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小花农-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夕阳正好。一进老街,洛桐就觉得眼睛不够看了。琳琅满目,两边都是店铺,店门口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美食。

    在老街真正玩的太少了,几乎都是当地的一些特产美食。比如这马蹄松、猪油糕、发糕、汤团、火腿什么的。

    马蹄松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蹄得名。

    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和桂花。

    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这马蹄松现在见得少了,洛桐还是小时候见过的,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

    在过去,“马蹄松”当属店堂内必不可少的糕点,它的价格与有馅料的大馒头一样,也是平头百姓在追求吃饱的同时也略想带些吃爽的食品之一。

    所不同的是它的外形颇显独特,金黄中又带几圈棕色,上面还撒了许多芝麻,像是温州烧饼的变形放大,但又没馅,仅几粒微小的肥肉夹杂其中。

    或像成团的酥饼,却又缺少那种附着油腻的香脆。“马蹄松”不很甜,只体现如今流行广告语中那种“有点甜”的感觉。

    而在旧时,有些讲究名气的饱点店里制作出来的“马蹄松”,其甜味中还略带一丁点儿咸,那是咸肥肉渗透的缘故,但比温州烧饼要淡味些,嘴里头一嚼,倒是别有一番香味。

    事实上,当平头百姓不再以吃饱为生活追求目标的时候,包括马蹄松在内的一系列传统的地方糕点食品便开始走入了仅为老市民所喜欢的窄门冷巷。

    这倒不是说师傅们做不出来,实是从外省各个地域冲杀过来的其它糕点食品太多了,五花八门的,做得小巧而精致。

    且无论包装也好,广告宣传也罢,都有点强龙硬压地头蛇的势头,直挤得“马蹄松”类的地方传统食品透不气来。

    想想也是,像“马蹄松”这种体态丰满的糕点,在当今时尚引领美食的潮流中,确实缺乏“小资”的诱人气息,以苗条为荣的少女们即使肚子再饿,也会将它排斥在视线之外。

    因此,它的命运也就跟城里头那些老建筑一样,躲闪在闹市的某个角落处,去勾起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市民们的童年回忆。

    这家店里的马蹄松就做的很地道,店门口排了好长的队。洛桐咬了一口,甜中带咸,却又不油腻。

    她仗着自己吃不胖,一次吃了两个,后来盛栖梧说后面还有好吃的,洛桐这才作罢。

    这老街走下来,糕点有猪油糕、马蹄松、汤团等,渴了就去吃一碗酒酿圆子。

    一路下来,洛桐和盛栖梧是吃了个肚子溜圆,两人晚饭都不用吃了。恋恋不舍地离开老街,洛桐和盛栖梧打包了许多点心。

    不仅有猪油糕、马蹄松,还有什么定胜糕、小鸡酥、藕丝糖等等。

    这藕丝糖也是有出处的,清代雍正年间,慈溪沈师桥居住着一位专事糕点生产的行家沈永丰。

    此人善经商,又做得一手好糕点,远近都有点名气。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春节前夕,沈永丰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糖食,风味独特,很快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

    以后,沈永丰又动脑筋对这种食品在制作工艺上作了不少改进,终于研究出合适的配方。

    沈永丰生产的这种糖食其外形为柱状,粗细约同于人的手指,长不过三寸。令人称奇的是,在这细细的糖杆上竟整齐地排列着几十个小孔,看起来就象是被截断的藕,所以,人们把这种食品称为藕丝糖。

    清朝末年,藕丝糖被人带入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厚爱,很快被列为“御食”,责成地方每年向朝廷进贡。

    从此,三北藕丝糖之名声遍播四方,遐迩皆知。据说,当时上海的不少糕食店争着挂出“三北茶食”之招牌来煊耀门面,招徕顾客。

第三百一十三章 疯狂的米粉() 
刘俊收下了盛栖梧送过去的米粉,第二天就杀到了清水村,彼时洛桐和盛栖梧正在家里打扫卫生。他们过年回去了几天,家里稍微有点灰,都要再擦擦。

    本来刘俊是没有这么急的,关键是昨晚试着让后厨用这些米粉做的菜受到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啊。

    这福兴楼也是经常有老饕在的,毕竟福兴楼是市里几十年的老店了,自然有忠实的食客在。

    这不晚上福兴楼挂出来的菜单就有了稍微的更改,加了一个米粉。衍生出了几道菜,米粉排骨、酸汤米粉等等。

    来福兴楼吃饭的,几乎都是老顾客了。有眼尖的发现今天的菜单有点变化,就点了一份酸汤米粉,他们也知道这福兴楼一般都有好东西,如果要吃地道的美食,最好还是来这福星楼。

    去年福星楼推出来的醉鸡、盐水鸭还有那鹅肝,想到这儿食客的口水都要下来了。那味道是真地道啊,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吃过这么地道的家禽了,就这样这福星楼还限量,一天只有一百份,多了没有。

    可惜这时间也不长,没两个月就没有了。也有人去找过刘俊,他很光棍地表示,现阶段是没有了,要吃还得等明年。

    这没鱼虾也好啊,没有鸡鸭鹅,有点米粉也不错。很快服务员就送上了酸汤米粉,还没端近,就嗅到一股酸辣味,中间还夹杂着一股米香味。

    这一路招摇过市的,自然也有人问到了这股味道,很快就有人打听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般一打听,盛栖梧今天送过去的这三十斤米粉就不够用了。

    吃货的力量是无穷的,刘俊这个奸商见大家点的都是米粉,忙和后厨说了一声,不单独供应米份了。想吃米份?可以啊!点菜就是了,譬如你点个米粉炒肉、米粉排骨什么的。

    就算是这样,也没有阻止得了这好吃的客人们。这米粉是真好吃,非常的劲道,又有一种纯粹的米香味,受到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

    这可让刘俊高兴地不行,原本以为这米粉不好卖的,没想到今天这米粉居然还带动了店里其他菜的销量。晚上结账时,发现今天的营业额居然比以往要高个三成左右。

    这下子刘俊坐不住了,本来是看在盛栖梧的面子上他才收下这米粉的,没想到现在居然有意外惊喜啊。于是第二天一早,刘俊就向着清水村的方向而来。

    这地方他就来过一次,万幸他的记性还蛮好的,很快就摸到了洛桐这边。洛桐正好在厨房洗抹布,刚刚打扫完卫生,要将这些抹布洗干净。

    听到有人敲门,洛桐喊了一句:“盛大哥,有人来了。”

    盛栖梧扬声道:“知道了。”洛桐在洗抹布,盛栖梧也没闲着,他在拖地,吸尘器的声音轰轰作响。

    盛栖梧关掉吸尘器吗,过去开门一看,是刘俊。“刘叔叔,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刘俊跟着盛栖梧后面进了客厅,他也不绕弯子,“栖梧,你昨天送过去的米粉是相当的好啊,昨晚上全都消耗掉了,我今天来是想去见见这家做米粉的人家,看他能不能为我长期供货来着。”

    要说到他们餐饮业,赚是赚钱,但是压力也是蛮大的,现在的人的消费水平高了,对于这吃得东西也挑剔了,以前觉得说能吃饱就行,现在人们追求这原生态了。

    这难得遇到这么一个原汁原味地石磨米粉,充分满足了广大食客这挑剔的味蕾,刘俊能忍得住吗?他得趁同行还没有发现这米粉之前,现和别人将合同定好。

    这商场如战场啊,谁先洞察先机,谁就赢了。盛栖梧听了刘俊的来意后,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这米粉不好呢,原来刘俊来是因为这个啊。

    “刘叔叔你等五分钟,我这边收拾好了就带你去陈靖家。”盛栖梧也不耽搁,正好他这客厅的卫生也打扫好了,稍微规整一下就可以出发了。

    洛桐洗完抹布出来就见到刘俊杵在客厅里,“刘叔叔早啊,您今天来是?”

    盛栖梧笑笑:“刘叔叔是想去陈靖家看看他家的米粉,我们一起去吧,反正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

    “好啊。”洛桐自然没有不去的理由,这大过年的,一个人待在家里也无聊,还不如去别人家玩玩呢。

    这边就三人结伴向着陈靖家而去,盛栖梧也没再和刘俊说这米粉的事情。

    这事实胜于雄辩,等刘俊亲眼见到就知道他所言非虚了。

    陈靖家,昨天盛栖梧将米粉给了刘俊之后,就和陈靖说了人家一天要50斤米粉的事情,半夜,孙巧就将这陈米给泡上了。这不大清早的,陈靖就在石磨边忙得团团转。

    刘俊到的时候,正好就见到陈靖在院子里推石磨。在厨房里毕竟太拥挤了,经过商议后,就将这石墨给搬到了天井里,这样厨房也空出来一点空间。

    盛栖梧眼尖,居然看到陈羽这小子也在,摆弄着这相机,看样子还蛮有架势的。盛栖梧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羽,这么早就过来了?”

    陈羽咧嘴笑,“盛哥,这米粉的主意是不是你帮忙想的啊?现在村里人都知道了?我就想过来看看,早上德春叔还非让在他家吃早饭来着,就吃得米粉,味道非常的好。”

    这个消息早就在村里传开了,清水村就这么大的地方,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大家都知道地一清二楚的。年前陈靖一家来找盛栖梧帮忙出点子的事情,大家伙都知道。

    昨天盛栖梧和洛桐去陈德春家,也没有避着别人,有心人自然就知道了。再加上这做米粉也有动静的,很快这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这不陈羽一早就过来了,他也想看看这米粉能不能放到网店上去卖。

    对于陈羽的到来,陈德春一家是非常的高兴。他们也知道陈羽在倒腾这网店的事情,现在陈羽过来拍照,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家的米粉也能放到网络上去?

第三百一十四章 合作() 
之前陈羽开网店,帮村民代卖东西,陈德春一家不是不羡慕,但是羡慕也没有办法,他家老的老,弱的弱,没有谁有时间有精力做这些啊。

    现在自家准备做这米粉的生意了,陈羽也过来了,看来自家也有东西能够放到网上去了。

    这么一想,陈德春一家更是热情,后来还是陈羽觉得不自在,大家才总算恢复到了一开始的样子。

    见到盛栖梧和洛桐过来,旁边还有个看上去很眼熟的男人,陈德春忙迎了上来。走近了才看出来这还是个熟人,“刘老板,你今天怎么有空来?”

    也难怪陈德春认识刘俊,当初刘俊几人来养殖场买鸡鸭鹅的时候,就是陈德春等人帮忙张罗的,所有陈德春对他还有印象。

    最关键的是陈德春觉得这刘俊很接地气,没有一般的有钱人的那种趾高气昂的劲儿,对他们这些人都是客客气气的,就冲这一点,陈德春对刘俊的印象就很好。

    “陈老哥,感情这米粉是你们家的啊?早知道你有这手艺,我就直接过来找你了。”刘俊进来见到陈德春就什么都明白了,他之前和陈德春也挺谈得来的。

    一进到院子里见到这石磨,就什么都明白了,感情这还是熟人啊,这是连老天都在帮他啊。刘俊心里的小人仰天长笑,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还愁这米粉不到他的碗里来?

    所以说,平时对人客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