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小花农-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米粉?”陈靖瓮声瓮气地,他怎么也没想到盛栖梧会有这么一个想法。

    “对啊,米粉,我听说你妈妈之前就是在村子里做米粉的,你会不会?你要是做出来的质量过关的话,我可以帮忙找销路的。”

    盛栖梧干脆给出了一个定心丸,这一般人都害怕自己的东西出来后没有销路,他现在是直接将销路给他找好,只要陈靖他家的米粉质量过关。

第三百零五章 米粉(一)() 
陈静和孙巧还没有表态呢,就听到门边传来一个女声:“我觉得小盛的这个主意可行的。”

    洛桐几人齐齐转过头去,正是陈德春的妻子余招弟。洛桐也就见过她一次,还是去年找陈德春到果园来上班的时候见到的,之后就没见过。

    当初见她的时候,她的脸色很蜡黄,今天看上去气色好了很多。最起码不像去年见的那样,一直咳嗽个不停的。

    余招弟也着急,她也想来听听盛栖梧的意见,这走到了门口就听到盛栖梧说米粉的事情。做米粉好啊,余招弟的眼神立马就亮了,她这做米粉的手艺还是以前出嫁前在家里学的。

    这可以说是家学渊源了,老实说看到村里人又是做糍粑又是做农家乐的,余招弟也心动。但是他家没有壮劳力,这糍粑需要的是有把力气的人才做的。

    这农家乐要是开起来,家里最起码要有多余地房间,还要有人在专门负责。可惜她身体不是很好,陈德春又经常在果园,这农家乐又不可行。

    因此这听到盛栖梧说道米粉,余招弟就心动了。她到陈靖身边坐下,“小靖,我之前就有想过说让你们在家做米粉的,咱家不是有县城的石磨吗?还有蒸锅这类的工具,这米粉要是做出来了,就是咱们清水村独一份的。”

    余招弟很自信,这米粉清水村只有她一人会做的,这自家要是做起来,别的不说,在全村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什么事情都不怕你是独一份的,这多好啊,垄断啊。

    再加上刚刚盛栖梧又说了只要他家的米粉过关,销路的事情陈德春家一点都不用担心,用盛栖梧的话来说,她家的米粉都是全手工的,仅仅是全手工,没有任何添加剂就是个很大的卖点了。

    陈靖犹豫了下,后来决定就是干了,到时候这米粉出来可以送到人家酒楼里,也可以放到网店去卖的。他们就现在家里试上一年,要是实在不成,就明年再出去打工。

    既然下定了决心,余招弟就张罗着将家里的石磨找出来,再将这做米粉的工具全都洗干净,趁热打铁地,先做一部分试试。

    陈靖这些年在外打工,他以前也是见过余招弟做米粉的,因此这次的主力就是他,余招弟就在旁边指点。

    听说要做米粉,洛桐立马就来了兴趣,非要在现场看。

    这做米粉所选用的大米要是陈年的大米,要是用平常的大米,做出来的米粉就不够劲道。

    这陈年的大米需要浸泡三到五个小时,趁着这个泡米的时间,陈靖和孙巧就在厨房里收拾。

    将石磨找出来清洗干净,这石磨直径有一米五左右,清洗干净的石磨呈青黑色,带着一种岁月的痕迹。洛桐举着手机对着石墨拍了许多照片,这可都是绝佳的素材啊。

    这其他的事情洛桐帮不上忙,干脆她就和盛栖梧坐在一起。中午的时候说要找资料,研究这鹌鹑和鸽子的饲养可行性的,正好趁着这个时间点找找资料。

    现在是有事情就到网上去,基本上都能找到答案。两人分工明确的,洛桐找鸽子的,盛栖梧就找这鹌鹑的资料,到时候两人整合一下就行了。

    在看到养鸽子的时候要警惕猫这一因素的时候,洛桐目瞪口呆。这鸽子的天敌就是猫和黄鼠狼,自家两只猫,尤其阿狸更是捕鼠能手,这要是鸽子在家,岂不是给阿狸送口粮?

    不管怎样,回头一定要和阿狸好好说说,不能真的让鸽群们成为阿狸的储备粮了。

    从网上找出来的资料来看,养鸽子还是可行的,回报高成本低见效快。而且还不需要花那么多的精力打理,只要将鸽子养熟了,就不要每天都关在笼子里了。

    鸽子恋家,到了时间会自己回来,有时说不定还会带外面的鸽群回来的。洛桐承认,她就是少女心发作,想自己体验下亲手喂鸽子。

    这边两人脑袋碰在一起,交换着两人看到的信息。这关键点还是落在阿狸的身上,只要阿狸能够控制住自己,这鸽子和鹌鹑就能够平平安安地养大。

    正当两人讨论地热火朝天的时候,牛牛过来叫她说准备将泡好的大米上石磨上磨了。

    洛桐也顾不得再看资料了,拔腿就往厨房那边去,盛栖梧收起手机,无奈地跟在她的身后。

    洛桐到厨房的时候,余招弟正指挥着陈靖将泡好的大米送上石磨。按理来说这大米需要浸泡五个小时才是最好的,今天为了急于出成果,也就泡了三个小时。

    此刻余招弟正坐在厨房边,孙巧则是站在石磨旁边,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泡好的大米放到上面的盘子里,而陈靖则脱去了厚厚的棉服,准备推石磨。

    在米浆出口处放着一只有洛桐膝盖高的水桶,磨好的米浆就会顺着这个出口流进水桶中。

    陈靖推着石磨走了有五六圈,就见到有洁白的米浆缓缓地流进了水桶中,洛桐都能闻到一股米香味。

    要想做出好的米粉,这米浆是最重要的,米浆分为粗磨、细磨和精磨。这第一遍就是粗磨,细磨和精磨就是将沉淀下来的米浆下面的颗粒物再上石磨重新磨。

    直到米浆再也没有明显的颗粒物,这陈靖两口子在忙着,余招弟也没闲。

    这米浆在上蒸盘前必须要在蒸盘里刷上一层花生油,主要是防止米浆粘在蒸盘上,到时候米粉破了,不好看。

    这蒸盘很大,洛桐目测了下,估计直径有一米左右,类似的蒸盘一共有四个。

    在蒸盘上刷好油后,她拿来一个铁勺子,在米浆桶中,勺了最上面的一层米浆,将米浆均匀地倒在蒸盘中。

    一边做着,余招弟还一边讲解着,洛桐一手拿着手机拍着视频,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要点,这可都是素材啊。

    “这米粉一共分为泡米、磨浆、刷油、放米浆、定位和蒸米浆这六个步骤。”

第三百零六章 米粉(二)() 
“这之前的四步已经都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定位了。”余招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厨房里有点热。

    也许是因为有事情做,一开始洛桐举着手机拍视频的时候,她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放松下来,也能够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了。

    “定位就是将装有米浆的蒸盘放在有开水的大盆中,大约1分钟,,这是避免米粉有厚有薄状况,定位后的米浆就会均匀地粘在蒸盆中。”

    余招弟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定位好的蒸盘就放在蒸笼里,这一层摞一层的,一次性放了四层。

    这剩下的就是等米粉出锅了,大概十五分钟后,余招弟掀开笼屉,看看米粉蒸熟了,将笼屉搬到一边。

    刚出笼的米粉就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富有光泽,还带着阵阵的米香。问清楚接下来的的步骤是将正好的米粉从蒸盘里整张地撕下来,晾晒在竹竿上。

    洛桐直接将手机塞到了站在她旁边的盛栖梧的手中,自己冲到了蒸盘面前。她也知道这才出笼的米粉烫,就手先在凉水里过一下,然后扒开米粉的一角,很容易地就将整张米粉撕了下来。

    这样一连续撕了四张,洛桐才算停手,关键是想再继续也没有了。这第一笼就出了四张米粉,余招弟将米粉晾在竹竿上,解释道:“要晾到七成干才算真正的成品。”

    洛桐疑惑,“怎么才算是七成干啊?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啊?”

    余招弟笑笑:“也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只要两张米粉叠在一起的时候,两张米粉不会黏在一起,那也算是成品了。当然了,真正有经验的人是不会用这种笨办法的。”

    余招弟今天一共泡了二十斤陈米,这陈德春一家老小除了牛牛,是全体上阵的。洛桐和盛栖梧也在旁边搭手,一直忙活到晚上七点才算将这二十斤陈米全都做成了米粉。

    这石墨米粉是湿粉,最后一共出了六十多斤米粉,算下来一斤陈米能够出三斤的米粉。一下午大家都很忙,孙巧也没精力再去做菜了,干脆就地取材,直接做的米粉。

    将晾好的米粉切成一指宽的条状,熬上一锅香浓的大骨汤。在米粉上加上一些配菜如大肠、叉烧、白斩肉等等,浇上香浓的猪骨汤,佐以葱姜蒜之类的辅料,吃起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洛桐一次就吃了两碗,主要是她真没吃过。米线她到是吃过不少,但是都是超市买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手工做的劲道。这石磨米粉就是比机器加工的要更劲道,更有那种米香味。

    吃饱喝足,几人在客厅里商量这米粉的定价之类的。盛栖梧找出纸笔,给他们计算成本。“这一斤陈米可以出三斤米粉,陈米的价格是2。2元一斤,那么米粉的价格可以定为8块钱一斤。”

    “8块钱?会不会太高了?”孙巧惊讶,本来她的心理预算是4块钱一斤的,哪知道盛栖梧直接定这么高?其余人也将怀疑的视线投向盛栖梧。

    “这个价格绝对不高的,”盛栖梧老神自在,“我刚刚在网络上查了下,网络上不是纯手工的米粉,也就是机器米粉还要6块钱一斤的,你们这是纯手工的石磨米粉,这个价格是绝对不高的。”

    “话又说回来,你们先按照这8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如果到时候销量不是很高,那就再考虑降价也行啊。”看陈德春一家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盛栖梧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今天是从下午三点开始忙活的,我们就按照六十斤米粉的价格算的话,那就是480元,去掉陈米的成本44元,再扣除水电煤之类的费用20元,这20斤米粉的利润就是416元。”

    担心大家不明白,盛栖梧还特意将每一条都列了下来。这听到416这个数字,陈德春一家四个人的眼睛都亮了,尤其是孙巧两口子的呼吸都有点粗重了。

    只有牛牛还小,懵懵懂懂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爸妈的表情为什么那么严肃。

    孙巧和陈靖纯粹是激动的,按照一天400算的话,一个月就是12000元了,这放到过去,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的想法就是:干了,别人帐都算的清清楚楚的,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盛栖梧话锋一转,“这算下来很多,但是投入的人力也很多啊,今天你们一共出了四个人,撇去我和桐桐,这分摊下来,一个人才一百多点,实在是少了点。”

    盛栖梧说得实事求是,陈德春家如果真的想做米粉的话,仅仅是靠人力推动石磨是不靠谱的。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为什么不另外想办法呢?

    “那你有什么建议吗?”孙巧毕竟比陈靖精明一些,立马打蛇随棍上。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在石磨上装一个电动机,这样就省去了这人工的难题?”盛栖梧提议道,他也是下午看了以后,萌生出的想法。正好网上也有这个案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