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情,绝对招仇恨。

    “他们根本不在乎,中科院的人都在挖。”陈铭善的话,顿时让大家不知说什么好。

    “如果学生自己愿意去一家单位,单位又同意接收,原则上,学校是不能阻止的。”高敬德知道大家的心思,开口说道。

    他还真没想到,那家单位的人钻空子这么厉害。

    可能说什么?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国家对于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在未来,人才将会是决定一家单位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就已经凸显出这一点,之前技术储备深厚,人才众多的单位,很快就能适应市场需求,快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一名学校领导说道。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要发展,经济要发展,这与人才都脱离不了任何关系。

    美国苏联为什么强大?

    就因为他们的人才众多。

    “话是这样说,如果学生整天琢磨这些,哪里还能把精力投入在学习上面。”有人反驳。

    这将会形成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现在各个单位在毕业分配的时候,都是盯着平时那些学习努力,认真的毕业生。单位间对于人才的竞争,我们也无能为力。”有人说道。

    目前的学风还是非常正的。

    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等言论还没有成为社会流行言论。

    铁饭碗,农转非,吃商品粮等,依然是普通大众的追求。

    上大学前,由于没有什么课外书,也很少娱乐活动,加上知识改变命运,上大学才能端上铁饭碗等观点还是主流,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对知识有着渴求。

    更不要说华清这样的顶级大学,就连几十年后都没有被不正之风带歪。

    “总不能这事情学校不管啊。”有人说道。

    语气中满是无奈。

    这种情况,他们都没有遇到过。

    虽然是学校管理层,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做学问,哪里想过这些问题。

    “这事情,应该跟他们单位相关负责人谈谈。另外,也可以找他们学生中带头的谈谈。”高敬德见大家意见不统一,作为国家顶尖学府的华清大学,必须慎重。

    3月份,国家863计划公布,可以充分看出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期待。

    高敬德通过陈铭善的介绍,从404在全国各地疯狂挖人也没有收敛能看出,这家单位应该非诚重要,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别的单位,这样干,上面早就把他们负责人处理了。

    “我跟他们谈谈吧。对了,领导,我们目前关于八万吨大压机设计实验,我觉得有些工作,可以逐步让一些新入学的学生参与。”陈铭善突然说道。

    “八万吨大压机的设计实验工作?”话题转移太快。

    “之前他们想上马6。5万吨大压机,进度上等不及,不然直接上马6。5万吨项目了。明年3月,4。5万吨大压机将会建成投产,他们将会需要生产更大吨位的模锻机跟自由锻设备……”陈铭善说道。

    这是告诉学校领导,404的项目,对目前他们的一些研究工作很重要。

    华清大学是大型模锻机的主力设计单位。

    国家没有需要,就没有经费,研究进度缓慢。

    “有问题?”

    “他们希望跟学校扩大合作范围。校企联合,形成产研联合合作模式,他们出研发经费,我们的技术成果交由他们转化成生产力……”陈铭善干脆这时候提出来。

    国家对科研投入在逐步加大。

    改革开放后这么些年,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有太多地方需要花钱,国家在经费使用方面,优先投入到基础建设中。

    即使863计划中的项目,也只是比别的项目稍微多一些预算,优先发展。

    要想有充足的经费,几乎很难。

    华清大学作为国内理工科最顶级的学校,要研究的项目多,科研经费却不足。

    “这是好事啊。技术研究出来,转换成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造福社会,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高敬德满脸高兴地说道。

    这种事情,必须支持。

    对企业,对学校,都是好事。

    “对,企业能解决他们技术薄弱的问题,我们也能获得更充足的研究经费。”李新同样表示欢迎,“我们应该寻求更多有实力把我们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的企业,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学校其他领导也是高兴地赞成。

    陈铭善却有些为难。

    “怎么了?”高敬德问道。

    “他们有条件,依然是毕业学生分配的问题。”陈铭善苦笑着说道,“很多专业,他们甚至想要把毕业生全部弄走……”

    “这有些过分了。”李新摇头叹息。

    华清大学招生条件高,很多专业一年毕业生都不多。

    “关于他们子弟校的学生,他们不愿意转组织关系等……”谭元庆也开口了。

    “委培?”高敬德皱起了眉头。

    其他不少领导同样皱起了眉头。

    华清大学向来不收委培生。

    全部的都是统招。

    “不是,都是统招,参加高考的。他们子弟校为了高考,专门搞了一个三十多人的高考猜题团队,今年这届,他们子弟校总人数137个,其中63个本科,40个专科,都是没有经过预选淘汰的……”

    “他们的规模有多大?对人才究竟有多缺,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高敬德叹了口气。

    这样真的让他们有些为难了。

    对方不仅把自己的子弟全部召回,还要更多的人。

    这究竟是个什么单位?

674 我要造车!造中国人自己的车!() 
“究竟是什么样的单位?”

    在华清大学领导们询问404是什么单位的时候,谢凯寝室的众多大拿们,同样在问这个问题。

    全聚德,这是其他同学大学四年都可能不会进入的地方。

    贵!

    更重要的是,谢凯还叫了几瓶酒。

    “具体什么单位,现在就不告诉大家了。算是改革开放的试点单位,涉及领域很广,机械制造,采矿,冶金,新材料开发与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等……”谢凯说道。

    其他人酒量并不好,这会儿,几杯酒下肚,关系也拉得更近了。

    “你们真的之前就领工资?”

    “没有呢!就我哥,他是个妖怪,高二暑假搞了个……”孙娟喝了不少酒,满脸通红,正要把谢凯当初搞出电磁炸弹瘫痪了数控车间,差点被枪毙的事儿给说出来。

    却被谢凯给瞪了一眼,急忙打住。

    “别听孙娟的,她吹牛,我就是会的外语多一些,我们单位又是挣外汇的单位,每年十多亿美元呢。那些领导精明得不行,还不是为了让我以后回去……”谢凯撇嘴说道。

    “我哥会……英语,德语,俄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五门外语……”孙娟扳着指头算着。

    众位学霸本来今天够震惊了。

    这会儿却如同见了外星人。

    谢凯比他们还小,在上大学之前就会五门外语,这还让不让人活?

    “你们单位要求很高?”

    “看什么样的岗位。研发岗位,要求就高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一家单位是这样,听我爸说,很多单位,甚至国外的企业也是这样要求的。学习期间得刻苦努力,毕业时成绩优异,能超越大多数同学……”谢凯知道这些家伙动了心思。

    适当地丢出了基地选择人才的标准。

    虽然是华清大学,每年能弄走的人肯定会有定数。

    那么,就得从这些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中选择最优秀的。

    华清大学的毕业生,如果可能,整个基地每年招聘全部从华清大学招,谢凯都乐意。

    但是他不能,要不然,不被唾沫星子给淹死,出门也得防着被别人的板砖给拍了。

    “大家吃好没有?吃好了,就回去吧。明天就得军训了……”谢凯给了一叠大团结,让孙娟去结账。

    “开慢点,这里是首都,别像在基地那么野。”谢凯也喝了酒,不多,开车没问题。

    他怕孙娟撒酒疯。

    这年头,并没有查酒驾。

    看着孙娟走路都歪歪倒倒,谢凯觉得还是算了。

    全聚德不远处,就有一个出租汽车服务站。

    这年头首都的出租车,可不像后世,直接站在街边对着空车招手就行。

    要想打车?

    先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报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出租车公司的调度员就会从附近站点调度。

    “哥,何必这么麻烦?咱们有车,自己开回去呗,放在这里被偷了怎么办?”孙娟想开车。

    以前在基地,开车的时间可不多。

    之前谢凯让莫齐学开车,孙娟也闹着要学,学会了,可没有多少时候能开上车。

    基地的车就那么几辆,解放大卡车,她们碰都不准碰。

    “再这样,以后都别想开车了。喝酒后,不准开车。”谢凯严厉地的说道。

    其他人都一阵无语。

    很快,出租车就来了。

    “咦?黄大发出来了?”

    谢凯没想到,出租车公司居然给派了一辆拉达,一辆黄色的面包车。

    让孙娟上了拉达的副驾驶,其他几人一番推让,让谢凯也上轿车,谢凯可不乐意。

    首都的黄大发出租车,不是说87年才出现?

    这会儿就出现了呢。

    更重要的是,他们宿舍有个学汽车工程的!

    而谢凯,有想要搞汽车。

    “三哥,你上这辆车。”大家推来推去,都想发扬风格,最后决定让三个农村来的娃上小轿车,谢凯却把老三吴喜成叫住了。

    几人不解,梁耀正要问,谢凯开口了,“你学汽车工程的,坐国产车!”

    “这是国产的?”

    “对,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虽然看起来不如进口小轿车高档,也没有空调,但是空间大,坐的人多……”驾驶室的中年司机得意地开口了,“比那些动不动就趴窝,开着特难受的二手鬼子车,可强多了……”

    “可这车……”一时间,吴喜成不知道怎么说。

    “觉得这车不如小轿车高档对吧?”谢凯知道他的想法,拉着吴喜成上了黄色的大发面包车,“感受一下国产车跟进口车的差距,以后设计出更符合国情,更有档次,性能更好的汽车呗。”

    “小兄弟,您可别看这车档次不够,可拉人拉货,跑得也不满,还省油。更重要的是,出了毛病,可以搞到零配件维修,不想那些进口车那么娇贵……坏了也搞不到零配件,根本无法维修,一些不影响驾驶的地方,坏了就坏了呗……可有安全隐患,影响驾驶的零部件出现问题,只能趴窝了……”司机听了谢凯的话,扭头看了吴喜成好几眼。“好好学,以后咱们的道路上,都跑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小轿车。”

    吴喜成沉默了。

    为什么选择汽车工程?

    因为他就接触过公社的拖拉机跟解放汽车,县里也有几辆小轿车,可那玩意儿,他根本无法接触到。

    父母看着路过的县领导的小轿车那眼神,以及父亲喃喃地说要是这辈子能坐一回小轿车,死了也值了……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