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付的,他们零星的抵抗反而激起了奥地利士兵更大的怒火,最终使得局势失控,让原本针对五个街区的清理迅速扩大,终于让贝尔格莱德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毁灭。

    面对这种失控的情况,博迪奥雷克将军得到汇报后没有丝毫阻止的意图,而是默许了部下的行为,毕竟这也是博迪奥雷克将军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反正自己的仕途已经完了,那就拖着周围的东西一起毁灭好了。

    等到近一周的疯狂时间过去后,疲惫不堪的奥地利士兵们终于发泄完了,而贝尔格莱德城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城中的塞尔维亚居民在屠杀后十不存一,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从城中逃脱,而这些塞尔维亚人中间,还有不少人因为受不了如此可怕强烈的刺激,在逃跑的路途中一觉醒来后,就丧失了理智,成了只会傻笑或者不断尖叫的疯子。

    刺杀后乘乱逃跑的德拉古廷上校也在这些幸运儿中间,而且神经强韧的他没有变成傻子或疯子,但是在经历过这段时间的事情后,德拉古廷上校倒是宁可自己的神经能够脆弱一点,因为如果变成疯子或者傻子,就不至于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疚感了。

    事到如今德拉古廷上校才明白,奥地利人之前没有对塞尔维亚人挥起屠刀,并不是真的想要笼络塞尔维亚人,而是在戴着温和的假面具在伪装自己罢了。而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成功,让暴怒的奥地利人撕掉了假面具暴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也让大批塞尔维亚人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德拉古廷上校抱着头痛苦的思考着:

    “可笑我之前还天真的以为,只要杀了斐迪南夫妇,奥地利人就会因此看到塞尔维亚人的力量,从而离开这片土地,没想到这反而让奥地利人更加疯狂的开始了屠杀,这下子好了,贝尔格莱德城毁了,城中的数万塞尔维亚人也死了,可奥地利人还是占领着这片土地,我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都没能做到,我简直是蠢的无可救药!”

    这时候德拉古廷上校又想起了之前格拉贝中校说的话,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为了一个斐迪南就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还有什么资格谈拯救塞尔维亚,老伙计,还是你说得对,从一开始我就不应该奢望自己成为什么英雄,我的这些做法只是在把塞尔维亚带向毁灭,我这样下去只能变成塞尔维亚的千古罪人。幸好,我还能趁着自己现在清醒的时候,阻止自己继续错下去……”

    想到这里,德拉古廷上校开始将身上的凌乱的衣物打理整齐,从怀里掏出手枪检查后上好了子弹,随后他将枪口抵在了自己的太阳穴上。感受着枪口冰冷的触感,德拉古廷上校缓缓闭上了眼睛,没怎么犹豫就用力扣下了手枪的扳机。

    贝尔格莱德城的毁灭对居住在其中的塞尔维亚人来说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但对施暴一方的奥地利军队来说,却是一场痛快之极的盛宴,毕竟屠杀和毁灭城市这种事情,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无师自通的,奥地利人的军队也不会例外。

    过足了发泄的瘾头,差不多过了一周的时间后,驻扎在周边地区的奥地利士兵哨所却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有大批的俄**队已经越过了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边境线,开始朝着奥地利军队集结的地区快速进发,同时这些俄国人还对试图进行阻拦的奥地利士兵开火,而从俄国人枪口下逃回来的奥地利士兵的描述中,那些俄**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戴着有双头鹰徽记的金属军帽,同时胸口还挂有两条交叉的褐色皮带。

    这个描述让博迪奥雷克将军立刻明白了这些俄**队的身份,沙皇俄**队中能有这么一副打扮的,只有那些最精锐最勇敢的部队,也就是沙皇近卫军。

    沙皇近卫军不同于沙皇俄国其余的农夫部队,他们有着较为严格的训练,加上相对良好的待遇,和对沙皇的高度忠诚,使得这些人高马大的毛熊们在作战时,有着远胜于普通沙俄军队的勇气和战斗力,就算是沙皇俄国的精锐哥萨克骑兵,在凶悍程度上也要排在沙皇近卫军的后头。

    不过随着最近十几年来沙皇俄国的财政越来越吃紧,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动用沙皇近卫军作战时也越发显得小心谨慎,不是到了重要关头的时候,尼古拉二世轻易不会动用这支精锐力量。

    博迪奥雷克将军虽然没有在战争中跟沙皇近卫军交手过,却也从别人口中听说过这支军队的赫赫名头reads;。所以在稍稍权衡利弊后,博迪奥雷克将军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让所有驻扎在塞尔维亚的奥匈帝**队向着贝尔格莱德城地区迅速集结,以应对沙皇俄**队的行动。

    因为有着快捷的铁路运输方式,不到三天时间,分驻在其余塞尔维亚城市的奥匈帝**队就全部完成了集结,使得博迪奥雷克将军手头可用的兵力膨胀到了十二万人,足可以在贝尔格莱德城附近组织起有力的防御了,而沙皇俄国的军队也在六十公里外停下了行军的脚步,同时派出了交涉的信使。

    “……限令我军在七十二小时内撤出塞尔维亚,否则一切后果由我军承担?”看完了俄军信使递交的文书,博迪奥雷克将军轻声念出了文书上最后一句话。

    俄军信使拉长了脸,声音干巴巴的:

    “没错,如果贵军不能照此办理,我军将在时限到达后对你方进行驱赶,驱赶手段包括一切可用方式。”

    博迪奥雷克将军咧开嘴冷笑起来,牙齿在灯光照射下仿佛在闪耀着:

    “这么说来,如果我军不照办的话,贵军是要对我军使用武力手段了?那么贵军的行为就是等于在宣战了,虽然贵军的实力很强大,但是你们别忘记了,我们奥地利可是和德意志帝国有着攻守一体盟约的,如果贵军对我们奥地利宣战,那就等于同时对德意志帝国宣战了,就算你们来到这里的沙皇近卫军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同时战胜两个敌人!”

    俄军信使仍然是一副面无表情的冷漠样子:

    “这个就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情了,不过我可以告诉您的是,贵方和德国人有着盟约这不假,但是我们俄国也有着英法两国的协助,同时这次对贵方的行动,也正是有着英法两国的支持才得以做出,而且相信很快我国和英法两国就会联合对贵国政府提出公告了,公告的内容就会提及本次驱逐行动。”

    脸色青白交替了一会后,博迪奥雷克将军的态度还是软化了下来:

    “既然这样,那你就先请回吧,这种重大事情上做什么抉择也不由我说了算,还是等我请示过国内后再给贵方回复好了。”

    。。。

120。沙皇俄国的国师() 
在博迪奥雷克将军的感觉中,沙皇俄**队的出现显得非常突然,但实际上沙皇俄国一直在紧盯着斐迪南大公访问贝尔格莱德城的情况。 原本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对奥匈帝国趁虚而入强占塞尔维亚的行为极其不满,得知奥地利军队因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而对贝尔格莱德城采取报复行动后,立刻将此事视为了出兵收复塞尔维亚的最好借口。

    而被沙皇尼古拉二世紧急召见的苏霍姆利诺夫将军,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充满自信的对尼古拉二世汇报,声称俄军主力部队的强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如果再发生类似之前军事对峙的重大危机,俄军可以在两周时间内将超过八十万的主力部队动员完毕送上前线作战。

    同时苏霍姆利诺夫将军还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将最精锐的沙皇近卫军首先投入对塞尔维亚的收复行动,因为沙皇近卫军不光是单纯的精锐部队,还是沙皇俄国陆军中唯一一支常年处于战备状态的部队,处于随时可以调动作战的状态。

    苏霍姆利诺夫将军认定只要出动了沙皇近卫军,就一定可以达到让奥匈帝国驻守塞尔维亚军队措手不及的效果,而随后事情的一系列发展,似乎也印证了苏霍姆利诺夫将军的推断。

    当尼古拉二世下定决心调出2万多沙皇近卫军投入行动后,配合着由苏霍姆利诺夫将军先期动员起来的六万余俄军,这支部队以远超过以前俄军的效率完成了交付的任务,不到一周的时间,作为先锋行动的沙皇近卫军就已经将塞尔维亚全境基本收复,只剩下奥地利军队重兵集结的贝尔格莱德城。

    得到沙皇俄国政府通报情况后,英法两国很快便联合发布了公开声明,在这份声明中,英法两国宣称将会全力支持俄国人驱逐奥匈帝国势力,拯救塞尔维亚人重获自由的行动,并且敦促剩余停留在贝尔格莱德城地区附近的奥地利军队遵照俄军要求撤退,同时英法两国还强调,在这件事上英法两国绝不会对任何威胁做出退让。

    很明显英法两国声明中所提到的威胁,就是在针对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

    不出英法俄三国政府的预料,很快奥匈帝国政府就做出了回应:奥地利军队绝不会从贝尔格莱德城地区撤退,并且奥匈帝国也不可能在军事威胁面前做出任何退让。

    奥匈帝国政府做出这一回应的同时,德意志帝国政府也发布了一份公开声明,宣布全**队立刻进入全面战备动员状态,一旦俄军对奥地利军队使用武力手段,德意志帝国就会使用更强力的武力手段,来对沙皇俄国的野蛮行为做出回应。

    面对德国人的强硬态度,英法两国不甘示弱的紧接着宣布同样进入全面战备动员状态,同时法国人还警告说,如果德军敢于跨过边境线进攻沙皇俄国,那么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必然会遵守与沙皇俄国的协约,立刻对德国宣战并发动进攻。

    英国人表现的比法国人要滑头一些,大英帝国政府提出一份声明,宣布一旦德国和法国之间发生了战争,那么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比利时的中立地位都不允许受到任何形式的破坏,如果在战争中德**队进入了比利时境内,或者以任何方式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地位,那么大英帝国将不得不被迫为了维护比利时的中立地位,而对德国宣战。

    一时间整个欧洲的形势再度变得紧张起来,而且在某些较为清醒的人看来,这一次的对峙局面明显比前一年的要危险许多,因为此时的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都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都在摩拳擦掌的等待击败对手后收获丰厚的战果。

    不过在奥匈帝国对沙皇俄国的要求作出公开回应前,对峙的双方还只能僵持着并等待着。

    很明显尼古拉二世并不是一个清醒的人,在得知俄军快速推进收复了大半塞尔维亚的领土后,尼古拉二世对苏霍姆利诺夫将军的工作成果大加赞赏,并且迅速恢复了对这位将军的宠信,为了彰显成就尼古拉二世还在首都圣彼得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酒会,同时在酒会上公开宣称,苏霍姆利诺夫将军仍任是全俄国最值得自己信任的将军reads;。

    当然在沙皇俄国的禁卫军司令尼古拉斯大公,以及波利瓦诺夫上将眼中,他们并不认同苏霍姆利诺夫将军的所谓工作成果,也并不看好一旦和德奥两国爆发战争后俄军的表现。

    在这两位将军当中,尼古拉斯大公虽然是尼古拉二世的叔父,有着尊贵显赫的身份地位,照理说完全可以当个清闲享福的贵族,但尼古拉斯大公却有着闲不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