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许嘉铭又对李童说道:“老二,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起的李牧,也是自家兄弟。”

    李童非常客气的主动跟李牧握了握手,笑道:“李牧你好,幸会幸会,我听嘉铭提起你好几次了,一直想认识认识你。”

    李牧说:“你太客气了,今天过来打扰真是不好意思。”

    李童摆摆手:“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来给哥们儿捧场,哥们儿求之不得。”

    李牧随即将苏映雪介绍给了两人,说:“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苏映雪。”

    苏映雪跟两人点头示意,许嘉铭笑着说道:“弟妹这么漂亮,你可真是好福气。”

    一旁的李童说道:“来来来,咱们别在外面傻站着了,进来坐。”

    四人进到店里,李牧大概扫上两眼便对这里的环境赞叹不已,整个店内的装修、摆设、氛围,基本上就和欧美电影里看到的、西方人去的高档西餐厅一样,整体灯光比较昏暗,而且每一个桌子上都有精美的烛台,气氛非常好,还有三人组成的小提琴乐队,此时正在一桌情侣跟前拉着悠扬悦儿的古典曲子。

    李牧算是个土包子,还从来没到过这么高逼格的餐厅吃过饭,刚一进来甚至还有些不太适应,一旁的李童开口说道:“咱们直接上二楼,我把二楼靠窗最好的四人座给你们留着了。”

    李牧说:“真是谢谢你了李童,这么上心。”

    李童随口一笑,说:“你跟铭哥一样,叫我老二就行,都是自己哥们儿,这点事儿算得了什么。”

第348章 想不通() 
法悦餐厅地处最繁华的三里屯,在三里屯眼下最繁华、最热闹的一个十字路口边上,法悦餐厅一共有三层,一二层对外开放,三层是李童自己的地盘,他的办公室,以及他招待好朋友的场所都在三层,紧挨着的隔壁还有一个两层的法悦咖啡,法悦咖啡的三楼是法悦酒吧,一个地道的欧式静吧,餐饮、咖啡、酒吧都是李童自己的产业,据说后面有一栋正在装修的三十七层大厦,他已经提前订好了35、36、37这三层,年后就可以进场装修,准备做一个法悦酒店。

    李童的规划,基本上是奔着集团化的方向去的,而且都选在燕京眼下最热商圈之一的三里屯,可见其财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苏映雪的姑姑、姑父还没来,李牧就先跟他们两人闲聊了一会儿,一想到这里是三里屯,李牧就想起王胖子在搞的lub,这里面自己也是投了钱的,不过一直没有关注过他的进度,便问许嘉铭:“对了,老王的lub搞得怎么样了?”

    许嘉铭说:“前两天提过一嘴,好像弄了七八成了,现在一直赶工呢,准备大年初二开业,过年那几天出来玩的人最多。”

    李牧笑道:“那我到时候就没时间过来捧场了。”

    许嘉铭微微一笑,问他:“你快放假了吧?”

    李牧点点头:“快了,没几天了。”

    “一放假就回去?”

    “嗯,放假就走。”

    许嘉铭点了点头,问他:“最近见老陈了吗?”

    李牧知道他问的是陈泽,摇了摇头,说道:“这几天没见。”

    许嘉铭笑道:“老陈最近忙疯了,谁找都不搭理。”

    李牧好奇的问道:“他忙什么呢?”

    许嘉铭摇了摇头,说:“忙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杜菲快回来了,老陈可能是想在她回来之前,把很多该办的事都办了,好腾出时间等她回来之后陪她吧。”

    李牧咋舌道:“老陈还挺痴情。”

    “那是。”许嘉铭说:“圈子里出了名的,多少女人倒贴都没用,看都不看一眼,满脑子就想着杜菲。”

    李童笑道:“陈哥跟菲姐俩人纠缠了可是有好些年了吧?也不知道菲姐是怎么想的,一直也不给他一个说法。”

    许嘉铭笑了笑,说:“他俩之间的事儿很复杂,咱们没法点评。”

    说着,许嘉铭岔开话题,对李牧说道:“今天你见家长,有没有提前了解一下长辈的喜好?”

    李牧看了一旁的苏映雪一眼,摊手道:“我女朋友说,她姑姑和姑父对吃不怎么在意。”

    许嘉铭说:“不在意也没关系,老二这里的厨师非常棒,到时候一定会让你们所有人满意。”

    刚说完,一个穿工作服的男人快步走了过来,对李童说道:“李总,来了两位客人,说是跟李牧李先生一起的,咱们的迎宾已经带他们进来了。”

    李童点点头,对李牧说道:“那我们俩就不在这打扰了,李牧你有什么需求直接跟这儿的服务生提,我都提前打好招呼了。”

    许嘉铭也说:“我俩去楼上喝杯茶,有事电话联系。”

    李牧跟苏映雪对两人道了声谢,两人便急匆匆的走了,刚走没半分钟,先前楼下那个迎宾的白人女性便亲自带着苏映雪的姑姑、姑父两人上楼了。

    李牧和苏映雪急忙站在桌子旁边,等迎宾把两人带到跟前,苏映雪有些脸红的叫了声:“姑姑、姑父。”

    第一次带男朋友见家人,虽然不是父母,但苏映雪还是有些紧张与害羞。

    李牧也有点紧张,不过脸上到还算是镇定,礼貌的叫了一声:“叔叔、阿姨好。”

    苏月华和王少华这才是第一次和李牧面对面,先前虽然在电视上见到过,也在现实中隔着一定距离看见过,但真到了面对面的时候,两人才发现李牧的长相还是很ok的,个头也高、站在两人面前板板整整的,很有精神。

    苏月华对李牧的第一印象很好,也可能是因为听说了李牧一些事迹的缘故,她早就有了李牧是一个才子的印象,所以一见面,看他容貌气质都非常不错,就更让她觉得李牧才貌兼具,非常难得。

    王少华也是一样,李牧并不是那种白白净净、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而是看着比同龄人要沉稳的多。

    两人都跟李牧点头示意,大家在饭桌前坐下之后,苏月华笑着说:“以前就在电视上见过你,知道你和映雪都在人大读书,但当时并没有太留意,没想到你跟映雪竟然还是高中同学。”

    苏月华虽然知道李牧和苏映雪是男女朋友关系,但是却故意没有说出口,而是把两人的同学关系提了出来,其实也是变相的释放出一个态度,她不太想一上来就直接承认两人的这种早恋关系。

    李牧微笑着说:“我跟映雪高一就在一个班,本来考大学的时候,我也想跟她填一个专业的,但我考的分数不行,没能选上。”

    王少华看了李牧一眼,微微一笑没多说话,但对李牧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李牧这话里的意思其实也很直白,自己就是奔着苏映雪来的,从高中奔到现在,也是隐晦的在证明自己对苏映雪的感情。

    苏月华也听出李牧的这层意思,笑着问他:“小李,你家里几口人?”

    李牧说:“三口,我是独生子。”

    苏月华点了点头,又问:“你爸妈都在海州吗?”

    李牧说:“都在,土生土长的海州人。”

    苏月华说:“我看你年纪也不大,家里又只有你一个,父母应该也就四十出头吧?”

    李牧点点头:“我爸妈结婚早,生我也早,今年我爸四十一,我妈四十。”

    苏月华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便笑着说:“那你爸妈确实很年轻,他们是做什么的?”

    苏月华此时正在心里推断李牧父母的职业,如果李牧出生的时候,他爸爸才二十二岁,妈妈才二十一岁,那么她就可以断定李牧的爸妈没有上过大学,最多也就是个高中学历。

    苏月华兄妹四个,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一个妹妹,四个人全部都是大学毕业,不光是他们,连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建国前的大学生,可谓是书香门第,要说这四家人将来找亲家,钱不是第一位的,而对方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可能才是他们最在意的。

    不过苏月华倒也没有因为这一点对李牧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毕竟李牧是人大的学生,单从这一点看,他跟苏映雪是登对的。

    对于苏月华的问题,李牧也没遮掩:“我爸妈以前是西岭煤矿的职工,去年下岗了,就在海州开了个服装店。”

    苏月华轻轻点了点头,眼神多少有些藏不住的失望。

    这几年下岗浪潮一波比一波汹涌,尤其是国有制造企业、能源企业,男职工下岗十有四五、女职工下岗十有八九,本来煤矿就不是什么好单位,夫妻两人又双双下岗,反观自己二哥一家,二哥前段时间刚提正,海州市局一把手,对他那个年纪的人来说,混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了不得了,而她嫂子也是国家公务员,而且还是科级干部,李牧的父母和苏映雪的父母一对比,这就实在是有些差距了。

    再说开服装店的这个事儿,苏月华一听开服装店四个字,就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海州街边巷尾那种专卖劣质服装的小店,所以心里这种落差感也就更大了几分。

    苏月华不好不作回应,便随口问了一句:“开服装店应该还是挺赚钱的吧。”

    话是这么说,可她心里却不这么想,一家服装店,在海州那种地方,一年能赚两三万也就烧高香了吧?

    苏映雪意识到姑姑可能对李牧的家庭情况有些不满意,急忙装作无心的随口说道:“姑,李牧爸妈非常有眼光,在海州先是开了一家美特斯邦威的专卖店,后来又开了一家森马。”

    苏月华愣了愣,这两个牌子她虽然不穿,但因为女儿喜欢,也经常陪女儿去逛,这两家店现在应该是年轻人最喜欢的品牌了,所以每次去生意都非常好,尤其是周末,去了连试衣间都要排队。

    虽然不做生意,但苏月华对这种加盟品牌专卖店也有所耳闻,如果在燕京,开一家店估计要上百万,就算是在海州那种小城市,开一家店也得几十万才能拿得下来吧?

    想到这里,她对李牧的家庭充满好奇,这年头,想知道工人能赚多少钱,只需要知道三个信息就能够推测的出来:地方、企业、职位,首先是海州,海州的人均工资不过千,煤炭企业可能稍微好一些,但工资也不会比普通工资高出太多,而且最重要的是,李牧的爸妈已经下岗了,这就证明他们的职位并不高,估计两口子在岗的时候,加在一起一个月也就撑死了两千块钱,这种收入水平的家庭,怎么能用资金在下岗之后连开两家专卖店?

    苏月华怎么都想不通。

第349章 小巫见大巫() 
王少华也在心里盘算着和老婆苏月华一样的事情。

    他在政府机关工作,掌握的信息量很大,判断事情比苏月华还要精准,眼下虽然刚过了2001年,但国内的经济形势还并没有惠及到普通工人,相反,这几年正是工人最最痛苦的时候,以前的工人待遇仅次于干部,拿国家工资、吃商品粮、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待遇都非常好,号称铁饭碗。

    不过,这几年国企改革之后,国有企业纷纷裁员下岗,就拿机关单位来说,以前一个机关配一个总机室,无论是内对内还是内对外的电话都要通过总机室来人工接通,一个总机室、两台老旧的接线机,要提供至少八个工作岗位,每台机器一个人,三班倒,还有一班在轮休,也不是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来替换,只是企业和单位不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