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9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年轻的少校同志是不了解这里面各种弯弯绕的。

    “发现残骸!少校,我们搜索到目标,疑是飞机残骸,是否打捞……”正在这时候,韦华急冲冲地来找斯坦特。

    斯坦特顿时就高兴起来。

    要是找到了残骸,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打捞起来!”斯坦特立即下令。

    这里距离原本侦察机坠海的地点才三十多公里。

    整个打捞船队都围绕在这一片海域,饱和潜水员们在充分准备后,开始下潜。

    很快,残骸就被打捞起来。

    “这是我们失事飞机的残骸?”斯坦特看着眼前打捞起来的飞机残骸,只有一截机身,甚至飞机外面的蒙皮很多都看不到了……

    根本就看不到任何ep…的影子。

    霍华德也无法确定。

    他们根本就没想到,第七舰队提供的情报是飞机坠海后是完整的,只有部分被导弹击中,里面的设备应该也是完整的。甚至幸存的机组成员们也证实具体情况就是这样。

    飞机里面,根本就看不到各种设备,就连飞机,都在中间拦腰断了……

    这特么的要把一架飞机寻找完整,得多长的时间?

    “打捞队待命,立即向国内汇报,寻求技术支援,请求国内派出技术人员辨认这是否是我们失事飞机的残骸。”斯坦特不是傻子。

    他们不会就这样武断地认为找到的一截残骸就是坠海的ep…的残骸。

    第三天,美国国内派遣的几名技术人员就到位,经过认真的辨认,这就是ep…的残骸。

    “只找到一部分,怎么向国内交差?”斯坦特有些发愁。

    一截机体,里面的电子设备大部分都不在了,甚至看不到一点侦察机的痕迹,背部的天线消失,机腹的天线同样看不到踪影,飞机残骸也被腐蚀了不少。

    无奈之下,只能命令继续打捞。

    沪市渔码头上,随着魏海清的人开设的回收站开张,也有不少人在这边盯着。

    只要有人从海里捞到什么到回收站来,不管是否得到了奖励,都有人打听。

    直到有一天,有个渔民抱着一个有点像电视机的东西出现,得到了两万块钱的奖金后,越发激发了周围渔民的热情。

    反正捕鱼也要出海,而且任何海域,渔民们没有探测设备,也很难探测,有人打听在什么海域捞到的,捞到的人也不会拒绝透露。

    “那是气象雷达工作显示屏,看这照片,腐蚀程度不低……”无论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都非常关注这个设立在渔码头的废旧收购站,尤其是亚历克斯上校,一直都在要求ia关注那边,第一时间把消息反馈回来。

    他担心的就是中国人得到这架飞机的完整残骸。

    飞机在海水中泡一段时间,即使中国人得到,对于娇贵的电子设备,海水腐蚀后,也没有任何作用,中国人得到他也不担忧。

    可飞机坠海的时候,恰好中国有两艘大型打捞船在那海域附近打捞靶舰残骸。

    第一时间打捞出来,自然还能得到很多东西。

    “上校,腐蚀到这种程度,即使中国人得到,也没有多大用。”助手说道,“这次发现的气象雷达显示屏,跟之前发现的飞机半截残骸方向几乎完全相反,而且跟靠近中国陆基线,如果要继续搜索,这范围实在是太大……”

    这次发现的东西跟之前斯坦特少校打捞起来的残骸,有着超过百公里的直线距离,而且还不在一个方向上。

    虽然是让中国打捞队在打捞,美国人也在上面,中国绝对不会同意这样去搜索他们的海域。

    即使同意,那打捞费,也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ep…的机体结构强度设计有问题?在坠海之后,在海浪冲击下跟礁石相撞散架?”国防部长卡珀斯一脸不相信地看着亚历克斯上校,“上校,你要知道,你的言论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将军,虽然我们并不愿意做出这样的结论,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是这样。飞机坠海是因为受到导弹的袭击……而坠海之后,虽然只找到部分残骸,根据技术人员的分析,这些打捞出来的地点完全是散乱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亚历克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目前已经在四个不同的方向找到了那架坠海的ep…残骸。

    这些地点,都被标准在地图上,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甚至这些地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按理,中国海域的洋流跟季风都是有规律的,可飞机刚坠海,就受到台风影响,这就无法通过对洋流运动的研究来推测这架飞机残骸的位置。

    “亚历克斯,你的建议是?”卡珀斯了解亚历克斯,很谨慎的一个人。

    每次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次一样,不仅有各种技术资料,甚至还有中国海域洋流运动等,以及卫星图像……

    “放弃搜索,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下去,只是便宜中国人。这样庞大的海域面积,打捞队搜索,那需要数亿美元。很可能中国的渔民在之前就捞到了,中国人故布疑阵……”韦斯特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放弃,是最合适的。

    要是真给几亿美元去继续打捞,白白便宜了中国人。

    “放弃打捞?少校,这还有很大的区域没有搜索……”韦华自然不希望结束。

    可美国人却不愿意继续了,直接就宣布合同结束。

    “这么快就放弃了?”谢凯也松了口气,“终于可以轻松地去巴黎航展了,说不定还能从苏联人手中捞到一些好处。”

1223 把F…14开去巴黎航展,如何?() 
这一届巴黎航展对中国的装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在这次之后,中国的装备单位很少有实机参展,以后更是没有。

    谢凯一直都希望把中国制造的装备向全世界展示。

    无论是军用市场还是民用市场,对于飞机类的产品,需求量都是庞大的,可这里面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中国在国际领域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你这就不管这些事情了?”田继伟看着谢凯,有些担忧。

    谢凯不明白他担忧什么,“田总,所有的装备直接通过火车运出去,然后在装飞机运走,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好了……”

    “后续研究的事情呢?”田继伟问着谢凯。

    换成原来,谢凯马上就会承诺经费什么的,可现在他学聪明了,对田继伟说道,“后续的情况,先运回去再说,郑主任他们会有决策的。这事儿我也无法做主,只能问问郑主任。”

    基地现在都在整顿各种项目,再添加项目,肯定需要谨慎又谨慎。

    何况,东西搞回来了,空军也应该出一些研究经费了。

    虽然说这是美国海军使用的电子侦察机,空军的预警机项目也需要。运十转军用,本来经费就不多,研究又陷入了瓶颈,有机会突破,需要更多的经费,换成之前,404不会有任何人反对再加大投入。

    可现在形势有了变化。

    秦飞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还有空军参与,空军不给点经费,那是不合适的。

    “田总,您也不用太担心,这些设备安全隐秘地运回去,也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不用担心太多,只要不影响我们项目的进度就行了。”谢凯见田继伟丝毫都没有打消顾虑,继续说道。

    田继伟看着谢凯,最终只是暗自叹息一声,什么都没说。

    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再说什么,就有些不合适。

    “谢凯,打捞船的事情……”听说谢凯马上就要离开,韦华也急了。

    当初谢凯可是说过,沪东船厂可以单独成立一个项目团队,开发更先进的打捞船,跟海军技术部门合作,设计研究深海潜水钟等潜水设备。

    到现在,并没有任何结果。

    沪东船厂好像也没有打捞船的设计建造经验。

    “韦队长,您放心,沪东船厂虽然没有设计建造打捞船的经验,不过也是一家军民两用装备设计生产单位。李厂长跟顾书记都点头同意这事情。只要美国人一走,这就可以开始启动,将会根据你们的需要来设计制造打捞船……”对于打捞船的事情,谢凯并没有撒谎。

    沪东船厂要发展,就必须涉及到更多的舰船种类。

    特种作业船这些都是必须的。一个设计团队也不需要太多人。

    生产工厂,船坞这些基础设施,整个船厂都可以共用,唯独设计团队这块。

    “船厂要发展,就必须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如何才能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只有一条途径,就是拥有更多种类舰船的设计制造能力。还是老规矩,按照模块化进行设计制造,比如动力系统,吨位相差不大的船,用同类型的动力系统……”谢凯见顾宝农跟李庆民等船厂的负责人依然有些顾虑,劝着他们。

    顾宝农看着谢凯,一脸苦笑,“你说这些倒是容易,可做起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设计的领域太多,对我们现有的设计能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我们现在军品跟民品分开后,设计人员本来就匮乏。”

    “是啊,谢凯,打捞船本来需求就不大。我们现在的精力,更应该投入到大型民用运输船的设计上。无论是油轮,还是天然气运输船,甚至矿砂船等,大型的对我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李庆民补充着。

    沪东船厂现在规模正在急剧扩大,对于任何管理人员来说,都应该是高兴的事情。

    尤其是李庆民这些高层管理人员。

    可他们现在却是担忧。

    原因无他,沪东船厂现在扩大到让李庆民他们都有些担忧。

    很多项目都只是一个架子,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来充实。如果人员补充跟不上,经费需要消耗,人员数量不够,成果自然缓慢无比,对于他们这些高层干部的考核,就需要看结果了。

    “人手的事情容易解决,汪主任他们会想办法的。虽然说救援船订单不太多,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庞大的订单,而是技术储备。海军目前缺乏经费,地方行政上同样经费不充足。咱们国家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对于救援船的需求同样是庞大的……”谢凯并不是眼光长远,而是知道二十年后是什么情况。

    现在就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二十年后,沪东船厂在这方面同样也是领头羊。

    救援船是军民两用的,无论军用,还是地方行政,都需要装备不少。

    “这个可以不急着出成果,慢慢搞。团队规模也不需要太大……”谢凯见两人依然有担忧,开口说道,“打捞队这次从美国人手中捞到了上千万美元,将近五千万,怎么也能分三千万到打捞船上,前期设计不需要太多的钱……”

    有三千万,制造一艘先进的大型打捞船,根本就不够。

    但是可以支撑前期的研究工作。

    沪东船厂需要拥有更多船舶种类的制造能力,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订单。

    国内未来几十年,对于各种类型的远洋船舶需求量将会剧增。

    一旦国内制造不出来,订单都将会是国外造船厂的,无论是价格还是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将会非常高,还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谢凯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