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格就会有很大的商量余地。

    陈泽告诉李牧:“t3的选址我几个月前就知道了,在t2的东南方向,一共两万多亩地,今年下半年就要启动拆迁相关的工作,大概要动八到十个村,一万多户人,如果按你说的,我们至少要再等两三个月,两三个月之后政府应该会公布t3选址。”

    说着,陈泽抿着嘴说:“我不想等那么久,你想一想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李牧脱口想说要么去六环外看看,但忽然想到现在五环都还没有通车,六环通车就更没影了,于是便开口道:“也可以离机场稍微远一点,五公里范围内都不是问题,不过最好是别涉及拆迁,咱们都不是做商业地产的,拆迁安置太麻烦,咱俩都不专业。”

    陈泽点点头,拿出一张燕京地图,找到机场所在的方位,指着机场东侧一条水道标识,道:“那咱们就去机场东看看吧,机场东边有条河,已经超出新航站楼可能性范围内了,要不咱们去看看?”

    李牧对2010年后的燕京非常熟悉,自己在地图上找到未来t3的具体位置,又依照记忆找了一下未来六环路的位置,根据比例尺,大概计算了一下距离,在未来t3位置往东南去五六公里,将来应该就是六环路途径的地方,六环途经必然会和机场接驳,只要未来赛车场的选址在接驳线附近,交通就会方便许多,比机场远个几公里对开车的人来说也根本不算什么。

    李牧用笔在地图上的那块区域画了一个半径约莫三公里的大圈,对陈泽说:“就在这附近找吧。”

    陈泽大概看了看李牧的选址,点点头说:“行,咱们明天一早就去。”

第408章 地产是块大蛋糕() 
李牧在地图上划出来的区域很有意思。

    现在看,那块区域非常尴尬,和机场、机场高速相距好几公里,中间还隔着一条河,但是,未来它的交通会变的非常便利。

    将来,这里会被新建的六环路南北贯穿,未来即将建成的六环路是围绕整个燕京的环形高速公路,车辆设计时速100公里,而且有多条接驳道路与市里相连。

    就比如未来从燕京市到平古县的燕平高速公路,燕平高速公路从市内由西向东,和机场擦肩而过、出六环直达平古县,到时候,恰好会在李牧划定的区域附近相交,形成一个交通枢纽。

    如果赛车场在这里建成、c俱乐部在这里成立,等到奥运会的时候,燕京市的会员就可以直接从市里走机场高速、京平高速、六环路这好几种方案抵达,这全程都是高速公路,超跑一路开来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是津市、唐市的会员,也有高速公路直达,非常便捷。

    只是,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

    现在是2002年,距离奥运会还有六年的时间。

    赛车场就算建的再慢,一两年也总该完工了,所以这块区域目前的交通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至少要满足超跑接驳到机场高速,如果满足不了,那就得想办法跟政府合作修路,如果是这样的话,修路就肯定没办法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建造了,成本太高,就算只是几公里,造价应该也要达到亿元级别,可以先建足够平整的二级公路先用着,好在几公里二级公路的造价不算高,千万级别的投资就能搞定,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这件事就成了。

    陈泽也是这个想法,他可以不通过政府关系拿地、不通过政府关系提前拿补贴,但和政府合资修路倒是可以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不会成为政治隐患。

    至于李牧,他现在对于赛车场的这个项目比较看好,所以也愿意跟陈泽一起折腾,单独做赛车场、组车队,基本上注定会赔钱,但如果结合超级跑车的车主,搞一个真正有内容的高端俱乐部,盈利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俱乐部,它本身就可以在会员中聚拢人脉与资源。

    翌日一早,陈泽驾驶着一辆低调的三菱帕杰罗,载着李牧两人直奔顺义,汽车先开到机场,然后从机场高速尽头出来,走下道前往李牧在地图上划定的位置。

    两人都是第一次过来,第一次见到这里的路况时,陈泽和李牧都感觉有些惊喜,从机场前往目的地的路程一共有七公里不到,其中有一条四公里的双车道水泥路,路不算宽,但非常平坦,陈泽经常开底盘低的跑车,非常笃定的断言这条路过跑车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是窄了点。

    一过了河,就进入到了耕地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村庄密集程度要比河西岸小很多,耕地为主、农村宅基地占比较少,估算下来,如果想要两千亩地,其中至少90%是耕地。

    可供选择的区域面积很大,至少有三十平方公里左右,这三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厂矿,只有村庄和耕地,陈泽大概估算了一下成本,以顺义目前的经济水平,农耕用地补偿款一亩地不可能高于五千块钱,两千亩地算的话,加上动迁成本、支付政府征地费用在内,一共不会超过两千五百万。

    2000亩的面积,用来建造一个三级方程式赛道已经完全足够了,按照顶级三级方程式标准建造的话,一千亩地就可以搞定,不过因为还要结合汽车服务、酒店娱乐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以暂定两千亩的标准比较合适。

    转了一天,两人对这一带的位置相对满意,不过两人毕竟不是专业的场地设计与施工人才,他们只能暂时划定这么一个三十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然后跟专业的赛道设计公司联系,请他们来现场实地勘测,最终选出一块最适合用来建设赛车场的场地、以及整个赛道。

    回来的路上,陈泽兴致勃勃,滔滔不绝的跟李牧说起自己对未来赛车场的规划,以及成立车队的相关细节,陈泽说:“眼下沪市、云南、胶岛、羊城都有自己的专业车队,不过他们都属于拉力车队,参加的也都是国内拉力锦标赛,我们的目标是做国内第一个f3车队,不过起步还是要从拉力赛开始。”

    李牧问他:“拉力赛的车辆是怎么来的?”

    陈泽说:“看情况,正常情况下,车队自由采购车辆,只要符合赛事要求即可,如果有汽车厂商自己或者和别人共建的车队,就是用厂商的车型,如果将来可以找到合适的汽车厂商共建车队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着,陈泽对李牧说道:“你听说过韩国现代吗?”

    “听说过。”李牧点点头,这么普及的街车品牌自己没理由不知道啊。

    陈泽笑道:“我前段时间听说,燕京市政府牵头,正在跟韩国现代谈引进合资,要和韩国现代在燕京成立一个股份制的合资汽车投资公司,到时候现代会在燕京建立生产线,市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今年下半年就上马。”

    李牧这才想起来,现代现在还没有在国内设厂,怪不得自己重生之后没怎么见过现代汽车。

    说起燕京现代,李牧忽然想到,他们的未来厂址就在顺义,当年李牧老家有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高职毕业就在燕京现代车间上班,自己还曾经去看过他一次。

    仔细回想地址,应该就在刚才他们选定赛车场的位置往北不远。

    而且,记忆中的燕京现代当年还创下了一个合资车的奇迹,在国际汽车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就是:当年谈判、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出车,这一系列的流程应该都是在2002年完成的。

    李牧对陈泽:“等现代进来了,倒是可以跟他们谈谈共组车队的事情,他们刚进入国内,肯定会拼命拓展市场,明年咱们的赛车场建成,正是他们汽车开拓国内市场的当口,共组一个车队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他们自己有生产线,有车型有技术,直接用现代的车,咱们也省了很多事情。”

    陈泽点了点头:“现代有自己的拉力车队,不过在国内没有,你说的这个倒是非常有搞头,等他们进来了我就想办法先接触一下。”

    李牧说:“到时候可以跟他们提一下牧野科技,如果他们对共建车队的事情感兴趣,牧野科技的线上推广资源可以回馈给他们。”

    “ok!”

    李牧问他:“你跟杜菲聊的怎么样了?”

    陈泽说:“大概说了一下,她挺感兴趣的,但是现在还有点犹豫,如果她回来做咱们这个项目,基本上就等同于放弃了美国那边的工作,她现在还正在取舍。”

    李牧说:“我以前听别人说,华人在国外并不是非常好混,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华人多少还是有些排挤,留学生可能还感觉不出来,可一旦在就业了,在职场上就会感觉到当地人的不友善,因为他们认为,在自己国家就业的华人是在抢占他们的就业资源,这一点杜菲应该深有体会,你劝她回来,话术一定要选择好,要找到她心里最敏感的那一个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做文章。”

    陈泽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自己也有些担心,我们现在是有一个赛车场的项目没错,但是等杜菲做完这个项目之后,她在国内该怎么发展,这可能是她最担心的问题。”

    李牧灵机一动,问陈泽:“有没有兴趣做房地产?”

    “房地产?”陈泽皱了皱眉:“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投地产来给杜菲找个工作吧……这代价也太高了!”

    李牧笑道:“代价很高吗?我只是忽然觉得,现在城市发展速度这么快,房价增长速度也快的吓人,房地产这么大的产业才刚开始提速,这时候随便下手几块地也是一定会赚钱的,成立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把杜菲捆在国内,咱们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不光是住宅地产,还有商业地产,在市中心建设地标性的写字楼、大mall、酒店、影院,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就像去年建成的soho现代城就是这种类似的理念,不过它还处于一个未成形的启蒙状态。”

    陈泽咂着嘴说:“房地产利润高是不假,但是我对房地产不熟悉,而且做地产启动资金大,咱们未来两年还有一个不低于两亿的项目要投,而且前两三年估计都是纯投入的状态,这两三年内,我基本上就拿不出多余的钱了。”

    说着,陈泽问李牧:“你对房地产熟悉吗?如果你真有把握,也不是不可以做,我们可以先筹措点资金小规模的搞一搞。”

    从开始这个话题的那一刻,李牧脑子里想到的人就是宋亮,虽然他现在只是海州这个五线城市的开发商,不过这么长时间接触下来,李牧对宋亮的能耐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个人放在海州实在是太屈才了,如果给他一个跳板,他应该也有实力成为国内一流的房地产开发商。

    万达、万科、恒大、保利、soho这些房地产公司现在基本上都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商业地产模型,万达也才刚刚开始在二线城市尝试第一代万达广场的尝试,等他们真正开始运作商业地产,至少要到2005年以后了,如果能够在今年给宋亮提供一个跳板,让他顺利登陆燕京,依靠自己对燕京未来城市发展、房价走势的了解,可以轻松做几个赚钱的楼盘先扎稳根基,积攒足够的实力之后,再向商业地产迈进,有陈泽、许嘉铭这些人,关系和钱都不是问题。

    李牧知道自己没有做房地产的实力,也不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