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苏霍姆利诺夫还要求预备队一到达前线,就立刻对德军发起反攻,绝不容许有任何迟疑。

    这样安排了一番后,自认为已经万无一失的苏霍姆利诺夫仍然念念不忘那个情妇,不顾下属的竭力劝说,执意离开了指挥部,继续跑去和自己的情妇卿卿我我。

    有了这样混账的总司令作为指挥官,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战况可想而知。

    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场上的情况可以说每过一个小时就会有巨大的变化,当后方的俄军预备队急匆匆的赶往命令中所说的前线去支援时,实际上那些前线的俄军部队已经在德军几乎不间断的追击中,或者被包围而举手投降,或者突围向后撤退了,而德军的追击部队还在哥萨克骑兵的协助下,经常穿插到撤退俄军的更前方,来包围逃跑的俄军。

    这么一来,结果就是往往俄军预备队快要赶到目的地时,遇到的不是前线的友军部队,而是迎头打来的德国人和哥萨克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这些原本应该是去稳定住战线的俄军,也很快在双料攻击之下同样垮了下来,迅速加入了投降和溃逃的队伍。

    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溃退就因为苏霍姆利诺夫的**无能,而变得几乎一发不可收拾,从哥萨克骑兵哗变反叛和德军趁机发起进攻算起,只是过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俄军西北方面军控制的战线就大踏步的后退了将近300公里,直接从华沙失守后的谢德尔采和卢布林一带,缩到了巴拉诺维奇和平斯克一带。

    这里距离俄国的重要铁路枢纽明斯克城也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一旦失守的话,以平斯克周边一马平川的广袤平原,基本就是将大片的俄国领土对德国人拱手相让。

    面对急剧恶化的战场态势,尼古拉二世已然出离愤怒,他几乎是大声咆哮着下令撤除了苏霍姆利诺夫的一切职务,将其交由军事法庭审理,并立刻启用了波利瓦诺夫上将作为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新司令官,试图以此来挽回俄军的不利局面。

    波利瓦诺夫倒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将领,面对着可以说是尼古拉二世和苏霍姆利诺夫两个人共同造成的这个烂摊子,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接了下来。

    随后波利瓦诺夫利用自己和尼古拉斯大公向来亲近的身份优势,快速收拢了俄军溃逃下来的部队。波利瓦诺夫还对这些俄军加以重新整合,并用亲自过问监督的方式,让俄军的后勤部门尽可能送来了一批补给,将手头俄军的士气重新恢复了起来。

    同时波利瓦诺夫还秘密派人联络叛逃的哥萨克骑兵,表示相信这些哥萨克并不是主动叛变,并直言不讳的说哥萨克为德国人作战也得不到信任,而只要哥萨克今后不再为德国人作战效力,他就会向尼古拉二世为哥萨克们申请特赦令,不再追究哗变和叛逃的罪名。

    这些哥萨克骑兵原本就是一时冲动才选择了哗变和投降德国人,对于德国人也谈不上任何忠心,受到波利瓦诺夫这么一番措辞委婉的劝说后,绝大多数哥萨克都出现了明显的动摇,虽然一时半会的还谈不上完全相信,也不愿意再像之前那样给德军冲锋陷阵了。

    到了德军从之前进攻作战的疲惫中稍稍恢复了一些,想要重新驱赶着哥萨克骑兵进攻扩大战果,顺便打开通往明斯克的门户时,却被哥萨克骑兵以之前伤亡太大,需要继续休整为由拒绝了命令。

    哥萨克骑兵变化的态度倒也没有让德国人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考虑到战线已经拉的太长,俄国境内糟糕的路况让补给变得相当困难,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最终决定结束攻势,从而将战线维持在了现有的局面上。

第226章 乐极生悲…9() 
如果说土库曼地区的失败,还只是让沙俄的亚地区局势出现不稳,但对沙俄的直接影响还不算太大的话。。访问:。 。 首发地址、反着念 ↘↙那么俄军西北方面军的这一场惨败,已经极大的动摇了沙俄的核心统治地区。

    当俄军西北方面军的战线大步后退收缩之后,德军趁势攻占了大片的领土,其沙俄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公国的全境都被德军占领,连更北边拉脱维亚地区的里加城也已经失守。

    为了降低占领成本和减少当地人的敌对情绪,德国人采用了在‘波’兰的成功经验,继续在这些占领的沙俄领土扶持对俄罗斯不满的贵族,成立起新的傀儡政权。

    于是从1914年的七月末到十月初,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被德军占领的原沙俄领土,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一批各式各样的政权。

    立陶宛公国和拉脱维亚,以及西乌克兰人这样和俄罗斯有历史仇恨的也还罢了,可笑的是连和俄罗斯因缘极深的白俄罗斯族,也有少数贵族被德国人的话‘迷’昏了头,迫不及待的跟风成立了一个所谓的白俄罗斯公国,完全是过把瘾的节奏。

    至于俄军的西南方面军,在马肯森元帅率领的德奥军团同敖德萨地区的土耳其守军的两面夹击之下,也很快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不得不向后撤退。要不是勃鲁西洛夫将军带领部队,对追击的德奥军团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让有些贪功冒进的马肯森元帅变得谨慎起来,不再继续快速追击,只怕西南方面军要被追的一路退回基辅城也说不定。

    从北到南的这一连串惨败,使得这段时间下来,俄军减员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两百六十万人!其光是被俘的俄军士兵有一百四十万,同时损失的枪炮武器和弹‘药’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看完了战况情报记录的详细内容后,肖狩的第一句话是“尼古拉二世快完了。”

    从敖德萨前线赶回来的凯末尔却问道

    “现在俄军虽然前线连连失利,国内的反战情绪也开始高涨,但军队的实力仍然足够镇压国内的不满,俄军损失的兵力可以通过征召平民来快速补充,被消耗的粮食物资也可以继续从民间强征,说尼古拉二世快完了未免有些言之过早了吧。”

    凯末尔会有这样的疑问并不怪,因为他并不知道俄国高层的部分重要人物已经被肖狩所控制,也不清楚现在俄国内部的情况有多么糟糕。'77nt千千小说'

    而肖狩对凯末尔的疑问,则是让人递给了他一份件,在凯末尔看件的同时肖狩说道

    “这些情报是关于俄国七个主要军工厂最近八个月的生产数据,你仔细看看明白我为什么会说尼古拉二世快完了。

    不错,俄国有着一亿多的庞大人口数量,算开战到现在俄军已经损失了三百七十万士兵,也可以继续征调平民来补充军队数量,粮食什么的也能从民间获得,但是现在打仗不是光有人可以了,没有足够使用的枪炮弹‘药’,再多的士兵也只是毫无意义的炮灰!

    可俄军的一连串战败不光是损失了兵力,也把装备和库存的武器弹‘药’给丢的差不多了,这种情况下俄军想要让新征入伍的士兵拥有战斗力,唯一能够指望的是后方军工厂的产能。

    不过我相信你也看到这些情报的数据了,这八个月以来,俄国七个主要军工厂每月步枪的最高产量,加起来才只有六万三千条,平均下来每个军工厂的步枪月产量连一万条都不到,这么点数量的步枪供应给前线的俄军,那么平均三到四个俄军士兵才能分到一条步枪,剩余的其他俄军士兵只能拿木棍和石头作战了。

    同时俄军火炮的产能也很差劲,因为俄国七个主要军工厂里,只有五个是能生产大炮的,其两个兵工厂的大炮质量还很差劲,非常容易发生炸膛的事故。剩下三个兵工厂生产的大炮虽然还能凑合着用,但八个月下来总共也才造出了五百五十一‘门’火炮,其有四百五十五‘门’还是76毫米的步兵炮,122毫米的远程榴弹炮只有九十六‘门’,至于更大的152毫米炮和203毫米炮连一‘门’都没有。

    八个月的时间才生产出这么一点步枪和火炮,还不够装备之前俄军一个方面军的。更关键的是,不光是步枪和火炮产量不足,连最起码的弹‘药’供给,俄**工厂的产量也跟不前线的消耗。

    所以说从现在开始,只要前线俄军一进入战斗,会立刻进入弹‘药’不足的状态,而且这一次不再是因为后勤运输的问题,而是俄军后方根本没有足够的弹‘药’往前线运了。”

    看着件的凯末尔脸带着难以置信的样子,以至于薄薄的几页纸被他来回看了三遍才放下,再次开口时的语气也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情绪

    “我真是没想到俄国的军工产能烂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想到尼古拉二世能自大糊涂到这种程度,在军工厂产能无法保证消耗的情况下,居然敢把整个俄国拖入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战争,武器弹‘药’补充不的俄军必败无疑。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在您执意让土耳其加入这场战争的时候,我一度还认为俄国是一个可怕而强大的巨人,可战争进行到了现在,俄国的表现却真像是个用软泥做双‘腿’的巨人,连路都走不稳,只是一副架子大得可以吓人罢了。”

    凯末尔对这些情报的真实‘性’没有半点怀疑,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他也知道肖狩有着特殊的获取情报途径,并且总是能‘弄’到极为翔实可靠的情报内容。何况凯末尔自己也知道,以肖狩做事的风格,根本不会在拿出来的情报作假。

    说了几句之后,凯末尔又拿起件看起来,并忍不住嘲笑起来

    “要是光看规模大小的话,俄国人这七个军工厂的产量至少也应该是现在的五倍以,真不知道俄国政fu负责军工生产这一块的官员在干什么事情,居然能把产量‘弄’得这么低下。”

    肖狩端起茶杯,对着北边的方向举了一下

    “这当然要感谢我们亲爱的苏霍姆利诺夫将军,如果不是前几年他对军工生产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良,也不会让俄**工厂变成了今天这副德行,同时还要感谢尼古拉二世这位沙皇陛下,能长时间无条件信任一位像苏霍姆利诺夫这样的将军,真是所有俄国敌人的幸运。”

    即便是以凯末尔的‘性’子,听到这句话后也不由笑出了声

    “如果我是尼古拉二世的话,面对现在这种不利的战争局势,最明智的选择是主动求和退出战争,免得毫无希望的战争继续下去把政权完全拖垮了。”

    “选择求和退出战争?尼古拉二世没法这么做的,”肖狩摇摇头,“英法两国给了俄国那么多的军事贷款,是为了让俄国在东线战场拖住德奥军队,减轻英法在西线战场的军事压力,所以这两国绝不会允许俄国退出战争。而对尼古拉二世自己来说,恐怕他是认为即便政权真的被战争彻底拖垮倒台,自己还能逃亡到英法避难,至于到时候俄国人民的死活如何,是不会在尼古拉二世考虑当的。”

    说到这里时,肖狩的语气显得轻松起来,还带着一点幸灾乐祸的笑意

    “算尼古拉二世真的果断求和退出战争,试图用军队来稳定国内局势也注定做不到,因为这位沙皇陛下已经让忠心的俄军士兵损失太多了。不要忘了一点,俄军是用征召平民参军的方式来补充损失的,这样虽然兵力来源充沛,但也让大批的布尔什维克党员‘混’入了俄军的许多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