二名比较。

    工业制造要与德国比,尖端科技要与rb比,综合国力要和美国比,甚至连人口数都要争第一。

    对于隔壁三哥家将在未来几年超过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现实,每个华国人民心里一边嘲笑着三哥的贫穷落后,一边也未尝没有丢失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名号的不爽。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华国一直是世界的中心,也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璀璨辉煌的文明。

    一百年前偶尔打了一个瞌睡,现在只是正在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罢了。

    393基地的深处,一场有关江远的话题正在进行,这已经是最近的第三次。

第24章 国家使命() 
会议室内只有五个人,上首坐着一名精神灼烁的老者。

    老者身穿军装,外面又套着一件白大褂,严肃的脸庞透出坚定,苍老却红润的皮肤展示着身体主人的健康。

    马建国,一个充满了时代色彩的名字。他既是一名军人,也是杰出的科学家。

    华国最顶尖的十几种武器中,都留下了他的丰功伟绩。但是,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都找不道关于他的任何记录,就像从没存在过这个人一样。

    但在393基地内,马建国却是如同神邸一般的存在,作为基地的总负责人,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如今的白发苍苍,半个世纪的时光过去,马建国自始至终地证明了自己在科研上的杰出和对国家的忠诚。

    “下面讨论今天会议的最后一个议题:82破解问题。”说完,马建国转向一名中年帅哥问道:

    “马科长,82算法有没有进展?”

    中年帅哥眉宇之间与马建国有些相似,正是马建国之子马向前,也是393基地中计算机方面的负责人。

    马向前朗声道:

    “没有任何进展。我们已经确认,江远在开发82算法时,使用了一种新的信息理论。我可以肯定,在没有获得那个新理论之前,全世界没有人可以重现这个算法。我认为,应当把江远吸收进基地,他毫无疑问是个天才,有了江远的参与,我们的新计算机系统研发一定会更顺利!”

    “嗯。”马建国不置可否,又向其他三人问道:

    “你们的看法?”

    五人中,装着军装的少将首先发言,他坐得笔直看着马建国,嗓音如钢铁般坚硬:

    “对科研相关事务,我不发表任何意见。”

    马建国苦笑着点点头,示意其他二人发言。

    45岁的杨锦江又矮又瘦,黝黑的皮肤如同一名老农一般。他皱起眉头,道:

    “我不认同马师弟的想法。”

    马向前眉毛一扬,紧盯着杨锦江。

    二人都是马建国的学生,平时却总不对付。马向前如同一名激昂的、时刻准备冲锋陷阵的慷慨斗士,杨锦江则老成持重得多。

    杨锦江对马向前的目光熟视无睹,反对道:

    “393基地从没有招收过留学归国人员的先例,以后也不应当有,这是极为危险的想法!”

    马向前不甘示弱地激烈反对道:

    “杨主任!三年之内完成新计算机系统的研发,这是393最高优先级的命令!时代变了,393不能总是固守着老想法。。。。。。”

    马建国一抬手就阻止了二人的争执,平静地问最后一人道:

    “老卢,你说说。”

    卢中兴刚刚50岁,向来不掺和马、杨二人的争端,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如既往地就事论事道:

    “江远的新信息理论对我们的计算机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获得这种新理论。但是如杨主任所说,393没有招收归国人员的先例,我们不应当破例。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通过官方渠道,尽力获得江远的支持。”

    马建国想了想,下了决定道:

    “唔,我明白了。那就按卢主任的想法吧,我会向上级申请,请求兄弟单位的配合。散会。”

    马向前立即站了起来,不爽地瞪了杨锦江一眼后,率先离开了会议室。

    看着众人离开,马建国不由地叹了口气,与众人认为自己还将领导393十年以上不同,他看似健康的外表下是病魔肆虐的身体,其实时间已经不多了。

    马建国极为自律,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既不会熬夜加班,也不会迟到早退。

    按时工作,按时休息,每天睡眠9小时,工作8小时,锻炼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如同机器人一样精准,从未变化过。

    强大的自制力,规律的作息,健康的身体,丰硕的成果。

    马建国对自己的生活极为自得,他认为自己可以继续工作0年,然后慢慢退出一线,把继任者扶上马,保证393的平稳过渡。

    可惜,他忘不了三个月接到医生检查报告时的场景,他最多只有3年的寿命了。

    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更不是家人的伤心,而是他未尽的研究。

    怎么就只有3年了呢?

    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死呢?

    a987型发动机材料还没研发成功。

    量子计算机还没研发成功。

    计划仍没找到前进方向。

    我还有一整张a3纸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能死呢?

    不过,马建国是极为理智的,跟医生一起反复确定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安排身后事。

    首先,是向一号首长如实汇报自己的身体状况,虽然在基地内,他让医生对自己的状况执行了最高级别的保密,但是上级领导必须知道。而393的上级领导就是一号首长。

    其次,把自己手中的科研任务逐步交给合适的人。这个不难,拥有一个国家支持的科研基地,绝对不会缺人才。

    最后,则是推荐自己的继任者了。

    这,是个难题。

    马向前冲动,杨锦江保守,卢中兴看似就事论事的态度下,未尝不是抱着和稀泥的想法。

    马建国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是他犹豫时的习惯动作,喃喃自语:

    “老领导,如果你还在世的话,你会怎么做?”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