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倪主任,其实我们是这样考虑的。选择一些优秀的大一新生作为试验,提前让他们介入到实践项目中……”对于汽车工程系的老大跟对熟悉的陈铭善肯定不能采取同样的态度不是?

    倪静一听到这话,直愣愣地看着谢凯,好一阵没说话。

    “你应该把你的想法跟学校管理层说说。”

    谢凯并不在虚。

    他只想让吴喜成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甚至通过这个项目,在华清大学汽车工程系里面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研发团队。

    四年的本科结束,还有三年研究生,这一切,404都可以给他们提供机会。

    当然,前提是这些人必须成为404的人。

    很快,倪静一就把事情反馈到学校,学校对谢凯的这种提议也极其重视。

    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跟企业之间的需求有着差距,学校早就看到了。

    红旗机械厂的这些学生跟外面的学生不同,尤其是谢凯,通过陈铭善等人,高敬德等人即使没有见过,也熟悉了谢凯。

    “让他给我们讲讲,看看这年轻人有什么好的提议吧。”这是校领导讨论后拿出的意见。

    “大一新生就接触这些项目,他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会知道需要什么,从而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之前,咱们国家一直都是按照计划培养,学校课程设置跟专业结构跟企业实际需求有着很大差距……参与到项目中的,都是即将毕业的学长,他们专业理论知识虽然学习扎实,可在实践上并不一定适合……”谢凯面对学校领导,一点都不怯场。

    这些问题都是现在所有学校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这个年代,多少人能看到?

    即使看到了,也很难改变大局。

    “这是你们子弟校培养人的理念吗?”高敬德觉得谢凯的这番话,非常符合现实。

    “不,这是我们单位的用人理念。校长,我们子弟校只是教我们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却又得大学才能学到。为了让我们进入更好的学校学习到更好的技术,所以,我们学校专门打造了一个高考辅导团。,里面的人,几乎全都是这几年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工作任务,只是研究高中阶段的知识,甚至,按照他们的分析,去采高考出题的范围,题型……”谢凯把子弟校的情况介绍了一番。

    以前就听过红旗机械厂子弟校有个猜题团队,现在通过谢凯听到更详细的,华清大学的领导们那表情,可就丰富了。

    李新看着谢凯,不高兴地说道,“你们这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且也不公平……”

    “李书记,高中为高考而学习,我不反对。但是说不公平,这话我就不赞成。”谢凯根本就不怕李新这个学校书记。

    “哦?你到说说看?把我们说服,一切都好说。”李新倒也不生气。

    “大学面向全国选拔学生,高考成绩几乎是唯一依据。要想进入最好的学校,就必须在高考中有更高的分数……”谢凯平静地说道。

    学校领导无法反驳。

    事实就是这样子,这跟国外不同,至少来说,相对公平。

    国外顶尖大学,身份资产什么的也是评判标准。

    “至于不公平,确实有些不公平。如果跟首都这些地方比,我们那里的师资力量,更差,如果没有高考辅导团,我们上百人,能考上大学的,都不会到三分之一。我们这一届,英语老师,只是一名中专生,而且还是工农兵学员……”谢凯娓娓讲述着子弟校的情况。

    相对来说,他们有高考辅导团,是比其他地方跟单位好很多。

    但是比起首都这些师资力量雄厚的,他们就差了很多。

    “如果非得说,只能说我们单位管理者英明。”虽然之前郑宇成只是为了压榨他,确保他的成绩,才给弄了高考猜题团队,但是今年高考的成绩,跟之前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而我们子弟校,由于平时很少娱乐活动,为了打发无聊时间,所以就只能去找自己打发时间的。从小玩无线电,玩机械什么的……这也是我们子弟校上大学,选取的几乎都是这些专业的问题……很早之前,我们就听湖北讲这些专业的东西,知道我们需要掌握什么,这也是我们单位需要的……”

    “所以,你才提议,让大一新生就参与到项目研发,他们在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从而自主去学习一些课程中没有设置的……”谢凯说道。

    他没有提在几十年经验总结后,国内顶级大学采取大类招生的政策。

    那种招生政策才是最好的,学生进入大学,先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充分了解专业后,再根据自身兴趣与能力来选择细分专业,这样可以降低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同时,也能在毕业时候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毕竟高中生,对于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根本就不是非常了解。

    甚至他们连自己的兴趣什么的都不考虑。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非常痛苦的。

    大类招生,这太过超前了,现在国家依然是按照计划招生,专业等选择,依然被限制。

    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这位中国第一神童,现在正在中科大苦苦挣扎。

    就因为这神童喜欢天文学,而中科大却把他限定在了理论物理这个他并不喜欢的专业上,最终,这位神童出家了。

    之前谢凯也想过,去找宁铂,宁铂对天文感兴趣,完全可以引导他向着雷达等技术领域发起冲击……可最后谢凯还是放弃了找这位神童。

    因为他连研究生考试都不敢再参加。

    想到这些,谢凯叹了口气,“领导,如果学一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这很痛苦。如果领导们有时间,可以关注一下当年第一神童的宁铂现在的近况,分析一下原因……”

    宁铂全国能看到报纸的人都知道。

    更不要说教育界了。

    那是中科大的一个响当当的招牌。

    学校领导们面面相觑,心中却翻起了滔天巨浪。

    “你至于吗?不就是为了帮你宿舍几个同学得到机会,非得说得这样冠冕堂皇!”陈铭善有些不好受。“你该不会对机械不感兴趣吧?”

    谢凯可以说是陈铭善最看重的一个学生。

    在当初大压机设计上,谢凯提出的大压机结构,让二重跟华清机械系的设计人员沟通后,把原本设计推翻了,同时,现在,华清大学也在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上面攻关。

    要投产6。5万吨大压机,这些技术跟结构,都需要更多的研究。

    所以,陈铭善认为谢凯在机械领域是有着非常强的天赋的。

    今天谢凯说的这些,跟之前听到谢凯宿舍同学说谢凯看的是管理类型的书,都让陈铭善心中蒙上了阴影。

    “主任,我真心对机械没有多大的兴趣。”谢凯知道陈铭善想什么,之前不同意他请假,也是为了让他更快进入到项目研究中去。

    可他,却没法解释。

    陈铭善的脸,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692 导弹坦克?伊拉克人不认账了() 
    “你这是在浪费你的天赋,你知道不知道?你如果学机械,研究这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成就!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陈铭善根本不顾环境,站在学校的林荫小道上,对着谢凯咆哮。

    引起过路的学生驻足。

    有认识陈铭善跟谢凯的老师跟同学,好奇地想要知道这发生什么了,却没人敢上前来围观。

    谢凯回答得如此直接,是陈铭善完全没想到的。

    真的不想学机械!

    “领导,我并没有什么天赋,真的,我们子弟校出来的孩子,很多都知道这些。”谢凯有些后悔,表现得太过了。

    可当初大压机这块,他也是为了更快,成本更省,效率更高。

    “没有天赋?你这都不叫天赋,什么叫天赋?你这是在浪费,在对国家犯罪!”陈铭善气得直哆嗦,“预应力钢丝缠绕技术,就连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听过!大压机的结构等,很多专业搞研究的人,都无法提出你这样的构想!”

    “……”谢凯能怎么说?

    他很绝望。

    难道告诉陈铭善,领导,这些都是咱们国家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总结出来,并且研究出来经验,用到了8万吨大压机上面,我只是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报道,记住了这些国家特有的技术?

    那样一来,估摸着直接就会被隔壁中科院抓过去切片。

    “领导,要不咱们换个地方?”谢凯看周围的人越走越慢,明显是好奇。

    太闹心了。

    他可不想整个学校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

    陈铭善刚才是被谢凯气得太厉害,这会儿也发现了问题,“跟我走!”

    也不管谢凯同意不同意,铁青着脸,带着谢凯往学校外面而去。

    谢凯没想到,陈铭善居然带他到学校外面的饭店,这会儿并不是饭点啊。

    “领导,我让您失望了。”谢凯见陈铭善坐下就叫酒,知道不解释清楚很麻烦,“我们那单位,您应该了解一些研究领域跟业务范围,在高二时期,我就知道自己应该走什么路……”

    “你要走什么路?”陈铭善直直地盯着谢凯,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管理。”谢凯没有退缩。

    “你想从政?”陈铭善惨笑了一声。

    多少学生的理想是成为官员,成为国家干部?

    “不是,领导,我们那,有点特殊。我们单位的人,很难进入别的系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单位有那么大的权利。我们被打上了单位的标签,这辈子,都改变不了……”说到这里,谢凯的语气有些落寞。

    不是不可以改变。

    而是他现在,已经不愿意去改变了。

    从最开始刚重生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好处,到现在,他不再谈任何个人需求,只希望基地发展得更好,就因为经历了太多。

    陈铭善完全没有听过这样的情况,一时间,也开始冷静下来。

    “领导,您或许没有听说过,在两年前,我们单位,濒临破产倒闭,大量研究项目撤离,最后剩下三万多配套的干部职工,经常是几个月发一次工资……”谢凯把404当初的情况介绍了一下,“我们当时根本就不了解基地的情况,依然按照自己的喜好玩儿。我本来是搞无线电,想要让信号传递得更远……结果,就有了电磁炸弹,有了红旗一型数控系统……”

    陈铭善听到谢凯的这些介绍,慢慢地长大了嘴。

    他逐渐明白了,不是谢凯不想单纯地做个研究技术的人,而是他在管理位置上,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那里面待一辈子,直到退休或者死亡?”陈铭善知道国家有很多保密单位,都在一些偏远地方。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

    而谢凯现在说出来的,就是要在那地方一辈子。

    “有些事,总得有人来做。”谢凯咧嘴笑着,“原本我一直想要离开,甚至准备去美国,可周围都是那些为国家付出,不求任何回报的叔叔阿姨……”

    陈铭善不说话了。

    手有些颤抖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包几毛钱的牡丹烟,哆嗦着点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