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兀自点点头,玩笑般的说道:“那这么看,想控制铁矿石,还得先控制华尔街……”

    赵贤良笑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实体企业最怕的就是经济危机。”

    李牧下意识的问了一句:“怎么说?”

    赵贤良从抽屉里拿出一盒雪茄,递给李牧一支,自己将其中一支点燃,这才笑道:“你想啊,维持一座煤矿的运营需要多少成本?政府成本、投产之前的贷款成本、硬件成本、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这些都是摆在你眼前的。粗略的做个假设,如果你的煤矿年产一百万吨,每年的硬性成本四个亿,那么煤炭价格在四百块每吨以上的时候,你赚钱;四百元的煤炭价格就是你这家煤矿的运营临界点,如果煤炭价格突破临界点、暴跌到四百元以内呢?你觉得,我刚才说的那些成本,哪个能少得了?”

    说罢,赵贤良顿了顿,自己回答说:“事实就是,哪个环节的成本都少不了!不但成本减少不了,而且亏损的情况下你还是得保持开工状态,不能停产,因为一旦停产,你的工人就要跑、银行就会担心你无力偿还带宽来查封你的煤矿,你的其他债主也会上门讨债,到时候一片大乱,要不了多久你的煤矿就会死掉,所以即便亏损你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一边不断亏损,一边期待着行业回暖,这种时候,大家拼的就是底子了,撑不下去的煤矿就会一家接着一家倒闭关停。”

    李牧若有所思的说:“一个煤矿都这么大的成本压力,三巨头这种巨型矿石开采公司,成本也就更高了……”

    “没错。”赵贤良说:“如果铁矿石的行情跌破三巨头的临界点,他们的亏损空间会非常大,你别看它现在随随便便一年十几亿美元的利润,如果行情真砸穿了,一年亏损七八十亿美元都有可能。”

    赵贤良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耸肩说道:“不过也没多大意义,就算是铁矿石的行情在某个时间节点真砸穿了,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他们的底子太厚了,亏得起……”

    李牧听到这儿,基本上已经完全放弃了大脑里的意淫,本来还想着自己是不是有机会能够逆转一下华夏未来在铁矿石上吃的巨亏,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简直太不切实际,连世界钢铁产量第一、铁矿石进口量第一的国家都没能治得了这三巨头,反而被这三巨头猛坑一笔,自己这个小虾米又算得了什么?

    赵贤良这个时候玩笑般的对李牧说道:“如果你的企业能够迅速做大并且在美国的资本市场站稳脚跟,以你的发展速度,没准将来能在华尔街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到那个时候,或许有一天你真有能力通过另外一个层面影响钢铁行业。”

    李牧不由笑道:“这个目标可真是太大了。”

    赵贤良笑道:“闲聊嘛,没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你能在一年多时间里创造这么多奇迹,我相信如果到了海外资本市场,你依旧能够如鱼得水。”

    说着,赵贤良提醒道:“不过,有一件事我想提醒你一下。”

    李牧忙道:“您说。”

    赵贤良意味深长的说道:“要多接触资本,不但要接触资本、还要了解整个资本市场、和资本多合作,总而言之一句话,要亲近资本!把资本当成情人!”

    虽然不懂互联网,但赵贤良也看出李牧对融资格外谨慎,牧野科技融了两轮就没动静了,淘宝网干脆一轮都没有融,这在他看来,虽然李牧这样能把更多的股权抓在手里,但这并不是真正健康的模式。

    这时,赵贤良抽了一口雪茄,继续说道:“真正健康的模式,一定是有目的性的找一家对你未来有长久帮助的资本进行合作,牺牲一部分股权,换回大量现金,同时和资本实现利益捆绑,打个比方,如果你接受了华尔街的资本,那么未来你如果想在美国上市,资本一定会用尽所有力量、发动所有渠道和关系来帮你推动。等你熟悉了资本圈,手里又有了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到时候你摇身一变,自己就成了资本!”

第842章 带不带资本玩?() 
坐在回燕京的飞机上,李牧一直在思考赵贤良给自己的建议和提醒。

    在没有与赵贤良聊及这些之前,李牧一直有个略显装逼的“宏愿”:牧野科技b轮之后不再融资,直接找机会赴美上市,但是现在想想,自己这个想法在资本层面确实显得幼稚了。

    上市确实很有吸引力,但是上市前的融资次数少,对上市的根本结果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影响,也没什么实际意义,选择少融资,就等同于自己给游戏增加了难度,而通关之后也得不到任何额外奖励,最多能换来别人口中一句:“我艹,真牛逼!”

    上辈子国内很多互联网公司发展极快,融资轮数多的数不过来,牛逼的企业一年能融三轮,元旦开年一轮、年中一轮,年尾一轮,这么快速的融资,就好像战斗机持续不断的打开后燃室开加力,燃油消耗速度极快,所以燃油补充的频率要极高,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速度快,一刻不停的极速前进,用股份换发展资金,最终追求的是更高的市值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国内互联网行业在眼下还都是一堆小树苗,自己是一堆小树苗里比较茁壮的那个,可是仔细想想,决不能轻视这一棵一棵的小树苗,因为他们大多数的背后都有强大的资本关系,而且无一例外,全是海外资本。

    李牧眼下可是一个合作的海外资本都没有,将来如果想打开海外市场,没有一个外奸带路、开门,那得多走多少弯路?再一想想,如果自己有强大的海外资本关系,一旦自己要进军海外市场,这些唯利是图的投行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自己攻城略地,这种感觉一定非常爽。

    而且,如赵贤良所说,资本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资本是一个强大的盟友,不但能提供枪支弹药,还能提供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火力支援,将来有的是硬仗要打,开战前再找盟友的话,怕是多少有些仓促。

    想通这一层,李牧便有心回去之后系统的研究讨论一下关于企业融资的规划,不光是牧野科技,还有淘宝网 淘宝物流。

    淘宝网现在有账面盈利,那是因为自己先一步抵达战场,敌人还在自家血泉买装备,一时半会还没杀进来,一旦电子商务的厮杀正式开始,烧钱模式就要迅速启动,不然怎么应对这么多国内创业者,以及海外资本和海外企业的入侵?

    而淘宝物流现在也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采购阶段了,各种采购订单下个不停,刘镪东也在积极推进全国六大物流仓储基地的建设,五亿资金的体量也开始逐渐给各种需求餐食,除此之外,淘宝物流派去德国的调查团队也已经通过炫富和砸钱,与德国伯曼建立了极好的私交,是否采用伯曼的自动分拣和自动仓储解决方案,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了。

    互联网行业其实很大程度上玩的就是资本,甚至就是拿资本来变魔术,拿出一个亿放在观众眼前,一把火烧了,漫天灰烬时魔术师一个响指,这堆灰烬有可能就会变成十个亿摆在眼前。

    in上线一年半就卖了十亿美元,而李牧作为一个重生者,这么多先进的产品和运营思维拿出来、拼死拼活做出的这摊事业,但眼下真正套现在手的钱少之又少。

    估值虽高,但是没找资本接手的情况下,估值就只是一个虚数而已。

    业内既然都在传牧野科技的估值破百亿,那就干脆融个c轮,真正以破百亿的估值转手一部分股份,让破百亿估值的传闻彻底坐实!

    ……

    于是,在回到燕京之后的第二天,李牧来到牧野科技,人还没到,就已经先让林清雅召集核心团队齐聚会议室,准备开会。

    对牧野科技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说,周一、周二李牧连续两天失踪,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平时就算李牧再忙,每周一、二也会抽时间过来一趟,哪怕是晚上,但是这周已经过去两天,他一次都没有露面。

    李牧来到牧野科技的时候,核心团队成员已经全部在会议室等候了,他们直觉认为,李牧消失两天,还没出现就还要召集开会,应该是有非常重大的事件。

    果不其然,李牧走进会议室,跟大家问好之后,第一句话便是:“今天这么着急让大家过来开会,其实是有一个事关重大的决定需要大家帮忙参考。”

    众人看着李牧,屏息以待。

    李牧微微一顿,略一调整,一字一句的说:“我在考虑是否启动牧野科技的c轮融资,对于这个决定,大家有什么看法?”

    李牧这一句话,可谓是激起千层浪。

    融资?对任何企业来说,除了老板和大股东之外,没人会拒绝融资。

    对公司来说,融资意味着有更多的钱进来,在坐的都是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就等同于牧野科技这支大军的各路将领,他们自然希望军力扩充,手里有更多的兵、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进攻更大的对手、打更大的仗,一步步招兵买马毕竟缓慢,融资等于是一口气注入一大波雇佣军,实体可以得到快速提升。

    除此之外,对这些核心领导层来说,融资也是他们套现的机会。

    他们手里只有少量的期权,这些期权还一直没有套现,按照李牧的规定,有期权的核心团队每年可以套现三分之一,像孔令宇、林清雅这种,今年就可以先把手头的股份套现,如果有资本进来,会给公司的估值进行一次更新,到时候如果他们有套现的意愿,公司自然可以让他们套一部分现金出来。

    所以,整体上来说,核心团队没有拒绝融资的理由。

    虽然心里对融资非常认可,但核心团队还是非常惊讶,李牧之前不是说,b轮之后就不再融资了吗?大家还等着他率领大家来一次b轮后直接上市的牛逼大戏,没想到他竟然开始考虑融资了。

    李牧让大家自由发表意见,林清雅便问出了大家心里的疑惑:“李总,为什么现在忽然要启动c轮融资?以牧野科技现在的规模、产品运营的情况以及我们在华夏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力,就算是现在启动纳斯达克上市,难度也并不算大,看看中华网、新浪、网易和搜狐,我们无论是产品规模还是营收规模,都比他们要强得多。”

    李牧耸耸肩膀,无奈的说:“清雅,你说的是没错,如果我们现在想去纳斯达克敲钟,用不了多久我们也就能真站在纳斯达克的钟前了,可是我们不能忽略了一个问题。”

    说着,李牧叹了口气,道:“我们现在启动上市节奏的话,在美国资本市场,没有人替我们背书。”

    背书理论现在还没有流行,大家一时半会没听明白李牧话中的意思。

    李牧见大家都面露疑惑,便深入的解释道:“背书,说白了就是在替我们负责的前提下,去跟别人叙述我们的情况,包括我们有多牛逼、我们有多大的潜力,等同于担保和推销。”

    顿了顿李牧又道:“资本市场参考的因素很多,账面数据只是其中一点,但是,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是账面数据无法有效体现的,我今年账面赚了一百万,资本最多相信我明年可以赚两百万,但如果我说明年我可以赚两千万甚至两个亿,资本市场会信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