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黄金时代-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鬼被自己人控制起来,王大师被送了公安,一场盛大的演出熄火,陈经天气的真咬牙,关键是信了这么久,太丢人了。

    第二天,骗子王招了这几年骗了多少钱,买了房之类的事情,可是公安去查某个藏匿点的时候,哪里有数百万的存款,啥也没有。骗子嘛,哪有一句是真的?

    罗强和刘乐,在韩枫的第三所房子里。

    堆成了山一样的各种各样的数据材料,还有刘乐平时吃住在这里的生活用品。

    和罗强比起来,17岁的刘乐简直就像隐形人,可这个孩子搞情报的能力也相当的神奇,王大师在科研所布下的疑阵也是他找到的,神不知鬼不觉。罗强用反侦察手段搞来了王大师的存款。

    三个人对着两大箱子的钱发呆。

    “真没想到,这么多,我跑了三趟才拿完。”

    “这都是人民的血汗钱啊。”

    “所以,得用到正地方。”

    “可这钱来路不明,不好用啊?”

    罗强想了想,“我来想办法,韩总,放心吧。保证没事。我想从未来战略咨询公司,开一个调查项目走账,至于客户嘛也好办,造一个就行。”

    韩枫想想也只能这么做了——当时也纠结了好半天,知道大骗子有钱不拿是罪过,可是拿了这钱会烧手,两难。

    难归难,钱该拿还得拿。不然……这钱也不知会被弄去哪里。

    这个时代的操行,全凭自觉。

    “好,这钱单独走你们调查部的账,和刘云说一声后,直接转给阿妈基金。”

    “嗯。”

    罗强点头,“放心吧,韩总,保证完成任务。”

    虽然韩枫没提钱的事,罗强心里却知道,自家这个老大绝不会亏着自己,毕竟这单生意的确是冒着风险,可罗强行伍出身,把忠诚放在第一位,自打韩枫信任他,做了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之后,虽有张天祥时而提醒、王广秀警言,可他也知道,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就得有人干。

    愿为知已者死……这句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更文艺,罗强一直把韩枫当兄弟,视为天才,和当兵的有天然的亲近感,从小小的一个保卫科副科长,大半年提拔成了调查部的部长,拿起了三万年薪,比京城多少坐办公室的人都赚的多呢?

    人得知恩情,懂礼份。

    只要不是杀人放火,罗强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干。

    ……

    还有四天开学,韩枫和庄副市长单独的谈了谈。谈到了小道消息已经传开了的收购海牛厂的事情,而米国那边儿已经完成了全新一套设备的订货,一个月后就能运达海市,提前开建的框架结构式厂房开始运材料,挖地基,韩华也一直想弄到储转仓库,所以喜羊羊那块地如火如图的在干着。这些,庄副市长都清楚。加上韩枫京城贵客、改革小开拓者的身份,还有昨个被拯救出骗局的感念,庄副市长很重视韩枫带来的这个新建议。

    “上海奶牛厂是老牌企业了,这事儿需要充分论证,最重要的是他们全厂职工的意见。市里原则是是大力支持进行体制改革的。可他们的问题也不小,光退休职工就有四百多人,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何归纳社保,估计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我会把你们公司的意见和他们通个气,不过,最好你们之间先充分的了解和接触一下。当然,引来新技术和设备,只要打开市场钱就会来,海牛的问题就是思路僵化、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且行动起来,老气横秋了。”

    韩枫心说,目的就是让您能给带个话儿,至于后边儿的得一步步来。绝不能落一个套国家资产的帽子,那就得徐徐图之,充分给企业和职工以利益和好处。反正又不想倒买倒卖赚快钱。

    海市的任务完成,当晚飞回京城,第二天参加公安部和阿妈的名义基金会的成立大会。

    这个基金筹备到批准,完成各种规章、手续准备等等,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又经和红十字会等充分沟通,特别是国务院、宣传部等多家管、监大机构充分讨论,这才确定了下来。

    因为国内还没有完全私人名下性质的救助式基金。

    九二年捐款捐物的内地人很少,而像邵一夫等老一辈慈善家几乎都是在建学校、搞教育等等,所以从立法上甚至都找不到相应可用的条文,为了落实这笔钱和工作,国务院民政部甚至专门出台了一个红头,这才有了依据。

    成立大会很低调,只用了半小时会就开完了,基金管理人仍然是小姑韩素梅,首批救助的家庭是京城舜义县的一位因公去世的民警家。父母老迈有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一人带两个双胞胎男孩支撑着家,做着各种临时工或者在县城街头摆个小摊,抚恤金还治病欠下的债用光了,孩子上学连买个本儿都得等母鸡下蛋了才能买——韩枫立即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可不也这样子?那个时候阿爸在天天赌。

    基金会首次给这个家庭送上了一千块特别救助金,尔后每月会通过当地派出所送一百块钱,直到娃娃读完大学。并由派出所所长亲自落实。拿着这钱的时候,派出所的民警都哭了。

    因公牺牲的民警老陆是他们的老同事,这几年看着他家的光景,哪个不难受?

    “感谢阿妈基金,谢谢,谢谢……”女人要跪,韩素梅连忙把人拉住,陪着落泪。

    一千块,对这个家庭来说已经像天文数字,至少能修修透水的房顶,给老人吃用上一些软质的饭菜,填点油肉。

    韩枫暂时能做的,并不多。不过心里却记下了这一幕。足球希望小学,是另一种希望吧?我回来这一程,就多做点儿上辈子想做不成的事,多帮些人,心安。

    上学前,韩枫回了一趟县一中。

    学校新的高三已经上课,王校长请韩枫同学给下年的学弟们讲讲,打打气儿。韩枫没有推辞。

    “做人要有梦想,要也敢去想,想好了立即行动起来——谁敢说,你不会是下一个韩枫呢?”

    这逼装的太牵强没脸了,韩枫自己都脸红。

    可是,台下掌声雷动。

    回到村子,韩枫走到哪儿都是一片笑语。当然,也听到了愁心事。

    

第231章 门里门外;天地之隔() 
【感谢随风渐入梦兄弟月票支持,感谢兄弟们投推荐票,谢谢。】

    大爷韩立平说,龙江省那边儿丰富的西瓜原预计能卖个几百万,怕是要成为泡影儿……因为,摘出来,运出去的人工太贵。当地人不干活儿,咱村儿这边已经组织了五百多人去农场干活,就这样,怕是一场雨下来就得泡成西瓜粥。

    “会不会赔本?”韩枫也没想到,竟然弄成了这样,那边儿的天气不比蒙东辽西这边儿,这个季节真要连上阴天雨的放在,那基本上投入进去的几十万加人工都得砸里头。

    理论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这个,说不好。越快从地里拉出来,而且运输时间不能超过五天,摘不能八分熟以上,不然,全都烂。”

    韩枫也想了起来,后世的西瓜打了各种的药才“健康”个大水足的奔向大城市,现在哪里有什么膨大剂、什么红,还有保半年不腐的药——二大爷他们根本没这个本事。

    而自己这个重生的心思也没放在那上头,得——三百万收益看来是要严重缩水了,这还是在不计成本的派人出力的情况下呢。

    “那,拉出多少是多少吧。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西瓜可真赚钱,可就得看老天爷的眼色,还得有人工有运力,三儿,下年,你考虑一下上大豆?”韩立平想了想,“那东西收成了,撒一把就是钱。比西瓜好伺候啊。”

    “成。”韩枫也没有那租期20年的一万亩地更好的意见,随大爷们怎么折腾吧。

    老天的事,谁也解决不了,真拉不出来也没有办法,运力条件在那儿放着呢——啊,不对。

    “大爷,咱村里的电话能用吗?”

    半小时后,遇到了另一件愁心的事。给陈经天打完电话,让他帮忙找当地的部队、企业之类的看看能不能帮助消灭西瓜的事情后,遇着了从门外进来的姜春宇。

    “春宇,你的早点摊怎么样?”韩枫还记得这事儿,钱倒是没放在心上。

    一挠头,次丫一下脸红了。

    “我,我没敢去出摊,我妈说我还小,后来就去耍了两把,输没了……这不,想——”

    韩枫知道他想借钱,直接就挡住了手。

    “对不起,春宇,我不能再借给你钱了。”

    姜春宇的话还没出口,这个从小到大的好朋友竟然——

    “你这么绝情!你,你家都多有钱了,少说千八百万的都有了,借我一千能怎么地?你还能穷了是咋地?”

    本来就小心的护着刺,没想到扎着自己的心了,恼羞成怒的姜春宇跳起了脚。

    韩枫冷笑,“在一、在二,不能在三在四,钱不多,我也拿得出。可是,那是我的钱,不是你的。想要过上好生活,换句话说,想要有钱天天去耍,你自己去赚。对不起,我一毛也没有。”

    这个人,已经不可救药了。

    “你!”

    姜春宇气极,脸越发的青!

    脑袋里闪过无数为富不仁的坏蛋样子,怎么看都和这个已经变了样的韩枫长的像,“好,好,绝交!”

    “不送。”

    韩枫笑着挥手送别……心里却是无尽的落寞,希望仇恨和嫉妒能点燃你也好。

    按前生他的轨迹来考证,基本是没戏了。

    一个人,没有钱、没有人脉、没有资源都不可怕,就怕没有上进的心。

    姜春宇也就这样了。

    回村来,还有另一个目的,见见从小初高一起长大的姜志、姜华、姜力、姜宝几个同学。

    韩枫不是个特太交往的人,可也不是个冷脸子、眼只向上看的家伙。

    晚上,县城四龙大酒店,把能叫上的同学都叫了过来,包括已经进入复习班的李大生、张新等几个不错的兄弟。

    李华光不复读了,听说去会计培训去了,回来很可能到黑河乡去上班。大民去别的学校复读了,后来上了学,洪国邹等同舍的哥们都上了自治区的几所学校,别的人都没了消息。张雪上了东北财大,张冬梅上了通城师范。

    多多少少的,都知道韩枫这一年来的似乎在搞企业,而且还搞的挺大。至于大多少,每个人的想像力和信息不一样,姜家四兄弟知道韩枫做农产品搞到了数百万,现在全家都在韩家的农业公司工作,一个月的收入顶原来四五个月的多,农忙的时候还会有加班费,上大学学费的事家里人没那么吃劲了。只是他们却不知再怎么和这个突然发达了的同学相处,很尴尬。

    韩枫也感觉有点儿尴尬,放不开。所以就干脆,喝酒——除了晚上要上自习的,敞开喝。

    乱七八遭的乱说了好多醉话,都喝高了,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打打闹闹。

    喝完了,也就散了。

    付账的时候,按之前约好的,均摊,韩枫掏了五十块。

    同宿舍最要好的同学,只有已经开始复习的李大生在,和他一起去宿舍趟到了天亮。红瓦房、昏黑的屋子里,静悄悄的,这已经不是原二班的宿舍,可味道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