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路迷局-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丽和胡小英都脸露嫣红。梁健走在她们身边陪着。驾驶员已经到了车上,先开了空调。康丽把梁健和胡小英送上车,从口袋拿出一份东西,塞给了驾驶员,梁健目光瞥见是两包软中华。驾驶员看了眼胡小英。

    胡小英道:“拿着吧,今天辛苦了。”驾驶员连声道谢。

    车子开出农庄,先送胡小英,又把梁健送了回去。

    次日上班,梁健看到桌面上放着报纸和文件,还有一杯已经泡好了的绿茶。自从梁健帮了陈辉,没让他撤职,陈辉在办公室里规矩了很多,心悦诚服地当起了梁健的助手。处室里一般的事务性工作,都有陈辉统筹,也做得像模像样,井井有条,使得梁健可以服务好领导和抽出时间来考虑其他的事情。

    梁健随便浏览了报纸的标题,就放在了一边。自从到了市政府办,梁健就感觉,这里征订的报纸一大摞,从江中日报开始,到镜州日报、晚报、秘报,还有每个县区自己办的报纸,也每天送来,若都一一翻看,估计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了,每天只要坐在椅子上看报纸就够了。

    怪不得外界老是说,公务员每天的事情,就是一杯茶、一张报。可事实上,公务员这种清闲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当前的政府机关中,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科级以下干部,基本上都忙得脚不沾地。这既有工作增多的原因,也有繁文缛节之故,反正一般公务员的生活并不好过。

    梁健作为市长秘,就更加没有时间悠闲读报了。他常常把报纸标题读上一遍,对于看着有用的,就打个钩子,留下来,没用的就直接进废报纸框,等待府办统一处理掉。

    处理完报纸,看文件的时候,陈辉抬起头来道:“梁处长,北部新城建设领导小组的名单已经来了,就在文件夹里。你看看。”

    梁健听后,说:“好,谢谢。”北部新城领导小组,是常委会上通过的,当时市委记谭震林拒绝当组长,让市长宏叙担任了组长,不知文件上有无改动。

    梁健在第二个文件夹中找到了,取出一看,果然没有市委记谭震林的名字,组长赫然就是市长宏叙。

    这份文件下发下去,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就是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北部新城建设上有分歧,市委主要领导对北部新城并不认同。这在基层其实就是一种导向。在官场,大家都会看眼色。

    梁健刚将文件放下,宏市长的电话就来了:“你叫一下开福同志,一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梁健说了声“好的,宏市长”,就走出办公室去叫肖开福。

    两人来到了宏市长的办公室。宏市长指了指沙发,然后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孔利民同志明天要来镜州市,调研北部新城建设。谭记和我都会参加。谭记刚才电话中对我说,他会到场,但不汇报,准备工作主要由我们这方面做了。”

    梁健心道,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过来,市委记为什么要参加呢?旋即明白,镜州市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是由市委记谭震林兼的。因此,谭震林的职位,规范的称呼应该是市委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省人大来,他当然必须得到场,但由于他不担任北部新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因此也就不想做汇报了。

    肖开福说:“明天就过来,时间有些紧张。”

    宏市长说:“重点是看现场,至于汇报材料,我们上次常委会上的汇报就很不错,不需要另外准备了,关键是,你要向谢林副市长做好汇报,并让长湖区和建设局做好准备工作。汇报的地点,也别回市里了,就在北部新城建设指挥部的会议室里吧,有点现场感。参观完后,接待工作就由谭记接过去,具体由市人大负责接待。”

    肖秘长说:“那我们赶紧去准备。”

    出了宏市长办公室,肖秘长抱怨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北部新城建设在省里出名不不见得是好事。”梁健不知,肖秘长在他面前抱怨是何意思,他说:“能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还是挺不错的。”

    肖秘长说:“你从哪里看到省委省政府支持了,省委记来了吗?省长来了吗?让一个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来,人大是干什么的?人大监督政府,那帮人大的老爷们,只会挑刺。”梁健不想听肖秘长抱怨,就说:“我去通知有关人员开会。”

    肖秘长说:“你让他们再过一个小时来吧。我这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这种临时通知的事情最麻烦,工作节奏都被打乱。”

    梁健只负责通知长湖区和建设局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他们手下相关负责人来开会,同时又向谢林副市长作了汇报。谢林副市长原本是不用来开会的,但他要求来开会,并要作些强调。这说明谢林副市长对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这工作是他分管线上的工作。

    梁健感觉到,在这项工作上谢林副市长和肖秘长的态度简直可以称得上天壤之别。对于谢林副市长而言,接待工作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他分管的工作,对肖秘长而言,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接待。怪不得,肖秘长抱着一种抱怨加应付的态度。

    梁健没有参加肖秘长的协调会,他陪同宏市长参加了一个企业家座谈会。会后,宏市长问肖秘长进展情况,肖秘长说都已经吩咐下去了。

    但宏市长似乎并不太放心,又让梁健打电话给副市长谢林。梁健的电话还没有拿起来,谢林已经在门口敲门,要来汇报工作了。

    梁健请谢市长进来,沏了茶,宏市长让梁健留下来,一起听有关情况,便于明天做好接待工作。

    谢市长作了一些汇报,宏市长对有些情况提醒谢市长再去落实一下。谢市长答应着。梁健问宏市长,明天一早是否去高速出口接省领导。宏市长说,还没确定,明天早说。

    这就让梁健感觉有些奇怪了,只要是省领导来,都事先确定了接待规格,是否需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高速口迎接,也是提前告知的。今天,市委办方面却没有任何声音,好像都是领导与领导之间在直接联络。梁健就感觉这次的接待工作有些微妙了。

    第二天一早,梁健接了宏市长后,宏市长说:“我们直接去北部新城建设指挥部。”梁健心想,宏市长应该是不用去高速出口迎接了。但作为秘,他还是要问一句,“宏市长,我们不去高速出口了?”

    宏市长道:“谭记去迎接了,我们到现场等就行了”听起来,宏市长也没觉得梁健这问题是多余的。有些话,即便看上去是多余的,但对于秘来说,不得不多问一声,这表示自己上心了。

    在北部新城入口处,宏市长等人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才遥遥看到警车开道,两辆柯斯达车子稳稳驶来。从架势上看,倒显得颇为低调。

    :

第281章领导视察() 
有一点,梁健很是佩服市委记谭震林,那就是他跟省里跟得特别紧。 省里如今下基层一般都不搞车水马龙,而是轻车简从,这是自中央到省里重视作风建设和民意所向的结果。谭震林在有些地方虽然很官僚,但在这方面,表现的却十分细致,上面来怎么样的车,他也派相应的车去接待。

    在这方面,梁健感觉宏市长显得有些粗放。今天他们来北部新城,就是好几辆轿车来的。这让梁健深深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早该给宏市长提个醒了。不管宏市长在不在乎,这总归是梁健的职责所在。

    省人大和市委的车到了路口,看到宏市长他们候着,市委办主任戴杰就从车上跑下来,向宏市长报告说:“领导先不下车了,你们在前面开吧,呆会到了第一个考察点上,再行见面。”

    宏市长、胡小英他们就上了车,在前面带路。昨天商量参观点的时候,胡小英提出了两个点,一个是已经开工建设的光伏企业基地,一个是已经在规划建设的农民社区。光伏企业是当时的热门产业,很受政府青睐。农民社区则是长湖区推进“农村向社区转”的一个新的尝试,据说在整个江中省,这样大规模的农民社区还没有先例。

    后来,在谈论的时候,谢市长指出,最好增加一个点,这个点,是目前尚未全部建成的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基地,镜州市的干部群众戏称为“海龟基地”,这个称呼当然不能用在正式场合。

    谢市长提出这个点,是有用意的,上次马超群副记,原本打算支持凤凰景区建设,后来正因为看了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基地建设的情况,马记的态度才为之一变。如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孔利民同志过来视察,让他看看海归创业基地建设,回去之后,他肯定也会提到,这样一来对马超群副记,也是一个交代,更是一种间接的信号传递,马副记肯定会很高兴。

    谢市长提出这个新的考察点之后,胡小英马上自我批评道,“如果没有谢市长在这里指导,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恐怕真要误了大事。”谢市长说:“那也不至于。只是归国人员创业基地,本身也是我们的一个亮点项目,虽然还没有全部建成,但给领导看看,总是有好处的。”

    宏市长等人迎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孔利民同志下车。孔利民个子不高,身子微胖,肚子凸出,头顶几根稀疏的头发从右边搭到左边,盖住脑门,虽然看得见头皮,但态度是一丝不苟的。领导的头发不怕少,只要梳得有条不紊,那还是领导的做派。

    孔利民脸上挂着笑,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也许人一到人大,态度和神情也都变得宽松起来了。梁健感觉,在机关里,似乎总有这么一种现象,当记都显得神秘莫测,当政府一把手,都显得苦大仇深,当人大主任开始清风无事了。孔主任的一身轻松感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虽然时间很紧迫,但考察点上都已经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和布置。胡小英记,自昨天中午开始,就一直在部署、指导和督促下面做好迎接准备工作,晚上九点多她还到现场跑了一遍,早上又亲自到三个点上,看了一圈,才放下心来。

    孔利民在一条“热烈欢迎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孔利民同志一行考察北部新城建设”的横幅前看了一眼,若有似无地点了下头,接着就在谭记、宏市长、谢市长和胡小英、荣威等人的陪同下依次参观。

    在光伏产业园的建设工地上,看了规划图,又听了一个漂亮女讲解员的讲解。孔利民看着女讲解员,一直保持着微笑,女讲解员的脸上不知是紧张还是别的,浮现出两团红晕。孔利民又瞄了几眼规划图,说:“要不去看看工地?”

    由于前几天下过雨,路面有些泥泞不堪,来到工地路口,见是这副模样,大家都止步不前了。胡小英想得倒是周到的,昨天已经让人备好了雨鞋。但领导不说,她绝对不会拿出来,毕竟这种考察,领导少看一点是一点。

    考察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很多不过是特别小的小事,但很可能就让领导对一个地区的看法改变了,留下了坏印象,吃过这种亏的地方领导可不在少数。

    “孔主任,这路难走,我们要不就在这里看看吧?”市委记谭震林道。

    孔利民本来是想作罢,不过谭震林这么一说,他倒觉得非得进去看看不可了。孔利民很在乎人家对他深入一线作风的赞扬,如今眼前的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