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眼光放远点-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卿,慎言。”政和帝面色有些沉,声音里便透出股淡淡的压迫感。“臣知罪。”贾珍醒神,忙跪下道,方才他过于激动了些,言下之意似乎政和帝有些不如汉武秦孝二人,怕是叫政和帝有些不快。“你们说得都有些道理,只是这件事情干系重大。”政和帝虽然锐意进取,但是更多的是环境所迫使的,如果不是因为内忧外患,使得政和帝不得不前进,走前人不走之路,但是这般公然打破封建等级,这绝非政和帝所乐意看见的。

    “银子这件事情就交给户部尚书来办。”政和帝不再多说什么,因着气氛冷凝下来,众人无心多说什么,政和帝很快就叫众人散了。“你太大胆了些。”许文清可是替贾珍捏了把汗,胡济对于这些算不上很懂,但是却能瞧出来贾珍这法子怕是行不通,他只是拍了拍贾珍的肩膀就先告辞了,手上事务委实多了些。

    “许兄是想说我冲动了?”贾珍挑了挑眉,忍不住揉了揉额头,叹道,“终究是我操之过急了些。”“这事情啊我看你这辈子都办不了,不仅仅是祖制,几百年来莫不如此,你这般简直就是蚍蜉撼大树,还是莫要多想了。”许文清说得恳切,确实是为了贾珍好,贾珍感激许文清,微微一笑,但是嘴角很难勾起,便又恢复了原样,他的敌人太多了,积聚的力量太大了,现下却只能安慰自己时机还不够成熟。“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贾珍努力咽下盘绕在舌头上的话语,这样的朝代不是他能够随意发表想法或是指责君王的时代。况且为了更远大的目标,忍下眼前的无奈讥讽是必要的。“放心,咱们今日小聚如何?”贾珍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浑身快要沸腾的血液总算是降了下来,道。

    “那你可要大出血了。”许文清看贾珍的情绪稳定下来,才松了口气,方才在暖阁的时候,他就怕贾伯希一个犟脾气上来,得罪了户部尚书不说,指不定还要得罪政和帝。就算政和帝十分开通,但是还是别用自己的脖子来尝试君王的忍耐限度,好在贾伯希还是挺叫人省心的,既然他请自己去喝一杯,那么他何必推三阻四,至于那些恼人的公务就暂且抛在脑后。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贾珍举着手里的酒杯,忍不住摇头晃脑,道。“啧啧,看不出来你喝酒的时候倒有几分儒生的模样来,往日那般雷厉风行的作风瞧着倒像是武人。”许文清有些好笑地拿着贾珍开涮,道。贾珍忍不住瞪了许文清一眼,转而一口喝掉自己的杯子里的酒,拿了酒壶又给自己续上一杯。“哎,酒多伤身,我可不是来陪你酗酒的。咱们还是好好地喝,我可是还要回家和你嫂子交代的。”许文清摇了摇头,抢过贾珍手里的酒杯,放到了自己的一边。

    “成。”贾珍其实并不喜欢喝酒,只是今日心里实在憋得慌,他又不能和任何人吐露他所知道的那些,何以解忧,那就惟有杜康了,故而难得不克制自己。不过,他的酒量不错,就是连喝了两壶都还撑得住,知道许文清是好意,干干脆脆地放下酒杯。“这就对了,人家都是些仕途不顺的,才借酒浇愁,哪有你这般就愁上了。只是我说,伯希,云尚书气量不错,改明儿你还是和他赔个笑脸,这朝堂上多个仇人总是不好的。”许文清叹了口气,建议说。“知道了,放心就是了。”贾珍点了点头,他心里知道轻重,云尚书为人品性都是不错的,只不过是他俩观念不一样才起得冲突罢了。

    俩人又天南海北聊了好一会儿才各自回家,贾茂以及贾蔚都发现自己的父亲心情有些不好,因此格外努力表现,让贾珍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好上了几分,贾茂如今觉得自己如今算是大人,便想要替自己的父亲分担。而贾珍这个时候总算是彻底冷静下来,他因为那些记忆和自己脑海中真实的存在,再加上现下的处境,而有些迷失了,失去了往日的冷静,今日他表现得太冲动了些,自己都要奔四了,算上上辈子的年纪,都能说是古稀之年了,结果居然像个毛头小子一般。

    “无妨。”贾珍按了按自己儿子的肩膀,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之间他的女儿出嫁了,儿子也成大人,“你好好准备科举,不过别给自己太多的压力。”贾珍淡淡一笑,父子三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贾珍才叫他们去休息。

    次日,贾珍便亲自向户部尚书赔礼,户部尚书不难为贾珍,俩人倒是说了好些话儿,云尚书如今年纪大了,就是为了子孙着想,断然不会和贾珍对上,更何况是贾珍主动赔礼道歉,给足了他面子,他自然乐得借这个机会和贾珍交好。至于政和帝那里就更好办了,认错就可以了,况且自己当时候虽然急躁,可说的那些话未必没让政和帝听进去,又有许文清,胡济等人帮忙,这个小小的冲突就被抹平了。

    “我瞧你,等到你把国子监和那些研究洋枪洋炮和造船的人都找齐了,你自己都能算半个行家了,看看你,你最近看的这些书,你怕是把四夷馆的书都搬到咱们吏部来了。”胡济刚办完事情,踏进了贾珍办公的地方,发现贾珍还埋首在一堆书里,浑然忘我,还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像是在演算什么东西。“这不看不行啊,自己都不懂,哪里还指望能找来靠谱的人才来。”贾珍正巧算完了一处,搁下笔,合上书,起身忍不住伸了伸懒,还不忘调侃胡济,“继安啊,要不你来替我看看。”“别,我看到那些数字就忍不住头大,您老还是放过我,再说了,我来看这些,那你做什么?”胡济看到这些公式就忍不住头大,那些书说得绕来绕去的,可比旁的书生涩难懂的多。

    “我当然来办你手上的这些公务。”贾珍知道胡济最不爱看这些书本子,故意笑道。“不,不,伯希兄如此高才,自然是能者多劳,在下手上的公务就不劳伯希兄操心了。”胡济赶忙开口,顺便转移话题,道,“其实伯希啊,我倒真没看出来你还有学西洋玩意的天赋啊,我瞧着没准以后等你退了,咱们圣上还想把你塞进国子监去教书育人呢。懂这些且正儿八经科举出来的人可没几个,更何况说起来,论资历,论才干,我看到那时候,能比得上你的没几个,就是你挂个名也行啊。”胡济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他因着自己的背景出身,虽然实干能力强,但是做到这般也就到顶了,他原先一向看不起那些迂腐的读书人,入朝之后,贾珍等些人倒是扭转了他之前的印象。“别,别害我,我可想到时候好好享清福。”贾珍忙阻止胡济的设想,这胡济感情是把自己当成吉祥物了不成,国子监,他还怕未老先衰呢。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多少人宁肯死在自己的位置上,你倒还想着享清福?”胡济有些瞪大眼睛,他没理解错把,须知这官位难爬,不说三品以上,多少人宁愿老死在七品八品的位置上,他该说贾伯希太豁达了些吗?“这人啊,别的可以不服,就是得服这时间啊。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还真这么想,人一辈子就这么点时间,总要留点时间给自己。”贾珍在房间里随意走动了几步,对胡济开口道。

    “你啊,真正是个怪人。”胡济摇了摇头,贾珍的想法他怕是弄不明白的,还是别费这力气,胡济顺手就拿起桌案上的一份文书,细心翻看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晚了一天,而且今天还字数少了,明天补

    。。。

    。。。

第96章 求贤() 
贾珍叹了口气,这年头啊精通火器火炮以及造船的大多是匠人,他们手艺好,叫人佩服,可是呢,说起理论来那是两眼一摸瞎,啥都不知道,他又不怎么待见洋教士,无论就文化侵略的角度,还是就军事机密的角度来说,洋教士无疑是饮酒止渴,再说了匠人朴实,万一被这些洋人们忽悠过去了,可怎么办?可是这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中就没有几个精通这个玩意的,户部的那些个带头做事的,本事是有点,理论知识也还算扎实,问题是这资料库那已经是是十几年前的东西。

    这工部的官员因着上头的缘故,为了自己的前程会努力去学,可是他们实践知识太少,指挥工匠,与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情形没啥区别,可是如果要教导工匠的话,还得从基础的文化知识开始教,这些工匠们大都是睁眼瞎,大字不识一个,看图纸还能看懂,但是改进,深刻理解那就差得远了。贾珍想了很久,得,还是决定找政和帝商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如相仿一下燕昭王铸黄金台以求贤,总比他盲目乱撞,白手起家的强。“贾爱卿,朕真看不出来你还有学这些东西的资质,可惜哟,这世上只有一个贾伯希。”政和帝对于贾珍的意见深以为然,这几日他自己也思考了很多,心境又有层变化,而贾伯希算得上是他要重用的人,亲近些自然不妨,人才难得,政和帝乐得给贾珍这份体面。

    “圣上说笑了,臣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哪里比得上那些真正精通此道的人?”贾珍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说道。“贾爱卿太谦虚了些,若是朝中大臣都如你这般能为君分忧,朕也不用这般愁了。都说虎父无犬子,朕瞧着你倒是更肖你祖父宁国公些。”政和帝今日心情不错,算是难得空闲,索性就和贾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圣上谬赞了,臣自幼有祖父教导,难免有些相像些,但终究还是比不过祖父的。”贾珍忙低头恭敬地回话道。“贾爱卿这话可有些妄自菲薄了,要知道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政和帝眼睛微微眯了眯,他对于自己的父皇文渊帝就万分不满,倒是更愿意效仿本朝□□些,建不朽之盛世,立不世之功勋。

    “朕登基不过几年,就发现有了白头发,这都是愁出来。”政和帝有些感慨,道。“这几年的吏部考评文书,你和胡济都心中有数了吧,别的不说就看这小小的朝廷,朕也能够瞧出来其中有多大的水分。朕本来打算先安定朝堂,再整治别处,只是时不我待。那些外放的御史,朕本来想着好歹能够有些用,结果都是些窝囊废,真碰到人家拿拳头,一个比一个还软骨头。”政和帝说着说着便有些咬牙切齿,最后却只能叹了口气。“圣上的意思是?”贾珍对政和帝还算是了解,端看政和帝这般,怕是已经有些主意了。

    “贾爱卿,你觉得吏部之人何人可靠,能够掌尚方宝剑,巡查各郡县,为朝廷清楚国之蠹虫。至于那些官吏空下来的位置,先择些品行好,稍微有点能力的顶上去,只要挨过这几年便好了,你们去拟定一个新的考评章程来,文官武官的都要。”政和帝叹了口气,大央朝疆土辽阔,幅员广阔,这个时候却成了个麻烦。“臣有人选,可是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怕是不能短时间内让圣上满意。”贾珍微微沉吟了片刻,还是选择委婉地实话实说。“你倒是实诚,知道朕在想什么吗?”政和帝对贾珍的答案并不感到意外,只叹了口气,看了眼贾珍,继续问道。

    “臣驽钝。”贾珍猜不透眼前这位帝王此时的心思,道。“朕有些羡慕汉武帝啊,不说武有卫青,霍去病,单单朝中一个张汤,一个主父偃,足以叫诸侯百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朕打算下诏书——求贤令。你这个吏部侍郎意下如何,寻一个人才也是寻,寻几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