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6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凯看着这老家伙脸上希冀的表情,一脸怪异。。。

    他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

    50吨级的运输机,如果叫运…20,那是给运…20丢人。

    他可是清楚地知道运…20的技术性能,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20吨,最大载重量超过吨,航程超过9500公里,虽然网上公布的只是大于7800公里……

    50吨的飞机怎么能占用运…20的型号名称呢。

    “那就叫运…5呗。把军用跟民用的区分开,军用的叫运…5,民用就叫运0…200,那种级别的,布置两百个位置,没有问题吧?”谢凯绝对不能让郑宇成这老家伙一个人把这种好事给干了。

    马凤山等人急忙点头,表示完全可以布置更多的座位。

    郑宇成一脸鄙视地看着谢凯,这小子太不给面子了,自己都给他投去了期待的眼神。

    非得更自己抢命名权。

    “对了,程总,我觉得,咱们军用设计的总体气动布局,有些细节方面可能修改一下最合适。伊尔…7的运输能力虽然强,相对美国的…4来说,经济性还是要差一些。”谢凯看着程不时,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他本来不想去干涉设计。

    不过目前的运十宽体机型号,不,确切地说应该叫运…5的设计,气动布局很大程度上都是参考了谢凯从伊拉克人手中搞到的那架伊尔…7。

    程不时看着谢凯,一脸微笑,做出倾听的表现。

    “在气动布局方面,以目前我们缺乏经验技术的基础,采用常规布局比较可靠。整体启动布局上,我们可以采用大展弦比的机翼设计,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等设计我觉得也可以用上。另外就是,不要采用伊尔…7那种机翼直接穿过机舱顶部的结构设计……”谢凯说的时候,脸上变得很严肃。

    这些技术特点,都是运…20采用的。

    运…5,明显就是为了运…20作基础储备,一方面积累设计经验,一方面则是用来验证这些技术理论,让国内的设计师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程不时跟马凤山等人皱着眉头看着谢凯。

    一旦改变设计,很多工作就需要更长时间。

    “我知道大家担心这些设计修改会影响项目进度。大家不用急着出成果,看着国外的飞机越高越大,就开始变得着急。高屋建瓴是没用的,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夯实基础,等国内技术配套的升级!”

    “李明山首长已经提出了部队对未来大飞机的性能需求,咱们的运5本来就达不到,再改了,到时候……”程不时一脸为难。

    谢凯如果是专业的航空设计大拿,他不会有意见。

    谢凯提出的这些,却需要很多的试验。

    “以目前每年的军费财政预算看,空军能买多少?诸位,不要只盯着眼前。空军的战斗机需求更大……”谢凯了解空军未来的发展,绝对不会因为一些意外出现就打乱他们的发展节奏。

    短期内,空军是不可能大规模采购大型军用运输机的。

    伊尔…7,从九十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后,空军就逐渐积累家底,经过几十年,总体数量也不超过40架,其中还有不少是用来作为空警…2000的载机跟由伊尔…7改造而成的伊尔…78空中奶妈。

    “要不,我们干脆学习波音跟麦道,发展中单翼,这样一来,虽然在运输方面会因为机体布局造成影响,但是可以军民两用。不管是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轰炸机都可以使用……”程不时试探性地问道。

    要改型,不如彻底一点。

    采用中单翼,虽然说不管稳定性还是灵活性都是出于中等水平,至少在项目未来前景方面,更好,也更节省成本。

    “不。”谢凯坚决地摇头,“目前以我们的技术储备,很难解决一些问题。对于麦道跟波音来说,他们提出这样的设计,只需要更改中断的设计跟制造,前后机体分段,直接往上套就行了……而且,即使这样,美国空军的战略运输机,也没有采用这样的设计。”

    大型军用运输机,是没法走捷径的。

    放眼全球大型军用运输机,没有任何一种是采用中单翼或者下单翼,全部都是上单翼。

    程不时求助地看着郑宇成,希望他能阻止谢凯瞎搞。

    奈何,郑宇成双眼望天,盯着天花板神游。

    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不懂,也不会去瞎指挥。

    而谢凯,看起来不懂,好像对于不了解的东西,同样不会说的。当然,这只是郑宇成对谢凯的了解。

    “关于机翼布置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采用顶置翼盒的设计,也就是整个翼盒全部在机舱外部,不采用其他大飞机那种把机翼插入机舱的结构。这样一来,翼下净高度会增加不少,可以加宽加高机舱的尺寸,有利于按最大机舱高度装载单件超限货物……”谢凯继续说道。

    运…20的驼背外观,是整个世界上大飞机的最为独特的外形,也是跟其他大型运输机区分的最为明显的特征。

    即使…7不能运输的超高货物,运…20也是可以运输的;伊尔…7最新改型的伊尔…47无法运输的超宽物体,比如99主战坦克等,运…20也是可以运输的。

    现在99坦克还处于图纸设计阶段,谢凯不能不考虑这些。

    当然,运…5搞出来,最大的载重量是根本没法运99坦克,那又如何?

    运…5只是一个基础,运…20,运…30都是要搞出来的。

    “这样一来,整个气动布局都得修改啊。”马凤山看着谢凯,皱起了眉头,“之前的设计,都是采用上单翼插入机舱顶部。不插入的话,相当于整个飞机都是掉在机翼下面,对强度需要更高。”

    目前国内只有4。5万吨大压机,这台大压机所能提供的压力锻造出来的零件强度,无法支撑上百吨的飞机在空中长时间飞行。

    要想这样搞,就需要更稳固的设计,更先进的材料,更大吨位的锻压机。

    意味着成本更高。

    “我们不是已经开始搞。5万吨的大压机了么?”郑宇成漫不经心地说道,“同志们,有些领域的设计,我们需要立足国内现有的技术装备可以达到什么条件,不过在涉及到国防安全的领域,我们设计必须要超前,不能设计出来就落后不是?”

    这老家伙还是很明白的。

    谢凯看着老家伙,平时好像啥都不懂,关键时候,总是一针见血。

    作为军工系统的单位,设计必须有前瞻性。

    “不仅是这样,就连使用的航电系统等,我希望都是采用更先进的系统。各个用于指示不同系统数据的仪表,我希望整合在更少的数字显示屏中……”

    既然是为运…20做准备,那么,就不怕时间慢一些。

    有了设计提出来的需求,周边配套单位就会去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研究,一旦成功,整个技术性能都能提升很多。

    “难度会不会太大了一点?”马凤山的眉头拧在一起,却没说话,程不时忍不住说了出来,“先不说国内要搞定这些需要多少时间,仅仅是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等,成本都会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空军能用得起吗?”

    成本,是现在国内设计师最无法回避的问题。

    技术太超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撑;各种先进的材料大规模使用,成本将会更高。

    空军现在对于成本高一点的装备,根本用不起,也用不上。

    “难度确实大了一些。十年时间,够吗?”谢凯问道,“这不是开玩笑,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搞项目本身的目的。一方面,是解决有无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借着这些项目刺激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技术发展!”

    没有好的基础,根本就别想挑战更高难度的技术。

    搞军工的,都是这样的心思。

    “原本运十的设计,为了更快获得成果,不得不像现有的技术做妥协,民航总局为什么不要?那样的结果,给项目带来的只能是灾难!”郑宇成再次助攻。“当初说运十只要三千万就能进入批量生产,到现在,算上配套的大压机,我们整合的发动机厂等,前前后后投入已经超过五亿了,依然没有拿到民航总局的适航许可,完成商业化……”

    一想到当初接手运十那时候的真实情况,他就闹心。

    这是其他几个老家伙经常鄙视他的理由之一。

    马凤山等人都有些尴尬。

    当初那不都是为了不让运十项目下马,没有办法的事儿么。

    “诸位,郑主任说这话,没有别的意思。当初是没钱,所以不得已为之。而我们现在,不需要太过考虑成本,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在突破技术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跟技术!”谢凯见郑宇成让整个气氛尴尬,急忙救场。

    郑宇成也意识到问题,急忙说道,“对,我说这个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不要畏首畏尾!运十现在技术成熟了,配套也趋于完善……我们搞设计,是为了让配套来适应我们,而不是去适应配套。”

775 海军装备研究单位欢迎你,去么(73/100)() 
“没有完善的配套,搞出来太过先进的设计,也没法实现啊。”程不时不解。

    一开始,404要求的是让他们设计根据配套领域的生产能力来,现在又这样搞,不是相互矛盾吗?

    谢凯见他脸上的表情,还有其他人脸上的疑惑,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郑宇成这老家伙也是的,搞了事儿也不解决。

    “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也跟之前提出设计要根据我们现有的生产能力,容易实现的来。6。5万吨大压机,已经是确定要搞的,基建工程已经启动……至于跟更先进的航电系统等,都是一个方向。”

    如此解释,其他人才释然。

    “另外就是,设计出来,比如气动布局等,各种不同的设计,都需要试验来获得数据……”谢凯提醒着众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任何弯路可以走。”

    任何一种飞机,气动布局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吹风洞的模型,那都需要非常多的。

    很耗钱的项目。

    这些想不耗钱都不行,根本就省略不了。

    不是谢凯跟郑宇成等人有这样的好心,不追求结果,就为了提升国内技术配套产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而是他们要想跑得太快,在国内配套没跟上的时候,根本就别想。

    配套不行,设计出来,都无法生产。

    无法生产,就意味着设计得不到验证,得不到验证,谁能保证设计是正确的?

    无法保证设计的正确性,找不到应该修改的地方,就没法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往后面搞了。

    现在谢凯想法发生了变化,搞出来先进一点的武器装备,部队用不起,而国外出口,很多国家又瞧不上这技术什么的,还不如慢慢完善配套。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凤山等人也知道,没法改变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无论是运十的下一步实验性批量生产,还是运十新改造型号的技术参数,已经明确无误。

    见事情差不多,郑宇成就准备离开。

    “小程,你跟马总商量一下,关于人员的调配问题,还有相关技术资料,准备好就向基地汇报,到时候调集车皮运输资料跟试验设备等……”郑宇成见众人没有说的,便对程不时下了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