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技术装备都给装在一起并进行整合。

    最终,这个项目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而不得不取消。

    一直到三十年后,新型的055大型导弹驱逐舰才开始服役,而满载排水量的吨位,已经达到了12500吨。当然,新型的055大驱,可比下马的055性能指标高多了。

    “对了,郑部长,咱们国家真的有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吗?055当初可没有谈过要从英国人手中引进这东西。”见飞机还未降落,旁边的莫齐已经睡着了,虽然经过训练,但是她根本就不习惯谢凯这种大多数时间连轴转的方式。

    很多时候,必须适应在路上抓紧时间休息。

    郑铭心中思绪复杂,尤其是对海军发展的困难忧心忡忡,更是没有可能睡着。

    听到谢凯这样问,也松了口气,总算有这小子不知道的事情了。

    “我们国内在76年就已经研究出来了,而且服役了!探测距离000公里!原本的055大驱就准备以这个为原型,研究小型化的雷达装上去……”郑铭得意地说道,“7010战略预警雷达,听说过吗?”

    谢凯听说过这个,却不了解详细情况。

    预警距离跟时间虽然关系到战争的结果,却不是谢凯这种半吊子伪军迷关注的东西。

    预警雷达再强,也没有什么大威力不是?

    “听过,不了解。我们那边估计也就只有研究这方面的人知道,老郑他们都不清楚。”谢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不知道是耻辱。

    “放屁,谁告诉你老子不知道?”眯着眼睛靠在座椅上闭目眼神的郑宇成突然扭头对谢凯说道。

    “你真知道?”谢凯显然不相信这老家伙。

    “640工程,知道吧?”郑宇成问谢凯。“7010远程战略预警雷达,就是640工程的一部分,尤其是远程预警探测……”

    “那不是没成功么!”谢凯有些不屑,“洲际弹道反导系统,那个需要多少技术?尤其是经费方面,根本就不是咱们国家可以支撑的。”

    “你小子整天都关注啥了?谁特么的告诉你这没有成功?虽然当年计划调整终止,没有如同之前那样大规模搞,各个项目依然留了少数骨干继续搞下去!86计划中的导弹防御和反卫星计划以及航空航天技术都是建立在640工程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郑宇成得意地告诉谢凯,“要不然,你以为咱们跟航天合作什么?造他们那只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又不能打仗,干啥?”

    谢凯瞪大了眼睛。

    特么的!

    基地里面到底还有多少他不知道的计划?

    郑铭没想到,郑宇成跟谢凯两人吵了起来,一时间不知道是阻止还是继续听他们吵。

    果然404不太待见海军,就海军的项目没有插手。

    “你别用这样的眼光看我,我们就只搞了一部分,比如当初你提出用于安装在战机上的小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什么的……”郑宇成说道,“把7010雷达的水泥基座更换,里面发射探测无线电信号的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然后就成了拥有更强探测能力的小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我啥时候提出的?”谢凯真心想不起。

    搞有源相控阵雷达,自己提出来,能不知道么?

    “当初说那架飞机仿制工作时,你不是说可以让战机性能更强?”郑宇成提醒谢凯。

    谢凯一下子就记起来了。

    可他没有让基地搞这个啊!

    又特么的被坑了一把,明显是基地跟军方的交易,接着搞7010雷达项目的小型化工程,非得栽赃给自己,不过这玩意儿是好东西,既然大型的成功了,小型的哪怕要花钱,也得搞啊。

    战机的雷达系统与航电系统不是不好么?

    到时候搞出来,全部上有源相控阵雷达,价格高?空军又不会大规模装备不是!

    “还是说说7010雷达吧,640工程究竟有哪些成功了?”谢凯平时没有关注过这些。

    他知道,当初郑宇成跟汪贵林他们,把国内下马的所有项目都详细地了解了一遍。

    “7010雷达,原本有一部分就是我们基地的团队在研制,采用固定平面阵列天线,整个天线为40×20,共有9182个馈电单元……而且所有数据都采用计算机处理,里面大中小计算机不少,控制系统原本是我们404搞出来的……那玩意儿功能强大,但是有个要命的弱点,就是太大了,当初刚搞好装配的时候,一共拉了500个车皮……”

    郑宇成的话,让谢凯口里能塞下一个鸡蛋。

    太疯狂了。

    这只是一部远程预警雷达啊!

    一部雷达的各种零部件,居然需要五百个车皮!

    当初他们抢运运十团队的研究设备跟技术资料,才用多少车皮?

    “所以说,要小型化,并不容易?”谢凯问道。

    “对,不仅是7010远程预警雷达,还有110精密跟踪雷达,也是640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测距离达到2650公里,也是整个监控外太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由大型计算机控制,这算是国内探测科技的最高集成。”郑宇成说道,“640工程,在美国跟苏联签订了《反导条约》后,美国在76年宣布关闭卫兵反导防御系统,国内在77年就调整了战略,武器研制改为系统实验,用于拦截远程导弹的反弹道导弹研制计划取消……而这两部雷达,主要用于外太空探测,航天遥感跟遥测等……”

    “还有多少?”谢凯见郑铭都有些惊讶,显然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

    郑宇成看了一眼郑铭,“按理,你的级别也应该知道的,这跟海军建设是一体的,原本的整个计划可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所有领土的预警反击网络……”

    “这些年,很少听到这工程了,毕竟下马了。”郑铭苦笑,“谁能想到,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技术实力如此强悍?”

    确实,郑铭知道7010雷达,却不知道还有110雷达。

    更不知道整个640工程的详细项目。

    飞机上,还有其他人,郑宇成没有再说了。

    虽然下马了,国家没有解密,依然属于绝对军事机密。

    谢凯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原来的404这个绝密军事科研基地,究竟为什么要绝密。

    如同美国的51区,只不过,51区一直都存在,404因为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国防策略调整,在原本的那个时代,变成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小单位。

    核心全部都被抽走了。

    难怪郑宇成等人对这些军工科技项目如此执迷。

    要恢复404的荣光,就少不了这些国家最顶尖的技术项目。

    想想看,用五百个火车皮的零部件组装一台雷达,是多么疯狂的事情。

    “老郑,640还有什么?”到了曾经被誉为九省通衢的江城,虽然已经很晚,谢凯没有丝毫随意,直接跑到郑宇成房间缠着他打听640工程的秘密。

    明知道好奇心害死猫,谢凯依然不死心。

    国家向来都是示敌以弱,好东西绝对都是压箱底藏着,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把杀手锏给放出来。

    哪像美国人,烧包的不得了,有什么,全部展示出来。

    “你知道了,可别传出去,这都是绝密级别的东西。”郑宇成一脸严肃地警告谢凯,“因为我们参与了一些项目,所以你有资格知道。”

    谢凯忙不迭地点头。

    “640…1,主要是反导导弹系统,分为低空拦截的反击一号;中距离拦截的反击二号;远程高空拦截的反击三号,现在已经全部取消,不过航天系统,分别有对应的同类型导弹项目……”

    “640…2,反导大炮项目,计划通过高射炮拦截导弹,十多年的试验,让我们的炮兵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火炮口径发展到420毫米,发射用火箭助推的炮弹,最终虽然射程足够,精度达不到要求,当年下马后,改成了抛射导弹技术研究……”

782 国家机密之爸爸去哪儿了(78/100)() 
“640…3,激光炮项目,这方面,咱们取得成就远超过美国跟苏联,在76年因为存在根本性的技术障碍而下马,已经重启,不过研究的方向属于系统实验性研究,主要研究强激光辐射的生物效应跟材料破坏机理,曾经在实验室内10米距离击穿80毫米铝靶,2公里击穿0。2毫米铝靶……”

    “我们的激光炮研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果?”谢凯惊喜地问道。

    他听说过,国内的激光研究,一直都走在美国人的前面,那是中国最早领先全球的领域,以前听到这说法,一点都不相信。

    毕竟,光学领域,中国真心不咋的。

    哪怕有卡尔蔡司曾经帮忙建设的298云光厂,但是那个厂不仅没有集中发展,反而成了国内光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心,不断提供人才,最终搞都这家厂没有发展成为巨无霸,在光学领域也没有一骑绝尘。

    “要不然呢?不过,材料跟电子方面,限制了我们的发展,不然当年也不会停下,现在重启,浪费了十年时间呢!要不然,咱们都可能搞出来了射程几百公里的大型激光炮……”郑宇成有些惋惜。

    “……”谢凯无语。

    好像他重生的那个时候,国家的激光炮,都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吧?

    虽然比美国人研究的激光炮高了很多,也有消息说海军的某种新型号军舰主炮就是那东西,谢凯却觉得,假消息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呢?”

    “640…4,主要是战略预警系统,7010远程相控阵雷达、110单脉冲高精度远程跟踪雷达,这些之前说过。还有更高科技含量的卫星测控网、180单脉冲精确测量雷达及“远望”船等跟踪制导系统,108乙型计算机及指控中心等。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预警系统跟控制系统,你提出的那种天网计划,跟这个比较类似,只不过这个科技含量更高,而且监控的是外太空……”郑宇成笑着对谢凯说道。

    谢凯有些尴尬。

    他要是了解640工程,就不会提出那个了。

    即使他提出建立一个融合探测、通讯、指挥等于一体的军用天网系统,跟郑宇成介绍的640…4工程系统比起来,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这特么的才是真正的中国天网!

    谁能想到,80年代前,中国天网就已经取得了这样高的成就?

    不过谢凯倒也能想通,如果国家在这个年代没有取得这样的技术成果,甚至一直在这些项目上进行探索与研究,怎么可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改变了大国战略平衡的基石。

    当然,在国际上都不搞,甚至对这些技术进行限制的情况下,中国自然也不会去搞。

    所谓的不搞,只是不去进行试验,不开发生产武器系统,理论研究跟技术探索不违反条约。

    何况,这些技术,很多都是跟高端民用的一些领域相通的。

    战略防御,别人搞,自己不搞不行不是?

    就如同2001年,中国在日内瓦军缩会议上提出反对太空军事化的议案,其中包含禁止反卫星武器的条款,却被美国政府反对而没有通过。

    于是乎,2007年,中国打了一颗自己国家报废的卫星玩儿。然后吧,08年的时候,中国跟俄罗斯联合在日内瓦军缩会议上提出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