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黄金时代-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了半杯水,哥俩起身告辞。

    女人其实也在暗暗的盘看这两个年轻人,她也没想到这哥俩竟然买了三套房,而楼下住的是小兄弟儿,这可就是几十万啊——几十万对她家来说不算什么,可是这么年轻……那他家也一定是做大生意的了。

    听到这个消息,韩枫越发的决心要拿下这个紧靠二环、前有中枢、后有学府,左边是中关村的位置。这儿,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心,至少在三十年后疏解产能前,在这儿立一个地标就是一块极佳的广告牌。至于以后肯定会商开,那都没关系,拆了重新会有人买单,现在就是要占地盘,这个王总显然是得了先机的那部分人啊。

    第二天。找上陈国华两个练体能和跨栏技术,然后文课,从今天开始又多了位管语文、政治的老师。是柳诗雅帮着在附近临时请的退休老师,一天五十块钱,老师特负责任,韩枫被训了一上午,不过收获却很大,特别是古言阅读,似有开窍的意思,那可是小二十分儿的题,能得十五分,语文成绩就会再上一个台阶。而父母忙着搬家点灶开火,中午在旁边儿积水医院对面不错的中餐厅办了开灶席。

    韩家老少十来口子,柳诗雅、王广秀等等都过来祝贺,各自都送了绿植、鲜花之类的庆祝礼物,乐乐呵呵吃完了饭,韩立国、白玉珍,几个孩子和玲花都搬进了新家。

    玲花很高兴,虽然她的房间还没有怎么布置,可是相比起租住在大院,住在培训班来说,她更喜欢这里,就算上学需要骑五六公里的自行车,她也愿意搬过来。然后,就很自然的拿出了大姐的责任,四个小孩、两位老人和韩枫住的书房,都由她来操心布办。白玉珍自是乐得其成,笑呵呵的一天都没停。

    下午,王广秀匆匆回到公司。

    在下午训练练的一小时,是韩枫唯一的办公时间。为了考大学,韩枫也得拼了——

    “市办根本进不去,预约根本没资格啊,咱报了蒙羊公司的名儿,人家连给约都不约。不是付市长不见我们,是根本都过不了秘办的关。真他么官僚!”王广秀这个气,“我琢磨着韩总,您得从当地找个人脉深些的人来当行政部长,我这不是推卸责任,而实在是人生地不熟,不比松城都是战友、老乡和亲戚的好办事啊。”

    “你说的对,这个必须得办了。招人的事你就安排吧。”

    “好。柳总那边店里的事也平息了,一千块找人送了过去,上午就澄清了事实,检疫局的人还专门在门口做了一个宣传板说明——看这意思,又不像有幕后黑手似的,真是看不懂。”王广秀摇头。

    韩枫笑道,“障眼法谁都会。只要我们的肉里真的没东西,而这事出了,那个买肉的一定会有嫌疑。对了,罗强到了吗?”

    “下午就到。我会安排他调查的。”

    “嗯。不过千万不要用任何的非正常手段……这里是天子脚下,我们做什么事都得低调。”

    “是。”王广秀接着报,“上午,接到了何记者的电话,她要请你吃饭。”

    何苗——好久也没见过这位明光报的大记了,她请吃饭——这不合套路啊。

    “呵呵,人家是无冕之王,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谈,怎么能让人家请呢?让小刘帮我订一个西餐厅吧。”

    王广秀出去,陈晓娟进来。

    “韩总,总公司的财务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具体业务可做,那这几天我去帮两个子公司把财务的架子搭起来,另外,我们这边除了出纳,会计员只设一名就行吧,我要问的是,因为总公司主体在松城,我们办事处这边会不会是遥控指挥,进程控制模式,而不会有实际的收支业务?”

    

第129章 宏大的愿景() 
【求票求收藏】

    实际上,的确是这样,蒙羊是总公司,按理这套人马都应该在那边,可就因为自己的缘故,人力、行政和财务的头都被拉了过来,而那边儿留给王长顺的都是副职,在办实际工作。有点儿不顺,可当下也只能这样,等以后成立投资和控股集团公司就好了,先这样吧。

    “暂时不会有,你主要是帮喜羊羊和羊羊餐饮完成改组改建,特别是财务一条线,这是我定下的规矩。人员由人力统一招,管理两条线,你负责的是监管和审计。”

    “好。”陈小娟感激的看了韩小老板一眼,她这几天已经租了房,把三岁的孩子和婆婆都接了过来,因为刘云是韩枫的老师,等于一家子都进了京,几年的梦竟然在几个月里就实现了,她也一度不敢想这么高的薪金,可不能啥也做不好,一定得把工作做好了——小老板的思路很清楚,财务和人力都抓在了手里,是个控制欲极强的男人。如果一旦失去信任,那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晚训时,陈国华说他已经联系好了北体的训练场地的事情,明天开始去北体考核场实地训练。还谈了一个专职的教练组,一天一百,教练是北体110栏专业老师,时间是晚上放学后,问有没有时间。

    有没有也得有了,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韩枫哪里有不拼的道理?

    真的上不了北体,考首农等学校那可就难多了。毕竟,相对现在的文化分来说,只剩下一跪之遥。所以这个冲刺,再贵也得冲。何况自己现在根本不差钱。

    收拾一番,换了套刘敏娜给准备的浅色西装,皮鞋,打了领结,还有一只钱包儿。顺手要找手机……这个习惯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韩枫只能笑话一下自己。

    “韩总,您找什么?”刘敏娜很心细,发现韩枫在摸衣兜,拉抽屉,以为是不见了什么。

    “没。”韩枫看了看新配上身的钱包,笑了,打开,“还给备了钱,挺心细的。”

    女孩立即脸红了一下,“总不能空着呢?装了两千块,也不知够不够。哦,对了,陈总监说,这钱不是公司帐上的钱,而是您应开的工资,和叶总一个等级,一个月五千,剩下的年底一次开支。韩,韩总,公司就是您的啊,怎么也给自己开工资呢?”

    这个问题,她一直想不明白。

    “呵呵,一码归一码,就算公司是我的,可也有其他股东啊,财务账目也得有进有出,按公司的规定来不是?”

    一身西装革履的,韩枫发现还真的换车了,不然“羊羊快送”这小绿闪电面包的确不能配这身装束。

    招手打车,赴会。

    很幽雅,很西方化,连服务员都是外国人,主要的客人也是外国人,所以何苗很惊讶,好在她穿的还算正式,不然怕是连门都进不来。见到韩枫也是十分意外,没想到这个小伙子穿上西装,立即精神了百倍不止,像变了个人,人的气场也大不一样,像成年人了。

    西餐,其实韩枫不怎么吃,可总不能老是请人吃涮肉之类的,两人吃中餐又很尴尬,所以更适合社交的西餐是最好的谈话场合。两人点完了餐,立即进入正题。原来何苗升职了!

    “这都得谢你,所以这顿一定要我请才行——”说这话时候,何苗其实很心虚,这个餐厅还只听过没进过,最少都是两百起——也不知钱带的够不够呢!

    “哪里用您付钱,那我这个做小兄弟的还有脸没脸了?”韩枫笑了,“给兄弟一个机会哈,千万别客气了。”

    三十五岁的何苗,自认见过很多人,认得很多精英,可眼前这个是最特殊的一位。因为,她是亲眼看着他成长起来,同样换个说法,自己能从普通栏目记者到专栏记者,从正科级提到了副处级,可不就是年前年后的这几篇文章么?所以,何苗心存感激,很想请他吃个饭……

    “改革专栏?”

    “那可得好好恭喜您了,何姐。请。”

    “请。”

    何苗以百万羊肉进京、蒙羊公司改制、现在的公司情况,写一篇北部改革、边疆改革的内参消息,配明光日报的是连续追踪报道,并准备配图,她是提前来和韩枫商量的,前期的有素材储备,韩枫的照片也不少,后期改制的事需要商订,而最新企业的情况也需要进一步采记,她也直言不藏,这个事儿是总编亲订,而消息是从中顾办那边得来的,东南西北中各显大神通,南巡后各地的反响是报道重点,而何苗当然就想到了北部的代表省份,想到了玩了一手乾坤大挪移的韩枫和具有原国企胎记的蒙羊公司。

    韩枫乐了。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你是我的亲姐啊。

    当然没问题,韩枫将全力配合,而且介绍了喜羊羊、羊羊羊、憨羊羊、美羊羊,并请何苗可以随时去看这都是蒙羊公司的创新发展,即利了草原人民发家致富有钱花,也利了京城人民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和美味的草原烤肉、食品等等。更着重的推介蒙羊公司将在京城选地建楼,向大向强发展的宏愿,可现在却一头雾水,动不了项目,是两眼一抹黑不知怎么办才好。

    “两个月没联系,你,你把蒙羊做的这么大?四个事业部,还要搞牛奶?喜羊羊超市儿我不太了解,可是犇羴鱻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现在京城这地儿吃烤肉可没别的谁了,声名直比东三顺,节假日预约得提前三天打电话,没想到这店也是蒙羊开的啊!”

    真没想到,两个月没跟采,这小家伙竟然从地摊发展到了店面,还开了两家分公司——虽然还很小,可是时间也短啊,这不正是上面需要的吗?

    第二天,何苗带着摄像、摄影和文记员一起跑了一整天,特别是中午火爆的餐厅,人源客量很大别具一格的喜羊羊超市,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而简陋的仓库里蒙羊公司京城总部的简朴到挤巴的环境也大大的特写了一番。各种数据有陈小娟和王广秀、柳诗雅这三个提供,韩枫都没说什么,只是提了一个很宏大的愿景。

    “我真心的希望,来自我们草原的牛羊肉能送上万家万户的餐桌儿,将来我们草原能给全国人民每天送上一口奶。”

    

第130章 微服() 
【求收藏,求票票】

    明光报送上去的内参消息几乎当晚加急印发的相关报道,以及京台电视台的采访的同步出炉,像一颗颗的信息炸弹,摧动着各方面和每个人的神经。

    ——深幽的大院里,老人家乐呵呵找来老丁头,当着面夸。

    “你的那个瓜娃口气不小嘛,一人一口奶,我倒要看看,他得准备多少头奶牛!不过,小小年纪,几个月就折腾出这么一份答卷,真不错。孺子可教、未来可期啊!”

    翌日,一篇专题评论属有特约评论员名儿的短文指出,改革不是吹口号,要看真行动、见真章。文中直接点评蒙羊公司和来自边疆省的年轻人奋力图进努力图强的事儿。摸着石头过河也是过,改制三个月如获新生的原国食品公司就是很好例子——这篇报道由人报头版首刊,同样的内容内部消息更是印发到了全国县处以上单位,各报纷纷转载。

    这份消息的重量,很多人心里都明白。

    必须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董真和刘书记看完,当时就坐不住了,兴奋的直搓手。

    却又不知怎么表达才好——这可是大事情,一个地区能两次进内参,这对当地的主要干部意味着什么,这两位是太清楚了!

    京城的付川副市长更坐不住了。在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