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凤山为中国大飞机付出了太多。

    甚至,在运十下马后,最终整个人郁郁而终。

    那不得不说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大损失。

    而运十的下马,很大程度同样因为发动机无法配套。

    美国人根本就不愿意大规模地向中国出口成套的发动机,他们更希望出口中国成品飞机,把中国的航空工业变成他们航空产业的下属。

    最明显的就是巴西航空制造业。

    原本巴西航空制造业从69年成立后,实力就比较雄厚,可也正是因为美国等航空公司的插手,最终让这家公司只能生产120座以下的商用喷气客机……

    马凤山有些尴尬,程不时想要解释,最终也被他给阻止了。

    莫齐完全没想到,谢凯平时的工作是这样的。

    这对她造成了太大的冲击,她觉得谢凯离她越来越远的根源也找到了。

    这再也不是那个为了她跟王浩开着模型坦克在家门口对决的谢凯了。

    “这事儿不能干。如果要引进,我们就没有必要持续对运十投资。”当谢凯跟郑宇成在秦飞的招待所安置下来后,郑宇成严肃地对谢凯说道。“要不然,运十最终会受到影响,我们有限的经费,绝对不能用到引进生产技术上。我们更需要完善配套产业!”

    对于郑宇成有这样的认知,谢凯并不惊讶。

    老家伙不喜欢从国外买技术,更喜欢自己搞。

    哪怕比国际上差一点,至少不求人。

    “如果不是为了配套,我们搞这个干什么?把运十上的投资随便用来投资什么项目,早就回本,每年产生大量利润了。”谢凯不满地说道。“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只要咱们不同意,谁都没办法。”郑宇成点头,“一会儿李明山来了,咱们直接跟他说清楚,要是上面的意思是跟美国人合作,我们就不参与这个项目了。”

    “李首长要来?”谢凯一开始以为郑宇成忽悠他的。

    看来军方对于未来军用运输机的主力机型是非常重视的。

    虽然没钱现在就装备,提升军方的远程投送能力,对未来的建设探索是没有丝毫停顿的。

    “他们不同意怎么办?”苏兴国看着孙道乾,“我们根本就无力支撑技术引进的经费。”

    “如果按照之前他们的项目,虽然比较稳妥,但是成本更高,也不一定能满足部队未来的使用需求啊。引进美国人的技术,再在他们的帮助下加以改进,我们掌握消化后,完全可以向着更大吨位的运输机制造技术发起挑战……”孙道乾叹了口气,“要想快速追赶上国际领先水平,不引进没办法。”

    苏兴国也叹气。

    秦飞可是国内最大的运输机设计研发单位,到现在,连个运八的气密舱跟空调技术都搞不出来,还得靠引进。

    当然,设计方面,都有着美国人不小的帮忙。

    这样发展,得多少年?

    404有了4。5万吨大压机,即将建造6。5万吨大压机,这样一来,可以生产受力更大的关键结构部件,那时候,也许就可以逐步挑战200吨级甚至300吨级的大飞机。

    军方没钱?

    军队现在忍耐?

    总不会永远都没钱,永远都忍耐。

    经济建设搞得越好,国防就越需要更强大才行,先做好准备工作不是?

    更重要的是,这样才能有大项目,有更多的经费。

    “你们对这项目有意见?”李明山过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听取了孙道乾等人的汇报后,才到招待所,先找谢凯跟郑宇成。

    一老一少因为不满,甚至都没有到机场接他。

    不是李明山小气,而是想要知道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首长,如果跟美国合作,我们就不参与了。他们搞他们的,我们自己搞自己的。”郑宇成跟谢凯已经商量好了。

    “这不是重复建设?浪费本来就不多的经费?”李明山皱起眉头看着谢凯。

    他以为是谢凯不同意。

    “首长,如果引进…141这种已经停产的美国军用运输机,我们运十的前途如何?”谢凯问李明山,也没有一点委婉。

    莫齐在旁边,想要阻止,李明山可是中将!

    最终,还是想起了自己的职责,只是跟在谢凯身边,放弃自己的梦想,默默地做一个助理,就在一边看着,逐渐接受谢凯在这种她极其不适应的陌生状态。

    “你们能确保运十在部队需要的时候就能提供吗?”李明山问道。

    “不能。”谢凯平静地回答。“这个根本就没法保证。”

    “国防建设,不能停滞,虽然现在没有经费。”李明山意味深长地说道,“无论是空降部队的训练,还是部队快速部署的能力,都需要建设。美国在建设24小时全球投放能力,我们至少得建设12小时国内任何一个地点的快速投放能力……”

    战略防御跟战略进攻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的国防建设,在于全国的防御。

    可现在,运八对军队的投送能力太小,要想在全国任何一个地点投送一个旅,都不是轻易的事情,这还只是人员,不包括武器装备。

    “那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是军工单位,考虑的是完善国内的军工制造配套,确保我们国家在处于战争状态中不会因为被国外停止供应卡住脖子,让我们的部队因为缺少足够的装备而输掉战争!”郑宇成争锋相对地说道。

    李明山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起来,“难道我们不希望?”

771 运十又要搬家() 
“首长,我们不是那个意思。”谢凯急忙说道,“运十到现在,如果再因为经费问题影响发展,我们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你少在这里和稀泥。”李明山瞪了谢凯一眼,“运十是民航客机,只要取得了适航许可,就可以投放市场……”

    这一老一小两狐狸随时都是一唱一和,原来只是郑宇成一个人,不难打整,可现在加上谢凯,让李明山也很头痛。

    谢凯沉默不言。

    “反正我们的经费是不会拿出来引进美国人的技术的。”郑宇成好不退让。“领导,要不您把咱们基地的项目自主权给收回去?”

    李明山无奈,被郑宇成这句以退为进的话给弄得差点吐血。

    本来就没准备强行要求,只是商量,结果这老家伙反对的这么厉害。

    当初404要项目自主权,可是他跟龙耀华两人一起给争取来的,现在郑宇成居然用这个来揶揄他,如何不气。

    “首长,息怒。”谢凯终究还是没有郑宇成那样脸皮厚,“我总觉得,这事儿中,美国人没有安什么好心。”

    “谁说他们好心了?”李明山看着郑宇成就来气,连带把谢凯这小狐狸也给鄙视了。“引进一些技术,加快国内的技术发展。或许成本更低一些。”

    “配套呢?”郑宇成一点自觉性都没有。“五轴加工中心他们都不卖给咱们。就像麦道一样,除了在中国组装,几样零件在中国生产?如果不是运十在持续生产,不死不活地养着配套单位,现在这些单位要么是选择转产,要么就干脆破产……”

    李明山沉默了。

    这话说的没错。

    对于引进技术还是投资研发一直都有很大争论。

    国内一直都对跟国际上的技术水平差距有着明显的认识,所以,很多人希望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引进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快的捷径。

    “首长,如果没有运十项目的存在,我们不会介意引进技术。可现在明显引进技术影响到运十的发展了。从我们接手后,马老他们就在一边改进运十客机的设计,一边继续设计宽体型号……”谢凯解释着,“各种配套都在完善,到现在眼看快成功了,绝对不会容许有别的项目影响到运十的发展。”

    运十在首飞成功后,不断试飞获得相关试验数据后,国内就开始启动了对运十改型的论证工作。

    军用的型号,也是建立在运十积累的基础上。

    “宽体机,不是相当于重新设计?”李明山问道,“成本不得更高?”

    “成本确实会高。首长,有些投入,是不能少的。很多项目,没法用经济利益来衡量重要性。”谢凯没有说太多。

    李明山在后勤装备部门,比他更清楚这些。

    他能理解上面的想法。

    部队希望拥有更先进的装备,那样才能加强国防实力。

    而谢凯他们接手了运十,自然不希望有任何项目影响运十的发展前景。

    “首长,我们的部队,在目前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对吧?只是作为对未来部队建设发展方向的探索……即使没有军方的采购,我们也能支撑这个项目持续下去。”谢凯完全是在向李明山表明决心。

    既然当初郑宇成把运十接手了,这么几年基地所有项目中最核心的项目眼见就要开始出成果了,谢凯不会容许任何人来破坏运十的发展。

    他总觉得的美国人是有预谋的。

    国内搞出了4。5万吨大压机,并没有宣传,谁都没法保证美国人得不到消息。

    历史已经开始拐弯。

    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有关于…141运输机引进项目,现在也出现了,美国人不是为了让中国停滞大飞机的研发,谢凯是一点都不相信的。

    上面或许有这样的考虑,但是他们没有谢凯经历过后面几十年的事情那样了解美国人的险恶用心。

    苏联不行了。

    即使是404早在为这个做准备,抢苏联的技术,抢他们的人才,最终还是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苏联会真的解体。

    郑宇成他们,最多认为苏联经济不行,借着机会,从苏联老大哥国内挖点技术人才什么的。

    没有多少人会相信苏联会解体!

    中国国内,一直到苏联真正解体,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都不相信,那么强大的国家,会在一夜间荡然无存。

    没有了苏联,美国人就不会再继续合作项目。

    中国跟苏联一样,体质跟西方国家不同。

    谢凯知道,却不能说。

    说了也没人相信,不如不说。

    当初麦道被波音收购,波音撕毁麦道跟中国签订的合同,搞得中国国内连发飞机组装能力都失去;随后空中客车跟中国签订协议,还没开始执行就被撕毁。

    最终,中国自己开始搞大飞机,支线客机arj…21,干线客机919,几乎都是从头开始搞的。

    同样,运二十,也是等到二十一世纪过去了十多年才搞出来。

    当时的运二十,一开始还是使用俄罗斯的d…30kp2,仿制这种俄罗斯发动机的国产涡扇…18配套,即使是仿制,国产涡扇…18比俄罗斯的原装发动机不仅重量从2300公斤降低到2000公斤,耗油量要高20%,跟美国通用公司的性能相当。最后更是换装了单台推力达到160千牛的涡扇二十。

    这一切,都是在前面几十年中国航空动力系统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经验积累。

    所以,现在绝对不能让运十的研究进度受到任何外力影响。

    李明山看着谢凯一脸坚决,心中知道他的想法,“国防是无法依靠买来建设的,这一点,谁都知道。不过这些年,我们跟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差距大是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