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9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凯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有钱,不代表将来就一直都有这样多的经费。

    404手中的科研项目,现在都开始大量烧经费了。

    尤其是在抛开了这次核心机需要的资金后,能调动的资金更少。

    不管是航空方面的业务,还是海军装备,都不是一点钱都能搞定的。陆军装备要想继续提升,就必须得在基础研究领域里面投入更多的经费。

    “军工的投资,本来就是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国家投资才能支撑下去。别说咱们国内的军工单位,哪怕是西方国家,仅仅靠着一个企业,任何项目在没有政府采购的情况下,都支撑不起!”谢凯越说声音越大。

    其他人都是没法反驳谢凯的话。

    没有谢凯,404现在估计都已经彻底破产了。

    当初谢凯冒头的时候,整个404的工资,都得凑几个月才能给整个基地所有人发放一次工资呢。

    现在没有了那样的问题,研发经费也不缺,管理人员不膨胀,那是没有道理的。

    “在回来之前,我跟郑主任提过,上反稳像式火控火控系统申请国家经费。这一点,郑主任可以作证!原因无他,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了几年。”谢凯停顿了下,继续说道。

    别人无法反驳,谢建国却不得不出面,儿子太年轻,这样将会跟整个基地管理层站在对立面。

    “这是不是太过耸人听闻了?运…10现在不是已经开始有订单了?资金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吧?”谢建国反驳着儿子。

    这是所有人心中想法。

    谁都不会认为404会缺钱。

    就连一向把钱看得重,只喜欢进不喜欢出的杨倩,也觉得不可思议,“谢凯,根据我们的预算,未来十年内,研究经费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杨部长,我想请问一下,这预算是怎么做的?是否考虑过,我们投入的研发经费无法回收?”

    “怎么会无法回收?目前我们的装备不是销路都走得不错?泰国军方还有十多亿美元,阿根廷、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是潜在的客户……”郑宇成觉得谢凯的说法一点道理都没有,“眼光放长远没问题,也不能想得太过消极。”

    “消极?目前两伊战争结束了,除非爆发战争,哪个国家会大规模地采购各种武器装备?”谢凯反问着郑宇成。

    他快疯了。

    傻大木都已经买不起武器了。

    上一批武器装备,虽然说数量大,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用石油支付的。

    到目前为止,伊拉克都还欠着苏联上百亿美元的装备款,所以,到现在,都还没有从苏联人手中买到先进的米格…29之类的战机等。

    还有不少其他的装备,苏联人目前缺钱厉害,却不欢迎伊拉克的订单,要求他们把之前欠的钱结清才能继续。

    何况,全世界也就只有一个伊拉克。

    没看到,在两伊战争中,波斯人同样损失惨重,没有像伊拉克一样疯狂地补充他们的武器装备。

    缺钱,只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不像伊拉克的傻大木,想要当世界第三。

    “两伊战争中咱们卖出去这么多武器装备,并不是意外。第一,伊拉克整个军队所有的装备,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苏联,我们的工业基础都是苏联人帮着建设的;第二,伊拉克人在之前欠了苏联数额庞大的军火款,不还,很难得到新的装备,而他们一直跟西方国家关系也不和谐;第三,伊拉克有丰富的石油,随着波斯人跟西方国家关系恶劣,西方国家又在拉拢伊拉克;第四,我们的产品,价廉物美,生产力不算差,又刚好满足伊拉克的需求……”

    再想要得到伊拉克这样一个客户,实在是太难了。

    在伊拉克倒下后,这样的客户,全世界就一个,除了隔壁的印度三哥外,不会有任何国家了。

    中国装备大规模地卖给印度三哥?

    完全是开玩笑。

    中国人愿意卖,印度人也不会买的。

    他们一直都把中国当成超越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国家贫穷甚至不如他们。虽然这很矛盾。

    伊拉克为什么寻求中国采购武器装备,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并不是他们喜欢中国武器装备。

    原本359坦克运到伊拉克,特克里特选拔的青年军官团队,一直都是更青睐t…72,瞧不上359,一直到后来有了实战效果……

    “未来,我们军品最大的客户,不会再来自国外,而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大家应该都清楚,太过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关乎到国防安全,国家会禁止出口的。之前我们出口359坦克,前卫防空导弹,特别是飞盾…359,上级的态度,大家都知道……”

    技术禁运。

    这玩意儿不进是先进国家对中国禁运,中国的同样有禁运条例的。

    原因无他,涉及国防安全。

    “越到后面,我们开发的武器装备,也就越先进,即使上级不做命令要求,诸位,我们继续出口,合适么?国内最顶级的武器自己部队都没有装备,全部出口。有多少家底儿,国外都知道,这样的状态,就是大家积极努力搞军工技术的理由?让国外了解我们的装备最顶级水平?”谢凯这话就问的有点过分了。

    国防科技工作者,没有谁不是为了给国防建设添砖加瓦的。

    谢建国第一个反对,“谢凯,你凭什么这样说?大家谁不是为了国防?要不然,搞不搞军工技术,谁在意?”

    “是啊,小谢,你这话就说的过了。”汪贵林见大家都是怒视着谢凯,知道他引起了公愤。

    这可不是他跟郑宇成想要的效果。

    “我不是怀疑大家的觉悟,当年404要破产了,在座的都在积极想办法,而没有谁提出离开。”谢凯平静地说道,“大家都明白,越是先进的越要出口越难。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得给经济建设让路,军队需要忍耐,投资的经费,多长时间能回收?别的不说,运…10大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在运…10有订单,已经开始规模生产,运…10可以不投入了吗?白主任?”

    白彦军没想到,谢凯会直接问自己。

    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向他身上了。

    运…10的订单数量不少,民航总局都下订单了。

    可不继续投入?

    “不行。运…10的新机型研发,改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都需要持续投入……运…10订单的利润,连持续改型需要的经费都无法保证。”白彦军即使不愿意回答,依然不得不回答。

    运…10有订单,也无法支撑继续研究的经费投入。

    谢凯没有继续问他,而是转向齐志远,“齐主任,沪东船厂有着不少的军舰订单,这些订单的利润,是否能支撑我们的万吨级大驱跟航母的持续研究?”

    齐志远摇头。

    一艘万吨级的大驱,造价都得十多亿,这还不算研究技术需要的投入的经费。

    “万吨级大驱,能往外卖么?”谢凯继续问道。

    齐志远尴尬地摇头。

    那个是没有任何可能的。

    “所以,只能指望海军。未来十年内,军费能达到目前美国每年的军费开支吗?”谢凯再问。

    这次是问的所有人。

    所有人都是红着脸摇头。

    没有可能的。

    “未来三十年,我们的军费开支,或许能达到美国现在的这个数额。谁能保证,我们这一百多亿的资金,可以支撑三十年?”谢凯觉得,这是最后一次给这些人谈这个。

    爱咋咋的。

    404未来如何,他不敢保证。

    但是继续这样的搞法,绝对死路一条。

    “可搞民品,我们在军品方面的研发进度会受到影响……”郑宇成叹了一口气,很无奈地说道,“我们跟国际上的差距,本来就大……”

    “谁说搞民品就会影响军品研发?”谢凯哭笑不得。

    论谋略什么的,这些大佬一个个的都是人精,玩心眼儿,十个谢凯都玩不过他们。

    可在这个问题上,这些人的想法,谢凯真的没法理解。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1144 404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最大的军工科技集团() 
“军工科技项目研发,持续下去,但是我们需要扩大民品方面的投入跟精力,不能再像之前,民品可有可无,甚至建立起来,都不再去怎么理会……”

    谢凯见众人没有再坚决抵制搞民品,只是担心如同国家那样侧重点转移,大量项目下马,心中舒服了很多。

    “之前就说了,搞技术的人,不需要考虑经费问题。经费问题,应该是管理层考虑的问题。在目前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多的经费来源。开源节流,不仅要节约经费的使用,更得开源……”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谢凯考虑的很多。

    基地里面,几乎一直都是他一个人在搞钱,之前还能靠着卖军火把钱挣够。

    现在不行。

    民品才是最大的经费来源,359坦克等武器装备,很难再遇到如同伊拉克这样的客户。

    没有军工系统,但是却又有着丰富的资源,而且掌控政权的人还得有想法,疯狂地扩军备战,要不然,这就没有太大的可能卖出大规模的装备。

    “所以,我提议,基地管理方面,必须做出改革,军品跟民品事业部分开。以民品的利润来补充军品技术研发缺乏的经费……”谢凯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基地到了这样的程度,必须做出改革。

    管理更不上不行。

    “国际上最顶级的一些工业公司,就是军品跟民品同时发展,齐头并进的。如同美国通用、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等,哪一个不是民品跟军品同时都在发展?他们在军工科研领域中,谁能说不行?或则说因为偏向民品事业的发展而影响到军品技术的发展了?”谢凯最喜欢的就是举例。

    通用、阿尔斯通、西门子等公司,都是国际军火巨头。

    技术力量都是最为顶端的。

    谢凯对404的定位,其实就是成为那样一家巨头军火研发生产制造公司。

    他知道未来几十年国内军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国内的制造单位中,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向这些国际巨头发起挑战,真正成为世界上的综合巨头。

    404要想实现老一辈的那种想法,就必须涉及到方方面面。

    科研,顶端设计,高级制造等,甚至可以在国际上刚刚起步的智能化领域中走出一条非常不错的路,比如,通讯市场。

    可这么长时间以来,中兴即使已经开发出了技术,甚至在巴基斯坦获得了订单,也没有利用起来,到现在,基本上都没有获得太多的市场发展。

    这些跟军用技术,都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不然谢凯不会这样着急。

    之前他说搞技术的不需要去考虑经费问题,现在同样是这样的想法。

    郑宇成他们就负责后勤,真正搞钱的,一直都是谢凯。

    谢凯就为了让自己轻松,要不然等到以后对资金需求庞大的时候,他就会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去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