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黄振眼里,他还以为李牧就是一个一腔热血、沽名钓誉的大城市富二代,给出夸大一倍捐款金额的条件,也是自以为可以投其所好,一旦他把钱捐了,教委才不会真的把这个数目夸大一倍,四五十万的金额,上级单位怕是都要来抢肉吃了,只要李牧答应,到时候自己这边反悔他也只能干看着。

    李牧心里对其无比鄙视,嘴上却带着几分诱导的问:“如果我捐二十五万,教委能对媒体宣称我捐了五十万?”

    黄振拍着胸脯打包票:“你放心,你要你把二十五万捐到教委这里,教委一定会向外界说明你的捐款金额就是五十万。”

    李牧问:“教委这样做不太符合规定吧?”

    黄振在西兰教委这个清水衙门干了这么多年,真正的官场经验还不如富庶地区的一个村官,一下子看到几十万资金,只顾着想办法把它吃下,哪还顾及吃相是否好看,所以非常不在意的说:“这个李老板就不用担心了,规定都是人定的,没什么大不了嘛。”

    李牧又问:“为什么教委不愿意我把钱捐给西兰中学的贫困生呢?他们明年就要高考了,有了这笔钱,对他们高考会有很大的帮助,或许这二十多万,能改变两百多个人的命运也说不定,再不济,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出去闯荡的路费,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到燕京、沪市、深市这种大城市去看一看、闯一闯,总是要比留在大山里要好得多。”

    “嗨!”黄振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他们能读到高三就已经烧高香啦,咱们西兰县的教育情况说实话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都很低,他们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幸运的多了,把钱捐给他们也没什么用处。”

    说着,黄振做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对李牧说:“李老板,你看啊,西兰中学贫困生的家庭年收入都到不了三千块钱,这样的孩子,鼓励他读什么大学?鼓励他读大学那不是做善事,是造孽啊,我说这话你可别生气,说真的你想一想,一个孩子要是考上大学,他爸妈得面临多大的压力?哪能供得起他上学?他把通知书往家里一扔,哭着喊着说要上大学,他爸妈未来三四年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为了自己上学,拖累全家人,还不如让他高中毕业之后就出去打打工补贴补贴家用,或者回家帮爸妈种地、替爸妈分担一点生活重担,这才是做善事。”

    李牧呵呵笑了笑,说:“越是这样下去,大山里的孩子就越难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越来越多的山里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才能激励更多大山里的孩子去努力学习、去遵循榜样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的话,总是像你说的那样恶性循环,贫困的帽子什么时候才能摘下来?”

    黄振本以为自己已经忽悠住了李牧,没想到他竟然一下子又开始教育自己了,他不想回应李牧的话,而是有些急不可耐的说道:“李老板,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连国家都说了,教育是百年大计,百年才能有成效,咱们瞎操心也没意义,要我说啊,咱们还是聊一聊捐款的事情吧,我知道你明天就要回燕京了,我刚才的提议你没意见吧?对外宣称五十万捐款,你回了燕京脸上多有面子啊!”

    李牧的脸一下子冷了下来,录音录的差不多了,黄振肯定要为他的这番言论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他也将是给自己祭旗的第一人,这时候也没必要继续跟他废话,于是李牧便冷冷说道:“黄主任,你的心压根就不在教育上,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咱俩也没什么可聊的了,请你先回吧。”

    黄振怔住了,怎么个意思?刚才还好好的,这下又说翻脸就翻脸?条件都开到这个份上了,你还不答应?你真是一心要来助学的吗?别开玩笑了,一个充其量二十岁的年轻人,拿几十万过来一心助学,谁他妈信啊。

    “李老板,具体条件你要是不满意,咱们还可以再商量……”

    李牧站起身来,指着大门怒喝一声:“出去!”

    黄振也火了,你带着钱来,我想拿到手才当你是财神爷供着,你要是连碰都不让我碰,我还能供着你?真是笑话!

    腾地一下站起来,黄振便指着李牧说道:“姓李的,怎么说这也是西兰县的地头上,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跟教委配合,这钱你想捐都捐不出去!”

    李牧皱眉质问道:“怎么?难道我不把钱给你们,你们就不让学生接受我这笔捐款?”

    “没错!”黄振冷笑道:“我倒要看看,西兰中学谁敢拿你的钱!”说完,黄振怕直接把李牧吓走,便又威胁道:“不光是没人敢拿你的钱,到时候我还要联系媒体,告诉他们你来西兰县助学,却私底下非要我们西兰县教委在对外界说的时候把你的捐款金额翻倍,你一个毛头小子,我们是教育机构,看看到时候群众更相信谁。”

    李牧怒极反笑,轻轻点头说道:“行,你说的我都收到了,随便你怎么办,明天上午我还是会去西兰中学捐款,有能耐到时候尽管放马过来。”

    黄振咬着后槽牙放下狠话:“好!明天我让你哭都没有眼泪!”

    说完这话,黄振一摔门走了,李牧拿出录音笔,将录音停止,重播了一遍,记者专用的进口录音笔性能确实强大,高清晰度的立体声录音功能把黄振所说的话一字不漏的全部录了下来,李牧随即便把大家全部都叫到了自己的房间,十几号人聚在一起把黄振的话又听了一遍。

    录音听完,房间里无论是李牧的同学还是记者都炸了,这么无耻的教委官员实属罕见,瘦弱的陈蕾跳着脚说回去一定要把这个无良的黄振曝光出来,其他的记者也都义愤填膺,李牧说:“咱们明天早晨带着现金去西兰中学,他们是肯定拦不住的,至于他威胁到媒体那里抹黑我,有这些录音做证据,又有你们这些燕京媒体在,我也不担心。”

    陈蕾说:“李牧你尽管放心,他抹黑不了你的,我有同学现在在央视工作,新闻口的,回燕京我就去找他,让他想办法在央视曝光。”

    李牧说:“我不是媒体,也没有什么媒体关系,曝光的事情就得靠各位了,毕竟以后3321的助学行动还会不断开展下去,未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打助学款的主意,如果这一次能够做成标杆性事件,也能让其他类似的地方官有所忌惮。”

    ……

    翌日早晨八点多,大家便退了房间,乘坐考斯特先到预约好的银行提了二十二万现金,然后便直接驱车前往西兰中学。

    王建设早就翘首期盼李牧的到来了,今天上午,他召集学校主要领导开会,要求九点半大课间的时候,趁全校学生都在操场做操,把大家集合起来,在升旗台上搞一个捐赠仪式,全校师生共同见证,哪怕第三节课不上,也要全程看完这次捐赠。

    一方面,王建设也想投桃报李,他能够回馈给李牧的,除了诚意没别的了;另一方面,这么盛大的事情,他也想让全校学生亲眼目睹,对其他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激励。

    九点钟,考斯特开进西兰中学,李牧他们前脚刚到,县教委的一把手、二把手就坐着摩的来了。

    今早陈恺跟黄振红着眼讨论了一个小时,最后决定,如果李牧真的软硬不吃,那他们就从王建设身上下手。

    李牧可以把钱捐给学生,这个他们拦不住,但是,他们可以逼迫王建设把这些钱再从学生手里收回来。

    陈恺已经想好了,这帮高三学生距离高考还有七个月,那就干脆告诉他们,这笔钱由学校替他们监管,逐月返还,每月150元,不管学生信不信、愿不愿意,强制性的每人收回850块钱回来。

    眼看没几年就要退休了,陈恺也是真急眼了,不管怎样,都要把这笔钱啃下来,从李牧那里啃不动,那就从学生这里啃。

    李牧留下大家在车里等候,顺便把现金按照一千元的方式分一下,自己则与刘念一起去校长室见了王建设。

    因为之前是按照二十二万准备的,所以李牧这次决定就捐二十二万,王建设划定的贫困档内学生有209人,还富裕十一个名额,于是李牧便从剩下的人里,以条件最差的往上捋,又捋出十一人,定了一个二百二十人的大名单。

    王建设跟李牧说了九点半举行捐赠仪式的安排,李牧没有意见,只是跟刘念说了一句:“这次捐赠,钱由你来发给所有学生。”

第201章 空前声望() 
九点半,西兰中学初中部、高中部三千多学生涌入操场,原本这个课间是广播体操时间,不过今天却有些异常,学生们好奇的发现,操场一端的升旗台上摆了几张桌子,上面坐了好几个陌生人,看起来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左右,而且看他们的穿衣打扮,像是大城市来的。

    李牧与赵子秋以及606寝的五人、董艾她们都坐在台上,只不过除了刘念之外,他们其他人今天都充当数钱和递钱的角色,校长王建设负责点名,点到名的上台,刘念负责把钱给到他们手上。

    王建设本想让李牧做个简单的演讲,李牧拒绝了,在西兰中学演讲,没人比刘念更适合,所以李牧便把这个任务推到了刘念身上,刘念生性腼腆,这种事情他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但李牧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你是你这些学弟学妹的榜样,如果你这场演讲做的好,西兰中学明年或许多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本科生,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怂了,丢的不光是你的脸,还有……”

    李牧话没说完,刘念一咬牙:“我做!”

    省电视台和本市电视台的记者也都到了现场,记者的信息渠道比较通畅,关于3321的事情他们早就有所耳闻,眼下3321到西兰来助学,对他们来说不但算是个大新闻,也是一个弘扬精神的好机会。

    九点四十的时候,数千名学生开始议论起来,熟悉的广播体操音乐一直没有动静,反倒是校长穿着一身老旧的西装走上了升旗台,他的面前还放了一个麦克风架子,更稀奇的是,旁边还围着不少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难道有什么重大事件?

    人群的尾部,陈恺和黄振负手而立,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黄振心里有些后怕的说:“陈主任,这事怎么引来了这么多媒体?”

    “不知道,真是出了奇了!”陈恺也觉得奇怪,西兰县是市里的一道疮疤,市电视台一年到头基本上不会到西兰来搞什么采访,可今天不光市里电视台来了,连省里电视台都来了,还剩下一大堆他们也不知道从哪来的记者,让两人感觉压力山大。

    黄振心虚的说道:“这么多媒体在,那个姓李的不会在媒体面前告咱们状吧?”

    陈恺想了想,说:“他也说不了什么,空口无凭,再说,咱们一直也都是拿乡村小学说事,如果他真的在媒体面前告状,咱们能圆的过来。”

    黄振说:“我还没接受过电视台采访,要真是面对摄像机,我怕连话都说不好。”

    陈恺叹了口气,他也只是接受过几次西安广播电视台采访,但县广播电视台因为信号发射塔老旧没钱更换,在本县的覆盖率都达不到30%,几乎就没人看。

    可再看看眼前这些媒体的阵势,自己活一辈子,甚至还比不上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小子。

    陈恺说:“今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